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出行和交通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铁路用书和公运输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条件之下,地铁行业应用而生,而在地铁行业及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地铁通信对于地铁的正常使用和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更加广泛的作用。地铁建设分为多个方面,其中通信系统建设是其中重要环节。这是因为地铁建设完成之后,通讯对运行维护以及稳定运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地铁通信技术行业发展成果丰硕,并可以通过借助多种技术手段,达到多种功能的子系统建设,共同构建全新意义的地铁通信系统。
关键词:地铁通信传输;技术;选择方案
引言
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核心部分为传输系统,占据主导地位,是通信传输正常开展的有效保证,而且通信信道会可靠、灵活的提供给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电力监控自动化系统等,保证列车平稳、安全的运行。目前,传输技术类型比较多,轨道交通应在明确各类型传输技术优缺点、适用范围的基础上科学的选择,从而将传输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 地铁通信传输的特点分析
当前阶段,地铁对其通信传输系统可靠性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光纤数字传输设备,构建通道自愈环网结构,且对接口的数量和种类也具备很高的针对性。地铁通信传输系统需要的接口较多,数量较少,因此目前通用的是标准制式,保障通信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达到安全性要求,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业务主要包括实时和非实时两种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应用技术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如何做好技术方案选择就成了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 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技术分析
2.1 开放式传输系统技术
开放式传输系统技术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发出来的,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开放性,能够支持多项协议,并结合语音、数据等业务的标准要求对接口卡进行设计,以此实现节点机之间的直接互联。开放式传输系统技术其它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该项技术是针对专网而研发的,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封闭网络中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存在一定的限制。②在该技术的应用中,利用其复用机制可以实现多种网络传输协议的综合集成,从而提供适应不同要求的用户接口,能够同时接入和传输高速或是低速的信息。③在不需添加接入设备的情况下,该技术就可以提供标准化的通讯协议接口,因此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快捷,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高。开放式传输系统技术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由于该技术是由独立公司研发的,因此在对技术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的时候必须从原设备上厂购进,成本较高。且由于技术的兼容性较差,因此在网络连接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②业务接口需要配置大量的节点,设备采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2.2 弹性分组环(RPR)
实际应用时,数据包丢失现象均会产生。为能优化处理数据包,RPR为最佳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调整RPR网络时,应对用户的带宽需求做出充分考虑,提高带宽利用程度,保证用户使用体验度良好。差异如存在IP地址中,在整个网络体系中,冲突现象层出不穷。数据获得后,RPR网络能够对其进行整理和优化,避免混论数据发生在IP冲突中。应用RPR技术后,某些业务带宽一定程度上几大,可使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提升。在光纤网络中,RPR技术运行的安全性要高于SDH技术,从而使传输质量、传输效率得到保证。
2.3 时钟同步
PTN技术在地铁通信传输中的应用,实现时钟同步主要包含了物理层时钟同步、IEEE1588V时钟和时间同步、IEEE1588ACR时钟同步。基于物理层的时钟同步是指设备能够直接的从物理信号中恢复出时钟频率,并且促进上下游的设备频率能够实现同步,在这样的模式中,业务能够实现正常传输。在物理层的应用场景中,基准时钟源能够为PTN技术设备提供相应的时钟信息,同时设备能够在物理层同步基础上,实现信息从上游基站向着下游基站中传递。在中间的物理层路径中,能够支持时钟以太链路、SDH链路。主从同步方式,在该种方式中应用分级化的时钟体系,该种主从同步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信息传输的网络稳定性比较好,组网上比较灵活。但是该种同步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即基准主时钟发生故障的时候,将会导致全网风险。从时钟工作方式,拥有高精度、高稳定度,下游设备同步来源于上一级的时钟信号,最终能够实现全网同步。
3 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选择
MSTP技术中,使用以太网处理板卡,对于其处理的每个业务,MAC地址均需查询,当一次性接收的数据量非常大时,会降低处理MAC地址的效率,导致通信系统压力大增。此外,MSTP技术利用PPP映射手段进行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特定环境中,处理高效率的要求难以实现,且占用带宽比较大,经济性比较差。OTN技术属于专利产品,专用网络开发,不能直接互联其他网络,而且只能由西门子公司提供相应的设备及技术支持,导致系统扩容、器件更换受到极大的限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价格成本。SDH+ATM技术较高的要求网络环境,使用此种技术时,专用网络需要格外架设,而且管理网络与工作网络分离,整体工作效率并不高,管理难以开展。RPR技术缺乏足够的处理低速数据的能力,要实现处理,额外设备要设立,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较难融合TDM业务。基于上述四种传输技术类型的优缺点,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以保证选择的科学性,综合来看,较为适合的为OTN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通信传输系统必须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技术更新,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从系统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入手对系统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如此才能为地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更好为公众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庆武.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设计与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5(1):111~112.
[2]邹劲柏,陈维明.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和定位合一的列车控制系统车地传输技术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0):61~65.
[3]曲道贤,赵林.PTN 技术的组网方式分析及在其通信传输网络中的应用.通讯世界,2016
论文作者:霍亚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技术论文; 地铁论文; 通信论文; 时钟论文; 系统论文; 网络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