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_新课程改革论文

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_新课程改革论文

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亟待重视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几个问题论文,课程改革论文,重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力度逐渐加大,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步步深入,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此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我们认为,从我省基础教育的实际出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及早重视“研究性学习”

多少年来,中小学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满足于口耳相传,满足于众人头脑对一人头脑的依赖。这种情况必须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研究性学习,是当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通过这种学习,学生从小就学会怎样去搜集、利用信息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极为有益的。

1999年底,教育部在向全国推荐“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有关文件中,将原来的“活动课”发展为由专题研究、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4个部分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 方案对“专题研究”作了界定,所谓专题研究,“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和亲身实践,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是专题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每学年一般要承担两个以上专题的研究。”(注:《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1期,第3页。)

目前上海的一些中学就对学生提出了写作毕业论文的要求,甚至一些小学也提出了这个要求。像培佳实验学校布置五年级学生写毕业论文,选题由学生自己确定,独立查询资料、采访、写作,篇幅为1000—3000字。学生交上《从一次性筷子说起》、《论课间10分钟》、《国产动画片应走出低谷》、《小议中国足球》等一篇篇小论文。尽管文笔非常稚嫩,也许还称不上“论文”,但读后却颇令人鼓舞。

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在当今,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来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注:张人杰译:《教师与教育研究》,《当代国外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资料中心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7页。)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是有差距的, 从整体上讲,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弱。有些中学教师说,我搞科研干什么?我只要上好课,抓好了升学率就可以了,科研嘛,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事,与我何干?我们说,你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你就必须有一定的研究素养,你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及业务指导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教育部已经委托上海市编写“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资料和案例。我们也应该及早应对,不能做什么事都“一看二等三通过”!

二、认真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由学校、教师为决策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注:刘微:《新世纪:课程改革一路走好》,《中国教育报》2000年1月15日。)20世纪70年代起首先在英、 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重视,像美国的一些中学,开出的选修课达一两百门,充分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要,也有助于学校办出特色。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起步稍晚,是在90年代后期才开始引起重视的。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部分课程占总课时的20~25%。上海市在课程改革中给学校预留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几乎有1/3的课程交由学校自己安排决定。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是首次在义务教育阶段(不仅限于高中)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1999年6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要求,建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改变了以往中小学校在课程开发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应该说,这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突破。

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校本课程则关注独特性和差异性;国家课程主要体现共性,校本课程则主要体现多样性。有人预言,校本课程开发很可能会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重大热点问题。有远见卓识的校长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可以说,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各个学校的起点基本上是一样的,谁起步早、起步快,谁就可能会领先,那里的学校就可能办出特色。以往,学校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统得过多、管得过死,校长难有作为。但今后就不一样了,校长的自主权有所扩大,独立法人地位逐渐落实,许多问题都给校长留有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学校再要办不出特色来,校长就难辞其咎。今后学校发展的差异就是校长水平的差异,校长要摆脱长期以来在执行指令性课程计划中所养成的依赖性,提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特长,并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外出进修,争取尽快开出一批有质量的校本课程,真正做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

三、重视艺术教育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当代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科学与艺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关于教育方针,《教育法》中提德智体“三育论”。现在,《决定》中增加了“美育”,变成“四育论”。当然,这里的“美育”二字,绝不是单纯的美术教育的简称,它是指综合性的艺术教育。

《人民日报》曾发表过一篇《钱学森谈科学和艺术思维》的文章,钱学森说,他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夫人,他夫人是艺术家,40多年来给他介绍音乐艺术,对他帮助很大。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影响,才使他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钱学森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容易犯机械、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钱学森非常重视形象思维,他认为这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太重要了,如果缺少它,就不可能在科学上取得重要成就。

在我们多数的中小学里面,可以说“实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现在是“3+X”,这个“X ”不包括艺术教育的科目,还开它干什么?什么音乐、美术,统统靠边站!这个错误认识不纠正,教育就难以健康发展。今年2月份,教育部已经布置,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素质教育的大讨论,我们要结合这场讨论,使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各中小学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开出、开足有关艺术教育的课程,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部向全国推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提出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纳入课程计划之中。据报道,广东省计划在2000年实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普及,2003年在初中实现普及。国家教育部已初步决定在2000年将信息技术课列为高考必考科目,届时“3+X”将变为“4+X”。(注:《扬子晚报》1999年12月25日。)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必说了,这方面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我们要强调的是,我省各中小学校对此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条件,尽快把这门课保质保量地开出来,否则,会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这里所说的条件,主要是物和人两个方面的,从物(设备)的方面来说,我们与省外的差距比较大,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的中学,动辄投资数千万,装备计算机,建立多媒体教室,有些中学,已经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面向全国招收网络生。而我省中小学的硬件设施普遍较差,而且极不平衡,不少农村学校,学生连计算机都没摸过。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觉得可以多途并举。比如,人们经常谈到的,向政府争取更多的经费;非义务教育按照产业化的运作思路,扩大招生,适当提高收费标准等等。我觉得,除此之外,思想还可以更解放一些,在“投资教育能不能获赢利”这个敏感问题上,突破一步,允许投资者获取一定的利润(当然,对此要加以规范,严禁牟求暴利)。这样,就可以股份合作等形式筹措一定的资金,逐步解决教学装备问题。这项工作宜早不宜晚,宜急不宜缓。

五、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重视个别化差异,是当今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美国费城的喜鹊孩高中,为全校2000名学生开设了100多种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修习必修课,选学选修课。11年级的学生可以跟10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数学,跟12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外语,基本上做到一人一表(课表)。为帮助学生选课,美国不少学校设有咨询教师,比如上述这所高中,就设有 4 名咨询教师, 逐个找学生了解学习基础和兴趣,为全校2000名学生选课提供帮助,并为每个学生编制课程表。(注:陈玉琨等主编:《90年代美国的基础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75页、124页。)

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体系过于制度化,一个班级就好比是一个“方阵”,虽然有个别的学生可以跳级或者留级(留级甚至更不容易),但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随着“一二一”的口令整整齐齐地往上升,一个班一套课表;而且,一般来说,班级规模都很大,越是办学质量好的学校越是如此。这样,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我们的中小学几乎是一句空话。今后,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时,应该考虑怎样适应学生个别化差异的问题。虽然美国一些学校的“一人一表”的做法未必很好,也肯定是我们短期内所无法做到的,但毕竟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我们应该适当淡化“班级”的概念,建立“弹性学习制度”(有些学校试行的“分层教学”就是一个好的开头),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做法是难以使某个方面有天赋的人才脱颖而出的。几十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像鲁迅、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家,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像陶行知这样的教育家;没有培养出能够拿诺贝尔奖的一流的、大师级的人才,其原因盖在于此。199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决定,高考中,数学不分文理科,统一试卷。这样要求合适吗?我赞成有的学者把数学分为“大众数学”和“精英数学”,没有必要按照培养数学家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学生应该可以在其它学科都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适当地偏点科,不要总是固守着全科发展才是全面发展的观念。(注:拙文见《教师博览》2000年第3期。)

六、课程要贴近生活、注意运用

课程设置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这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但我认为,尽管我们不能陷入实用主义的泥潭,过分地“下里巴人”,但亦不要一味追求“阳春白雪”。几十年来,中小学学术科目因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局面必须得到改变。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社会生活,注意实际运用。成都七中数学组的老师在高三学生中做过调查,问学生:“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数学?”学生的回答确实令自己的老师们感到尴尬——“数学的用处是解别人编好的题”,“学数学是为了考试”。谁说学生说得不对呢?其实,还不光是数学学科,其它各个学科都有类似的问题。这样,学生不能继续升学,他回去了,原来所学的东西基本上没有用处,进工厂,得重新拜师傅;回农村,要跟着父母从头学起。就是升学的那一部分学生,也有一个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的通病。一个个学成“理论一套套,实际做不到”的动口不动手的“君子”。成都七中的数学老师们在冷静思考之后,决定调整教学思路,从重视“应用数学”抓起。有一学生在1998年抗洪抢险期间看电视时,无意中发现,战士和群众搬运沙袋有2种方法:一种是站成一排, 一一传递;另一种是一人扛一袋,来回运送。哪种效率更高呢?他用应用数学知识试着解决,用自家米袋作工具进行测算,收集数据,然后列出方程计算,得出结论:后一种方法效率更高。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们重新认识了数学,包括一些过去“数学成绩平平”的学生也开始有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注:《教育导报》2000年1月7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雷达中学,数学中专门列出一块,叫“消费者数学”,教学生将数学的有关知识用于商业和个人经济方面,如利润、利息、保险、税务、个人经济及银行业、投资业和零售业等等。(注:陈玉琨等主编:《90年代美国的基础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75页、124页。)

这些事例很能给人以启示,确实,我们的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要知道,学生学习绝对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即便有一个应考的问题,考试也只是手段,而绝不是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一下,教学中,如何适当拉近“应然”与“实然”的距离,缩小“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差距,尽可能地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今后的实际运用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七、走近综合课程

有人说,综合考试是中国考试的一个发明创造。这个话恐怕不好这样说,但这两年我们重视知识的综合的确是一件好事。看了这两年高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卷,令人感到耳目一新。我们知道,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统一体,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形成了科学,科学也应该是一体的,而不应该是一个一个的片断。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亦如此。学科分化只是为了学习和研究的方便,但这些年来,分化越来越细,甚至搞得支离破碎。对学生来讲,他们在学习知识之始,有一个“分”而得之的过程,但最后必须有一个将知识加以整合的问题。比如,“能量”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有物理现象及相互作用都与能量的变化有关,能量在不同的形式(机械、声、热、电、光)之间相互转化;在地球科学中,能量的变化也很突出,地幔地核内部的能量通过地壳传播,引起造山运动、大陆漂移、火山喷发与地震,地球表面在太阳能的驱动下,水、大气、生物有机体的活动形成了气候变化、地表形态变化和生态系统;在生物学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流动驱使其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使其得以存在繁衍;在化学中,要讲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像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等;环境科学中要研究能量的利用和保护,等等。(注:《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1期,第9—10页。)上述各学科中都涉及“能量”的概念,如果孤立地学,最多只能拾到一个个“小贝壳”,这些散在的、七零八落的小贝壳是无法构成一件艺术品的。只有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综合性教学,才可能使学生形成一个“科学大观念”,那就是:能量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任何形式的运动都需要能量;能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美国费城雷特纳中学,教师选择本地区的一条叫维特的河流,引导学生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让学生了解这条河流在美国历史上曾经起过的作用,它的历史沿革,在地图中的位置及走向,沿岸经过的城镇,并分组组织学生对河流进行测量,要学生画出河床横断面图,计算流量,调查生物的种类,测定河水的pH值,进行水质分析,拍摄野外考察照片,在地图上标出有关资料,布置版面。(注:陈玉琨等主编:《90年代美国的基础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75页、124 页。)这种集史、地、数、理、化、生各学科知识、技能于一体,一个星期一个专题的复合型的课程,很受学生的欢迎。

综合课程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它一出现,就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我们所接触的中小学教师中,多数人都能够持认同态度,但对中小学如何搞好综合课程的教学,大多感到比较茫然。比如说:今后中小学的课程该怎么设置?中学的教研组该怎么设立、教研活动该怎么进行?尤其是综合课程的开设,对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师该如何适应?还有,如何防止以偏纠偏的现象,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将综合的概念予以泛化,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认认真真地去思考,并尽快研究解决。

标签:;  ;  ;  ;  ;  ;  

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_新课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