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体育发展战略思考_贫困地区论文

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体育发展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南省论文,贫困地区论文,发展战略论文,中学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河南省深化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全面增长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河南省是一个 拥有9100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7600多万,占全省人口的85%。全省共116个县( 市),其中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34个,人口2350多万,占全省人口近四分之一。虽然努 力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使得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 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河南省教育事业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 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任务重,资金缺口大,困难比较多,而问题最突出、任务最艰 巨的难点又集中在全省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国家级贫困县。因此, 认真研究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体育发展战略,对河南省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对全面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新世纪河南经济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河南省四个 国家级贫困县(杞县、兰考、鲁山、平舆)的80所初级中学的94名学员,发出问卷94份, 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为97.87%。

二、河南省贯彻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基本情况

全省列入“工程”项目共有34个贫困县,其中28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6个省定 贫困县。项目县占未“普九”县数的31.65%。河南省贫困县人口共有2350人,占全省总 人口的25.83%。“工程”共涉及615个乡(镇),8126所中小学,563个教学点。根据教育 部、财政部批复的河南省“工程”项目总体规划,河南省“工程”项目总资金是65587 万元,“工程”资金81%用于新建、改扩建校舍,10%用于购置图书、仪器设备、课桌凳 等,9%用于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通过“工程”项目实施,将使全省34个贫困县小学和 初中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 ,项目完成时,34个项目县初中调整到1520所,在校生达到1143万人,校均规模由1994 年的9个班提高到12个班,小学教师达到12.6万人,合格率达到93%,初中教师达到5.7 万人,合格率达到8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辍学率控制在0.9%以内,初中 教育完成率提高到97%。因此,有7个县在1997年完成“普九”任务,15个县在1998年完 成“普九”任务,其他12个县在1998年之后陆续完成“普九”任务。

三、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分析

1.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体育教育现状

(1)体育教师现状(见表1)

表1 体育教师数量分布

教师人数(人)

1

2

3

4

5

学校个数(个)  14  34  25

5

2

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每所学校平均2.4名体育教师,最多的5名 体育教师,最少的1名体育教师。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学校规模在1000人~2000人的学 校占调查学校的60%以上,一个班的人数在60人以上的占调查总学校的89%以上。另外, 在调查的80所中学187名体育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10人,专科学历的106人,中专学历 的62人,其他9人。

(2)体育教学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目前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99%的学校是 男女混合班上课。在课的质量上很不尽人意,“放羊式”的教学普遍存在。这充分说明 河南省贫困地区的体育教师的数量和教师的自身知识能力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3)课外体育现状 从调查得来的数据看,80所中学经常进行班级体育锻炼的学校仅有 11所。学校运动队常年坚持系统训练的有28所,90%以上的学校坚持开展体育课余竞赛 ,但仅限于篮球、排球比赛和春季田径运动会,并且还有偶尔间断的现象发生。

(4)场地器材与物质条件现状(见表2、表3)

表2 篮球场分布情况

篮球场数(个)

1

2

3

4

5

学校数(所)

 4

32

28  11  4

1

表3 排球场分布情况

排球场个数(个)

 无

1

2

学校数(所) 52

20

8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的场地设施与学校规模极度不平衡 。在调查的学校中有标准田径场地的学校仅有一所,而且场地坑洼不平。这种状况与国 家教育部门对各级各类不同规模学校应具备体育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差甚远,根本满足 不了体育教学与学生锻炼的需要。

(5)体育经费与教师待遇现状(见表4)

附图

表4表明: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的体育经费能满足需要的没有一个学校,基本满 足的仅有7所学校,大部分学校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说明河南省贫困地区需要加大体育 经费投入;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体育教师的工资按国家规定时间发放的情况与河南省 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仍然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从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来看, 体育教师和其他科目的教师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另外,体育教师的课余训练作 为工作量或者部分作为工作量的学校仅有15所,不作为工作量的学校竟然有65所之多。

(6)体育科研现状 据调查所知,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在体育科研方面缺乏体育 科研的专职人员,其中科研资料也是极度匮乏,大部分学校在体育资料的征订和储存方 面不完善。近85%的中学没有征订与体育科研相关的书刊报纸,学校现有的科研资料较 少。主要原由是极少的体育科研经费被其他所谓的“主课”所占用。

2.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分析

(1)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冲击,“体育是 副课”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学校体育受到严重歧视,体育教师成了“三好 公民”,体育课可有可无。这种现象制约着河南省贫困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成为贫困 地区体育发展的绊脚石。

(2)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低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有些学校在实行按教学 课时评定考核中,将体育教师列入“另册”,和其他科目的教师地位相差较大,导致他 们一节体育课的分值,只等于文化课的70%,再加上商品经济的冲击和追求实惠的社会 风气的影响,造成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没有高学历体育教师,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教育部 门的关注和重视。另外,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制约贫困地区中学体育质量偏低的重 要原因。

(3)体育经费短缺 在国家教育经费逐年增加的今天,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的大 部分体育设施较为简陋,购买体育设施的投入亦被学校其他项目消减殆尽。体育教师再 有能耐,缺乏基本的体育设备器材,就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

四、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体育发展的战略对策

1.更新观念,端正教育思想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 思想,特别是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的领导,要明确办学方向,深刻理解体育是教育的主 要组成部分,促进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登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应当把体育教育当作 一种为学生终身健康服务的教育活动;其次,积极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确立 体育教育国际化的理念,把体育真正当作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振兴河南省国家贫困地区中学体育教育的三件法宝 根据河南省国家贫困地区的实 际情况,要振兴贫困地区的中学体育,一是要科学管理;二是要进行资源开发、智力应 用;三是加大政策的倾斜度。尤其是政策的倾斜度是最根本的一条,没有政策的倾斜, 就谈不上振兴。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落后,因此,决策者要 学好领导决策科学,管理人员要学好管理科学。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充分发挥 本地体育院系的作用,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加大河南省贫困地区 师资培养的倾斜度,提高贫困地区骨干体育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在提高教师工资的同 时实行教师聘任制,加强考核,竞争上岗,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责任感。

4.体育教育经费多元化的投入 加强贫困地区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首先主要依靠国 家财政内用于体育教育的拨款,这是主渠道;其次是河南省各级政府依法征收并用于体 育教育的税费,如河南省各级政府征收的教育附加等;再次是工矿企业营业外支付中用 于发展体育教育的经费和社会对发展体育教育的投入,包括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个 人对发展体育教育的集资捐助,外国华侨的教育捐助等;最后是学杂费中用于发展学生 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专用体育经费。

5.对贫困地区实行“帮挂”,对口扶贫 所谓的“帮挂”是指河南省富裕地区对贫困 地区的一种对口扶持,它包括物质支援师资的培养和教学经验的交流等具体措施。这就 要求河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贫困地区中 学的扶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为河南省的整体体育发展奠定坚实 的基础。

6.自创条件满足体育教学需要 根据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的实际情况,贫困地 区中学要因地制宜,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自修自建场地,以满足学校体育的需要。同 时,体育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倡导学生要为健康而锻炼 ,在客观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自己动手,满足体育锻炼的需求。

五、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体育发展的设想

1.深入体育体制改革,向管理要效益 体育体制是协调或调整体育内外诸多因素相互 关系的总体性制度和相应的规范体系,它作为体育资源的配置、体育事业总体运行的深 层基础和约束条件,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效益。因此,要改变河南 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的体育教育的现状必须把体育体制改革作为提高体育教育整体效 益的重要前提。在改革体育体制的同时,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简政放权,使学校 体育教育体制自主化,把体育的产业属性融入体育体制的改革之中。加强管理,改变单 一的政府投资体制实现体育体制的多元化,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2.依靠主管校长和体育教师办好中学体育要提高一个中学的竞争力,校长是关键。一 个中学办学实力的提升,首先取决于校长的办学思想;即是否能正确把握办学理念,办 学目标等。同时,一个中学校长独特的管理风格和人格魅力在办学实践中特别是对体育 的认识上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整体体育教育水 平必须要在主管体育的校长的带领下不断的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消除世俗偏见,重 视中学体育发展,真正为振兴河南贫困地区的体育事业而努力工作。

3.走科研兴体的道路 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推动作用 。因此,对于贫困地区中学体育而言,要改变体育教育落后的面貌,也必须要走科研兴 体的道路。这项工作有利于强化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广泛宣传科研兴体提升学校竞争 力的重要性,激励每个教师为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献计献策,使学校所有部门都能关 心学校体育的发展。

4.整合学校资源,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系统整合的观点告诉我们,在考虑和处理问题 时,始终从整体出发,从部分之间的相互整合入手,去揭示或构建大于整体之和的机制 。应用这一原理,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调整和整合学校内外的办学资源,调节 学校内外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 素,推动河南省贫困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

标签:;  

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体育发展战略思考_贫困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