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川宏仁医院有限公司 重庆 40152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手术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端-侧吻合,其中,研究组56例,采用连续吻合;对照组56例,采用间断结节吻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3.29±14.7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58±20.45)min,P<0.01;两组术后1年通畅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年内瘘流血量为(689.72±173.24)ml/min,低于对照组的(911.05±216.31)ml/min,P<0.01。结论:采用连续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更短,远期通畅率与间断结节吻合无明显差距,但远期内瘘血流量较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个体情况适用不同吻合方式,对于男性、无基础疾病且血管条件者,可采用连续吻合;而对于女性、合并糖尿病及血管条件较差者,可采用间断结节吻合。
【关键词】端一侧吻合术;连续吻合;间断结节吻合;动静脉内瘘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111-01
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技术,可帮助机体构建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可为血液透析提供充足血液,是慢性肾衰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的重要保障。动静脉内瘘术具有多种不同吻合方式,其临床效果和术后血管通畅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取舍一直是临床热点研究课题之一。笔者旨在通过对比不同吻合方式临床效果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研究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平均年龄(64.15±13.21)岁;对照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龄(63.91±12.72)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病例纳入标准[1]:(1)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2)GFR<25ml/min、BUN>21.42mmol/L、Cr>442mmol/L;(3)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3]:(1)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2)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3)不能配合治疗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端-侧吻合,左上肢常规备皮,嘱患者取平卧位,将手术侧肢体外展,在臂丛麻下,在前臂桡侧近腕部作长约2~5cm纵行切口,游离头静脉及属支、动脉,将静脉远端离断,肝素盐水冲洗,适当扩张,在动脉侧切开3mm左右,用7-0丝线行动静脉吻合,与头静脉行端侧吻合,保证吻合血管无扭曲、打折或成角。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6-0普理灵无损伤缝线,其中,研究组采用连续吻合,对照组采用间断结节吻合,均先吻合后壁再前壁,头静脉扪及震颤、无明显渗血,缝合。术后均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每日1次,每次2500IU,皮下注射;术后1周内进行患侧肢体抬高训练,避免水肿,促进伤口愈合。
1.3 疗效观察[2]
随访1年,从手术操作1起至术后1年止,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1年内瘘血流量及通畅率。其中,内瘘血流量采用血管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本课题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由表1可知,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3.29±14.7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58±20.45)min,P<0.01;两组术后1年通畅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年内瘘流血量为(689.72±173.24)ml/min,低于对照组的(911.05±216.31)ml/min,P<0.01。
3.讨论
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有利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提升血透疗效及提高生存率。研究指出[3-4],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人造血管内瘘,可作为血液透析首选血管通路进行使用。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多采用端一侧吻合术,吻合方式分为间断结节缝合和连续缝合两种,一般情况,术中仅根据自己习惯或熟练程度选取吻合方法,但对二者差异缺乏清晰认识。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3.29±14.7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58±20.45)min,P<0.01;两组术后1年通畅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年内瘘流血量为(689.72±173.24)ml/min,低于对照组的(911.05±216.31)ml/min,P<0.01。说明采用连续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更短,并且远期通畅率无明显差异,但是在内瘘成熟后血流量较小。
综上所述,在实际治疗中,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取不同吻合方式。对于男性、无基础疾病且血管条件者,可采用连续吻合;而对于女性、合并糖尿病及血管条件较差者,可采用间断结节吻合[5-6]。
【参考文献】
[1]张永松.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手术治疗效果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4,11(20):4532-4532.
[2]李明,宋永胜,卜仁戈,等.两种不同吻合方法在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中的随机对照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3,33(2):161-165.
[3]沈理宇.动静脉内瘘三种不同吻合术式和三种不同缝合方式应用比较[J].医学信息,2014,12 (27):214-214.
[4]池向耿,林小君,蔡琪,等.三种上肢透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术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 (9):60-61.
[5]郑玉成.血液透析患者在建立动静脉内瘘中改良式动静脉端吻合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6):97-98.
[6]王栋,魏明明,刘雷,等.248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式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6):502-503.
论文作者:谭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血管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动静脉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