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汪军

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汪军

汪军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 阆中 637400)

【摘要】 目的:对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患有创伤性尺骨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创伤性尺骨骨折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开放内固定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创伤性尺骨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尺骨骨折疾病住院治疗总时间和尺骨功能术后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患有创伤性尺骨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微创钢板内固定;创伤性尺骨骨折;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102-02

尺骨骨折是由于间接的暴力、扭转暴力、直接的暴力等原因导致的一种临床常见的骨科骨折类疾病。尺骨骨折指的是尺骨干的局部位置出现肿胀、疼痛、畸形等异常的症状表现,患者的前臂旋转正常生理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有明显的骨擦音出现,该类骨折的发生位置大多数情况下集中在尺骨下1/3左右的位置[1]。本次对患有创伤性尺骨骨折疾病的患者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创伤性尺骨骨折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尺骨骨折发病时间1~18小时,平均发病时间(4.3±0.5)小时;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4.3±1.2)岁。治疗组患者尺骨骨折发病时间1~16小时,平均发病时间(4.2±0.4)小时;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4.5±1.1)岁。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开放内固定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措施为:手术操作开始前,对所有患者实施臂丛麻醉处理,在患者前臂尺侧约15cm左右的位置做手术的切口,对骨膜实施剥离处理,以使骨折发生的部位能够得到充分的暴露。在骨折复位操作后,采用螺钉钢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妥善的固定,然后再将切口关闭和缝合,进行妥善包扎之后术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措施为:手术操作开始前,对所有患者实施臂丛麻醉处理,根据骨折线来对手术切口的具体位置进行确定,并对钢板的性状、大小进行选择,将钢板从手术切口位置以缓慢的速度插入远端位置,依据X线片所显示的实际情况,对钢板的位置进行必要的调整,钢板段远端位置的切口长度应该在4cm左右,采用2枚螺钉对骨折的近端位置进行临时性固定,并在X片的显示下实施牵引复位,再用1枚螺钉对骨折的远端实施临时性固定,并使钢板与骨干之间能够处于完全粘附状态,最后对剩余的螺钉进行固定处理,最后关闭手术切口并缝合,在彻底消毒后进行包扎[2]。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无效:局部肿胀、疼痛等骨折症状没有减轻,患者的手臂功能有明显障碍;有效:局部肿胀、疼痛等骨折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的手臂功能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改善,但仍然没有达到伤前状态;临床治愈:局部肿胀、疼痛等骨折症状消失,患者的手臂功能恢复正常,或达到伤前状态[3]。

1.4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尺骨骨折疾病住院治疗总时间和尺骨功能术后恢复正常时间、创伤性尺骨骨折疾病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

1.5 数据处理方法

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尺骨骨折疾病住院治疗总时间和尺骨功能术后恢复正常时间

对照组尺骨骨折共住院治疗(16.83±2.57)d,手术治疗后(124.59±10.67)d尺骨功能恢复正常;治疗组尺骨骨折共住院治疗(11.23±2.55)d,手术治疗后(86.64±9.31)d尺骨功能恢复正常。两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创伤性尺骨骨折疾病治疗效果

常规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后对照组11例患者的创伤性尺骨骨折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7例治疗有效,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0%;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后治疗组15例患者的创伤性尺骨骨折达到临床治愈标准,22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5%。该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钢板内固定技术是目前临床范围内公认的一种对尺骨骨折疾病进行治疗的传统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强调内固定技术的坚强和复位解剖效果,但是会对骨头的供血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骨不连、感染等事件在术后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并且手术操作的切口较长,会使缝合操作的难度明显加大,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随着近几年来临床医疗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已经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该方法的切口较小,对术后的缝合具有一定的帮助,可以使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主要强调的是生理构造的恢复,可以对发生骨折的位置及其周围存在软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4]。

【参考文献】

[1] 常国荣,岑智聪,高洪辉等.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同分型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及指征[J].中国医药导报,2011,34(8):48-49.

[2] 罗奕,刘静,扬春等.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79-80.

[3] 何莉.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3(8):2989-2990.

[4] 汪少波,方洲,张德华.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2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4(7):308-309.

论文作者:汪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7

标签:;  ;  ;  ;  ;  ;  ;  ;  

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汪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