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要克服的两种现象论文_周凤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要克服的两种现象论文_周凤

周凤(会理县老街乡三元小学 四川 会理 615100)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219-01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第一学段的评价可侧重考查对文中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

根据“课标”的描述,反观当前的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笔者以为要克服两种现象。

一、克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的“失位”现象

所谓“失位”现象,是指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诸多教学目标不到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识字教学的巩固不力,效果不够理想。

在低段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将识字写字与阅读分为各自为政的两个板块。在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中,对识字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一是用时少,有的没有安排识字巩固,有的也是虚晃一枪; 二是方法单一,关注字音,且多是开火车读,齐读,没有关注到个别学生,更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层次不清,会认字与会写字的层次没有有效地区分,音形义的指导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有梯度地进行;四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汉字规律不够,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不够;五是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将汉字文化的优势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探索不够。

2.写字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未在阅读教学中落实。

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里几乎没有安排写字的环节,往往把写字集中在一个课时完成,不仅没有关注低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而且对写字方法、习惯、兴趣、审美等方面也缺乏有机地关注。致使不少学生的书写习惯和书写质量都很不理想。

3.朗读指导不够,目标模糊,方法欠实用,效果不理想。

低段学生处在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阅读方法,但是部分老师还做得很不够。表现在:

(1)对“正确、流利”的要求把握不严格。尽管每位老师经常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目标,但在课堂实践时,却经常是流于形式,走个过场。所谓读正确,是指读准音,读断句,不加字,不减字。包括长句、难句的断句,包括标点、自然段之间的停顿;所谓读流利,是指不断句,不漏句,不回读,停顿恰当。这应该是低段阅读教学的主要工作。

(2)对“有感情地读”缺乏科学的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教师心中无数,放任自流;二是教师把从教参和自己理解的情感基调生硬地强加给学生;三是对有感情的朗读理解简单片面,以为大声地、重重地读关键词句就是有感情的读;四是朗读指导缺乏层次性、科学性,学生或拿腔捏调,或囿于模仿;五是部分教师朗读技巧欠缺,无法做到正确科学的指导。

4.背诵没有提到议事日程。

选入教材的课文,是编者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理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积累、背诵。但是,我们的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很少安排背诵环节;即使安排了也是听之任之;或者把背诵的环节放回家里,这样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让家长感到老师转移压力,反馈的效果也无法落实,最关键的是很少有老师关注到背诵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背诵的效率无法得到提高。

5.理解词句不注重教给方法。

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字词的反复抄写,弱化了字词意思的了解,而且了解意思局限在以词解词,没有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如表演、换词、联系上下文、运用工具书等。即使有教给方法的意识,但在落实上也还有很大差距。

二、克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越位”现象

所谓“越位”现象,是指在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高于《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向中高段阅读教学靠拢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霸占课堂,剥夺学生主体地位

在部分语文教师心中,教语文就是教课文,教课文就是讲课文。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学生的理解、感悟、品读能力都还相对较弱,教师就更是把阅读教学的课堂当成自己的讲堂,从头到尾,滔滔不绝,喋喋不休。这样的做法,无疑剥夺了学生自我阅读的时间,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剥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阅读教学,势必让语文课程变得味同爵蜡,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更是扼杀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欣赏与审美的欲望,可谓贻误后代子孙。

2.混淆年段目标,拔高阅读要求

一些教师混淆学生年段,一味拔高阅读教学要求。在学生才接触文本的时候,不安排学生多层次的阅读,就在概括、理解、感悟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或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去勾画关键词句,或要求深入品析。尤其要求学生体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深刻含义,或指导从写法上去进行把握。这样就是揠苗助长的做法了。

3.偏移阅读教学重心

(1)偏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尽管崔栾早就发出“阅读教学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还在抱着书本,从头讲到尾,围绕着课文内容打转,低层次、低效率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2)偏重人文教育

部分教师对学科特点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在阅读教学中重人文,轻语言,重接受,轻探究。让语文学科缺乏应有的学科本义。

总之,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失位”和“越位”现象,是由于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各年段的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的明确的解读。我们要在实践中努力克服和改进。

论文作者:周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要克服的两种现象论文_周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