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中心小学 541100
摘 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才能使孩子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 数学课程课标
数学家H.Freudenthal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新《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如:储蓄、邮政编码、自行车原理、节约用水等,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和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紧密联系着的”,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
基于以上认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让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在具体情境中亲近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在自主探究中创造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儿童更是这样,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他们自主探索的欲望十分强烈。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车为什么会自动行走感兴趣时,他们不惜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那不是破坏,那是研究与探索,那是求知的欲望与胆略。学习数学也是这样,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得到的。教师要创造研究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研讨等活动,自主地去发现数学、去创造数学。记得教学抽屉原理时,我说德国数学家狄理克雷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抽屉原理,我们有信心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这一原理吗?问题一出,学生一下热情高涨,马上进行研究,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果然发现了抽屉原理,那个高兴劲简直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发明、就是创造。学生自己发明的、自己创造的,就能把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
三、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
我在数学教学中特别重视学法指导,力求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归纳,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我在教学手段上,特别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相信 “动起来,更精彩”的原则,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他们初步养成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上,均得到发展,特别是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与轻松。
四、在解决问题中实践数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就是说:“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应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时,首先组织学生大胆地猜测魔术师刘谦的抽牌游戏,一副新的扑克牌,抽掉里面的大小王,还剩52张牌,任意抽取5张牌,至少有几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抽牌游戏,看谁能验证这一结果,并肯定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学生在这种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体验到生活无处不数学,数学学习与个人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增强学习数学的欲望。
总之,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回归生活学数学绝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并重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惟有这样,才能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成长,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张乃翠 《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学术期刊.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作者:周友春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程标准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原理论文; 现实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