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分析离别诗的情感”探究论文_张亚杰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分析离别诗的情感”探究论文_张亚杰

张亚杰(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三中学 黑龙江 富锦 156100)

摘要:诗是古人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文体。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随着学生年龄与年级的增长一直在不断变化着,从小学的拼音、词语、成语开始,到了高中开始变成了长篇幅的文章、一些名人大家的诗词等。诗分为很多种类派别,其中的离别诗是我们这篇文章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中;离别诗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8-013-01

引言: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这首《赠汪伦》被世人耳熟能详、倒背如流。自小学三年级起,学生便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掌握了这首诗,但医学上常说人的记忆力往往与人的年龄成反方向变动。一个人的年龄越大,那么其记忆力就会变的越来越差。然而,《赠汪伦》这首古诗却仍能被七八十岁的老人熟练的背诵,古往今来古诗词备受人们的追捧,离别诗是古诗词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重点探究离别诗。

一、离别诗释义

高中是高等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人生的转折点,高中语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国家对于语文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展示成果,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离别诗是古诗词中的类别之一,虽然学生从小接受古诗词的教育,能够背诵的古诗词不下百首,但是对于离别诗的真正内涵却不曾真真切切地了解过。离别诗表面意思看来就是古人用来表达离别情感的话语,古人通过诗词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这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表达离别之情有很多方式,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但在古人那个时代,诗词是他们抒发离别之情的最好方式,既含蓄又直白,说含蓄是指古人表达该感情时通常都会借物抒情,杨柳就是古人最常用的意象,耳熟能详的便是《送元二使安西》里边的杨柳惜别之情,除了杨柳之外还有很多表达离别的意象如长亭、酒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有关离别的意象作为一个专项训练来讲。不同的语境表达的离别之情不同,有的是表达对友人前途的担忧,有的表达的则是离别的惆怅,高中诗词中赏析离别之情是比较有针对性的,高考中古诗词赏析在整张语文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通常会有一道选择题和两个分析题,总分的分值约在12分左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分析能力必须要进行各类诗词的赏析,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离别诗赏析

(一)从古诗词的抒情手法角度分析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古代时人们的语言表达会受到很多限制,要避讳皇帝名讳、文字狱等,因此古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通常会采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离别之情在古代大多数的诗是亲人离别、友人送别,而这种感情在古时的那个年代又基本上是因为战火纷飞而离别,又或者是被贬而离别,前者直抒胸臆的情况较多,而后者涉及到官场大多采用的是间接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的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托物言志的有“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离别诗的情感时从古诗词的抒情手法的角度来解题是最为直接也是在考试中能够吸引阅卷人眼球的得分点,但是要注意区分抒情手法的不同,教师要给学生讲解抒情手法,然后再将离别诗作为具体例子进行解题,再者还要把离别诗中不同的抒情方式各找一首诗对比进行讲解,一般来说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较好区分,教师重点讲解借物抒情,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依据不同情景进行分析

每一首诗的创作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背景,都有一定的语境,依据不同的背景进行分析也是分析离别诗具体情感的方法。如教师在讲《别董大》时,给学生具体讲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景,头两句表现的是北风呼啸,大雪纷纷,黄云遮天蔽日的恶劣环境,给人们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感觉,先从诗所表现的情景入手确定情感词,诗的后两句就豁然开朗,开导友人不要害怕前面所走之路没有懂自己的知己,天下之大哪一个人不识君,后面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这首诗既表达了友人离开的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安慰和勉励,这首诗就不能单单的分析友人离开的离别之情,此诗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更是重点,因此分析离别诗的情感要结合具体情景分析,不能断章取义。每首诗都有自己的独特背景,虽然在类别上大致划分为离别诗,但是在具体的诗中表达的离别之情又有所不同,因此要依据诗中的情景,有注释的结合注释分析更加准确。

四、结束语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瑰宝,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古诗词所占的分量可谓是重之又重。也正因如此,对学生古诗词教育需要教师更加注重方法。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诗词虽好,藏匿于其中的独特韵味却不易被学生吸收,但好在古诗词自身又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情感色彩多变,时而低沉时而轻快、时而婉转时而激昂,离别诗中的情感更是给人一种深深的离愁之感,虽然离别诗情感表达的都是离别之情,但每一首诗都有独特的背景,在具体分析离别诗的情感时不能一概而论,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对离别诗的分析要注意分析的角度,还要注意语境的分析,依据语境进行分析更加精准。

参考文献:

[1]张益红.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分析离别诗的情感"[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7(11):63-63.

[2]胡波,徐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J].学园,2018(6):139-140.

论文作者:张亚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分析离别诗的情感”探究论文_张亚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