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事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建筑工程中的相关技术也逐步趋于成熟。但近年来各种建筑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其中主要一部分就是由于基础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不当而导致的,给人们带来血的教训的同时更值得我们建筑从业者的反思。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就建筑工程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处理建筑地基。首先,讲述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应用,然后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应对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旨在与同行交流,不断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时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一、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应用
(一)准备工作
1.人员方面
施工企业应尽可能的选择专业水平高、技术实力强的施工技术人员管理施工现场,并通过定期举行培训班的形式对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
2.原材料方面
施工企业应严把原材料进场关,主要就原材料的厂地、合格证书、规格、型号等进行严格考核,并送设计和监理签字认可方能投入施工现场。
3.施工配套设施方面
首先应尽可能的选用性能好的施工机械设备,其次,结合施工需要确定各种机械设备的规格和数量,并加强设备的养护工作,最后就是各施工配套设施的完善,各水电路的完善,确保施工用电用水的需要。
(二)布桩
在施工之前,作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在充分了解工程所在的地质水文条件的前提下,结合施工设计图纸中的桩位测量放线布桩,需要注意的是,布桩应以施工设计图纸为准,并参照建筑基础施工平面设计图,借助经纬仪等仪器定位、校
(三)护筒埋设
在埋设护筒之前,应预制护筒,护筒材质以刚才为主,这是因为钢制护筒具有重量轻、材料少、密闭性能佳且能重复使用的特点。在埋设护筒时,应在护筒上方开口且规格为400×300mm,有利于泥浆循环,待桩位确定之后,应挖大于护筒直径100mm、深1.2米的基坑,再将钢制护筒埋入坑内,但在固定护筒之前应确保护筒处于基坑正中心,从而确保护筒底座能正确的安放于粘土层内。
(四)布置泥浆循环系统
在泥浆循环系统布置之前,应确保泥浆性能达标。如果施工场地以粘土为主,则应采取钻头回转的钻进方式,从而形成自然的泥浆护壁,且泥浆壁厚符合设计标准。泥浆粘度性能22±2s、比重1.1到1.2千克每升,且含砂量低于百分之四。此外,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还应结合实际钻进情况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中粘处理剂,以改善泥浆性能指标,确保泥浆性能指标中的比重、粘度和含砂量得到有效控制。泥浆循环系统布置过程中,应以保证泥浆质量为前提,通常应选用三个泥浆池(废浆池、沉淀池以及储存和处理池)配合使用,且泥浆池容积是桩孔体积的一点五倍左右,泥浆槽坡度小于1%,槽深40到50公分,宽度小于50公分,长度大于等于15米。
(五)设备安装
在安装设备之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和雅诗,在安装钻机时,应始终确保其处于水平位置,并与钻机车轮滑槽、桩孔中心以及回转器中心始终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且在开钻时确保其与护筒位于同一中心。
(六)钻孔
钻孔时所选的钻机应在基于施工配套设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尤其是钻机型号和钻咀一定要符合工程实际要求。作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则应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层、孔径和孔深等确定相应的钻进方式,钻进时应基于桩位设计完毕且桩中心线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才能开挖钻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七)清孔
当钻机钻至预定位置之后应立即停止钻进,并在确保钻头与孔底的距离保持在50到80mm之间的前提下连续进行空转,采取换浆清孔法进行清孔,但应严格控制泥浆的含沙量和返浆比例,孔底沉渣厚度≤100mm,与此同时还应做好清孔记录。对于钻孔和清孔时溢出的泥浆,应结合建筑施工现场实况合理排放泥浆,将对周围环境带来的污染降到最小化。
(八)安放钢筋笼
在安放钢筋笼之前,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在制作钢筋笼时,应按图1所示进行。当钢筋笼制作完毕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之后,且钻孔完毕之后,应及根据桩深及时将钢筋笼安放于所钻孔洞之内,但在安放过程中应采取正反旋转或轻轻下落的方式安放,确保其自然落下。
(九)灌注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时,应确保导管底部距孔底300到500mm以内。为确保初灌砼质量,应在初灌之前使用球胆止水。第一批砼配置应足量,禁止初灌量不足就把砼灌入孔内,就会给后续工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灌注时间通常根据初盘砼凝结时间来确定,且灌注时不能将导管拔出砼面。此外,在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时,应在灌注前应该严格检查混凝土的坍落程度,并在灌注混凝土时应该控制好时间间隔和灌注速度。
二、钻孔桩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钻孔桩的质量,必须按以下措施操作: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根据设计施工图测量放线,定桩位并做好标识,并在施工前应重新校核桩位。
三、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1)施工中应严格按要求操作,根据不同地层,控制使用好泥浆指标,防止扩孔、塌孔现象发生。若发生塌孔,则用砂和粘土混合回填至坍塌孔处以上1~2m,重新钻孔,捣实后重新钻进。
(2)保证施工场地平整,钻机安装平稳,机架垂直。钻头、钻杆接头要逐个检查调正,用千斤顶及时调直弯曲的钻具,确保钻孔垂直,以免发生斜孔现象。对已偏斜的钻孔,可在查明钻孔偏斜的位置和偏斜情况后,控制钻速,慢速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偏,使钻孔正直。
(3)选用带保径装置钻头,钻头直径应满足成孔直径要求,并应经常检查,及时修复严重磨耗的钻头,以免钻出较设计孔径稍小的孔。当遇到软塑土等易缩径孔段钻进时,可用粘土或膨胀土为原料配制优质泥浆注入孔内,以防缩孔,也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来扩大孔径。
(4)由具有资质,质量保证有信誉的厂家供应商品砼,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易性、坍落度及发料时间,确保混凝土连续下料,避免发生堵管现象。
(5)灌注混凝土时应连续灌注一次完成,严禁中途断料。导管提升要缓慢,严禁大幅度提升导管。严格控制导管埋深,拔导管时,必须进行精确计算控制拔导管后砼的埋深,严禁凭经验拔管,以防止断桩、夹泥。
(6)在施工中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根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等要求,对灌注桩进行检验。通过抽取混凝土芯样进行检验,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每根桩成孔质量检测达到规定要求,不合格坚决返工重做。
(7)控制钢筋笼上浮。
灌注混凝土时,有时会发生钢筋笼上浮现象。经过原因排查,如果由于导管不居中或导管倾斜,可将导管下落一点,晃动导管,并将导管移向中心位置,使挂住的钢筋笼与导管脱开,可以继续灌注。如果是在灌注时混凝土向上翻起,将钢筋笼浮起,应暂停灌注,将导管提升一段距离,减小导管埋入深度以减小混凝土向上的顶托力,待将钢筋笼纠正后方可继续灌注。有时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可采取措施将钢筋笼压住,克服混凝土对钢筋的上浮力,如在横担上加重等,也可临时在钢筋笼顶端焊接钢梁,增加反压力,也是一种办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复杂具有较强综合性工作。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掌握好这一施工工艺,才能地基基础处理质量,进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任荣.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15,(01).
[2]周惠强.浅谈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2).
[3]郭晓燕.某建筑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15,(08).
[4]周惠强.浅谈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2).
论文作者:王晓颖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钻孔论文; 泥浆论文; 导管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钻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