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政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类桥梁建筑层出不穷,而在各种形式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混凝土结构在现代桥梁工程建设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该种结构形式的桥梁具有价廉物美,施工方便,承载力大,可装饰性强的特点,但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却经常困扰着桥梁工程技术人员,所以本文就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引言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我们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地步,我们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已经不仅仅是和原来的混凝土一样了现在的混凝土已经告别了传统的混凝土的特点现在我们的混凝土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就像新发展的沥青混凝土我们的沥青混凝土具有许多现代工艺发展的新优势,具有许多适应我们现代工业发展的新特质这也是我们现代混凝土工业施工的新格局。当然就目前来看我们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是很有上升空间的,这也是我们以后未来继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新目标。
2 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2.1抗拉力不强
在进行路面及桥梁项目施工期间,经常会应用到混凝土,其是由水泥、砂石、水等拌合而成。期间,砂石对混凝土来讲发挥骨架的功能,水及水泥发挥凝结剂的功能,保证固体成分凝结在一起。因为在混凝土中包含很多易碎、易裂的物质,所以,伴随着时间的演变,混凝土构成物的硬化,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裂缝情况。
2.2弹性不好
由于普通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虽然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7.5~60MPa之间,当掺入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时,强度可达100MPa以上。但是它的弹性不好,没有能屈能伸的品性,好比一个大丈夫只能拔剑而起,却不能忍辱负重。所以,在路桥面的荷载量非常大且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荷载力不能驱散分匀,这样就导致某一个构件不堪重力,最终产生裂缝。
2.3收缩易变形
普通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也将发生收缩变化。然而,收缩容易导致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会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实际施工中,普通混凝土很容易结硬,结硬之后,混凝土中的水分子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变形也较大,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流失快,内部损失慢,就产生了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
2.4耐久性较弱
混凝土在温度往复变化的情况下,因为温差而出现裂缝。另外,伴随着当前社会及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空气内含有的酸碱性无法处于平衡状态,从而造成混凝土在应用期间受到酸、碱的损坏,对路面及桥梁项目的混凝土耐久性造成影响。同时,很多施工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收益,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降低施工成本,更改混凝土的配合比,生产很多质量较低、性能较差的混凝土,从而危害了路桥工程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路桥项目施工期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3.1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控制 基于浇筑方法及建材原料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坍落度及水灰比。依据项目实际情况,通常将坍落度控制于80mm-100mm左右,从而降低泌水问题。另外,还需要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在6h-8h左右,保证混凝土内部气体含量低于1.7%。在选取水泥类别时,首要选择硅酸盐水泥,并对水泥的批号、强度等级及生产厂商进行确定,保证应用同一类别的水泥进行项目施工。在选择混凝土的骨料期间,选取同一颜色,级配连续,没有杂物的骨料,保证含泥量小于1%,将骨料的粒径控制在5mm-31.5mm左右,采用高强度的碎石。选择细骨料期间,应选择中粗砂,保障含泥量小于2%,细度模数高于2.5,没有杂质。混凝土的添加剂采用高强度减水剂,保证水泥的适应性、拌合量、生产厂家及品牌,防止由于混凝土坍落度及泌水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混凝土中拌合矿物过程中,不但需要对其活性进行考量,同时还需要全面利用矿物的粒径,促使保证混凝土内部密实,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另外,想要改进混凝土的强度及流动性,可以适当拌合一些二级以上的粉煤灰,从而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为人们的出行及生活安全夯实基础。
3.2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控制
在进行道路及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对其模板体系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主要包含:设计、安装、钢筋绑扎等。模板项目技术极为重要,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期间,需要依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模板的制作进行设计。在设计模板期间,应认真考量模板的安装、拼接、拆除等内容,同时保证其稳定性及平整性,防止因为形变作用而形成压力,保证模板成均匀的几何结构,防止浆体流失情况发生。对模板的建材原料进行控制,提高其抗拉、抗压、抗腐蚀等性能,保证其吸水性,表面平滑洁净。在建筑项目中,各个形状、构件都具有特有的功能,所以,在选取模板建材原料期间,需要依据真实情况进行设定,将钢模板同圆形构件进行匹配。对于T形及E形构件来讲,其截面较为复杂,需要同自制的钢模板相配。同时,需要对钢模板的内表面进行处理、抛光,从而确保混凝土表面整洁、光亮。在固定模板的接缝及螺栓期间,需要保证接缝密实,金属帽固定在模板的拉杆上,从而降低混凝土受到破坏的几率,并且为拆模提供方便。使用硅胶或者发泡胶封堵在模板的外面,使用油膏潜在模板内侧,预防出现浆体渗漏问题,必要时可以利用封条加固。在浇筑混凝土期间,需要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合理设定运送混凝土的时间,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预测。每次下料时,都需要对其高度及厚度进行监控,不可以存在50cm以上的厚度分层。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均匀,不可以存在过振、漏振情况。想要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可以应用重复振捣的方法,首先在浇筑混凝土期间进行首次振捣,当混凝土静置后进行二次振捣。然后每间隔半个小时,进行后续振捣。一直到混凝土的表面不存在气泡,没有下层翻浆问题后才可以结束。
3.3混凝土的养护
为了保证路桥工程质量,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也是十分必要的。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表面会由于失水而产生色差,甚至是出现开裂的现象,从而影响路面和桥面的整体质量和视觉效果。因此,当混凝土初凝后,需要加大对其的养护力度,混凝土模板拆除后,一定要在其混凝土表面加上遮盖物,常用的覆盖材料是塑料薄膜。同时一定要避免使用草包草垫,从而防止混凝土表面受到黄色污染物的污染影响其外观。
4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直接影响着路桥工程项目最终的施工质量,质量决定着路桥工的后期投入使用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混凝土的浇筑、运输施工等的控制。在项目工程施工的后期主要重视混凝土的修补和养护。对于特定的天气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牧.混凝土施工技术于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3,(36):235-235.
[2]周霞菊.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242-242.
[3]时晓平.探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9):
[4]肖维添,雷雪斌,探讨市政工程路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09(12);126-127.
论文作者:高永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表面论文; 骨料论文; 项目论文; 裂缝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