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飞
(广西盛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企业队伍的不断壮大,行业间的竞争越加激烈化,致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因此,为了在实现对成本有效控制的基础上,以高效的管理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逐渐将注意力放在了信息化建设上。然而,基于信息化建设所需周期长且成本需求量大,要想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充分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实现对信息化成本与效益的分析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
前言
伴随着全球信息化,我国信息化的进程也不断推进,各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特别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扩散和蔓延,给我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施工企业想要在竞争愈加激励的建筑市场生存,必须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经济效益。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化,不仅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更是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
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1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建筑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自身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面对建筑行业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建筑施工企业将自身的重点放在了项目上,试图通过获得更多的施工项目来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与综合竞争实力。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尚未给予信息化建设以充分的重视,片面的认为信息化建设成本投入过高,短期内的回报低,因此会成为自身发展的“绊脚石”,进而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难以在行业中实现完善的发展,长远来看严重制约了企业前进的步伐。
1.2尚未实现科学且完善的规划设计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利润逐年下降,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自身的发发展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通过人才的力量来提升自身的效益。但是,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针对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特点进行完善的规划与设计,缺乏完善的建设目标与主管部门,进而导致投资成本浪费问题严重,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且有效的解决,信息化建设无法实现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要想实现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就要求对信息化成本与效益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进而才能够合理控制投资成本,实现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1.3相应建设队伍人员能力素质不足
从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状况看,之所以该建设工作无法得到全面落实,原因之一在于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这一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相应的队伍人员要具备建筑行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能够对信息化技术有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才能够确保该项工作的完善落实。但是,由于人员管理与培训等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无法实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针对这一问题,同样需要企业要在构建现代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人员培训等费用支出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进而以合理的资金投入来全面提升相应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
2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成本与效益分析
2.1成本分析
(1)成本分析概念与特征
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所谓的成本分析指的是在进行信息化开发、实施以及管理与维护上所需要的综合成本投入。其特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复杂性。建设信息化所需成本投入量大、工程的周期较长,在实际落实建设内容的过程中涉及的机构较多,因此,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2)先期性。指的是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之前,要求企业要在预算总投资的基础上,以部分投资来支撑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而这一部分的投资占据了总投资的较大份额;(3)持续性与可确定性。持续性这一特点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相应的信息化系统需要实现持续的更新换代;而可确定性指的是信息化建设的总投资成本能够实现评估预算。
(2)成本构成
主要分为如下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建设前期。这一时期的成本主要包括了设计成本与组织变更成本。为了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在建设之初实现整体的规划设计,以明确目标,而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要综合考虑咨询服务机构的能力来明确选择对象,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有效估算成本投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企业要根据相应工作的要求来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以明确责任,提高工作效率。第二阶段为实施期间。这一期间需要针对信息化建设下的软硬件设施进行综合考虑,要在准备好机房的同时,结合信息化系统的实际所需来明确软硬件设备,针对相应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合理分配相应的投资成本。第三阶段为运行维护期。这一期间需要对运行维护所需成本进行分析,进而确保实现对投资成本的有效控制,确保在最大程度优化成本资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信息系统的作用。
2.2效益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益分析上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从整体上分析主要包含了有形与无形两种效益模式,为了实现对这一效益内容的有效分析,需要构建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实现相应的绩效评价,进而才能够综合衡量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可具体采用如下几种分析绩效评价方式:数据包络分析法、主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组合模型法。在构建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综合管理。而为了确保能够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合理且公正的评价,可以采取改进AHP法,进而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实现计算。通过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能够实现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成本等问题的及时解决,进而确保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实现信息化建设效益的做大化,为充分发挥出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与价值、并全面提高其综合竞争实力奠定基础。
3建筑企业信息化成本与效益分析方法与所应注意的问题
3.1分析方法的选择
3.1.1采用盈亏平衡法
这一方法是为了明确盈亏的平衡点,进而为企业明确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与设计提供信息基础,采用这一方法虽然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效益分析工作的复杂程度,但是,整个分析过程中并没有融入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信息化系统建设本身所需要的周期相对较长,因此这一方法的分析结果缺乏准确性。
3.1.2采用投资回收期法
这一分析方法是立足于资金的时间价值来实现分析的,从动静态两种角度进行分析,这一分析法弥补了第一种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也说明了在建设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实现周期的缩短以及信息系统的尽早使用将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3.1.3净现金流量分析法
此种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建设信息系统过程中现金的流入与流出之差额来实现成本效益的分析,进而明确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净现金流量。
3.1.4净现值分析法
其是建立在上一分析方法基础上的,将信息系统成本、效益以及现金流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相应的公式来计算出分析结果,以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3.1.5投资收益率分析法
这一分析方法是通过投资收益率的确定为企业实现合理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该方法虽然能够将投资资金进行合理化的分配,但是由于所涉及到的必要分析条件较为复杂,因此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难度较大。企业在实际开展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估,通过利弊的权衡来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投资等问题,进而确保实现信息化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2所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在原有信息系统基础上对所投资项目的成本效益进行综合考虑,并要实现对投资与收益的合理划分,确保能够将所有项目内容进行准确核算;其次,在实际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工作的过程中,要实现对有形与无形效益的准确区分,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来实现对效益的综合评估,进而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在建设信息化系统过程中所遇到的投资分配等问题;第三,要综合考虑所有影响到成本效益的因素,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并要结合项目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来实现对资金价值的准确分析,进而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奠定基础;第四,要站在发展的角度对成本效益进行均衡分析,以确保分析结果定位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要基于成本效益指标体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实现有针对性的调整。
4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成本与效益评价,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纠偏和完善,以实现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高效、节约、经济的发展环境,并最终达到理想收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磊,施荣华.企业信息化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2012(02)
[2]祖建平.浅议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安徽建筑,2009(05)
[3]刘俊斌.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价[J].经营管理,2006(2)
论文作者:阳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信息化建设论文; 成本论文; 这一论文; 建筑施工企业论文; 效益论文; 过程中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