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市乐白道卫生院 云南开远 661600)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分析这种护理措施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应用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关键词】高血压;个体化延续护理;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229-02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的疾病类型,在治疗同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很重要。本文将个体化延续护理方式应用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发现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45~72岁,平均为58.6岁,为了便于比较,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60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对于出院后的患者制定有效的用药、运动、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措施,为期2个月[1]。试验组: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健康资料评估表进行认真的填写(情况填写属实),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出院后指导,给患者提供24h的血压监测仪,嘱患者在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要及时记录下来;在第2天,护士收回血压监测仪器与患者的记录,然后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教育方案;从第3天开始就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全面了解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10天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询问患者的血压情况,重视患者的心理情况变化,若发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疏导;实施2个月之后要求患者回院进行复诊,填写生存质量表[2]。
1.3 观察指标
了解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应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测量,其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RP、PF、VT、SF、MH、BP、GH、RE(情感)这样八个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3统计软件包实施数据的统计分析,两人对数据实施认真核对。对资料进行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性分析,应用t进行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情况,试验组患者均比对照组患者得分高,除去生理职能与躯体疼痛两项外,其他六项得分进行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3.1 高血压
血压是人体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可能会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使人们血压升高,并且人的年龄越大,血压水平就会越高,其中收缩压变化是最为显著的。通常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年龄均较高,高发人群为 50岁之后的人,并且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升高而血压水平不断升高。正常人的血压为<120/80mmHg,正常血压高值在120~139/80~89mmHg,当血压值≥140/90mmHg的时候,就被看做是患上了高血压疾病,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三级: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与重度高血压[3]。
3.2 护理体会
通常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主要是通过服药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在医院中患者通常能够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当出院以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就没有在医院那么高了,一般等到高血压症状明显时才记得吃降压药,这样做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患者的血压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血压情况控制不稳定,使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下降。因此,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重视其出院之后的护理,本研究应用的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就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主要针对家庭护理,是医护人员依据患者的实际血压情况而制定的护理方案,并且可以对患者在家中实行的护理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及时完善、调整护理方案,患者的依从性显著增强,效果佳。
【参考文献】
[1]肖汉群.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应用,2017,2(19):147.
[2]吴平,刘冬兰.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09):109-110.
[3]刘玉芬,刘丽君.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7(18):139.
论文作者:卢洪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6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个体化论文; 血压论文; 质量论文; 情况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