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减少心理负担,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肝硬化失代偿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227-02
肝硬化是当前常见的疾病,是一种或者多种因素长期反复对肝脏造成损伤引起的疾病,病毒性肝炎、酗酒等都会引起不良症状。针对其特殊性,需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或者其他不良炎症,在治疗期间要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多数患者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因此进行心理护理能满足患者的具体要求,减少消极因素的影响,满足临床护理要求。为了分析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观察组中男20例,女17例,患者年龄在43~63岁,平均年龄(50.2±2.5)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16例,患者年龄在43~65岁,平均年龄(48.2±2.9)岁。两组患者年龄在年龄和性别等常规性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满足患者的具体要求。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详细如下:
1.2.1心理引导 多数患者存在心理压力大的现象,如果得不到疏导,心理负担增加。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做好心理引导工作,及时和患者进行互动和交流,认真听取患者的想法,给予患者适当的帮助和鼓励,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减少心理压力,配合接受护理[1]。
1.2.2指导教育 肝硬化疾病早期治疗优势明显,需要患者进行指导教育,涉及到发病机制、服药注意事项等,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后,能提升患者的了解程度,进而满足临床护理具体要求。患者可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医护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取得患者配合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2]。
1.2.3做好家属引导工作 家属帮助和指导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和患者进行交流和互动,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环境。此外要向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情况,取得患者家属配合后和家属探讨患者的病情,不要流露出不安情绪和表现,提升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
表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轻度抑郁和失眠症状,不良反应率为10.8%,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现上述不良症状,不良反应率为5.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硬化是当前研究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因素比较多,涉及到: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或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对患者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针对该病的特殊性,必须从具体情况入手,结合临床治疗要点进行针对性治疗[3]。
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心理护理,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部分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由于后续治疗阶段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因此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能满足患者的具体要求。医护人员要提升自身护理能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和帮助,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必要时对家属进行心理引导,使其陪伴在患者身边,能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干预,提升治疗依从性[4]。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主动接受治疗,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彦俊.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08(12):119-120.
[2]周敏,李佳昕,张铭光.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10(01):48-50.
[3]肖颖.三合一心理干预模式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09(12):121-122.
[4]庞红华,袁天喜,向圆花.综合性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心理健康状况、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06(01):111-113.
[5]高建蓉,黄雪云等.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8,10(13):10-12+7.
论文作者:唐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肝硬化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状态论文; 家属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