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化为论文,生产力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关键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伟大转变,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因而,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是推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讨。
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是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
经济增长的历史实质上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类: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是指通过外延上的扩大,即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具体来说,就是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增加设备、扩大场所、增加劳力等实现,整个经济增长过程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投入、轻产出。与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相对应的生产力发展,只是一种量上的积聚。集约型经济增长是指通过内含上的扩大,即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具体来说,就是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挖潜改造,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快资金周转,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等实现,整个经济增长过程,重质量、重效益、重产出。与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相对应的生产力发展是一种质的突破。因而,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从量积聚转变为质突破,这是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
二、生产力质的飞跃的关键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生产力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许多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可以分为硬要素和软要素。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软要素主要是: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经济体制等。软要素要通过硬要素起作用,硬要素要通过软要素才能在空间上组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任何生产都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作为中介和手段,作用于原材料、土地等劳动对象的过程。因而,硬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软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是决定各要素间的联系方式和数量比例。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内各要素以及各要素间联系的总和构成系统的结构,而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决定系统的质。也就是说生产力的质是由生产力系统中的软要素决定的,生产力质的飞跃是生产力系统中的软要素作用于各要素的变化引起的。
生产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软要素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起着第一位的决定作用。我们知道,人们在劳动中表现出的劳动能力,不但要以体力大小来衡量,更重要的是以智力的高低来衡量;而人的这种智力,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知识的武装。整个人类智力的发展,主要也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造成。所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既指提高其在思想觉悟、劳动态度等方面的素质,也指提高其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方面的素质。同时,科学技术作用于劳动工具,可以使劳动工具发生变革,一下子就可以把劳动生产率提高几十倍、上百倍。还有,任何自然资源要成为劳动对象,不仅要靠科学技术去发现,还要靠科学技术才能将其应用于生产。特别是19世纪以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们研制出各种新型的人造材料,合成材料以及具有各种物理、化学特性的特种材料,这为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有这些都说明,科学技术起着决定生产力质的第一位作用。但是,科学技术的这种第一位作用是在它完成了向生产力转化后才实现的。也就是说,当科学技术未完成这种转化,还处在“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一般生产力”或“潜在的生产力”时,就不能发挥决定生产力质的第一位作用。这样,生产力质的飞跃,关键就是要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如果我们的科技研究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停留在潜在生产力的状态,如果我们的现实生产中多是用陈旧过时的技术而未能及时吸纳和物化现代先进科技成果,那就不能拿出高质量、高附加质的产品和服务手段,经济增长就难以依靠内含的扩大来实现,就只能是粗放型。
三、模式问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障碍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生产力质的飞跃,而生产力质的飞跃的关键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因而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是推动科技向生产力转化。但是,当前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还存在着障碍。对于这种障碍,目前有几种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转化的主要障碍是观念障碍。人们在口头上都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思想观念却还没有转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来,科研人员重研究、轻推广;企业不是积极去拉动科技成果,而仍然存在等政府给成果给项目,靠政府投资金;主管部门认为现在是市场调节,也不去推动。这种观念障碍使科技难以转化为生产力。二是认为转化的主要障碍是体制障碍。目前的科技体制使整个国家科技资源的分布不合理,全国近70%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集中在企业之外的科研机构,科技机构却“各自为战”,自成体系,基本上与企业无关,而企业的科技力量却十分薄弱,这就使科研与生产形成两大不相关联的体系,直接导致科技与经济分割,阻碍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三是认为转化的主要障碍是投入障碍。由于我国对科技研究、开发、应用的整体投入不足而且投入比例也不适当,阻碍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笔者认为,观念问题、体制问题、投入问题对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确实是一些障碍,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的确影响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但都不是主要障碍,它们只是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障碍是模式障碍。
改革以来,人们对科学技术事业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越来越使人关注;科技体制改革也取得了许多成果,科技投入也不断增加,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的突飞猛进是有目共睹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机构星罗棋布,基本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科技体系,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在科技资源总量上已与日、美相当。令人遗憾的是,如此庞大的“成果群”,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却只有10%。绝大多数的成果只能束之高阁,或被外人转用,科技与经济成了两张皮。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在推动科技向生产力转化上,一直采用单向推动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推动力,即通过增加科技研究、开发、应用的投入,推动科技自身向生产力转化。
尽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第一软要素,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源泉,但不经过人化、物化、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的合理化等转化过程,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依靠科学技术自身无法独立地完成这几个关键的转化过程,这几个关键的转化过程的实现必须得到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强大支持。而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强大支持是建立在社会强大需求和协调上的。单向推动模式单纯地发展科学技术,不考虑社会经济的需求和协调,孤军深入,就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四、双向推拉模式: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障碍是采用单向推进模式,那么,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就要排除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单向推进模式,转向采用双向推拉模式。所谓双向推拉模式是指通过科学技术自身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需求拉动双向作用来实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既考虑科学技术自身的推动,又考虑社会经济需求的拉动,强调的是双向作用。科技成果从生成到应用直至商品化、产业不是一个自发过程,它不会自然地从研究、创新的一端转移到产品制造、销售的另一端。这个过程既需要科技自身的主动推广,又必须依靠外界的需求拉动,依靠通过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来牵动。我们在实行单向推动模式时,已经在科技自身的主动推广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之所以收效甚微关键在发动社会经济需求上的工作还没有成效。因而,采用双向推拉模式作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最终应当主要落实到促进社会经济需求的拉动。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更多的支持:农业要上新台阶,实现从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转移;各种类型的企业要实现产品的结构合理、质量升级、效益提高,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动力。今天,经济的发展已向科学技术发出了强烈的呼唤,这是科技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但是,这种呼唤还只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的能够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现实的需求拉动。因而,正如科技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候,还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这种强烈的呼唤还只是一种“潜在的需求”,还不是“现实的需求”。这样,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采用双向推拉模式实施的总体方针应为:在进一步推进科技自身的主动推广的同时,要把经济的“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并使科技自身的推动与经济的现实需求拉动有机配合,形成全社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国民经济的局面。为此,具体应采取五个结合。
1.政府推动和市场推动相结合。“政府行为”对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无疑是重要的,即使是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政府的计划拨款也在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占相当大的比重。但一个国家单纯由政府办科技,由政府主管部门集中管理科技工作是难以成功的。科技的研究与开发的主要投资者应当是社会,具体来说是社会上无数的企业。因为,即使研究与开发能力很强的企业,也不可能任何技术都由自己研制,它必须借助于技术市场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科技成果,这种以营利为目标的市场行为有利于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因而,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应当相结合。对于非营利性的研究与发展和事关国家长期发展和国计民生的研究与发展,特别是基础研究,或者对于风险较大、企业不肯投资但社会又急需的技术创新,政府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科技发展计划来推动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而技术市场在沟通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使新技术尽快在全社会传播和扩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制定有关政策,使新技术尽快通过技术市场这个途径迅速扩散,在更大的范围内转化为生产力。
2.扩散机制与吸纳机制相结合。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科技化向生产力转化的时代旋律。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扩散与传统产业对高新技术的吸纳结合起来,加快高新技术的技术转移。在我国传统产业是经济的主体,它积累了庞大的资金存量,已形成巨大的经济规模。但是,传统产业由于技术基础落后,提供的单位人、财、物、时的效益较低,潜能未能够充分发挥,迫切需要高新技术对它进行改造。因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渠道。而实施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必须两种机制相结合,即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扩散机制与传统产业对高新技术的吸纳机制相结合。建立这两种机制并使之相结合,又必须采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依靠市场的引导去推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立起一种有活力、有效率、相互促进的新机制,使高新技术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
3.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都是科技研究的重要任务,开发研究直接或间接地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持。由于向现实生产力直接转化的主要是开发研究的成果,因而,基础研究要向生产力转化,离不开开发研究这一环节。在这种相互依存中,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应当结合起来。为此,各级各类科技研究机构对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应有所分工,既不能都去搞基础研究,也不能都去搞开发研究。中央和省、高校所属的综合性的科技研究机构,不仅要搞基础研究还要搞开发研究,专门性的研究机构和市、县、企业的科技研究机构应当主要从事开发研究。而且,中央、省和高校所属的研究机构进行的开发研究应当是高和较高档次的,而专门性和市、县、企业的研究机构主要是较低和低档次的。通过这样的分工,促成科技广泛地向生产力转化。
4.合作开发与协议开发相结合。科技研究机构与企业供需双方直接挂钩,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办法,而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开发与协议开发则是两种有效形式。所谓合作开发是指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某一个或某几个项目,或合作进行生产和经营。所谓协议开发是指科研机构以合同形式承包企业提出的课题和项目,或以自己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科技成果作为资产同企业一起开发,按协议规定取得收益。这两种形式都是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在实践中应当把这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促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5.技术发展与文化发展相结合。高新技术不仅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活动的先导技术,而且以极其强大的后劲,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风貌和社会生活。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其产品的广泛使用,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将会发生一系列的根本性变化。现在,要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不仅要依靠经济上的支持,而且要依赖于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高科技术要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劳动者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这些都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因而,技术发展与文化发展要结合起来,坚持高技术与高文化同步发展,这不仅对发展高技术本身,而且特别是对高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必须普及科学教育、强化法制观念、健全学术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