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论文_伍辉

伍辉( 武汉市武昌医院 4 3 0 0 6 3 )

【摘要】目的:对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 年10 月至2012 年7 月收治的产妇19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则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对新生儿的沐浴、抚触、喂养、皮肤护理、脐部护理以及臀部护理等护理知识及操作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母婴床旁的护理方式有利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保证了母婴的健康,并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 护理模式 产科护理 母婴【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214-01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以母婴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高级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所有护理操作均在产妇床边完成[1]。由于新生儿这一特殊的服务群体无法表达对护理服务的感受,因此母婴床旁护理不仅实现了产妇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及护理技术的监督,确保了母婴的安全,还提高了产科护理的质量,促进产妇的角色转变,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人性化特点[2]。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 年10 月至2012 年7 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90 例,所有入选产妇均为单胎、初产,无妊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合并症,无严重的躯体及精神疾病。产妇年龄为20-36 岁,胎龄为37-42 周,其中经阴道分娩79 例,经剖宫产术111 例,住院时间为3-10 天。随机并获得产妇自身意愿将190 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 例,对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住院时间以及其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和认知等方面进行比较,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工作流程进行产后的母婴专科护理[3]。新生儿沐浴、游泳以及定期脐带消毒等工作由当班护士将其送到洗澡间统一完成;此外,新生儿抚触、预防接种、听力和疾病的筛查均由护士将婴儿抱到治疗室进行。对于产妇的宣教工作,包括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则由护士择期到床边进行讲解。

1.2.2 观察组 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产后护理。护理人员选择经培训后母婴护理知识丰富、操作技能强、善于沟通的高级护理人员[4],护理工作均在符合母婴同室的环境中完成,满足一般的治疗及护理工作能在产妇床旁进行的条件。新生儿的护理内容包括一般护理、沐浴、抚触、喂养、皮肤护理、脐部和臀部护理、尿布更换、保暖等,此外,还需按期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听力筛查以及疾病筛查,并注意特殊问题的处理。对产妇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产褥期常见症状和疾病的处理、乳房护理、会阴护理、子宫复旧的护理,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对产后产妇的饮食、卫生及活动进行指导。护理工作实行责任制、一对一的方式,护士在护理操作的同时需要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说明,并对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等现象进行解释[5];在对产妇进行出院指导时,产妇及家属需参与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通过强化的实践学习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

1.2.3 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母婴床旁护理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教育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t 检验和X2 检验进行两组间的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和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的情况见表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对新生儿的沐浴、抚触、喂养、皮肤护理、脐部护理以及臀部护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见表2,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比较n(%)

3 讨论本次临床研究表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促进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的掌握。在母婴床旁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在产妇床旁进行操作示范和健康知识教育,让产妇和家属参与进新生儿及自身的护理中,使其能逐步掌握必要的育儿知识及护理技能,确保了婴儿、产妇及家庭的需求,缩短产妇及家属的角色转换及对新生儿的接纳时间[6],促进了产妇早日康复,并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保证了母婴的健康。同时,从本次的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也提高了产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信任度,从而减少了医疗纠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母婴护理的知识与操作,进而可以提高妇产科的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1] 操楠.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95-396.[2] 王玉玲, 王玉杰, 刘铭, 梁文化, 高钿. 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3-5.[3] 肖春芳, 宋慧娟, 周燕莉. 母婴床旁护理的国内研究进展. 护理学报,2013,20(2B):26-28.[4] 邵海珍.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43-44.[5] 王玉玲, 梁文化, 王玉杰.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1-3.[6] 韦美丽.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实施和体会.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580.

论文作者:伍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8

标签:;  ;  ;  ;  ;  ;  ;  ;  

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论文_伍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