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之惩罚教育实施原则论文_王福存

班级管理之惩罚教育实施原则论文_王福存

山东省宁阳第二十一中学 271400

摘 要:教育惩罚的内涵,在教育中,“惩罚是指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惩是手段,戒才是目的。作为同一过程的手段和目的,惩和戒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在实施中把握好实施的原则至关重要。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惩罚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界把“尊重学生”提升到特别高的地位,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等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听到的是不绝于耳的表扬、鼓励。一味地使用表扬、鼓励时,教师们猛然发现面对许多新出现的教育问题自己束手无策,家长们惊异地发现孩子们似乎越来越“娇纵”了。教育惩罚作为古老的教育手段沿用至今,期间受到许多大教育家的肯定,必然有其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谈一下教育惩罚实施的几个原则。

向葵花认为:惩罚,即通过处罚来达到警戒的目的。惩是手段,戒才是目的。作为同一过程的手段和目的,惩和戒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惩罚教育作为一种正面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实施批评、处罚手段使受罚者感到痛苦,但又不损害其身心健康,从而使其认识并改正自身过失的一种教育方式。”我们肯定教育惩罚的合理性,但我们无法忽视这一问题,即中小学教师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随意性惩罚,缺乏适当的度的控制,把这种惩罚无度的现象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体罚现象屡禁不止,有关侵权的事件不断发生;2.教师惩罚行为的随意性大,在确定采取何种惩罚形式时无固定标准,缺乏科学性;3.学生的各种权益在惩罚的过程中得不到尊重和爱护,常受到教师有意无意的侵害;4.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时,并未将惩罚的教育性放在第一位,而多是以惩代教,以惩了事,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时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实现教育惩罚的目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惩罚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错误,并产生羞愧感,从而重塑其对纪律规范的虔诚尊重之情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现实教育中,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工作热情高,对学生严格要求,一旦学生犯错误,就怒火中烧,对学生的惩罚也是暴风骤雨,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使学生畏首畏尾或自暴自弃,因此,在实施教育惩罚时,一定要把促进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

二、灵活性原则。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可预料的,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动机等不尽相同,因此,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时,应根据情况灵活处理,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佳。如一位学生的作文没有及时上交,在下一周的作文课上,教师做出了对该生的惩罚措施:不许该生写本周的作文。刚开始时,该生为不用写作文而沾沾自喜,无所事事,该生后来看了别人的作文后,深受启发而文思泉涌,又为不能写而抓耳挠腮,该生一再向老师道歉并保证及时上交作文后,才获准写作文。在这一例子中,老师能灵活用惩罚,并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惩罚的适度性原则。费斯廷格的认识不协调理论认为:惩罚的强度达到刚能唤起必需的行为和阻止不需要的行为而又会消除不协调时是最理想的,《易经》也认为,适度的小惩即可大戒。因此,教师在做出惩罚规定时可以雷声大,雨点小。惩罚应有分寸,不应使受罚者身心感到痛苦,只要他的心灵受到震动,思想上已有重视就可,更不应有压制和逼迫的行为。惩罚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训导,不一定非得是冷峻的面孔、激烈的言辞,有时一个反唇相讥的幽默,一个严肃的表情暗示,就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一位班主任发现,所带班级的学生迟到的现象有递增的趋势,“报告,”这位学生又迟到了,“怎么迟到了?”教师语气平和,“睡过了。”学生汗涔涔地嗫嚅着,教师示意学生回位坐下,同学们有些失望地骚动。“同学们,”教师真诚而恳切地说,“他没有说假话,很诚实,他尊重老师,报告后经教师同意才进入教室;他努力过,从他脸上的汗可看出,这样有礼、有节的迟到,我还能说什么呢?相信他以后不会这样。”这样的和风细雨,这样的善解人意,怎能不令人心悦诚服。老师从学生的表情里分明读到了内疚与歉意,读到了感动与决心,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掌声经久不息。

四、教育惩罚后的抚慰性原则。卢梭曾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教师在实施惩罚前后,必须和学生进行沟通,通过“促膝交谈”、“心理接近”,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惩罚他们,并且让他们理解惩罚的意义,从而有利于实现惩罚的最终目的——为了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对确属自己惩罚有误或惩罚过火,要坦诚表示歉意。如向学生说:“其实老师真的不愿意惩罚你,看到你现在这样老师心里甚至比你还难受,可是如果不对你的行为做出惩罚,可能你会越陷越深,希望你能够理解老师。当然如果老师哪些地方做得不对你还可以帮老师指出来,如果是老师的错误,我愿意真诚地向你道歉。”或者还可以对学生说:“你什么都好,就这方面存在不足,实在可惜,你要是不犯这个错误,那该多好呀。”这种方式既达到了惩罚学生的目的,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关心,寥寥数语,效果却很明显。

我们提倡用奖励和赏识的方式教育,也并不是只在奖励、赏识、劝导、说理无效的情况下才选择惩罚教育。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论文作者:王福存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  ;  ;  ;  ;  ;  ;  ;  

班级管理之惩罚教育实施原则论文_王福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