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借助生活化教学开展课堂引入,为高效课堂构建奠定基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列举生活实例,开展生活化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有效的课后生活化问题训练,巩固物理知识内容,加深物理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生活化 实践
物理教师要从实际学情出发,丰富生活化教学方式,注重训练学生的拓展性思维,从而强化初中物理教学效果。还要不断优化自身物理素养,充分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深度挖掘物理教学资源,使物理知识更好地融入生活元素。
一、重组教材知识,运用多种生活化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生活化教学时,需要积极寻找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契合点,重组教材知识,把初中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课堂,使初中生在学习中增长生活经验,提高解题能力。还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转变,挖掘生活中的真实现象,让初中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
《杠杆》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通过大屏幕给学生播放生活中的实物,如船桨、剪子、跷跷板等,并由此引导学生总结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在讲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创设情境:同学们,有的菜市场小贩经常在杆秤上做手脚,使我们购买的物品缺斤少两,那么大家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吗?这时,初中生都变得活跃起来,课堂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学生的探究兴趣被调动起来。
接下来,我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分别用两个不同质量的秤砣去称量同一物品,得出结论:质量小的秤砣称量出的物品质量大,同时也揭开了小贩缺斤少两的猫腻。将生活化的物理情境引入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借助生活化情境开展课程导入
教师应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开展新课程的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初中物理《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的教学中,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室内通过什么样的活动能够发出声音呢?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如敲桌子、拍手、拨动尺子、唱歌、喇叭以及敲击音叉等。之后,教师开展敲击音叉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将音叉插入到水中,敲击音叉,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音叉发出声音时,会激起水花。教师根据这个现象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了什么?音叉停止发声之后,还会激起水花吗?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观察。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振动发声的概念。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开展生活化导入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奠定基础。
三、创新教学模式,深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授物理学习技巧,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身边的生活资源变成教学资源,深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讲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教学目标是了解汽化与液化过程,解释生活中的汽化、液化现象,掌握蒸发沸腾现象的特点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我首先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汽化现象的例子。如湿衣服晾干、水烧开、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干,等等。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汽化现象如何分类,并引导学生将蒸发现象和沸腾现象进行比较。
接下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充分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为拓展能力提供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还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布置思考问题:为什么夏天人出汗后,电风扇吹一下就凉快多了?高烧病人除了吃药打针外,还可以通过哪些辅助手段降温退烧?在初中物理新课改中,不仅优化了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借助生活化案例开展课堂教学和讲解
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知识实践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有效利用,树立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注重知识和内容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例如,在初中物理《认识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内容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载重卡车和普通汽车轮子的多少、图钉两端的设计、人在雪地上行走和雪地吊车,通过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考虑压力和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之后教师拿出一个吹起的气球,使用手掌或者手指挤压气球,针对气球变形的原因引导学生讨论和回答,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向学生展示雪橇和冰刀,提出问题:雪橇和冰刀对所接触的面产生压力,那么产生的效果是否一样呢?如果不一样,那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物理和生活的关系,加深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
五、实践活动实现生活化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是分不开的,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乐趣和激情,确保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合理运用物理课堂教学时间。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且注重融入生活化的元素,进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知物理知识,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此类方式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对各种生活现象和规律进行整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到新知识、新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学“重力加速度”的过程中,可以先从一个小实验入手,将两个大小相同但是重量不同的物体,从高处扔下,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让学生在实际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到重力与加速度的关系,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如此就能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
六、开展生活化课后作业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生活的实际例子布置例题,加强学生新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生活技巧和生活能力。
例如,在初中物理《探究物质的密度》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和定义,并且熟练地使用公式计算密度,了解密度的单位和换算。借助相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掌握物理规律探究有效方式。在课后问题布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开展探究活动,如,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工具测量大米的密度,利用家庭中的用具测量牛奶和酱油的密度。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实践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设置相应的探究方式,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在初中物理学课后作业设置的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和问题,设置相应的问题,加深知识内容的理解,巩固物理知识内容。
七、结束语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背景下,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无形、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紧密、比较熟悉的事物表现出来,达到有效的物理教学效果。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顾莉 生活化教学引入初中物理教学的相关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7,(09),117+119。
[2]马万录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165。
论文作者:张旗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生活化论文; 初中论文; 知识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音叉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