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肿瘤医院 江苏淮安 2232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待产的初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这40例产妇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0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20例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20例产妇与对照组的20例产妇入院时的SAS、SD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分娩前的SAS、SDS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20例产妇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0例产妇中有9例产妇为自然分娩,其余11例为剖宫产,自然分娩率为45.00%(9/20);对照组20例产妇中有6例产妇为自然分娩,其余14例为剖宫产,自然分娩率为30.00%(6/20),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升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前心理护理;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167-02
孕妇在妊娠到分娩的过程之中会承担很大的压力,临产妇会对分娩产生恐惧感,为新生儿担忧,除此之外,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因素都会对产妇的心理造成影响。临床研究表明,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对胎儿以及产程造成不利影响,危害产妇及胎儿健康[1]。所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产妇不良情绪非常重要。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待产的初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分析了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待产的初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这40例产妇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的20例产妇年龄为23~32岁;妊娠38~41周;观察组的20例产妇年龄为24~33岁;妊娠37~40周;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没有明显区别(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20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向产妇介绍分娩过程;指导产妇进行产前保健;做好分娩前准备[2]。观察组的20例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具体为:①积极与产妇沟通,护理人员要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与产妇沟通时注意态度,用亲切关怀的口吻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并且根据产妇心理状态采取具体措施消除产妇不良情绪。另外,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能够让产妇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②分娩教育,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进行分娩教育,让产妇充分了解产程以及疼痛等知识,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感。③为产妇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护理人员要保证产妇病房清洁、舒适,保持良好通风,并且适当播放轻音乐,舒缓产妇心情[3]。④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对产妇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产妇家属参与到产妇护理之中,让产妇感受到家庭的支持与关怀,从而消除产妇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1.3 评价指标
以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4];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研究数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P值用以判定组间差异。
2.结果
2.1 心理状态
观察组20例产妇与对照组的20例产妇入院时的SAS、SD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分娩前的SAS、SDS评分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20例产妇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分娩方式
观察组20例产妇中有9例产妇为自然分娩,其余11例为剖宫产,自然分娩率为45.00%(9/20);对照组20例产妇中有6例产妇为自然分娩,其余14例为剖宫产,自然分娩率为30.00%(6/20),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产妇从怀孕到最终分娩既是一个生理变化过程,又是一个心理应激的过程。初产妇在妊娠期间,会对分娩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加之产妇情感比较敏感脆弱,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分娩。
产前心理干预主要在产妇分娩之前根据产妇的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技术以及心理学方面对产妇进行护理,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5]。产前心理干预中的分娩教育、为产妇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家庭支持都能够让产妇感受到大家的关怀,减少产妇的恐惧情绪,帮助产妇建立分娩信心。
观察组20例产妇分娩前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升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岑琼,戴丹菁.对初产妇实施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影响心理状态和分娩方式的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2):1856-1857.
[2]张丽萍,金玉芳,吴丽敏.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09):1207-1209.
[3]谢艳红.产前心理护理对孕妇的不良情绪改善、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9):1087-1088.
[4]林玉美,邢梅,刘业,乔海燕.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32(09):106-107.
[5]倪娟娟,吴勤爱,秦双梅,徐惠芳.初产妇分娩方式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护理学报,2015,22(12):59-63.
论文作者:周晓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产妇论文; 心理论文; 初产妇论文; 产前论文; 对照组论文; 状态论文; 自然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