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报告文学的国际视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告文学论文,视野论文,韬奋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邹韬奋(1895~1944),是现代著名的职业新闻工作者,他于报告文学也颇有贡献。韬奋33年7月到35年8月游历欧美苏联各国,历时两年有余,写作《萍踪寄语》(三集)和《萍踪忆语》(以下总提简称为“萍踪”),凡52万余字。“萍踪”一类,即通常所谓的游记。但这种游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并不同类。日本著名报告文学家川口浩对散文游记与报告文学游记作有区别。他认为散文“旅行记这种形式,一般容易地受那个人感情的牵制, 而且多数作品都只是消遣的读物, ……真正的Reportage,即使从现场的这一点讲, 也是应该以我们现在住着的社会,环境为材料,而叙述与我们自身有关系的生活和社会机构的。 ”〔1〕通览韬奋的“萍踪”,可见作者的视野并不主于名胜博物、山色水景,他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相”。作者出国考察“原是抱着学习或观察的态度,并不含有娱乐的雅兴”,〔2〕他自己曾说:“我的意思不描写名胜”。〔3〕韬奋五十多万字的域外游记,就其内容而言, 新闻性比较鲜明;其主旨含有显然的民主性和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因而是颇具报告文学风骨的作品。
考察报告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早期初具形式的报告文学大多采用记游一体。比如德国进步作家盖奥尔格·弗尔斯特尔的《环游世界的旅行》(1722年)就揭露了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残暴行径。俄国作家拉吉舍夫《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1790年),再现了农奴制度下农民的厄运,披露了把农奴当作牲畜一样公开拍卖等骇人听闻的罪恶事实,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地方贵族的义愤。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1903年,梁启超应旅美华侨的邀请,赴美游历,历时十个月,写成《新大陆游记》发表于《新民丛刊》“临时增刊”。其后,著名的域外游记还有瞿秋白的《饿乡纪程》(1932)、《赤都心史》(1924)等。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凡例》中曾点出了中国游记的新变。他说:“中国前此游记,多记风景之清奇,或客室之华丽,无关宏旨……今悉删去,无取耗人目力,惟历史上有关系之地特详焉。”作品重在描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百态。从史的角度而言,从作品内在的精神品质视之,我们可以认为邹韬奋的海外游记与梁启超、瞿秋白等人的同类作品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作品视野由传统游记的风景而为关系民生宏旨的社会大势。而邹韬奋则以创作主体的职业身份、创著数量的丰厚与内蕴的繁富、精警等的独特性,使他成为现代报告文学史上别于他人的一个颇为重要的作家。
二
韬奋的报告文学具有一种自觉的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换一表述也可谓之开放视野。报告文学在近代萌生发展,正可视为开放的产物。社会批判的色彩,民主精神的张扬,大众传播的媒体等,即是报告文学“开放”的物质条件与精神要素。韬奋的开放视野,从表征看来是外向的。这与近代注意向西方学习的先哲是一样的。同时,韬奋作品的国际视野又是十分自觉的。他说:“记者在观察研究的时候,在持笔叙述的时候,心目中却常常涌现着两个问题:第一是世界的大势怎样?第二是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4〕可见作者的视域是“世界大势”,其眼界是宏观的。这种眼界又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浩大之象。大视野正是韬奋报告文学的重要特征。
国际意识下的大视野,促使作者行万里长路,博览世界活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作者历经新加坡、锡兰、埃及、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苏联、美国等十数个国家,游踪所及达几十个城市。这样便使作者获得了无比丰富的信息量。信息,是构成报告文学文本的主要材料。这种信息别于小说、诗歌等纯文学中“艺术信息”的是它的新闻性。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时代性即是这种新闻性的解析。我们阅读韬奋的数集“萍踪”,仿佛有一种走进“信息中心”的感觉。这个中心,向读者发播着反映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大势的种种信息。这种信息对于当时的中国读者是“陌生化”的,充满了新鲜感。
“萍踪”负载和传输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密集性和辩证性等特点。作为报告文学,“萍踪”中的信息是实体信息,它是关于那时当代各国的社会信息。它给读者展示的非囿于一隅、一线、一面的图景,而是社会生活的百态。作者自谓《萍踪忆语》“对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如政治背景、劳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杂志和新闻事业等等,都根据种种事实,有所论述。”〔5〕而他于西欧与苏联诸国的观察叙写也是这样。总览社会物质与精神两端,细写各主要国家的人间万象,给读者布置的是关于叙写对象的大全景展览。我们仅从作品的标题就可以感到其信息容量的多样性。全书总看是长篇,但内中是若干互有联系又各自独立的短篇。以《萍踪寄语》第三集为例。这一集叙写作者在苏联的观察所得,凡18万字,由66个短篇组合,内容涉及苏联地方国家机构、群团组织、工业、农业、商业、新闻、体育、文化、教育、旅游等各个方面,对属于社会学范畴的若干侧面报道得更为细致全面。集中有《堕胎院》、《妓女治疗院》、《结婚和离婚》、《家属间的关系》、《民事注册局》、《性的关系的转变》、《工人城》、《罪犯创造的新村》、《托儿所》、《工资、工作时间和生产力》等作品。作品这种信息的多样性,作用于受者的是新鲜感、繁富感,由此刺激读者阅读的兴趣,并且使读者对所叙写的社会相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他们对世界大势的把握。
作品的多样性信息中,既有泛化的浅层的信息,同时也有具体的深层的信息。韬奋曾对英国妇女的地位作过考察。作者先援引英国女议员所说:“英国妇女做工赚工资的有六百万人,其中已结婚的约一百万人。”这里提供的只是显见的信息。作者不满足于此,通过自己深入的观察揭示出深层的富有新见的信息:“有许多妇女加入工作,似乎是好现象,但如仔细一研究,便知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资本家利用‘贱工’,妇女们的工资可以特别低;一是由于近几年来一般失业的日渐尖锐化——尤其是已往的三年以来——妇女不得不出来找工作做,以勉强支持家计。”〔6〕于此,作者透视现象深层,见人之所未见, 足见韬奋观察力之非凡。
以上所述信息的多样性是从“萍踪”整体而论的。如果从作者叙写的特定对象或单篇作品这一角度观察,则可见作品信息含量的密集性。读者阅览作品,关注的当是作品的信息量。报告文学纪实性的特点,决定其不能仰仗描摹虚化而敷衍成篇,而必须输入若干实体信息加以缀合。韬奋作品所具有的信息密集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信息的系列化和数字化。信息的系列化,在“萍踪”中是指作者将同题材中相关的信息编织成序列,实现“信息的连网”。这样,读者就某一对象获取的信息量就增大了。作者在《萍踪寄语》第三集中对苏联教育的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集中有一篇《苏联的教育制度及其特点》作为系列篇之总,概写出苏联教育的总体情况。继之,又推出五篇,选取各类学校中有代表性的加以细致报告。有报道综合性大学的,如莫斯科大学,更多的是介绍各种专门学校,如教育(师范)、铁道、音乐、纺织等专门学校。报告具体学校的作品对各校的师资结构、教学特点、学生构成及毕业去向等均有细致的叙写。在这一系列中总写分叙相得益彰。信息合成,使读者对苏联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拥有相当丰富的信息。数字化,在一般的文学创作中是需要避免的,因为它“枯燥乏味”。而在报告文学中不仅不应嫌弃数字化,而且有时它还是必要的。
信息的辩证性在“萍踪”中是显见的。报告文学是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产物。作为创作,作者对事物作出选择并加以表述,这无疑具有主观性;但作者无权对作品反映的对象进行虚构,他必须尊重事实,维护作品内容的真实性。报告文学中真实性,从哲学角度而言,应该是辩证层次上的真实性。而从信息角度视之,则应是信息的辩证性。韬奋的作品是真实的,因为它所提供的信息是辩证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尽管当时韬奋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在观察世界大势时,是力图运用科学世界观的。韬奋考察苏联期间,热情赞扬苏联是一个如日东升的新社会:“老莫斯科——市侩、贵族、地主和牧师们的莫斯科——过去了;新莫斯科——劳动者城的莫斯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努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实验室’的莫斯科——涌现着出来!”〔7〕但与此同时,读者也可以觉察作者并不是百俊遮一丑或百丑掩一俊,而是辩证观照,据实叙写。如对苏联的缺点也直言不讳:“我感觉在奥得萨面包店前面所见的许多人挤着购买面包的情形,也未曾不是在管理的组织上还有地方不无缺憾的缘故。总之在办事的效率上,西欧确有不少应为苏联所宜注意学习的。”〔8〕此外, 对苏联的扒手之烈也作详细的披露:“在苏联目前还有一件事也使旅客感到不便的,那便是偷窃和扒手之多,尤其是扒手,手段非常地伶巧高明,能使你丝毫不自觉中失却身上所带的东西。”〔9〕韬奋对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并不是视而不见。 他在《萍踪忆语》中写到美国的自动煎饼机:“这机器是用白铜造成,巧小玲珑,不但排在柜台后清洁美观,简直好象是一个活人在那里工作。回想到我们的油条烧饼店,油锅旁的龌龊,一塌糊涂,虽在炎夏,赤膊流着汗的工作者要一天到晚立在酷热逼人的炉旁苦干,情形相去实在太远了。”〔10〕作者正是以这种辩证的态度观察写作,所以作品既能传输主调信息,突出作品的主旨,又发布辅助信息,使得作品报道全面、公允,增加了作品的可信度。
三
韬奋报告文学的国际视野,是一种多视角观照下的国际视野。
这“国际”一词,从表征看来似乎单向的,外向的,即作为中国的作者了望外部世界,报道海外的信息。其实,从其内在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观察世界的视角是复式的,立体的。具体而言,就是作者既由中及外的观察,也有由外及中的思考,并且还有国与国之间的比照。而这正是韬奋作品国际性的精义之所在,并且也正是由于韬奋作品有这样的国际性特征,才使“萍踪”禀有博大的厚度和深刻的力度。
报告文学创作是一种传播行为。从“萍踪”的传播域看,显然是中国。发表的时段是一九三三年到一九三七年。可见作品所指,当是作用于国人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把握“萍踪”的意义。传播学研究者曾把传播的功能归结为岗哨、论坛、教师、娱乐四项。从报告文学的文体特性看,它的传播功能当以岗哨、论坛为显。尤其是岗哨的功能较强。“岗哨,从理论上说,即收集情报,以保持对环境的警戒与监视之意。有人称之为‘社会雷达’。”〔11〕这种“岗哨”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分析和揭示社会,并将其成果供给普通人;其二,即作为一种政治学意义上的反馈,它收集信息提供给统治阶级或政治分析家。韬奋考察域外,而其指归却是国内。他通过对国外社会相的真实披露,使国人对世界大势了然于心。韬奋并不是单纯的信息报道员,而是激扬文字的社会评论员。他对中外事状的精警评说,启民众之思,戒当局之政。他对国外社会情形的叙写,旨在为国人寻得观察思考的参照系。他所希望的是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醒悟,以形成改造、解放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力量。这就是“萍踪”所具有的具体的“岗哨”之功。如果我们分析韬奋“萍踪”的创作背景,研究其作品的内在质料,便可发现作者外向与内向视角合成之所见、所闻、所议、所思,正是作品主旨之所在。三十年代中叶前后,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的进攻已经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民众同仇敌忾,积极抗日;国民党政府则奉行不抵抗政策,并鼓吹“攘外必先安内”,加紧发动内战。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存有某种幻想,对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前途则持有怀疑。困惑、幻灭、苦恼是许多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韬奋的“萍踪”帮助当时的知识分子以科学的方法观察世界大势,认清中华民族的前途。“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群众,因受他的影响,在政治上逐步觉醒过来,走上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大道。这是韬奋一生中对于中国革命事业最伟大的贡献。”〔12〕
从韬奋自己表明的写作思想看,我们也可知“萍踪”的视角是双向的。作者写作“萍踪”时常常考虑两大问题,即世界的大势和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韬奋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要研究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不得不注意中国所在的这个世界的大势怎样。这两方面显然是有很密切的关系。”〔13〕韬奋是用系统的观点观察事物的,他从中国看世界,也从世界看中国,赴海外考察,既是多年的愿望,又是当局逼迫所致。1933年6 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负责人之一的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韬奋作为这一组织的执委也被列入“黑名单”。他不得不于同年7月14日流亡海外。正如韬奋自己所说:“记者此次离国, 实带着苦闷和憧憬而去。漫漫长夜,不甘同流合污的,谁都感到苦闷。 ”〔14〕但他作为“爱国志士、 民主先锋”(朱德题词)是决不会停止战斗的。游子在外,心系祖国。他在作品中借用友人来信中所引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心志:“……记得什么人,也许是郑振铎?在出国的轮上作诗说:‘祖国现在需要战士,我却离开了她,那似乎不该,但,我离开她不是一种消极的退避,是到别的地方去,擦亮我的铠甲,磨锐我的兵器,预备来做一个更勇猛的战士!’”〔15〕后来的情形也确实是如此。韬奋于1935年8月回国后即为国家兴亡奔走呼号,“为救国运动, 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殷殷以祖国人民为念”。〔16〕1936年11月与沈钧儒、沙千里等志士因“爱国罪”于上海被捕。(史称“七君子事件”)《萍踪忆语》最后八篇就是作者被拘押于苏州高等法院看守所期间所写的。创作主体的这些情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萍踪”的主旨。
“萍踪”的外向视角是显视角,内向视角是隐视角。从文面上看,作者所写是涉外的见闻。这是叙写的主体。但我们也可以发现作者在叙写主体时,常常信手拈来地联想及国内诸事,并作很有意味的述说。这种述说往往嬉笑怒骂,语含风骨。《初集·海上零拾》在叙述之中,转插某君所言:“出国旅行于健康上很好处……他说在国内最损害健康的事情莫过于每天的看报!所看到的关于国事的种种新闻,无论是关于外交,或是关于内政,总是使你看了不免‘发昏章第十一’”饭前看影响胃口,睡前看损害睡眠。作品中有的是这类“插白”。这类“插白”告诉我们,作者在睁大眼睛观察世界的时候,有一只“冷眼”正注视着国事。这些“插白”是读者理解作品大意、把握作者心路的“文眼”。这种“文眼”从形态与蕴藉看,与杂文之体相类。从内在的精神品质看,报告文学与杂文是相通的,胡风就以为“‘速写’,就是这种杂文底姊妹。”〔17〕(这里的“速写”实指报告文学)韬奋的报告文学例证了胡风的这种观念。杂文式讽喻是韬奋报告文学重要的艺术特色。这种讽喻有的直截了当,直见其旨。在法、德两国间有两个小国比利时和荷兰,“但这两个小国家虽被加上一个‘小’字,在你抢我夺的这块地方上,居然能靠着自己斗争的力量,终于能维持他们的自由平等的地位,这时,来自‘大’国的我,来自‘大’而任人宰割的中国的我,到这两国里看看,实在没有法子消除我的惭愧的心影。”〔18〕这里作为比照的对象是十分清楚的。有的则含而不露,但机锋更锐。“在德军侵占比境时,比国当局只想到死抗暴敌,并未曾想到一面准备不抵抗,一面把这些宝藏移到别处去,这大概因为他们深知国土一块一块地被暴敌侵占去,搬移宝物何用!况且他们没有不平等条约的妙用,没有什么租界可供移藏宝物……”〔19〕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隐去了某些话语述说的主语,但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国民党统治者无情的嘲讽与强烈的抨击。
如上所言,韬奋报告文学的国际视野,是多视角观照下的国际视野。这种多视角也体现在作者对域外国与国之间的比照观察上。这种比照观察,构成“萍踪”的主体结构。韬奋游历观察十数个国家。他将这些国家分成两类:一类是美英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类即是苏联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两者的比较观察是他对世界大势考察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帮助他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当时世界的总体格局,并通过给出这种总体格局,勾划中国社会运行的方向。创作主体善于将观照对象互视比较,从而增加了“萍踪”的分析性。报告文学别于纯文学的,除了它的题材具有新闻性的特征外,还有很重要的标志物,就是它的政论性或曰论说性。“有些报告文学是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角度进行评论的,即带有‘学术性’。”〔20〕韬奋的作品即有显见的学术性。我们发现,在“萍踪”数集“弁言”中,韬奋一再强调“研究”这个字眼。这表明写作主体的角度定位决非仅是信息的记录员,而更重要的是对信息有所思考分析的“研究员”。研究的基础是对两大阵营作微观具体的对照以见双方的优劣。比较的涉及面广泛,遍及社会生活诸方面。有时比较的角度很小,但却反映出对比两者的本质的差异。作者在游览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时所作的比较便是这样:“据说到过大瀑布游览的,每年总在两百万人以上。但是我们仔细观察那些游客,多是所谓有闲阶级,这个现象不免引起我和P 在苏联名胜雅尔达所见的回忆。在雅尔达,你可以看到工农大众以及一般工作者享用名胜的快乐景象,这当然不是在今日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所期望得到的。”〔21〕作者通过在美苏两大旅游胜地所见游客身份的不同,比较出两种社会制度根本属性的对立。研究的提升,则是对所见的种种具体物象作出抽象、概括,给人以理性的启示。韬奋认为:“现在的世界,除苏联外,很显然的现象是生产力的进步已和生产工具私有的社会制度不相容。 ”〔22〕一语中的,揭示出资本主义的痼疾之所在。他的卓然之见, 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显得异常深刻,表明作者已由爱国的知识分子逐渐成熟为马克思主义者。后来,韬奋遗嘱:“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23〕”,这种没有丝毫纯功利的崇高追求,其思想基础正可以“萍踪”中悉见。在“萍踪”中,多的是对国内时政的忧思和激论,但在危难之中,作者又不失对祖国前途的信心和美好憧憬。作者正是以这种信心与憧憬为全篇作结的:“中国必有光明的前途……不过这光明的前途不会自己来的,必须我们共同努力,促成它的实现。”〔24〕这里,反映出作者作为一个报告文学家高瞻远瞩的识见。
我们可以这样说,韬奋代表了一个时代思想的精英!从报告文学角度看来,多视角观照下的国际视野,成就出作品大信息量、大思想当量的“大势”。就其创作的数量规模和内在质量而言,韬奋在现代报告文学史上似是第一人。
注释:
〔1〕《报告文学论》,沈端先译,刊《北斗》第2卷第1期
〔2〕〔14〕《萍踪寄语·初集·开端》
〔3〕《萍踪忆语·南游》
〔4〕〔13〕《萍踪寄语·初集·弁言》
〔5〕《萍踪忆语·弁言》
〔6〕《萍踪寄语·初集·家属关系和妇女地位》
〔7〕《萍踪寄语·三集·莫斯科的鸟瞰》
〔8〕《萍踪寄语·三集·回到莫斯科》
〔9〕《萍踪寄语·三集·上岸后的第一天》
〔10〕《萍踪忆语·物质文明与大众享用》
〔11〕邵培仁主编《艺术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韬奋文集·代序》
〔15〕《萍踪寄语·初集·首途》
〔16〕中共中央电唁韬奋逝世(《韬奋文集》)
〔17〕《论速写》,刊《文学》第2卷第1期
〔18〕《萍踪寄语·二集·游比杂谈之一》
〔19〕《萍踪寄语·二集·游比杂谈之二》
〔20〕张春宁《中国报告文学史稿》,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
〔21〕《萍踪忆语·由大瀑布到大工厂》
〔22〕《萍踪寄语·三集·弁言》
〔23〕《韬奋年表》,见《韬奋文集》(一),三联书店1955年版
〔24〕《萍踪忆语·美国殖民地——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