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注意修复损坏的书籍

应注意修复损坏的书籍

一、应重视破损图书的修补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秦翠英[1](2021)在《浅谈“上浆补纸”在纸质文献修补中的运用及推广》文中研究表明对纸质文献的修补,除了对缺损部分的"补缺"配全之外,还有对开裂部分的"溜口"连接和对老化部分的"托补"加固,只有及时对书页开裂部分"溜口"和老化部分"托补"才能有效为文献续命,保持信息完整。而"上浆补纸"可实现对纸质文献的批量"溜口"和"托补",且既适用于古籍文献也适用于民国、现代文献,能有效提高修复效率。介绍了"上浆补纸"的制作方法、优点及在文献修补中的运用。

陈斯亮[2](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提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骆莲[3](2018)在《试析图书破损在高校图书馆中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和教师获得知识与学术资料的重要资源宝库,但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破损情况愈加严重,严重影响了读者的正常阅读。本文通过对图书破损在高校图书馆中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张爱莉[4](2016)在《基于价值评估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室内装修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意义重大,但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却并不重视。既没有信息采集的共同体系与价值评估上的系统研究和基本共识,也缺乏合理有效的修复策略和适宜性的修复技术,由此而带来的是保护修复实践存在着众多问题。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与工程界十分重视,论文基于价值评估理论,深入地研究了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适宜性修复模式、策略和技术,研究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主要内容简要概括如下:1、提出了适宜性修复目标和修复原则本文针对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修复这一状况,通过对国内外与国际宪章建筑遗产保护修复理论和观点的分析,提出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的目标和原则。(1)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的目标:旨在解决室内装修遗存保护修复的困境和实现室内装修遗存的价值。(2)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的四项原则:不改变原状原则、真实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相关修复理论和四项修复原则将共同指导修复实践,并为修复模式的界定,修复策略和技术的选择奠定理论基础。2、建立了20世纪建筑室内装修价值评估体系价值评估体系是分析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保护修复模式的基础,是进行保护修复的关键环节,只有在客观、准确的价值评估结果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价值,也才能实现真正的合理有效的保护。本文结合建筑遗产价值理论和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的特性,从建筑遗产室内装修本体价值和残破性相关价值两个方面构建了20世纪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估对象的室内装修综合价值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估结果将建筑遗产的室内装修分为四类保护级别,为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策略和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3、提出不同破坏程度的室内装修信息采集方法与对策针对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本文开展的具体工作如下:(1)回顾和整理了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文献资料,以中国传统和西方古典的装修思想这两条主线为轴,总结出室内装修风格的装饰规律和美学特征。(2)通过对室内特征要素的进一步研究,结合现场踏勘和三维信息采集等现代技术和手法,给出了针对不同破坏程度室内环境的信息采集对策和技术手段,并将采集后的数据信息以科学谨慎的态度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为室内装修修复策略和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4、提出了建筑遗产室内装修四种适宜性修复模式和策略修复模式和策略是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修复的两个重要方面,具体工作如下:(1)修复模式是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修复的大略,其基本类型有四种:零干预修复模式、低干预修复模式、中干预修复模式和高干预修复模式。这四种模式因客观、具体和针对性强,更适合室内装修遗存状况复杂、修复难度高、变动频繁等不同情况。(2)四种修复策略对应于四种修复模式,应根据建筑类型和室内装修遗存的价值评估结果和破损程度,从原貌保存、加固维修、存遗更新和完形修复等视角选择合适的修复策略。这四种修复策略对应着适用的执行标准,并结合修复实践案例进行阐述,理论结合实践,使修复策略更能适应复杂多样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保护和修复实践。5、提出了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具体适宜性修复技术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修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各类修复技术需以价值为标准进行选择与评价,根据现状评估得出修复层级,制定具体修复方案和选择适宜性修复技术。本文以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价值评估、信息采集等基础数据为依据,结合室内装修遗存特性,研究和总结了室内装修各部位和典型装饰构件的修复特点,提出了实体装修(梁柱、门窗和楼梯)、界面装修(顶面、墙面和地面)、典型装修材料和装饰构件,以及管线设施的适宜性修复技术。通过大量的修复案例的分析和各类具体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和值得注意的方面。本文最后结合荷兰多明尼肯教堂书店和上海地区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修复案例,对适宜性修复策略和技术的合理性和利弊得失进行了评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正在进行的和即将进行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遗存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借鉴和指导。

张玮[5](2015)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破损图书修补问题的探讨》文中认为结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实际情况,本文分析图书破损的原因、影响,探讨图书修补工作的必要性,列出图书破损的各种情况和修补原则、方法,并给出减少图书破损的措施。

柴森[6](2014)在《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破损的人为因素与对策探究》文中指出当前,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破损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读者查阅资料和扩展知识,特别是一些书籍属于珍贵稀缺版本,一旦受损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整个社会而言都是极大的损失。而在造成图书资料破损的诸多的因素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颇大。对人为造成的图书资料破损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赵晓东[7](2013)在《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与维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图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针对数量庞大的图书单纯采用人工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不但工作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因此,应充分利用书标功能实现图书管理,以达到高效管理图书的目的。本文对书标在图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探讨了维护书标相关措施,以期为图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王华[8](2013)在《浅议图书修补的效益问题》文中研究指明图书修补工作是图书馆典藏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可以延长图书使用寿命,节省图书经费,使其流通最大化。图书修补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通过图书巨大的附加价值体现出来的。

毛晓菲[9](2011)在《图书损坏原因与保护》文中提出通过分析图书损坏的内外因素,提出加强图书保护的方法,达到增加图书寿命,增加其使用价值的目的。

沙娜[10](2011)在《高校图书馆减轻图书破损方法及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校图书馆重视图书利用,忽视图书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图书破损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图书破损的原因,提出了图书保护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二、应重视破损图书的修补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重视破损图书的修补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3)试析图书破损在高校图书馆中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图书馆图书破损的原因
    (一) 图书破损与图书自身的质量有关
    (二) 高校读者群体的特殊性
    (三) 图书摆放密集
    (四) 读者素质有待加强, 图书管理者保管不善
二、解决高校图书馆中图书破损的对策
    (一) 后期提高图书质量
    (二) 合理规划图书摆放, 错开借读时间
    (三) 提高读者和图书管理者的素质
三、结言

(4)基于价值评估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保护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保护修复现状
        1.1.3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研究的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释义
        1.2.1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释义
        1.2.2 断代释义与研究的时间范围
    1.3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修复研究进展
        1.3.1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1.3.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与修复策略研究进展
        1.3.3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研究价值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研究价值
第2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修复理论
    2.1 理论范畴与中外思考
        2.1.1 西方建筑遗产的修复矛盾
        2.1.2 中国建筑遗产的修复传统
        2.1.3 国际宪章及公约对修复理论的论述
    2.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适宜性修复目标
        2.2.1 解决20世纪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保护困境
        2.2.2 实现20世纪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价值
    2.3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原则
        2.3.1 以不改变原状为基础的保护原则
        2.3.2 以真实性为核心的修复原则
        2.3.3 以完整性为目的的修复原则
        2.3.4 以适宜性为关键的修复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体系与应用
    3.1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研究
        3.1.1 建筑遗产的价值理论
        3.1.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价值分析
    3.2 构建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3.2.1 价值评估的目的与原则
        3.2.2 评估方法及步骤
        3.2.3 构建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3.2.4 选定待评价的建筑遗产名录
        3.2.5 选定调查问卷对象
    3.3 因子分析法
        3.3.1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相关概念
        3.3.2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3.3.3 原有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3.3.4 因子提取和因子荷载矩阵的求解
        3.3.5 因子的命名
        3.3.6 计算因子得分
    3.4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应用
        3.4.1 价值评估指标打分
        3.4.2 基于因子分析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综合价值评估——以北京教堂为例
        3.4.3 评估结果及解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特征要素与信息采集
    4.1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演变与特征
        4.1.1 室内装修演变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4.1.2 室内装修演变的西方文化背景
        4.1.3 室内装修演变的中西交汇文化背景
        4.1.4 政治因素主导的室内装修风格
        4.1.5 新时期的室内装修
    4.2 建筑遗产室内特征要素的分析
        4.2.1 空间形态与组织
        4.2.2 室内装饰装修
        4.2.3 结构体系
        4.2.4 物理环境与设备
        4.2.5 人文属性及其他
    4.3 20世纪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特征要素调查与分析
        4.3.1 基础资料的采集与汇编
        4.3.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三维信息采集的技术及应用
        4.3.3 建筑遗产室内特征要素的调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模式与策略
    5.1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模式的分类
    5.2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模式
        5.2.1 零干预修复模式
        5.2.2 低干预修复模式
        5.2.3 中干预修复模式
        5.2.4 高干预修复模式
    5.3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策略
        5.3.1 基于不改变原状保护原则的原貌保存策略
        5.3.2 基于真实性原则的加固维修策略
        5.3.3 基于适宜性原则的存遗更新策略
        5.3.4 基于完整性原则的完形修复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研究
    6.1 实体装修保护修复技术适宜性探索
        6.1.1 梁柱的装修构造与修复技术
        6.1.2 门窗适宜性修复技术
        6.1.3 楼梯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
    6.2 室内界面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
        6.2.1 室内界面装修的材料与技术选择
        6.2.2 顶面装修的构造及适宜性修复技术
        6.2.3 内墙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
        6.2.4 地面适宜性修复技术
    6.3 典型装修材料与构件的保护与修复技术
        6.3.1 木装修的保护与修复技术
        6.3.2 石膏装饰的修复技术
        6.3.3 彩色玻璃的修复技术
        6.3.4 壁炉的保护与修复
    6.4 管线设施适宜性修复技术
        6.4.1 卫浴设施的维修与更新
        6.4.2 灯具和其他设施的修复技术
        6.4.3 管线设备保护更新技术和策略
    6.5 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中的技术策略
        6.5.1 保护修复和现行规范的冲突和应对
        6.5.2 室内装修遗存与结构安全的两全之策
        6.5.3 室内装修与现代设备设施的两全之策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遗产室内装修的修复实践案例研究与评析
    7.1 存遗更新,涅盘重生——以荷兰多明尼肯教堂书店为例
        7.1.1 存遗更新策略实践案例
        7.1.2 案例评析
    7.2 适宜修复,场景再现——以上海地区策略实践为例
        7.2.1 原貌保存策略实践案例—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例
        7.2.2 完形修复策略实践案例——以上海外滩九号楼为例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高职院校图书馆破损图书修补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破损的原因
    1.1 图书的质量问题
    1.2 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放模式的弊端
    1.3 借阅率高的图书
    1.4 书架上的图书排放不合理
    1.5 读者的破坏
    1.6 图书馆的教育宣传不到位
    1.7 自然原因
2 图书破损带来的影响
    2.1 图书被搁置
    2.2 读者找不到图书
    2.3 增加图书修补费用和工作量
3 破损图书修补工作的必要性及意义
    3.1 恢复图书价值
    3.2 美化图书和环境
    3.3 发扬勤俭精神
4 图书破损的各种情况
    4.1 轻度破损
    4.2 中度破损
    4.3 重度破损
    4.4 破损报废图书
5 图书修补的原则
    5.1 保持完整性
    5.2 讲究美观
    5.3 注意节约
    5.4 以防为主, 见损就补
6 破损图书修补的方法与技巧
    6.1 轻度破损图书修补
        6.1.1 条码号和书标索书号的缺失
        6.1.2 开天窗、撕页、残页、字迹不清的图书
        6.1.3 书页、封面或封底折裂的图书
        6.1.4 页码散落的图书
        6.1.5 无馆藏章的图书
    6.2 中度破损图书修补
    6.3 重度破损图书修补
    6.4 剔除没有使用价值的图书
7 减少图书破损的方法
    7.1 采访购书时注意图书质量
    7.2 调整书架上图书的排放密度
    7.3 加强对图书爱护的教育
    7.4 认真执行图书赔偿制度
    7.5 重视图书修补工作
    7.6 做好防潮、防虫工作
8 结束语

(6)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破损的人为因素与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造成图书资料破损的人为因素分析
    1.1 管理员因素
    1.2 读者因素
    1.3 其他因素
2 应对图书资料破损的措施
    2.1 重视破损问题
    2.2 严格日常管理
    2.3 加强宣传教育
    2.4 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3 结语

(7)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与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 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
    1.1 概括作用
    1.2 分类作用
    1.3 引导作用
2 书标维护措施
    2.1 定期检查书标状况
    2.2 注重外借图书书标的管理
    2.3 制定完善的书标管理制度
    2.4 建立书标维护体系
    2.5 利用电子科技制作书标
3 结论

(9)图书损坏原因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保护概念
2 图书损坏因素
    2.1 内在因素, 即图书本身的制作材料。
    2.1 环境污染包括温湿度、有害气体、粉尘微粒、细菌霉菌、鼠虫等的破坏。
        2.1.1 书库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对纸张和字迹的耐久性有直接的影响, 不适宜的温、湿度对图书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
        2.1.2 有害气体、灰尘对图书寿命的影响日益突显。
        2.1.3 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细菌霉菌可以损坏构成图书的材料, 破坏它的结构, 并引起化学变化。
        2.1.4 在书库内还有老鼠害虫的存在。如防范意识不强, 图书尤其是年久的图书常被鼠啃虫蛀得千疮百孔, 不能翻阅。
    2.2 人为破坏包括读者和工作人员两方面因素。
        2.2.1 读者的不良阅读习惯对图书造成危害。
        2.2.2 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保护图书的意识, 造成对读者损害图
3 图书保护方法
    3.1 根据图书损坏的内在因素研究图书制作材料的性质及耐久
    3.2 要严格控制书库的温湿度, 不仅保护图书, 同时也限制细菌、害虫的生长。
    3.3 读者是利用图书资料的主体, 读者对图书爱护与否直接影响图书的使用寿命。
    3.4 图书馆应重视对工作人员敬业精神的教育, 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图书保护制度。

(10)高校图书馆减轻图书破损方法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流通书库图书毁损的主要因素
    1.1 自然因素的影响
    1.2 人为因素的影响
    1.3 图书材料自身因素的影响
2. 加强图书保护的有效措施
    2.1 成立图书保护小组提高思想认识
    2.2 重视图书保护培养专业图书保护人才
    2.3 开展图书保护展览讲座提高社会效应
    2.4 老化图书缩微拍照进行数字化保存
    2.5 平装书改装精装书延长使用寿命
    2.6 加强安全保护措施防患与未然
    2.7 改善书库自然环境降低老化速度
    2.8 提高防水防火意识杜绝自然灾害发生
    2.9 重视图书修补工作提高图书使用率

四、应重视破损图书的修补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上浆补纸”在纸质文献修补中的运用及推广[J]. 秦翠英. 河北科技图苑, 2021(01)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试析图书破损在高校图书馆中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对策[J]. 骆莲. 山西青年, 2018(12)
  • [4]基于价值评估的建筑遗产室内装修适宜性修复技术研究[D]. 张爱莉.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5]高职院校图书馆破损图书修补问题的探讨[J]. 张玮. 农业网络信息, 2015(07)
  • [6]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破损的人为因素与对策探究[J]. 柴森.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07)
  • [7]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与维护[J]. 赵晓东. 科技传播, 2013(24)
  • [8]浅议图书修补的效益问题[J]. 王华. 网友世界, 2013(23)
  • [9]图书损坏原因与保护[J]. 毛晓菲.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4)
  • [10]高校图书馆减轻图书破损方法及策略[J]. 沙娜. 科技信息, 2011(10)

标签:;  ;  ;  ;  ;  

应注意修复损坏的书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