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是整个项目的重要一环,若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出现软弱地基问题,就容易给工程建设造成建设困难,处理不好不但会影响到建设项目的质量,还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埋下巨大隐患,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详细阐述了市政工程中针对软弱地基的几种常见处理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数量都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许多市政工程项目也日日趋复杂。软弱地基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地基情况,它具有液化程度大、压缩性高等特点,这些都影响了其本身的强度和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市政工程,就容易出现因地基承载力不足出现沉降及变形等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大大缩短市政工程的建筑寿命,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当工程建设中遭遇软弱地基时,必须采取有效处理手段,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确保市政工程的建筑质量不受影响。
1 软弱地基的特点
1.1 孔隙比较大
由于在软土地基中,其由粉土粒和黏土粒组成,而这些软土粒的外表时常吸附较多的带电粒子。当这些带电粒子在空气中时会吸附其中的水蒸气,造成其被吸附在在土粒外表而使土粒的含水率提高。当含水量大幅度增高后就会使土粒间的粘附力降低,进而造成土粒间产生较大孔隙。
1.2 压缩性
软土地基具有压缩性主要是因为软土中较高的含水量和较低的强度造成路面承载力变小,以致修好的道路很容易出现坍塌的情况。如果不对道路进行软基加固处理,那么已建好的道路就会很快丧失承载力,造成竣工道路塌陷的情况出现,无法保证道路质量。
1.3 流变性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软土处理技术,但是即使这样,软土在经过长时间后,其重力和外力也会危害到软土,使其出现变形,如果没能对道路进行及时的加固处理,那么还是会出现道路软土塌陷和流动的现象,对工程进度产生严重影响。
2 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2.1 水泥搅拌固化加固技术
水泥搅拌固化加固方法一般在饱和软土地基中应用较为广泛#水泥搅拌固化加固法的主要依据的是水泥的水化凝固力,在需要进行加固处理的软地基部位安装机械设备,然后在机械设备中投放一定量的水泥,在搅拌的过程中,水泥会和软土中的水分发生反应,以此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固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在水泥拌和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位置应该保持不变,以确保加固的有效性;(2)在水泥与软土共同搅拌前,要在其中加入适量的水,拌和均匀后再投入到机械设备中,以此来保证搅拌的和易性#虽然水泥搅拌固化加固法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但是由于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较为复杂繁多,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较高,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太广泛。
2.2 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
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就是将碎石、粉煤灰、石屑等与水泥拌和在一起,并将拌和物浇筑在软土地基上,形成高强度的桩结构,达到软地基加固的目的。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法具有流动性强和桩基牢固的优点,并且施工工序较为简捷,材料消耗也比较少,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利用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很容易出现堵管现象,主要是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法的提升速度比较慢,混凝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被排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一种原因是泵送软管的弯曲半径比较小,混凝土在弯道输送时的流速就会降低,容易出现堵管现象,若不及时解决堵管问题,那市政道路的软基加固效果则会受到影响。
2.3 软弱地基的垫层处理策略
垫层处理策略也是市政工程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此方法通过在软弱地基上铺设特殊的材料,达到提升地基稳定性和强度的效果。此方法的运用,最关键的在于铺垫的材料,合适的垫层材料能极大的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从而是地基符合市政工程的建设要求。由于大部分的软弱地基都存在缺少硬壳层,且透水性较低的问题,因此运用砂石作为垫层材料就能达到较好的垫层效果。在实际的运用中,施工企业要本着优化成本的原则,就近采集砂石进行铺设,一般可以选择在建设地直接采购符合标准的砂石,这样不仅能确保市政工程的建设效果,也有利于节约成本,保证施工速度不受影响。
2.4 软弱地基的换填处理策略
在市政工程的地基处理中,虽然直接在软弱土层进行处理比较符合经济性的原则,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常常存在软土层过厚的情况,这时如果仍然采用填入废料或者建筑垃圾的方法,效果会十分有限,反而无法保证市政工程的地基建设效果。因此,在软土层过厚时,可采用换填处理的策略进行地基处理。这种方式需要施工企业利用相关设备将软土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软土层挖掘后运走,并随填入较高强度的砂石等材料,最后运用加固碾压设备将材料和土层进行夯实,这样就能有效的提升此处的地基承载能力,从而是其符合市政工程的建设需求。在整个换填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取优良的回填材料,避免应材料稳定性不足或受到侵蚀而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同时,还要注意确定好适宜的换填深度,通常换填深度在0.5~2m左右即可,太浅不利于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太深则容易造成资源和费用的增加。
2.5 排水固结法
软土地基中的渗透性比较弱,再加上地下水位高,就容易造成土层中含水量比较大。基于此,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科学的处理软土地基,就需要采用排水固结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排出土层中多余的水量,来提升土层的质感和硬度,避免软土地基发生沉降、塌陷或变形。在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工程情况,采用传统的袋装砂井处理方法以及塑料排水带处理方法。其实两种处理方法的原理及目的都是一样的,释放土层中多余的水分,促使土壤凝结,以提升土层的整体承载力,规避路基沉降或变形。前者需要在顶上铺上一层土工布加筋垫层,以实现有效地排水作业。但这种排水方法的处理效果,与袋装砂的密度有关。若密度不混匀或者在放置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就会影响排水质量。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人们更倾向于采用后一种排水方法。这种排水方法施工简单,效率更高。这种排水固结法所采用的材料,可以直接购买直接应用,这无疑提升了排水的速度,更有助于市政道路的施工进度。
结束语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的问题。软土地基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地基沉降或者变形,同时也威胁着市政道路的安全及稳定性。因此,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应该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有效提升地基夯实效果,保障地基的强度及硬度。
参考文献:
[1] 高志超.软弱地基处理及路基防护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6):162+164.
[2] 管西顺,郝同伟.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研究论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80.
[3] 唐维维.关于道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与沉降变形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6):277-279.
[4] 徐新星.几种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某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04):29-30.
[5] 黄仁升,浅议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27).
论文作者:蒋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地基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软弱论文; 方法论文; 土层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