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差序格局与居民获得感论文_赵耀庭

社会差序格局与居民获得感论文_赵耀庭

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本文开篇叙述了研究社会差序格局与居民获得感的背景及意义,阐述获得感的含义及内在理论价值,对个体感知进行理论分析,从感知方面描述了居民获得感知的由来;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社会中存在差距的现状,进一步感受到我国社会差序的形势比较严峻;结合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分别研究了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社会机会不平等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路径,差距的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感知,从而提出社会差距影响居民获得感的研究假设;收入、贫富差距越大,社会机会不平等都会影响到居民的获得感,且社会差距越大,居民的获得感会越低。国家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只有深入勘测,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顺应国情,结合相关政策的实施,促进社会更加好,构建和谐稳定社会。

关键词:社会差序格局;居民获得感

一、研究社会差序格局与居民获得感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科学网络技术盛行,全方位发展使得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二,民生问题已经变成焦点话题,无论是政府领导还是社会民众,都在时刻关注着民生动态,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将是我们要对国民提供服务的方向。我国综合国力加强,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现在国民生产总值已经非常高,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所以中国的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十分靠后,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可以衡量贫富差距是否严重,而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6,已经超出了联合国发布的“贫富差距警戒线0.4”。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指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国内不平等的发展已经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形成了阻碍。

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和相等,所以,社会差距是一定会有的,是必然存在的。社会现状和社会发展力是相互关联的,社会中存在差距使得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社会发展不平衡又将拉大社会差距。民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保障民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面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差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我们可以将“获得感”作为评价这杆称倾斜度的指标,对于国家而言,就应该弄清楚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解决问题,从而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积极向上的发展,给社会的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为了探知具体的关系和影响,针对社会差距和公民获得感的关系做一个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二、社会差序格局与居民获得感的路径研究

(一)贫富差距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路径分析:

在国家发展阶段,由于政策、资源问题,国家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也就是说,在发展初期,就已经开始有差距了。发展速度快,有利也有弊,国家深入改革发展,经济社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国家也到达了一个更高的经济地位,但是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严重。人们的财产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受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人们所持有的货币的实际价值也会变化,因此,人们会改变自己手中所持有的货币量,也就是,个体所拥有的财产越多,他们的消费需求越大。依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得知,个体在短期内会根据自己的可支配收入的存量去决定自己的消费量,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们会根据资产存量来预计自己在较长时间甚至一生的消费开支,从而得到财产给予自己的最大效应,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人们会因为自己财产的不足而被迫放弃自己的追求,难以实现自己的预期。所以,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同样反映出很多人在实现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会受到财产问题的阻碍,他们会因此减少自己的需求,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对于自身和社会的满足感也就降低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社会机会不平等对居民获得感的影响路径分析:

社会机会不平等的存在,会引起收入不平等,再者就是加剧中国的贫富差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今的社会中,没有绝对公平,但是人们心中还是一直有着“平均”的思想,社会发展本来就不是均衡的,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使人们的发展也变得千差万别,人与人在经济地位上出现分歧,凌驾于经济地位上的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就形成了。同时,由于机会不平等的存在会导致人们受教育水平不等,在这个知识引领发展的时代,有知识的人可以出人头地,所以,人们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导致他们会处在以教育水平为评判标准的另一种社会分层中。经济地位的阶层分化,就是如上文所说,会分为高收入阶层、中产阶层、低收入阶层,但是因为机会不平等,低收入阶层经过努力也难更进一步地跨越到高一级的阶层。总的来说,社会机会不平等导致的阶层分化在一方面可以激励人们继续努力,但是更多的是带来负面影响:1、会使人们看重外界条件,而忽略了自己的能力,会打击人们的积极性;2、助长高级阶层不正之风,引发人们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三、主要结论和政策

(一)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获得感。群体之间不可消除收入差距,从身体上、精神上都影响人们的进步,人们的获得感也会因此而变得很低,所以,国家应该很全面地考虑一下如何去有效地减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尽量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帮助人们实现自身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生活。国家应该健全社会收入分配体制,推进城市化发展。政府应该对社会收入分配进一步的改进,在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尽量保证对每一个人都公平,实施科学分配,政府应该为农村发展增加投入量,减少城乡收入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中,垄断行业的员工收入远远大于其他行业,并且受国家支持,政府可以放宽一些垄断行业的准入条件,增进行业协调发展,减少各行业员工收入差距。

(二)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居民获得感。首先,应该给下岗人群提供一定的福利保障,帮助他们寻求机会,增加就业的可能性。对于一些劳动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国家应该施予一定的援助,为他们提供能够力所能及的劳动岗位,根本上还是主张用劳动来换取收入,对于无劳动能力的群体,国家应该实行相关政策来保障他们的生存。其次,除在工资方面给人们创造机会增加收入,还可以鼓励人们走“创业路”,在扶持创业项目时,有一个基础的扶持点就是解决人们创业资金的来源问题,国家成立小额信贷部,对提交申请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审核成功之后,对申请创业人员提供公益性贷款,促进人们独立创业发展。国家完善个人税收制度,根据个人所得收入级别,按照各级相应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收入多者,缴税也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居民的贫富差距,增强居民的获得感。

(三)减少社会机会不平等,提高居民获得感。政府应该确立公正的社会竞争规则,增加规则透明度,国家应该完善一些大型企业的社会招聘制度,杜绝“有背景、靠关系”的现象发生,清除妨碍社会积极发展的规定,为个体发展提供公平的机会。采取措施消除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1)可以在社会中弘扬更先进的性别文化,确保男女公平、自由的发展;(2)完善女性生育保障制度,企业可以在更有利的保障下应对因女员工生育而造成的人员流动与损失;

机会不平等的现象会导致社会中人们就业机会不平等、受教育机会不平等、收入机会不平等。在人们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自身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并且所付出的努力就会被不公平带来的失败而掩盖,所以,政府在实行再分配制度来补偿人们时,更应该看重个体在发展中所付出的努力。地区差异、个体差异也会影响到个体的发展机会是否均等,应该尽可能地去弥补差异带来的不足,比如专门对地方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增进地方教学质量;给贫困学生提供创业资助。

参考文献

[1]江求川,任洁,张克中.中国城市居民机会不平等研究.世界经济.2014.

[2]甄彩虹.相对收入与幸福感.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论文作者:赵耀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社会差序格局与居民获得感论文_赵耀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