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核心素养论文_李金玲

关注核心素养论文_李金玲

摘要:文章通过解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讨论了如何构建并优化初中英语听说课的基本环节,并结合冀教版《学英语》(衔接三年级起点)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Let’s Go to the Zoo”教学案例进行具体解析。最后得出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以听说课型为抓手,以增加听说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为有效途径,有效促进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核心素养 听说课 优化设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前沿的教学理念,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为我们创建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多年来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究,结合听说课应有的特点,笔者认为,要使英语听说课高效充满活力,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基于学科素养 构建听说课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等四个维度,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以自主探究为目的,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要经过多重环节,例如预测、感知、比较、综合、概括、评价等,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发展良好的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最终发展成为英语学科的素养。英语听说课堂的构建,应该以语篇为载体,遵循“信息输入(语言能力)——记忆与理解(学习能力)——自主分析与评价(思维品质)——创新与应用(文化意识)”的基本逻辑思维流程,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英语课堂之中,教师通过英语课程这一抓手,真正发挥学科育人、语篇育人的价值。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从英语学科的本质着手,遵从英语学科的基本认知逻辑,紧扣英语学科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确保课堂的展开过程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通过课堂对话、表演、讨论、辩论等环节,实现知识课堂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赋予知识课堂积极的社会意义及教育意义,通过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后通过教学质量评价考查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二、落实核心素养 优化教学环节

课堂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从英语学科的本质着手,遵从英语学科的基本认知逻辑,紧扣英语学科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确保课堂的展开过程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

Lead-in环节,是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保证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听说能力得以有效培养的关键因素,有效地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融入情景,进入主题。

Pre-listening环节,提醒学生重点关注语篇所述的主题,先为学生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教材,听出教材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审辩思维品质。While-listening环节,强调学生接受、理解及提取新信息的能力,督促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尽可能简明扼要地快速记录下语篇中的要点信息。Post-listening (Information gap)环节,引导学生采用英语思维方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整合和表达,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Production(Debate/discussion)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讨论中应持理性态度,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Assignment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对课堂所学进行巩固。

整个设计流程自然流畅,遵循学生认知的基本逻辑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实践核心素养 剖析课堂案例

语篇“Let’s Go to the Zoo”是冀教版《学英语》(衔接三年级起点)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语法重点是在第五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现在进行时。本课是用现在进行时描述动物园里动物活动的一篇小对话。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听对话获取目标词语并回忆相关表达法和现在进行时,能够运用这些词语和现在进行时描述动物园里动物的活动和感受以及阐述自己的观点。

Lead-in环节,看视频并回答:Where are the animals? What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与学生互动,将学生带入话题语境。一开始,学生只作了简单的回答,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逐渐能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Pre-listening环节,先为学生设置场景与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How many animals do they see at the zoo? What are they?”去听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审辩思维品质。

While-listening环节,学生听音频,锁定关键词,概括文章主旨以及相关信息,确定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再听音频,获取并梳理文中典型语言知识(要求听出含有目标词语的完整语句),然后回忆已学相关知识(比如同义词、反义词、短语等),再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语词说句,激活相关知识。

Post-listening (Information gap)环节,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围绕主题,绘制思维导图并借助思维导图,结合自身经历以三个不同角色:游客、导游、动物讲述故事,提醒学生使用本课梳理好的语词和语句。开始时学生只能就单个问题进行作答,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将三个问题连接起来,学生的表达自然地从单句过渡到语段,但语句的衔接还不够自然巧妙,教师随即给出结构支架,在支架的提示下讲述自己的故事,提升了语言输出的质量。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换位思考,提出观点。在语言输出质与量大幅提升的前提下,加入学生的评价,在审视他人表现的同时,反思自我。

Production(Debate/discussion)环节,要求学生讨论思考:“Is the zoo a happy place for animals ?” 并分享Maybe the zoo is not a happy place for animals to live in. But it is the best place to protect them. Animals are our friends. They also need love and care. Let’s work together to love and protect them.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ave a harmonious wonderful world. 这是将整节课作为隐形支架,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和深度学习,希望学生说出心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关爱动物,提高其人文修养,建构文化意识。

Assignment环节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A Trip to the Zoo”. 旨在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叙述和议论的能力,对课堂所学进行巩固。

以上各环节,始终围绕主题——人与自然,依托语篇——输入与输出皆为语篇或语段,注重活动——听说结合,讨论与分享,判断与评价,实现英语课程六要素整合教学。?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以听说课型为抓手,以增加听说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为有效途径,有效促进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李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关注核心素养论文_李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