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环境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正处于一个变革相对剧烈的转型时期,这是我们实行可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的大背景。中国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新世纪之初以至更长的历史时期内,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腾飞的态势不会改变。为了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要对解决环境问题担负着重要角色的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后的环境经济政策进行反思,评价其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若不把握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环境,纠正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上的偏差,我们在谋求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上的种种措施恐怕难以奏效。
经济体制改革的正面影响
有利于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通过直接管制来实施环境保护政策。直接管制政策只是通过控制污染,减少了外部负效应(企业为达到排放而治理污染的成本实现了内部化)而没有使之完全消除,由于仍有部分社会成本在企业进行利润核算时不会被纳入考虑,污染产品的过度供给仍然存在,并将对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造成损失。另外,管制政策在具体实施时大都对各污染源规定统一的排污标准,由于不同排污企业治理污染的技术水平不同,直接管制政策无法在达到环境目标的同时实现污染控制成本的节省。实践经验表明,应更多地利用经济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排污权交易、排污收费、环境税都是有效率的环境经济手段,但它们必须在市场经济机制下才能发挥作用。
有利于依法维护国家环境权益和环境资源。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按这条主线展开的。过去,有些行业和地区为了多创汇,盲目发展一些换汇率高但消耗自然资源量大的经济作物及其加工品,加速土地返化和衰退,以前经济贸易中缺乏有关环保标准和法规,使经济活动难以实施环保执法监督。现在有了规定明确的涉外法律,这些问题就能用法律手段予以解决。如《对外贸易法》就规定,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国内资源,国家可以限制、禁止进口或者出口,也可以限制和禁止这类国际服务贸易。
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环境问题由于其公共物品和外部型的固有属性,市场机制对其调节作用有限,必须有政府的参与。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必须进行政府职能的战略性转变,政府从一般的竞争性领域退出来,将精力集中于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目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融合已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事项,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也已经明确提出,发达国家“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政府职能转变,环境保护就容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平衡。
环保不利影响
环境保护的公益性与经济体制改革效益最大化目标矛盾尖锐。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受利益驱动支配,因此直接经济效益低微的环境保护项目在市场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如环保贷款是1990年后出现的一种政策性低息专项借款,然而一些企业为治理污染,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即使是按一般利率也难以贷到款;相反,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由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更容易获得信贷支持,有时还能获得延长贷款期限、贴息等优惠。
环保投资供需失衡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经济体制改革前,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控制比例本来就十分低。据统计,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保护投资已经占到GDP的1%-2%,其中美国为2%,日本为2%-3%;而中国尽管在1980-1995年间,环保投资从最初的每年几十亿元增长到一年几百亿元,但是这一投资额占&4(的比重仍未达到1%)。究其原因,仍然是因为在国有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在资金使用上存在矛盾。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投资逐渐向竞争性项目、商业性项目倾斜,即使已滞留于环保等公益性项目内的资金,也会受利益强烈驱动发生资金流失。由于严格区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业务范围,专业性银行无利可图,趋利性增强,政策性银行难以全面承担环保政策性职能,环保产业在获取资金来源方面将有更大的难度。如果再考虑到今后经济高速增长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国控制环境污染的投资费用和实际成本将进一步上扬,供需失衡的问题会进一步激化。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历史反思的结果,它所蕴含的思想、内容都很丰富。但可持续发展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有切切实实的政策工具来将其付诸行动。我国面临的环境状况十分严峻,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环境政策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在转型时期探讨我们应当采用的环境经济政策,尤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