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价预算对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超出预算,使得工程造价的作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建筑工程造价人员要对工程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制定一些措施进行控制,以便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超预算原因;控制对策
引言
造价预算对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超出预算,使得工程造价的作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建筑工程造价人员要对工程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制定一些措施进行控制,以便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分析
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其对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持续发挥作用,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主要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可以合理控制工程进度以及质量,在工程建设前期,工程造价主要是对工程建设投资进行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建筑工程一旦出现资源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可能会使得建筑施工进度出现问题,造成建筑工程难以按照合同要求按时完工,延误工期,建筑企业可能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经济赔偿,企业利润进一步降低。同时,工程进度更不上,建筑企业后期为了赶进度,可能会加快施工进度而忽视工程的质量,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保证建筑企业获得合理的效益,建筑工程造价主要是对工程各方面进行控制,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控制。在工程建设前期,建筑企业需要对工程建设费用进行合理的预算,合理控制工程的投资,保证企业可以获得充足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对工程造价预算影响因素的调查考虑不周全
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多种多样,由于企业工程预算人员缺少专业理论知识和现场生产经验,没有对工程项目展开深入彻底的调查和分析,因此规划出的工程造价预算存在许多的弊端,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性,不能准确的将项目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预算完全表现出来,使工程造价失去了管理的意义,建筑行业中部分企业深受其害,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工程造价预算在编制过程缺少合理性,严密性。
2.2施工图结算存在缺陷
在中国的建筑领域中,施工图预算是建筑企业和建设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是工程结算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企业控制施工成本的重要凭据,工程施工图预算结果是否准确合理将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工程结算时,所涉及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种类繁多,经济价值难以估计,在原材料定额中只能提供出当时的市场价格,如果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材料预算将失去控制。在工程结算过程中,企业预算人员不能全面掌握施工过程突发状况,在结算时没有考虑这部分原因,使工程造价失去准确性。
2.3建设施工方工程管理不善
建筑工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时间较长,覆盖范围广泛,工作程序繁琐复杂,同时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对工程项目整个施工期间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不能合理的调整资源配置,造成资金浪费现象。
2.4忽视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建筑单位忽视企业内部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将这个部门与企业看成一个团体,其团结协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只重视工程项目的招标过程和工程竣工结算过程,而没有足够重视工程造价的变化过程,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出整改措施,导致工程严重超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策略
3.1制定完善的预算编制体制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制度的编制是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中最为有效的管理措施,此时,作为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将对于该方面的重视程度提升起来,只有提前制定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才能为后续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提供依据。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预算的编制体制:(1)在工程的决策管理阶段,预算编制人员需要亲自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保证预算内容与实际施工状况相符合。(2)在工程设计管理阶段,预算设计人员需要围绕施工图纸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施工现场勘探,提升工程设计科学合理性。(3)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还应该在具体的预算管理过程中有效与当前的市场情况进行调研处理,按照原材料的实际价格进行预算标准的调整,将工程的使用成本应用与预算之间的差距压缩到最小。经过上述分析能够发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唯有将各个施工环节的预算管理做到最佳,才能真正提升整个工程造价工作管理质量。
3.2重视实施环节造价控制
实施阶段是整个工程建设当中资金投入量最大的一个时期,而且实施阶段是对招投标的延伸,也是对合同进行系列化管理与实施的一个过程。通过对当前建筑企业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绝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忽视实施阶段的造价预算把控,因此在这一方面带来了严重浪费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企业要认真分析出现超预算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方案。第一,外界存在着很多不可抗因素,针对于这些客观因素带来的施工阶段的超预算问题,企业要做好应急处理方案,早在建设前就要制定一系列的应急和应对方法,以便能够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避免给企业带来损失。第二,针对于主观人为因素造成的实施阶段超预算问题,企业必须要在完善施工技术,合理制定施工策略,有效防范和恰当处理合同变更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
3.3关注材料设备价格变动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整体的建设规模很大,施工周期很长,在这其中必须要运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但是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设备以及各项材料当中的价格会有着非常巨大的波动,因此会影响到造价控制的实践效果。但是施工企业通常会忽视材料设备价格变动这一问题,无论是在预算编制还是在预算执行过程当中,忽视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超预算问题。第一,采购人员要结合工程进度以及技术人员编制的各项材料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并依照这些计划来完成各项采购工作,以免出现材料以及资金浪费等问题。第二,对材料预定和实际用量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需要进行科学化的对比,以免出现材料过度消耗问题。第三,在采购工作实践当中要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对材料质量和价格展开对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资金消耗。
3.4提高造价预算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的超预算问题是目前制约建筑工程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造价预算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无法有效满足预算编制和造价控制工作的实施要求,进而也带来了很多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所以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根本的方法就是要提高造价预算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切实把握好工作规律,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企业要加强对造价预算人员的素质培训,最终制定一项完善化的工作方案,保证造价预算人员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认真负责的投入到造价预算工作中,切实把控好工程建设水平。除此以外,建筑企业还可以通过完善选聘制度的方法选拔更多的造价预算人才,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建设发展提供助力。
结束语
目前时期,国内的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有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亟待进行相应的整改和管理,作为企业预算管理人员,必须在健全的预算体制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预算变更次数,节省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投资。
参考文献
[1]韩建军.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26):145~146.
[2]杨涛.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与控制策略探讨[J].经贸实践,2017,18(6):132~134.
[3]王成,郑仕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策略试论[J].房地产导刊,2017,15(14):102~103.
论文作者:陈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造价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