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道教的生态文化思想_道家论文

古典道教的生态文化思想_道家论文

古典道家的生态文化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家论文,古典论文,生态论文,思想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94(2006)04-0361-10

生态文化是现代文化。诚然,古代文化是农牧文化,那时没有生态文化。人们以“人类的生存方式”定义文化时,把生态文化定义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古典道家①关注自然,有丰富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它可以作为现在建设生态文化的深厚的思想之根,宝贵的思想资源。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无论如何,儒家和道家至今仍构成中国思想的背景,并且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将如此,德效骞(1896-1969)说的好:‘儒家思想是‘成功者’或希望成功的人的哲学。道家思想则是‘失败者’或尝到过‘成功’的痛苦的人的哲学。’道家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包括各种对传统习俗的反抗,个人从社会上退隐,爱好并研究自然,拒绝出任官职,以及对《道德经》中悖论式的‘无欲’的话的体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1]178

一、天人一体,道法自然:道家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提出了最深刻的哲学思想,可以作为生态文化的哲学基础。

(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主干,又是中国哲学的精华。虽然各家各派对它有不同的说法,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和万物是天地生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万物要和谐相处。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在道、天、地、人世界“四大”结构中,人是其中之一,必须效法“道”行事。这是道家“天人一体”的思想。

庄子认为,“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实也。”(《庄子·庚桑楚》)道是德的主宰;生是德的光耀;性是生的实质。物质运动从道——德——生——性,返本复初回到道,是循环往复没有止境的。人类行为遵从自然规律发展,天人关系就达最高境界。

庄子说:“夫明白于天地之为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明白了天地以“无为”为规律,也就把握了道的根本,从而成为与自然和谐的人。以此调和万物,成为与他人和谐的人。与人和谐称为人乐;与自然和谐称为天乐。这种“和”就是“天人合一”。

(二)周行不殆、返本复初的思想

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是以循环的形式表现无限发展过程。它之所以有无限发展,因为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系统,循环运动是它的基本特征。循环是生态系统的“生存智慧”。老庄“周行不殆,返本复初”的循环论,是古典道家的哲学智慧。老子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40章)

在这里,循环是道的运动,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道”);“道”又向着相反的方面运动变化,复归于无极,复返归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变化无穷。他又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第16章)

在循环运动中,万物生长,蓬勃生息,最后复归其根。这就是“常”(自然),这样才有明(明智),容 (兼容),全(一切),天(天之道),久(持续发展),从而终身没有灾祸。

庄子也主张循环论。他认为,循环是“天均”,天均是自然。他说: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以不同的形式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庄子·寓言》)

万物都是它的“种”所产生,以不同的形式更替变换,始终循环,没有止息,始卒如环,这就是“天均”,天均就是“自然”。

(三)和合、中气以为和的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取向是“和”,是“中”。“和合”、“太和”、“中和”、“中气以为和”等表示“和谐”的概念,为中国古代哲学家普遍采用和阐发,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或精髓。这是今天生态文化建设中可资利用的宝贵思想财富。

《周易》“天地人和”的思想,是以“太和”为目标,遵循自然法则行“三才之道”,以完成天的生生不息的功能(“元亨”),达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境界(“利贞”)。为此,它要求人的行为要适应自然,遵从自然规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最终实现“天地人和”。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提出“和而不同”的深刻思想。古典道家发挥了这种思想。在“道法自然”的哲学中,老子认为,“天之道”是和谐适中,要遵循“天之道”,助长万物,但不恃恩求报;有所成就,但不自居有功,这是“中道”。他说:

“反者道之功,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40章》)

因而,他主张“无为”哲学,遵循自然之道。“天之道”是功成身退,杜绝奢侈,不走极端,不求过分。万物在“和合”(“中”)中统一。他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

“道”的原则和标准是“和”。知道“和”这一自然之道,才能常,才能明,才能祥,才能强;否则,就会“老”,走向死亡,这不符合“道”。

方家认为,在这里,道学的“中”有四层含义:(1)事物之规律,“中”即为“正”,即“正道”,自然中的必行之路,属于道之用;(2)事物之变化,“中”即为“度”,行为要知止知足,不超过限度;(3)事物之空间,“中”即为“虚”,道以虚为用,虚无中含有生机;(4)事物之时间,“中”即为“度”,要“动善时”,“不得已”而为之,中和,守中。[2]65-70因而,老子认为,天道不偏爱,要以德报怨,和谐相处。他说:

“和太怨;报怨以德,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 79章)

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持“和合”哲学。他认为,万物以和而生,“无为”是“道”的规律,是“道”的根本,只有明白这点,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称为“天乐”;只有明白这点,才能做到人与人和谐,称为“人乐”。他说:

“夫明白于天地为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

在庄子看来,顺从自然而运行就是“天乐”,贵在“无为”。行“无为”(“中”)之术,顺乎自然仿效天地而行,遵循天道天德而进取,使万物复归自然,这就叫“太平”,是治世的最高境界,又是治世的最高价值。

二、道生万物,万物平等:道家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研究,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学说。生态伦理学作为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新的伦理学。但是,古典道家也提出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这是现代生态伦理学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命题,它表明了“道生万物”、“尊道贵德”的深刻伦理思想。

(一)道生万物、万物平等

天道生生,道生万物,人和万物由道产生;有生于无,万物平等。“道”与“无”是什么?老子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40章)

也就是说,天地有始,万物有母,它不是别的,而是“道”。“道”是天地万物之始、本原和根源,它产生天地万物。“道”先于天地生,作为“天地母”的混沌,它是不断发展变化和流动、是创造世界万物的,万物分为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达到和谐统一。

道家另一代表人庄子,他对“道”的解释是: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老。”(《庄子·大宗师》)

作为万物根源的“道”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它无为无形,目不可见,但是它先于天地存在,是创生天地万物的。

“道生万物”,所谓“道生一”,“一”是什么?老子认为,它是“道”产生的混沌未分之气,万物由此产生和繁衍。道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万物之根源: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第39章)

老子又一次强调“道(‘一’)生万物”,生天,生地,生万物,生人,是同一的。庄子进一步作出解释,人和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气”所产生和变化。“一”是尚未形成具体之物的混沌,是“气”,世界万物由它产生,万物平等。他说:

“万物一也,通天下一气耳。”“生死皆气之变化。”“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

值得注意的是,“道生万物”宣扬“天道生生”哲学,这是“生”的哲学。蒙培元认为,“生”的哲学有三层涵义:其一,“生”的哲学是生成论,无论道家的“道生万物”,还是儒家的“天生万物”,都是讲世界的本源——“道”或“天”,与世界万物的生成关系,即“道”或“天”生成万物。其二,“生”的哲学是生命哲学,“生”的意义是:生命与生命创造。自然界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它不仅有生命,而且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世界万物来源于自然界的生命创造,人的生命也来源于自然界的生命创造。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其三,“生”的哲学是生态哲学,它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整体,是不可分离的,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也需要人去实现其价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二)道法自然、尊道贵德

老子以“道”表述他对世界的看法。他认为“德者,道之功”,德是由道产生的,德即得,“德,不得;不得,德。”“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老子》第38章)万物“道生之,德育之”;“志于道,据于德”,因而要“道法自然”,“厚德载物”。

也就是说,“道法自然”,“尊道贵德”,这是“道家自然哲学”。它表述了人类遵循自然界的法则,既是客观规律,又是人类的“至德”。老子说: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故道生之,德育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老子》51章)

这里的意思是说,“道”生长万物,“德”繁殖万物;物质使万物形成,环境使万物生长和成熟。因而天下万物都尊崇“道”,而贵重“德”。它们之所以被尊崇和贵重,这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生长万物,“德”繁殖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结子,成熟,对万物要抚养和保护。但是,生长和养育了万物但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不自持有功,引导万物不宰制它们。这就是最深远和高尚的道德。

因而,老子要求人要“衣养万物不为主”。“衣”是保护的意思,护养万物而不是主宰它们。他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老子》第34章)万物依自然规律而生存,养育它们而没有私欲,要爱惜保护各种生命和自然界,这是人类崇高的道德境界。

三、天道生生,万物莫不有:自然价值思想

20世纪,人们否认自然价值,认为自然界没有价值,并在这种哲学和科学的指导下,发展自然界没有价值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这种错误的价值观指导人类活动,导致自然价值的严重透支,出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古典道家关于“道”是宇宙的本源,又是普遍规律的学说,更加关注自然。它认为“道”无所不在,万物依靠它而生存,是价值的根源。老子说: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功成而名不有。”(《老子》第34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第35章)

“道”虽然看不见,听不着,说不出,但它创造万物,养育万物,只要人不贪婪,它有无穷无尽的运用,人人都能过上宁静祥和的生活。

(一)道家自然价值创造论

自然价值是怎样创造的?古典道家的“天道生生”、“道生万物”哲学。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40章)

天地有始,万物有母,它不是别的,就是“道”,“道”是天地万物之始、本原和根源,它产生天地万物。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也就是说,“道”是先于天地生,作为“天地母”的混沌,它是不断发展变化和流动、是创造世界万物的,万物包含阴和阳,阴阳相互作用,达到世界的和谐统一。道家庄子,他对“道”的解释是: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老。”(《庄子·大宗师》)

而且,道家认为,“道”不仅是世界的本原,而且是万物运行的法则。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也”,“道常无为而不为。”虽然它“自然无为”,但没有一件事物不是它所为。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即“道法自然”,这是自然之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天、地、人都是“道”(自然)所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服从天的法则、地的法则和自然法则,“道”即自然是最高的存在,它具有最高的价值。这是“道统万物”。“天地人只是一道也”,“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道家“道生万物”哲学,是“生”的哲学,自然价值论的哲学。它作为我国重要的思想资源,对我们从科学上论证自然界的价值及其进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道家自然价值观

老子以“道”为最高价值。他的“道生万物”的哲学,用“无”表述天地之始,用“有”表述万物之母。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和“有”是什么?

古典道家的一种解释是,“有”是物质,“无”是虚空,即物质和空间,两者结合起来就有“利”和“用”。他以车轮、器皿和房屋为例,物器对人有功用,物器的价值产生于它的空间。他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11章)

庄子认为,天下万物繁多,千变万化,都由“无”所生,是有价值的。他说:

“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庄子·至乐》)

另一种解释是,“有”是物质,是自然价值,它对人有用,即“有之以为利”。陈光柱先生认为,老子对“有”之用还作了区别:植物只能“取有”(直接从自然中取得自然价值)而生活生存;动物“取有、找有”(不仅“取”,而且主动地寻找自然价值)而生活生存;人则不仅“取有”和“找有”,而且认识“无”,并从“无”中创生“有”而生活生存,即从自然价值创造文化价值而生存。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只有人才对“无”产生欲望,才不断地发现和创造;只有人对“有”产生欲望,从而不断地创造和前进。也就是说,从价值评价的角度,“有”是自然的外在价值;“无”是自然的内在价值。

(三)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

古典道家关于“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的论述,非常深刻地论证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思想。“有”指万物,就其作用而论,万物都有功用,只是物性不同,它的功用是不同的。这是“有用之用”;“无”指道,其作用是创生万物,这是“无用之用”。庄子说:

“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庄子·秋水》)

问题在于,人们只知道“有用之用”(自然外在价值),而不知道“无用之用”(自然内在价值)。庄子说: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燃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庄子·人间世》)

山木可用,自讨砍伐;膏火可用,自讨燃烧;桂皮可药用,故砍之;漆可用,故割之。这是知有用之用。但是,所有这些有用之用,皆生于“无”,这种“无用之用”具有更高的价值,即它的内在价值。因为是它创造了“有用之用。”但是,人们并不知道“无用之用”,这是自然界的更重要的“用”。

(四)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

自然价值论中,自然与文化,是世界的两个最主要的组织层次;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世界最高的价值。这也是哲学和科学的两个最高概念。

人以文化的方式生存,文化的本质是“反自然”。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生存、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了准备,提供了足够的条件;但是另一方面,正如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指出:“毫无疑问,文化是为反抗自然而被创造出来的;文化与自然有冲突的一面。每一个有机体都不得不反抗其环境,而文化又强化了这种对抗。生活于文化中的人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我们重新改变了地球,使之变成城市。但这个过程包含着某种辩证的真理:正题是自然,反题是文化,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这两者构成了一个家园,一个住所。”[3]451

古典道家看到了这种矛盾的意义,主张“自然无为”的生活。庄子说: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

在他看来,牛马有四足,这就是天;拢住马头穿引牛鼻,这就是人。不能用人为破坏自然,不要故意毁灭生命,不要以得失考虑功名。恪守与践行这些道理,就是真理,就是返璞归真。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是整体,人和文化是部分,自然比文化完整。

庄子主张“因任自然”,这是生命的本性。庄子在《骈拇》篇中说,野鸭的腿虽短,但并非不足,硬要接长,必然带来伤害;仙鹤的腿虽长,但并非多余,硬要截短,必然带来痛苦;脚趾并生(骈拇)虽连无用之肉,手生旁指(枝手),虽有无用之指,但它们是生性自然,因而不应切开并生的脚趾,不应砍掉多余的手指。破坏生命的自然本性,那是“侵其德者也。”

(五)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改造自然,在自然价值基础上创造文化价值,发展人类文化。这是为历来的思想家所高颂的。但是,古典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效法自然”,“绝学无忧”。我们应当怎样看待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是人类创造的关于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知识。科学和技术是文化,是人类为了对抗自然的创造物。英国科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伟大的名言。他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在同自然作斗争上,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人类需要了解自然,科学的真正目标是了解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一种征服自然的途径。

技术与科学一样不是自然,是根据人类掌握的关于自然的知识,由人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工具。这种工具性的科学技术,海德格尔认为,它的产生和应用的实质是“(科学和)技术把世界变成了人的自我肯定”,以便对自然实施全面控制。[4]90-91这样意义的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对抗自然的科学技术——人们历来普遍是这样理解,以及这样应用它的——在生态安全的意义上,一方面人类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巨大力量,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取更多更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当人们以损害自然为代价增长自己的经济利益时,又会造成自然生命的严重损害。于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展开生态学的批判。

古典道家展开对科学技术批判。老子批判“学”“术”(技艺),主张“三绝”: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18章)

“绝礼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第19章)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48章)

庄子也有同样的见解。他指出,这里“罪在于好知”;但是问题在于“无道”。庄子在《天地》篇中,以“抱瓮入井”的故事,表明他对技术的态度:

“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于不为也。”(《庄子·天地》)

庄子不是一般地反对技术,而是要明白技术是用来做什么,要“知所为”。他说:“知为为而不知所为,是以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不免于患也。”(《庄子·盗跖》)

为此,要明白“德”、“道”、“事”、“技”之间的关系,他说:

“故通于天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庄子·天地》)

古典道家科学技术的批判具有重要的意义。“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不是事事无所作为;而是要遵循“道”,按照自然规律行事,科学技术的应用要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天之道利于不害,只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做到“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便能达到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这是最高尚的道德。

现代文化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向自然索取得更多为对策,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这种运用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改造、主宰和统治自然的文化,自然价值严重透支,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全球性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思考古典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复归“节制物欲,见素抱朴”的生活,也许是有意义的,是必要的。

四、以民为本,无为而治:社会生态学思想

(一)社会生态学:生态文化的一种新思潮

社会生态学是现代生态文化的一种新思潮。它从“人—社会—自然”系统社会学研究,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有关社会发展的一种生态社会的哲学观点,试图建立人类生态社会的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布克津在《什么是社会生态学》中认为,所谓“社会的”,是因为几乎所有当代生态问题,都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的根源。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模式的弊端,正是人统治人的压迫性的社会结构,产生并强化了一切统治形式、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包括人对自然的统治。“人统治自然的观念直接源于人统治人的实在。”如果不彻底解决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更不可能解决。例如,社会经济问题、民族问题、文化和性别冲突问题,是最严重的生态混乱的核心问题,需要从社会的角度认识和解决。古代当然没有社会生态学,但是有社会生态思想。古典道家社会生态思想,为我们理解作为现代生态文化一部分的社会生态学思潮,提供了一种思想资源。

(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老子生活于西周末期,他对统治者使用武力不满,同情人民大众,盼望有一个“小国寡民”美好生活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是当时的现实,不用“甲兵”、“什伯之器”,表明他的“去兵”的思想,重视民众的生死,百姓不致背井离乡“远徙”(远征参战);“复结绳而用之”,那时已有文字,老子绝不是主张再以结绳计数,而是盼望统治者像古时伏羲、神农那样教民生存的技能,使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民世代和睦友好,展望了一种桃花源式的美好生活。

庄子有同样的政治思想。他认为,圣人之利社会而不害天下,要“绝圣去知”、“大巧若拙”,发扬“天下之德”,才能达到天下大治。他说: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庄子·胠箧》)

这种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要使百姓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和平不争、舒适自然的生活。这是一种深刻的民本主义思想。“爱民”的治国思想是治国之本。这是民主政治的最主要最根本的体现。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对这种政治思想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评点《老子》,指出“中国未尝有民主之制”,但他反复强调“《老子》者,民主之治之所用也”。他认为,《老子》第80章所描述的,就是“古小国民主之治”[5],并不是消极保守复古倒退的思想。

(三)无为而治,治大国如烹小鲜

“自然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只要无为、不争,无欲、好静,一切顺其自然,不干涉人民的生活,社会自然会好起来。道“为天下贵”,以“道”的原则治理天下,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途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第2章)

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法则治理国家,一切要顺其自然,身教重于言教,孕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依赖它们,建立了功勋而不居功自傲,这样就会功绩永存。他又说: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第60章)

老子的治国理念是,治国就像煎小鱼那样,要小心翼翼,采取谦卑的态度,这样就会使民众不受伤害,而使民众受益。在国内关系方面,他主张自然和谐,不伤害民众的利益;在国际关系方面,主张大国对小国谦下,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对大国谦下,取得大国的信任。大小国家互相谦让,互相信任,各得其欲,各得所需。

庄子在《马蹄》篇中说,反自然的行为是治天下者之过,他说: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庄子·马蹄》)

百姓的职责是耕而食,织而衣;治理天下者的天性,应是任其自然,不结党营私,行为庄重自然,面貌质朴纯真,大巧若拙,“天下之德始玄同”。这样,百姓与治理者的美德达到和谐融合的境界,人与自然达到和谐融合的境界。

(四)效法自然,以正治国

古典道家遵循:“道”的法则,提出“以正治国”的执政理念。老子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第37章)

以“无”的原则,老子用“天道”论证“人道”,用“自然”推论“社会”。王侯遵循“道”,万物将自动发展进化;以“道”镇服欲望,根除私欲,社会就得以宁静和安定。这是他在社会政治方面,为执政者提出的一种执政理想:“不欲以静,天下自正”。

庄子认为,这是“明王之治”。他说:

“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旨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庄子·应帝王》)

王侯者,即使地位很高,功劳很大,也不能居功自傲。庄子说: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庄子·在宥》)

这就是“自然无为,以正治国”的政治。也就是说,从“无为”出发,做“有为”之事:无为而民白化,好静而民自正,无为而民自富,无欲而’民自朴。不欲以静,“天下自正”,阴阳交合遵守名分,“万物自宾”,这样就会出现一个理想社会。

(五)以民为本,均富平等

以“无为”为原则,用“天之道”论证“人之道”,天之道是利而不害,人之道则是为而不争。老子提出“以民为本,均富平等”的社会政治思想。他说: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然。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第49章)

统治者不应该有私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待所有的人;在其位上,要小心谨慎,像小孩一样的浑厚质朴,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因而老子提出均富平等的理念。老子认为,“公平”是自然之道。天的本性是“常”(自然),不认识自然就会妄为,就会招致灾祸;认识自然就会包容一切,就会大公无私。这才符合自然之“道”,才会有持久,避免灾祸。天的道理就如张弓射箭,高了压低一点,低了抬高一点,拉过了就放松一点,不足时拉满一点。人之道的问题在于,它不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而是“损不足而奉有余”,这不符合“道”;公正、平等才符合“道”。

五、崇俭抑奢,知足守道:道家生态消费思想

现代社会遵循物质主义,是一种消费型社会。在发达国家,高消费成为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在高消费文化中,消费不是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而是以高收入作为成功的标志,以高消费表明成功,因而他们是为地位而消费。这样就导致许多不正常的现象。在这样的形势下,古典道家的“崇俭抑奢,知足守道”的消费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有三宝,崇俭抑奢

人应当怎样生活?老子一贯主张,以自然无为的原则,行为要单纯,心地要纯正,生活要俭朴,过一种淳厚质朴、淡漠静心、同自然完美统一的生活: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19章)

“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老子》第67章)

一种宁静祥和的“安平泰”的生活,要抑制各种享乐的诱惑,就同“道”一样平淡又无穷。为此要实施三原则:慈、俭、不为天下先,舍弃哪一个原则都不可以。这也是庄子所说“平为福”的生活。他说:“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则财其甚者也。”多余的东西,特别是多余的钱财是祸害。

(二)欲壑难填,天下之至害也

人世间有没有最大的快乐?什么是最大的快乐?怎样去追求快乐?庄子说: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庄子·至乐》)

庄子认为,这样以追求物质欲望为乐,盼望享尽天下之美服、权势、珠宝、声色、安逸、奢华等,这是愚蠢的。

庄子认为“六者天下之至害”:(1)耳听钟鼓之乐,口品佳肴美酒,满足享乐情趣,这是“迷”;(2)沉溺于盛气,如负重爬山,这是“苦”;(3)贪财、集权,使精神疲竭,这是“病”;(4)求富贵积财,贪求不舍,这是“耻”;(5)积财不用,贪求不止,这是“忧”;(6)权贵和财货多了,害怕盗贼伤害,这是“惧”。这六者(名和利)都是身外之物,劳心伤体去争夺,这不是糊涂吗?去除这些祸害,他主张无欲,“知足常乐”,“知足不争”,这才是快乐,这才会有幸福。

(三)平为福,约养持生

道家“无欲”、“知足寡欲”的说法是针对统治者的。对于百姓,基本生活需要都难以满足,他们的理想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为此,公平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认为,以“道”的原则,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标准,需要公平。庄子说:

“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必持其名,苦体绝甘,约养以持生。” (《庄子·盗跖》)

为此,他提出生活的五项要求:(1)“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奢侈、挥霍和浪费;(2)“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不为世俗所累,以温饱满足为标准;(3)“公而不党,易而无私…齐万物以为首。”公正而不结党,平易而不偏私,齐同万物;(4)“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以道为精髓,过恬淡自然的生活;(5)“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庄子·天下》)不沉湎物俗,不拘泥于一端,与天地和谐相处。

(四)道之真,重生轻利

一种淳朴的生活,在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重视满足文化精神上的需要。庄子说:“道之真以治身…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庄子·让王》)

“道”的真谛是用以养身,舍性(生命)追逐身外之物,是可悲的;尊重生命的人,富贵也不能伤害身心,贫困也不能伤害身体,不顾生命追求物欲,是糊涂的;得道的人,要忘却利禄,忘却物欲,尊重生命,淡泊名利。“修之身,其德乃真”,保持自然德性的充实完善,获得生命充分发展,才是真正的“厚德”之人。

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家生态人生思想

现代人生,以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以物质主义为价值方向,技术至上科学万能为主要诉求手段,乐此不疲地追求物欲。它不仅是向自然的挑战;而且是向社会挑战,向精神的挑战。它的后果是,物质是富有了,但自然衰败,精神贫乏,物欲横流,道德低下,滋生种种不良现象,损害自然、社会和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于是人们提出“复归自然”和生态人生的问题。具体而言,在人类发展“生态化”研究中,提出“生态人”概念。[6]道家生态人生的思想,有助于建立科学的“生态人”的理论与实践。

(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人的生活要以“道”为原则,顺应物性,听任自然,少私寡欲,见素抱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遵循“道”的原则,万物和人生自然而然地发展,就能避免灾祸,建设美好的人生。老子说: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已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也。”(《老子》第32章)

“道”为万物的归宿,“故为天下贵”,人只有按照“道”的规律生活,功成名就,不夸耀,不自满,不自称是伟大者,才能成就伟大的人生。老子说:

“上士闻道,勤于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暗,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老子》第41章)

在这里,老子以古书《建言》的12句成语,解说人生的辩证法:明白易懂的道理好像难以理解;促人上进的道理好像劝人后退;平坦的大道好像崎岖难行;崇高的品德好像卑下的谿谷;博大的德仍有不足;刚健厉行的德好像懈怠;品质纯真的德好像迟笨;洁白的东西好像不干净;方正的东西好像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高级的音乐只有细微的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无形。“道”虽然幽隐无名,但它产生万物,辅助万物,成就万物,遵循它,积极、勤勉地生活,人生就会有所建树。这是从《建言》得到的人生结论。

(二)上善若水,谦虚谨慎

老子以“天道”推论“人道”,主张以“无为”的原则生活,告诫人们“知足常乐”,“不争无尤”,“以柔克刚”,修“不争之德”,以“不争善胜”。他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8章)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相争,安居于卑微的地位,思想深邃幽远,与人交往仁慈关爱,言语真实坦诚,为政清静廉明,做事德才兼备,行为择时而动。因为与世无争,所以就没有灾祸之忧。这是人之处世哲学,用这种办法修身,就会像“赤子”(婴儿)一样纯真,从而不会受到伤害: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早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55章)

(三)虚无恬淡,纯粹素朴的精神生活

人生路途遥远,多有艰难险阻,只有虚无恬淡,刻意向行,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知足,知止,才能成为得了“道”的人,达到“道”的境界。老子说: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大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第20章)

专家认为,这是一首哲理诗。它表明,老子以无为的原则为人处世,表现出到处与众人不一样,生活就像波涛起伏的大海顺乎自然,像那飘忽的长风没有止境。虽然看上去“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实际上并不如此,区别于众人的地方是,他得到了万物之母——“道”。

同样,庄子也主张以无为为准则,虚无恬淡,纯粹素朴地生活的人,才是道德完美的人。

关于什么是“真人”,庄子说: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庄子·刻意》)

纯是在生活中注重精神,素是在行为中没有杂念,遵循纯粹朴素之道,恬淡无为,行动顺乎自然之道,精神合乎自然之理。这样能体现纯和素的人就是“真人”。

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道家生态美学思想

美国学者奥斯丁认为,“美是环境伦理学的基础”。[7]生态审美,追求生态美,这是生态文化的重要方面。它作为生态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生态文明的精神需求,而且可以实现从生态审美向生态道德转换,有助于人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古典道家崇尚自然之美,主张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以“道”的原则去体验美欣赏美,并从审美过渡到伦理。

(一)自然和谐就是美

老子认为,和谐就是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大音无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美是和谐,它与恶比较才表现出来的。他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2章)

如果知道了美的东西是美,那么丑恶的东西也就暴露出来了。自然和谐是美,破坏自然和谐的行为是恶。他认为,理解和奉行“道”的人才会理解自然美。他以优美的诗文赞颂“道”(自然)之美: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浑兮其若浊,旷兮其若谷。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敝复成。”(《老子》,第15章)

奉行道的人,按“无为”的原则行事,清静谨慎,宽容友善,不强求无法达到的成功,因而总是能不断地前进。

(二)在自然中体验美

大自然生生不息,千变万化,无限的神奇奥秘,必须在自然中才能体验到,在山林和旷野中有无穷的快乐,这就叫“本根”。庄子说:

“天地有大关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做,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

只有在自然中才能达到忘我,以实现天人合一地体验美。在这里,“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已。忘已之人是之谓人于天。”(《庄子·天地》)自然美无需修饰,在自然混沌中遨游,“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夫水之于汋也,无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之自明,夫何修焉?”(《庄子·田子方》)

(三)“道”之美需要精神体验

美是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必须以美的精神去体验和实现。回归自然,恬淡无为,不刻意追求高洁功名仁义,悠闲欣赏江海自然美景,美就会澹然而至。庄子强调,自然美的体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美要以“无”去体验。他说: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而为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于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天道》)

总之,虽然古代并没有生态文化,但是古代哲人以其深刻的生态智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理想,在阐述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憧景时,表述了丰富深刻的生态文化思想。这是建设现代生态文化的宝贵思想资源。古为今用,发挥它的现实意义是完全必要的。

[收稿日期]2006-07-03

注释:

①古典道家,指道家创始人老子和庄子及其理论。它区别于后来的道家和道教,也区别于现在的新道家,虽然它们之间有传承关系。

标签:;  ;  ;  ;  ;  ;  ;  

古典道教的生态文化思想_道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