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的困窘与解蔽(论文文献综述)
龚玲芬[1](2021)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 ——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文中指出
谷苗苗[2](2021)在《新媒介与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生产实践》文中认为
袁一平[3](2021)在《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文中指出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的探索源于人类对生存困境与生态危机的审视,特别是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深入反思。开展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研究,有助于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改变生产方式、完善生存方式,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属于跨学科的探索,它在以往哲学、伦理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将传统生存哲学与生态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并在实践上尝试以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整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判断与选择。本文在梳理与分析人的生态化生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索,初步建构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框架。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开始,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动因与现实动因,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人类社会所处的困境,表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本章首先从形成、内涵以及意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探索。其次,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无机的身体、是人类栖息的家园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最后,从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第三章: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形成及深化三个阶段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脉络。其次,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依附关系、精神世界三个方面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逻辑及其精神。最后,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消极维度与超越因素探讨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四章: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历史必然性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进行了初步阐释。其次,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存在的物质生活困境、精神生活困境、生存发展困境、生态平衡困境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并进一步探索了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批判与超越探讨了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五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本章基于上述的研究基础,探索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首先从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挑战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其次,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从限度性生存、整体性生存与和谐性生存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主要特征。最后,从推进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价值选择和行动要求探讨了其实践要求。第六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具体的实现路径是本研究的最重归宿。本章首先从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其次,从优化大众生活结构、推行绿色消费方式、提倡极简生活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最后,从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原则、培育路径三个方面对人类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
姜琳琳[4](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近几年掀起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渐渐以各种形式进入到现代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代代祖先为我们创造出大量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历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及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更是指引华夏炎黄子孙不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人内心,影响着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中华民族基因。国家的发展与教育密不可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必须靠教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思想中指出,“当前美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强调美育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美育的任务之一。美育要实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就必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有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更好地认识美和创造美。因此,作为新时代艺术教育研究者,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作为己任,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美学意蕴,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艺术教育中的特质,以及艺术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作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的文化和思想理论基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振兴、发展与传承的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就要让中国儿童更多地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成长,这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的第一个教育阶段。幼儿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性格、人格发展形成的最初阶段,因而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在这一阶段,让幼儿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活动环境中,是培养幼儿传统审美意识以及诱导幼儿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课程正是提高儿童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教学诉求。从当前我国幼师的整体现状来看,社会对幼儿师资的缺乏体现在缺少具有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因此,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普及上,要让更多的教师懂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爱中华传统文化,会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综合艺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研究者来说,不仅要能构建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还要能开展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本研究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为目标,首先,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美学追求、艺术资源的阐述,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特质,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接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综合艺术课程中的现代意蕴,以及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艺术课程的意义、目标、内容、方式的理论阐述论述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鉴于本项研究的规模与对象,笔者选择行动研究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艺术课程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笔者通过实际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深入教学一线用实际行动探索适合解决一线教学问题的措施。根据行动研究的精神,以改善自己的实践为目的,亲身进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实践活动。在研究中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以及经验总结法、跨学科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针对各个研究问题进行研究。整个行动研究以各种研究调查及教学课例为基础,通过确立研究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计划、典型课例验证、总结及反思几个行动步骤进行了包含先导性研究的四轮研究,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应用的现状、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行动计划,并制定行动实施方案,以典型教学课例呈现行动实施方案,最后对行动的问题、计划、实施行动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行动研究,总结出五项研究结果:第一,综合性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艺术课程的内容中的重要性;第二,要综合利用四种教学策略开展教学;第三,研究者要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第四,要取得家长及社会的信任和支持;第五,实现教师教学才是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艺术课程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几个研究中的创新点。本研究的理论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探索艺术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二,总结艺术教育中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蕴;第三,分析艺术教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第四,以“课程整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方法论。本研究的实践创新在于:第一,以教育行动研究作为艺术教育研究的方法;第二,本研究在先导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三轮行动研究;第三,本研究是以改善研究者自身的实践教学为目的的实践研究。尽管如此,研究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综合艺术课程”现实状况的局限;其次,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尚有挖掘空间;最后,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加强。
李晨涌[5](2020)在《从疫情防控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中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巩固疫情防控的主体地位、奠定认同基础、提供集体依托等。疫情之下挑战重重,要明晰疫情应对中的制度优势,坚持从党的统一领导、全民参与、舆论引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疫情防控中的"巍峨长城",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疫"。
王晓晓[6](2019)在《儿童的“自然缺失症”:成因与因应》文中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类被钢筋水泥森林所包围,与自然遥相隔绝。在其中长大的儿童,也不可避免地与自然走向疏离,但是,儿童作为正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个体,自然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失去了自然的滋养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现代儿童普遍“患”有“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儿童的“自然缺失症”有哪些表现和后果,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引导力量的教育又能为之做些什么,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极为必要也是甚为迫切的。因此,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在第一部分中,笔者主要对儿童“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进行分析。首先,将儿童需要自然作为其概念前提进行论述,包括人类与自然的联系、儿童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以及自然之于儿童的重大意义;其次,对“自然缺失症”的表现作出说明,包括与自然接触时间不够、与自然接触形式匮乏以及因此产生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等;再次,分析儿童“自然缺失症”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对儿童智能发展的阻碍、对儿童自然观念的伤害以及对儿童人际道德产生影响。在明晰儿童“自然缺失症”概念的基础上,展开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即对儿童“自然缺失症”成因的分析。首先,人类发展挤压自然空间,包括城市的扩张对自然的侵占,物欲时代中物质世界对儿童的包围,以及人们在对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隐形地拉大了儿童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其次,信息时代的电子媒介也使儿童的部分注意力从现实世界转向虚拟世界,其便捷性也造成儿童普遍“宅”的现象,减少了儿童去往自然中的机会;再次,教育作为促进儿童成长的重要力量和本文的研究视野,其在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形成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推力,包括学业压力减少儿童的自由时间、过度的安全保护阻碍儿童与自然的接触、分科教学使自然异化为学科知识,以及现代教育持有的工具化的自然观加大儿童对自然的疏离等。儿童与自然疏离的影响因素有时间、自然条件以及儿童自身的意愿这三个方面,因此,此部分的成因分析中,虽然每个成因对此三者的影响程度不同,但每个成因都有着此三方面的含义。本研究的第三部分主要立足于教育视角,探究面对儿童的“自然缺失症”现状,教育何以可为。笔者认为,首先,教育应该转变自身工具化的自然观;其次,培养儿童成为“自然之子”而非“物质占有者”,注重儿童的意义教育及自然观教育;再次,教育不应成为儿童亲近自然的障碍,这就要求教育者需要将儿童的幸福作为教育目标,同时应把握对儿童的安全保护程度,学会适度放手,并加强对儿童的媒介观教育,从而为儿童提供自由的时间与机会;最后,在实践活动中,创设具有生态多样性的“生态学校”,并结合相关课程设计和具体的活动实施,对儿童在学校中与自然的相处创设充足的条件和保障。
王晶[7](2017)在《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礼是先秦儒家依据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这一基本特征,将自然规律(天道)和社会法则(人道)归于合理规范化的价值标准和理论框架。为使人明礼,先秦儒家将抽象的“礼”转化成现实的、可操作的具体实践层面,从而使得以“礼”为内容的“教”最终得以实现。先秦儒家礼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与核心观念之一,是中国传统社会关于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宇宙伦理的一整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与伦理政治思想相得益彰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它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即:上古时期的习俗传承和周公的“制礼作乐”是其产生的萌芽时期;孔子将“仁”的内在精神赋于外在行为约束的礼制与礼治规范之中,使得礼教的理论得以基本形成;孟子和荀子是孔子礼教思想的继承发展者。有学者指出:“儒家礼教思想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对儒家礼教思想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阐释,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儒家教育思想。先秦儒家礼教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构建起一个从理想人格,到理想伦理秩序,再到理想政治的逻辑层次严谨的教育价值导向和终极关怀目标体系。首先,先秦儒家从完善人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不同格位和标准,以及由“志士”,到“君子”,再到“圣人”这一理想人格实践序位的设计和追求,鼓励人们以自我道德现实水平为坐标原点,不断地夯实自身力量,以达成“礼以成圣”的理想人格目标。其次,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无伦外之人,以礼教伦,以礼安伦,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讲究彝伦攸叙,以达成“礼以安伦”的理想伦理秩序目标。最后,在以个体修身为本“内圣”的基础上,开出“外王”的“王制理想”,并以王道之行下的“小康”社会和大道之行下的“大同”之世,作为达成“礼以治世”这一理想政治目标所实施的“两步走”战略。先秦儒家为了实现“礼以成圣”“礼以安伦”“礼以治世”的总体目标,建构了一个十分丰富、完整、合理的礼教内容体系。内外兼修是先秦儒家选择和安排礼教内容的基本原则。孔子以“六经”为主要内容,施以礼仁之教,孟子和荀子分别对礼心和礼法之教予以阐释,既重视外在表现合乎礼仪,又重视内在道德不断提升。“三礼”作为先秦儒家礼教的理论形态和基本教材,《仪礼》是礼的外在形式方面的体现,《周礼》和《礼记》则是礼的内在本质方面的体现,三者在礼仪、礼义、礼制上的三维一体,形成了礼教内容形质兼具的基本特征。先秦儒家在“以礼为教”的逻辑顺序中,以礼修身是最早产生、首要实施的践履途径。依据以礼修身的客观规律和内在属性,可以将其概括为约礼——传统规俗以约之、知礼——学思结合以致知、践礼——知行结合以磨砺三个递进的层次。然而,修身正己并不是礼教践履的最终目的,礼教实践的本质在于外施于人。齐家作为外施于人的第一个层面,以“孝”为基点构建家国关系,以“和”为原则维护家国秩序,从而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与“国”相互联结,形成了家国同构、家国合一的特殊关系。以此为基,先秦儒家通过人性向善的道德涵育、德化政治的思想感召、礼乐教化的情绪感染、隆礼崇法的行为规范、“天下为公”的愿景展望等途径,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求索路径和理想归依。诚然,先秦儒家礼教思想在实现政治性与伦理化统一、统摄性与社会化统一、现实性与理想化统一等理性价值的同时,由于所处历史时代阶级属性的影响,也存在着固守“家天下”的应然逻辑的局限性,对其进行深刻反思,同样是我们今天探讨礼教思想现实镜鉴的价值所在。但瑕不掩瑜,先秦儒家礼教思想从生命个体到信仰追求、从社会秩序到国家制度所折射出的文化精神,维度之广阔,意义之深远,于现代公民性命之理的自觉与超越、社会文明秩序的规范与维护、国家“德治礼序”的传承与摒弃,已然提供了遵循,指明了路径。因此,对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的深刻追问应该是人类慎终追远的自我觉醒。
马治军[8](2012)在《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作为“生态学人文转向”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批评在美英等西方国家和中国同时萌生并逐步向前推进。20余年来,中国生态批评在译介与研究西方生态批评理论、挖掘和阐释中国古代生态资源、进行生态文学评论实践、构建中国本土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等维度取得了较大进展,“边缘性的努力”已经显现出“思潮性的成果”;同时,中国生态批评不同维度上的理论演进又共同推动着本土理论形态的逐步生成,不同维度上的话语建构也共同构成了中国生态批评的话语体系。但是,中国生态批评的发展进程中也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亟需评析、厘清以期推动中国本土生态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基于此,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对中国生态批评20余年发展状况的观照,检视其成就与不足,分析其发展逻辑,评析回应其理论生成过程中的困惑和争议,从而为建构更为完善的中国生态批评话语体系做出理论努力。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主要内容为:绪论:辨析研究范畴,概述研究空间,阐释研究题旨,申明研究意义。作为生态时代的一种全球性文学理论反映,生态批评的内涵和外延已经超出了传统文艺学的界定,所谓生态批评不仅包括针对具体文本的生态批评实践,也包括运用生态学的理念、视角和方法对所有文学问题的探究,还应包括对于批评实践藉以开展的理论基础的重新审视。所谓“道在途中”,指的是中国生态批评虽然有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理论和方法仍然处在未见终点的跋涉之途;“道在途中”是对中国生态批评“过去时”的判断、“现在时”的描述、“将来时”的预示。检视逝去的路途,是为了修正将要迈出的脚步,理论的完善永远存在于“理”的释义和“论”的争鸣之中,关于中国生态批评理论生成进程的研究也因此而具备了不容忽视的建设性意义。第一章:西方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西方生态批评在思想基础、理论形态、实践路径等方面无疑可以成为构建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重要资源,并且已经有学术团队对此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但是,由于西方生态批评广阔的涵盖范围,中国的译介研究还不能对其概貌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要么一味认同、要么全面质疑的争论更多地是表露了自身的文化焦虑。面对共同的生态难题和不同的生态语境,中西方生态批评需要开启的是平等对话、交流融合、相互促进的理论进路。西方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作为百年来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的自然延伸,面对新的语境和问题,需要超越“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西体中用”等类似问题的纠缠,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坚持和彰显本土性,使全球视野和本土精神形成互相映衬的张力关系。第二章: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现代转换。中国古典哲学及古代文论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崇尚自然的审美态度、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倡导回归的超越意识为中国生态批评提供了阐释的巨大空间;但是,生态阐释的寻章摘句式倾向和解读方法的简单化,重在挖掘而忽视创新的阐释态度,限制了古代资源的现代转换。目前迫切的问题是需要我们扩大生态解读的文献对象,拓展生态阐释的理论视野,借鉴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成熟策略,加强生态阐释方法的研究,以真正彰显中国生态资源的东方特色。第三章:生态学视野下的文学批评实践。基于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驱迫,面对逐渐繁盛的生态文学创作,作为生态文艺理论的实践形式,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积淀,中国生态文学评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生态批评最活跃的部分,中国生态文学评论还存在精神资源的庞杂和批评话语的空泛,哲学根基的薄弱和终极追问的乏力,批评方法的单调和切入路径的因袭等诸多问题。中国生态批评必须高扬“中国文化的生态情怀,中国诗学的生态倾向”,为构建本土生态批评理论提供实践支撑,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做出生态文学及其批评方面的贡献。第四章: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建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批评学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学科范畴,但考察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其共同的目标。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已经获得了显着的成绩,但在理论基点的确认、批判指向的修正、实践空间的拓展等方面仍然存在有待完善的理论空间。站在生态时代的高度,作为思考主体的人类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所谓主体只能是相对的;作为生态观指导下的文学理论,生态批评应当是超越的,不应仅仅停留在反思批判工业化、城市化、科技理性、唯发展观、消费主义等的层面上;理论的生命力取决于其对于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阐释力,生态批评理论作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文学理论观照,必须提升其对于促进生态文学繁荣和拯救现实生态危机的实践意义。结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21世纪,生态无疑是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关键词,生态批评也必将成为文学批评再度辉煌的生长点。但是,因为生态危机的严峻性和生态运动的复杂性,生态批评的话语实践只能在倡导多元化的立场中维持其发展活力,只能通过对生态多样性的强调来防止绝对中心观念的复辟和新的话语霸权的形成;在后现代的视野中,生态批评的任何理论都可能是“暂时性的策略而非终极性的方案”,作为人文关怀、生命关怀、生态关怀和宇宙关怀的一种话语建构,生态批评之道将会伴随着人类生存的延伸、地球万物的存续不断完善,真正完美的生态之“道”只会永远行进“在途中”。
徐奉臻[9](2011)在《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历史命运》文中指出近代以来,以“革命”与“改革”方式呈现的“现代化”,构成中国社会嬗变的主旋律。进入21世纪,十七大报告明确把“现代化”定位为中国“三大历史任务”之首。现代化的源头,可追溯至马克思主义诞生时代的欧洲。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大举东渐,以物竞天择的理论气度,成为历史和人民的最终选择。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指导。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合流为同步的历史进程。远离马克思谈马克思,马克思现代化思想被误读和被遮蔽,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失真”,造成“官方举旗”而“大众迷失”之困窘,也赋予“回到马克思”以迫切性。由六章“正文”和“结语”构成的本文,立足于中外现代化实践,以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为基础,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分析工具,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原典阅读和原理回溯相结合、将加法与减法相结合、将内史与外史研究结合、将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交织、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杂糅,就宏观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观论域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微观角度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做纵横双向多维分析。具体操作路径是:以概念的辨析为楔入点,阐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成的背景,划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不同阶段;对马克思被误读和被曲解的现代化思想,进行再读与重释;对马克思被遮蔽和被消融的现代化思想,进行去蔽与复原;对有关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命题,进行二阶观察;围绕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何以中国化、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诸理论之逻辑关系、以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新型现代化理论的理念与路径、“方法至上论”与“内容至上论”的功能及限度等问题,阐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方法。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是马克思思想生成的背景,也是马克思审视社会实践的视域与论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抽离出来,不仅是对历史的遗忘,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遮蔽。马克思现代化思想是复杂的理论系统,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但在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存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而视之,以及重“马克思哲学思想及其中国化”而轻“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之偏颇,使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呈现应然性上的实相强势和实然性上位相弱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至尊化和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虚空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真”的重要原因,又赋予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以必要性。相关研究成果所呈现的研究内容稀薄化、水平初浅化、成果零碎化、方法线性化、状态隐性化等“热而不熟”的状态,使本研究具有恢弘的探索空间。基于西方情境和中国情境,重读、复原、走近、思考、对话、推进马克思,是弥合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应然性和实然性之鸿沟的尝试。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范式而言,强化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研究,不是“溢出”和“添加”,而是“回溯”与“还原”,是“回到马克思”的学术努力。如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视为一条精神之河,那么,处于争议中的相关“概念”是其“滴滴水珠”,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成的“背景”是其“筑底河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不同“阶段”是其“各个河段”。对“现代化思想”与“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传统现代化”与“新型现代化”、“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与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化和大众化、“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等概念作发生学和诠释学的解读,是本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黑格尔的成就,为马克思的着论提供了知识框架、概念词汇和分析线索。在批判黑格尔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以“人类解放”为最高诉求的现代化理念,并以“哲学”向“社会实践”的转向,倒置了黑格尔的认识。因此,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生发,体现了哥白尼革命式的演进路径。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既反映“时代”之“时势”,又受“时代”之“时势”之制约。作为“观察社会生活大师”,如果马克思对鲜活的现代化实践无动于衷,是不正常和不合逻辑的。依照库恩的范式理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突破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旧范式。《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危机期”的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拉开“革命期”的序幕,《共产党宣言》最终使马克思现代化思想进入“新范式期”。在现代化的缘起层面,市民文化是马克思研究现代化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眼中的现代化之源头。在现代化的过程层面,马克思隐性地区分了“文明有中心”和“文明中心论”。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现代化设想,以及对“先发型”与“后发型”现代化关系的认识,蕴藏着冲击欧洲中心主义的理论价值。“生活的生产”、“世界生产”和“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等,均为马克思思想中被遮蔽和被消融的现代性维度。于乱相中解蔽和去蔽,有助于确证“物质生产本体论”的偏颇。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后现代意蕴,使在后马克思时代的现代化实践中处于“物理缺场”的马克思,仍然能够以“思想在场”方式展示其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在现代化的功能层面,“双刃性”与“吊诡性”是马克思现代化观的基调。以英印美中四国作为诠释“双刃性”与“吊诡性”之空间视域,马克思明示了“主观目的”和“客观功能”的不同。在充分肯定科技和经济现代化进步作用的同时,马克思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各种异化现象。马克思生前,默认或间接使用了“现代化”。“无产阶级”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主体向度,“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强图式。在主观契机上,马克思是资本主义型现代化的“掘墓人”。而在客观功能上,马克思则是资本主义型现代化的“功臣”。马克思研究的立足点是资本主义型现代化,马克思最早最完整地描述资本主义型现代化。对亚洲现代化,马克思虽然给予关注,但其研究成果却是马克思思想的弱图像。对防卫性现代化,马克思不以为然。并且,由于他的分析主要限于德国,致使中国和俄国的同类现代化成为其思想的漏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与西方现代化理论之间,有分歧,也有相近,有彼此交织,也有重复与耦合。如果忽略这些而作孰优孰劣的判断,是非历史主义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阐释”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双向互动两部分:一是以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化”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二是以中国的现代化理论“化”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前者重“继承”,后者重“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一起,构建起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诸现代化理论之间,既具有同一性和统一性,又具有承继性与修葺性。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新型现代化在根本旨趣和意向结构上的契合,赋予以科学发展观孵化中国新型现代化并由此构建新型现代化理论的合理性。揭示新型现代化之与传统现代化所发生的模式转换,是当下中国新型现代化实践的现实需要与理论期待。基于“批判视域”,以“时间”和“空间”为建构性变量,有助于指认“方法至上论”和“内容至上论”的合理性与功能限度。作为一种新解读范式,“回到马克思”是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内容及其方法论的系统工程。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中国化,也是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现代化思想研究“回到马克思”的理论诉求,具有一定理想性,体现应然性层面的学术理想与实然性层面的学术现实之间的内在紧张。否认之,难免陷入“学术乌托邦”之藩篱。因此,在“回到马克思”口号下,做“走向马克思”和“贴近马克思”的尝试,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成果与本真马克思思想之间的对称度,更具可能性与可操作性。协调“文本主义”和“现实主义”,沟通“当年”的“着述者”之“原本”和“当代”的“解读者”之“释本”,关注“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马克思的恩格斯化倾向、马克思思想本身的复杂性和历史性、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术间距,是现代化思想研究“回到马克思”的题中之意。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与时代化、当代化和大众化相结合,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相沟通,是构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应有之念。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显性化,有赖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由“隐性自在知识”向“显性自为话语”嬗变。其中,从“隐性知识”到“显性话语”的嬗变,反映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存在状态”的变化。而从“自在知识”到“自为话语”的嬗变,则揭示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状态”的历史趋势。
白宇[10](2011)在《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重大课题,论文主要以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学说去考察发展的概念以及发展观,目的是从人的存在方式论述对于发展观的当代理解,从人的全面发展去反思、深化对于发展观的理解,又从发展观推进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本文追溯了传统发展观以及作为传统发展观思维支撑的传统形而上学,以传统形而上学为支撑的发展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对人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维度的遮蔽,马克思在自己的以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哲学建构中,通过实践和历史这两个概念指明了超越传统发展观的基本道路,为科学发展观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前提。科学发展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并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现实的回答,是对于发展问题的合理回答。
二、论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的困窘与解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的困窘与解蔽(论文提纲范文)
(3)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理论动因 |
1.1.2 现实动因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脉络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意义 |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 |
2.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 |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形成 |
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内涵 |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意义 |
2.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 |
2.2.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
2.2.2 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 |
2.2.3 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 |
2.3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 |
2.3.1 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 |
2.3.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 |
2.3.3 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 |
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 |
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脉络 |
3.1.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3.1.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形成 |
3.1.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深化 |
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关系及其精神 |
3.2.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 |
3.2.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依附关系 |
3.2.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精神世界 |
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3.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 |
3.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消极维度 |
3.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超越因素 |
4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 |
4.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
4.1.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
4.1.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特征 |
4.1.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必然 |
4.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与根源 |
4.2.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相关问题 |
4.2.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根源 |
4.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
4.3.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 |
4.3.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批判 |
4.3.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超越 |
5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 |
5.1 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
5.1.1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 |
5.1.2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可能性 |
5.1.3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挑战性 |
5.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与主要特征 |
5.2.1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 |
5.2.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主要特征 |
5.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与价值准则 |
5.3.1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 |
5.3.2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价值选择 |
5.3.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行动要求 |
6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 |
6.1 促进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 |
6.1.1 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 |
6.1.2 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 |
6.1.3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
6.2 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 |
6.2.1 优化大众生活结构 |
6.2.2 推行绿色消费方式 |
6.2.3 提倡极简生活理念 |
6.3 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 |
6.3.1 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 |
6.3.2 生态化思维的基本原则 |
6.3.3 生态化思维的培育路径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在艺术教育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
(二) 国民艺术教育的现状 |
(三) 艺术课程对“综合”的需求 |
(四) 在行动和反思中创新综合艺术课程的本土化发展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相关概念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 综合艺术课程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理论创新点 |
(二) 实践创新点 |
第一章 艺术教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一) “天人合一”思想 |
(二) “和而不同”思想 |
(三) “知行合一”思想 |
(四) “整体”“辩证”“意象”思维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蕴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观 |
(二)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审美形态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导向 |
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 |
(一)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的形式 |
(二)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的价值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可能性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发学生和教师的创造力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综合艺术课程开发的价值 |
(四) 中华优秀教育思想促成综合艺术课程教学观的形成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综合艺术课程中的现代意蕴 |
(一) “本土化”与“现代化”结合的综合艺术课程理论发展趋势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
(三) 以中华文化精神正确对待综合艺术课程中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
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 |
(一)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
(二)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应用中的目标和内容 |
(三)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应用中的方式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环境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环境 |
三、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四、资料的收集和数据分析 |
(一) 资料的收集 |
(二) 数据的分析 |
五、研究步骤与评价 |
(一) 研究的步骤 |
(二) 研究的评价 |
六、研究的流程 |
第四章 行动研究的先导性研究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问题的初始调查 |
(一) 明确调查的方法 |
(二) 问卷的分析结果 |
三、问题归因及分析 |
(一) 问题归因 |
(二) 调查分析 |
四、重新确立研究问题 |
五、行动研究布局 |
(一) 关于明确行动目标 |
(二) 关于把握行动节奏 |
(三) 关于行动研究的方法 |
(四) 关于自我反思能力 |
(五) 关于评估方式 |
(六) 关于典型教学案例 |
第五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尝试和探索 |
一、研究的问题 |
(一) 问题的陈述与界定 |
(二) 解决问题的意义 |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一) 教学的选材 |
(二) 教学策略 |
(三) 共同研讨教学模式 |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典型课例 |
(一) 教学分析 |
(二) 教学设计 |
(三) 教学评价 |
四、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和反思 |
(一)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总结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 |
第六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 |
一、第二轮行动研究的问题和分析 |
(一) 确定研究问题 |
(二) 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二、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 |
(一) “外控型支持式”研究形式的实践探索 |
(二) 建立家园互动评价 |
(三) 构建课堂教学情境的实践探索 |
(四) 开展主题讨论会 |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典型案例 |
(一) 教学分析 |
(二) 教学设计 |
(三) 教学评价 |
四、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和反思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总结 |
(二)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反思 |
第七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 提升和应用 |
一、确立研究问题和行动计划 |
(一) 第三轮研究问题 |
(二) 第三轮行动计划 |
二、实施第三轮行动计划 |
(一) 研究者与教师同台教学 |
(二) 针对教师的培训教学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典型案例 |
(一) 教学分析 |
(二) 教学设计 |
(三) 教学评价 |
四、总结和反思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二)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结语 |
一、前三轮行动研究回顾 |
(一) 课程的内容要突出“综合性” |
(二) 综合利用四种教学策略 |
(三) 研究者要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 |
(四) 取得家长及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
(五) 实现教师教学才是最终目标 |
二、研究的不足 |
(一) “综合艺术课程”的现实状况 |
(二) 中华传统艺术资源在幼儿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尚有挖掘空间 |
(三) 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加强 |
三、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从疫情防控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逻辑与价值:疫情防控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 |
(一)有利于为参与疫情防控的主体力量铸牢民族纽带 |
(二)有利于为凝聚疫情防控的民族共识奠定认同基础 |
(三)有利于为个人疫情防控的意识归属提供集体依托 |
二、困窘与遮蔽:疫情防控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挑战 |
(一)疫情中“防控与救治”的短板效应对共同体意识的削弱 |
(二)疫情中的身份“猜忌与反猜忌”对共同体意识的遮蔽 |
(三)疫情中的“舆论与对冲”对共同体意识的消解 |
(四)全球传播时代“疫情与污名化”对共同体意识的冲击 |
三、解蔽与建构:后疫情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 |
(一)以中国共产党对疫情防控的统一领导为政治基础 |
(二)以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疫情防控为主体力量 |
第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形成疫情防控的民族“战疫力”。 |
第二,以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
(三)以加强舆论引导为疫情防控的信任支持 |
第一,统筹权威主流媒体,建立适应全媒体生态的传播格局。 |
第二,把握舆论引导时效度,阻断公共信任风险的传递链。 |
(四)以全球抗“疫”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动力赓续 |
第一,以中华民族抗“疫”之力为“全人类奋战”提供支持与借鉴。 |
第二,以全球抗“疫”援助之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
(6)儿童的“自然缺失症”:成因与因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儿童 |
(二) 自然 |
(三) “自然缺失症” |
(四) 儿童的“自然缺失症”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
(二) 关于儿童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
(三) 关于“自然缺失症”的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儿童的“自然缺失症” |
第一节 儿童与自然的联系 |
一、人类与自然的天然联系 |
二、自然与儿童的联系 |
三、自然之于儿童的意义 |
第二节 儿童“自然缺失症”的表现 |
一、儿童与自然接触时间匮乏 |
二、儿童与自然接触形式单一 |
三、儿童身心健康问题频发 |
第三节 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后果 |
一、对儿童自然观念的伤害 |
二、对儿童智能发展的阻碍 |
三、对儿童人际道德的影响 |
第二章 儿童“自然缺失症”的成因 |
第一节 人类发展挤压自然空间 |
一、城市的扩张与自然的消失 |
二、物质世界的包围 |
三、环境保护的“挡板” |
第二节 电子媒介侵占儿童生活 |
一、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 |
二、自然知识的间接化 |
第三节 教育:作为儿童疏离自然的力量 |
一、现代教育工具化的自然观 |
二、学业压力:时间缺失 |
三、过度保护:恐惧自然 |
四、分科教学:分割自然 |
五、环境教育:疏离自然 |
第三章 教育如何改善“自然缺失症” |
第一节 教育:自然观的转变 |
一、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 |
二、认识自然的有机整体性 |
第二节 培养什么样的人:从物质占有者到自然之子 |
一、以自然观教育建立情感联结 |
二、以意义教育提升审思能力 |
第三节 不要成为儿童接近自然的障碍 |
一、将儿童幸福作为教育目的 |
二、适度的安全教育 |
三、媒介观教育 |
第四节 亲近自然的教育策略 |
一、环境设置 |
二、课程设计 |
三、活动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礼”的研究 |
(二)关于“礼教”的研究 |
(三)关于“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的研究 |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一)儒家、先秦儒家 |
(二)礼、礼教 |
(三)先秦儒家礼教思想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先秦儒家礼教思想之历史缘起 |
一、社会现实: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的时代背景 |
(一)经济发展 |
(二)政治变迁 |
(三)文化激荡 |
二、理论渊源:由神道向人道的观念转变 |
(一)原始宗教,“器以藏礼” |
(二)“绝地天通”,政教合一 |
(三)制礼作乐,敬德保民 |
第二章 先秦儒家礼教之理想目标 |
一、“礼以成圣”的理想人格 |
(一)理想人格的基本标准 |
(二)理想人格的实践序位 |
二、“礼以安伦”的理想伦理秩序 |
(一)君仁臣忠,非礼不能尊尊 |
(二)父慈子孝,非礼不能亲亲 |
(三)兄友悌恭,非礼不矜不威 |
(四)夫义妇顺,非礼不敬不睦 |
(五)朋友有信,非礼不诚不庄 |
三、“礼以治世”的理想政治 |
(一)理想政治的具体模式 |
(二)理想政治的实践序位 |
第三章 先秦儒家礼教之基本内容 |
一、内外兼修:礼仁、礼心、礼法之教 |
(一)孔子——礼仁之教 |
(二)孟子——礼心之教 |
(三)荀子——礼法之教 |
二、形质兼具:礼仪、礼义、礼制之教 |
(一)《仪礼》——礼仪之教 |
(二)《礼记》——礼义之教 |
(三)《周礼》——礼制之教 |
第四章 先秦儒家礼教之践履途径 |
一、以礼修身:修身为齐家治平之本 |
(一)约礼——传统规俗以约之 |
(二)知礼——学思结合以致知 |
(三)践礼——知行结合以磨砺 |
二、以礼齐家:家国一体的社会存在 |
(一)以“孝”为基点构建家国关系 |
(二)以“和”为原则维护家国秩序 |
三、以礼治国平天下:德礼同原的建构模式 |
(一)人性向善的道德涵育 |
(二)德化政治的思想感召 |
(三)礼乐教化的情绪感染 |
(四)隆礼崇法的行为规范 |
(五)“天下为公”的愿景展望 |
第五章 先秦儒家礼教思想之价值意蕴及现实镜鉴 |
一、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的价值意蕴 |
(一)实现政治性与伦理化的统一 |
(二)实现统摄性与社会化的统一 |
(三)实现现实性与理想化的统一 |
(四)局限性:固守“家天下”的应然逻辑 |
二、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的现实镜鉴 |
(一)公民层面:性命之理的自觉与超越 |
(二)社会层面:文明秩序的规范与维护 |
(三)国家层面:“德治礼序”的弘扬与摒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西方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 |
第一节 西方生态批评资源的译介与研究 |
第二节 西方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 |
第三节 西方文论东方化历史与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 |
第二章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现代转换 |
第一节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挖掘与阐释 |
第二节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核心意义与现代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现代转换的问题与策略 |
第三章 生态学视野下的文学批评实践 |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学批评溯源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的本源性文献评估 |
第三节 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偏误与修正 |
第四章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建构 |
第一节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建构进程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潜源剖析 |
第三节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发展空间 |
结语 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9)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历史命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
1.1.1 论文选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及其特点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及其特点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背景与阶段 |
2.1 相关概念的发生学与诠释学解读 |
2.1.1 “现代化思想”与“现代化理论” |
2.1.2 “现代化”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
2.1.3 “传统现代化”与“新型现代化” |
2.1.4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
2.1.5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 |
2.1.6 中国化与当代化和大众化 |
2.1.7 “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 |
2.2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成的背景因素 |
2.2.1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成的哥白尼革命式逻辑 |
2.2.2 基于实践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社会条件 |
2.3 基于范式理论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阶段划分 |
2.3.1 库恩范式理论的内涵及其变迁规律 |
2.3.2 以范式理论划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阶段 |
第3章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再读与重释 |
3.1 市民文化:马克思研究现代化的出发点 |
3.1.1 市民文化在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的定位 |
3.1.2 将市民文化视为现代化先决条件的合史性 |
3.1.3 “市民文化催生现代化”之命题的有限性 |
3.2 “先发型”与“后发型”现代化的关系 |
3.2.1 发达-不发达:马克思现代化命题之框架 |
3.2.2 跨越卡夫丁峡谷:马克思现代化道路之设想 |
3.2.3 欧洲中心论:引发马克思现代性论争之论域 |
3.3 双刃性与吊诡性:马克思现代化观的基调 |
3.3.1 “双刃性”和“吊诡性”的内涵及功能考辨 |
3.3.2 三种现代化观:特点与性质的评价 |
3.3.3 关于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争论:介绍与分析 |
3.3.4 马克思对“双刃性”和“吊诡性”的阐释及价值 |
3.4 马克思眼中的现代化与殖民主义关系 |
3.4.1 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
3.4.2 英印美中:马克思诠释的四个空间视域 |
3.4.3 马克思阐释现代化与殖民主义关系的特点 |
3.5 现代化思想研究何以“回到马克思” |
3.5.1 现代化研究“回到马克思”的内涵之厘定 |
3.5.2 现代化研究“回到马克思”的背景与意义 |
3.5.3 现代化研究“回到马克思”的思路和方法 |
3.5.4 现代化研究“回到马克思”的功能及限度 |
第4章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去蔽与复原 |
4.1 生活的生产:马克思思想中被遮蔽的现代性维度 |
4.1.1 “生活的生产”在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的定位 |
4.1.2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蔽与去蔽 |
4.1.3 “生活的生产”的理论功能及其现代性情愫 |
4.2 流动的现代性: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研究的薄弱环节 |
4.2.1 “马克思“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的内涵与定位 |
4.2.2 全球化层面马克思“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素描 |
4.2.3 “世界生产”和“交往生产”:两种流动的现代性 |
4.3 马克思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关系 |
4.3.1 “马克思哲学化”与“马克思哲学至尊化”之弊 |
4.3.2 平行及并列关系:人文社会科学框架内的解读 |
4.3.3 交织和寓于关系:以“现代化”为问题域的诠释 |
4.3.4 一般与特殊关系:基于方法论的阐释 |
4.3.5 争论及诘问: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否终结? |
4.4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何以显性化 |
4.4.1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显性化的应然性 |
4.4.2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显性化的实然性 |
4.4.3 弥合应然性和实然性之鸿沟的路径 |
4.5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的后现代意蕴 |
4.5.1 “主义”话语中的马克思与后现代 |
4.5.2 质疑和诟病现代性危机的批判精神 |
4.5.3 解构与建构:“批判”与“发现”的逻辑 |
4.5.4 “非物质性”与“生活的生产”的契合 |
4.5.5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歧 |
第5章 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相关命题的二阶观察 |
5.1 马克思从未以特定方式使用“现代化” |
5.1.1 对本命题及现有相关意见的商榷 |
5.1.2 马克思默认或间接使用了“现代化” |
5.2 马克思是资本主义型现代化的掘墓人 |
5.2.1 无产阶级: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主体向度 |
5.2.2 人类解放: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强图式” |
5.2.3 主观契机-客观功能:“掘墓人”抑或“功臣” |
5.3 西方现代化理论无法企及马克思现代化理论 |
5.3.1 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与结构 |
5.3.2 两种理论的多维比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5.3.3 比较的维度及比较的方法论思考 |
5.4 马克思最早最完整地描述资本主义现代化 |
5.4.1 命题来源及其合理性判断的依据 |
5.4.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缘起的分析 |
5.4.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的阐释 |
5.4.4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结果的认识 |
5.5 马克思对“防卫性现代化”深表怀疑 |
5.5.1 “防卫性现代化”与“分裂的现代化”辨析 |
5.5.2 马克思看“防卫性现代化”:以德国为例 |
5.5.3 马克思的漏点:中国和俄国的防卫性现代化 |
5.6 马克思对研究亚洲现代化不感兴趣 |
5.6.1 马克思对中国和印度现代化的表述 |
5.6.2 亚洲现代化:马克思思想的弱图像 |
第6章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实践与方法 |
6.1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何以中国化 |
6.1.1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内涵 |
6.1.2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何以可能 |
6.1.3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何以必要 |
6.1.4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实现途径 |
6.2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诸理论之逻辑关系 |
6.2.1 诠释框架:不同理论系统及其关系形态 |
6.2.2 起点与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6.2.3 中国化诸理论的同一性和统一性 |
6.2.4 中国化诸理论的承继性与修葺性 |
6.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中国新型现代化的理论建构 |
6.3.1 缘何以科学发展观孵化新型现代化理论 |
6.3.2 “多位一体多重多向非线性转型理论”的图像 |
6.3.3 新型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超越 |
6.3.4 新型现代化理论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扬弃 |
6.4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方法论思考 |
6.4.1 “时间”与“空间”:两个建构性变量 |
6.4.2 “方法至上论”的合理内核及其功能限度 |
6.4.3 “内容至上论”的合理内核及其功能限度 |
6.4.4 方法内容有机统一:诠释方略的理性抉择 |
结语 |
一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 选题立意层面的创新 |
2. 框架结构层面的创新 |
3. 学理路径层面的创新 |
4. 方法运用层面的创新 |
5. 认识观点层面的创新 |
二 论文的理论实践价值及成果运用构想 |
三 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提升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问卷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10)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发展与发展观 |
1.1 发展与人类历史 |
1.1.1 救赎史观与唯物史观 |
1.1.2 理性与主体性 |
1.1.3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 |
1.2 发展的观念 |
1.2.1 发展的属物层面 |
1.2.2 发展的属人层面 |
1.2.3 发展的属物层面和属人层面的统一 |
1.3 发展与发展观 |
1.3.1 历史的大尺度与小尺度 |
1.3.2 标准与选择 |
1.3.3 片面性的发展形式 |
第2章 发展与人的存在方式 |
2.1 发展:人的存在方式 |
2.1.1 生存与生活 |
2.1.2 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 |
2.1.3 作为类存在物的人 |
2.2 发展与人的实践活动 |
2.2.1 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 |
2.2.2 实践活动与人的发展 |
2.2.3 具体的个人 |
2.3 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
2.3.1 人对人的依附性 |
2.3.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
2.3.3 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 |
第3章 资本逻辑与西方发展理论 |
3.1 资本逻辑与传统发展观 |
3.1.1 资本逻辑的实质 |
3.1.2 资本逻辑与人的异化 |
3.1.3 传统发展观及其困境 |
3.2 当代西方社会的境遇 |
3.2.1 生活世界的虚无化 |
3.2.2 超越之维的遗忘 |
3.2.3 市民社会的困境 |
3.3 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 |
3.3.1 生态哲学的贡献 |
3.3.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成果 |
3.3.3 海德格尔对技术形而上学的批判 |
第4章 解放的逻辑与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观 |
4.1 解放的逻辑 |
4.1.1 解放何以可能 |
4.1.2 传统哲学的解放逻辑 |
4.1.3 马克思哲学的解放逻辑 |
4.2 人类解放现实道路的追寻 |
4.2.1 资本主义批判 |
4.2.2 解放的本真视域:世界历史 |
4.2.3 人的解放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
4.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
4.3.1 发展的理想维度:人的全面发展 |
4.3.2 发展的现实历程:自然历史过程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
5.1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 |
5.1.1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
5.1.2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
5.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5.2.1 “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 |
5.2.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
5.3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
5.3.1 作为价值目标的人的全面发展 |
5.3.2 作为现实道路的科学发展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论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的困窘与解蔽(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 ——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D]. 龚玲芬.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新媒介与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生产实践[D]. 谷苗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
- [3]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D]. 袁一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行动研究[D]. 姜琳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5]从疫情防控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李晨涌.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6]儿童的“自然缺失症”:成因与因应[D]. 王晓晓.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研究[D]. 王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8]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D]. 马治军. 苏州大学, 2012(09)
- [9]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历史命运[D]. 徐奉臻. 吉林大学, 2011(08)
- [10]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 白宇. 吉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