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语用模糊研究可视化分析论文

基于 CiteSpace的国内语用模糊研究可视化分析

刘诗宇

(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 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对语用模糊的研究发文量虽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关研究以区域性研究为主,跨地区研究者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该研究主题呈现很强的聚集性,涉及语用功能、顺应理论、关联理论、礼貌原则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 语用模糊;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之一,广泛运用于日常言语交际中。语义的模糊性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等不同方面,对此前人已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从语用角度对语言模糊性进行综述的论著相对较少。本文试图利用信息可视化方法——知识图谱,并结合定性分析,从文献发表数量、作者及机构分布、关键词及突现关键词聚类、术语分布来梳理和分析1993年-2018年国内语用模糊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前沿。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语用模糊”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3年至今的文献,排除不相关文献后,以“Refworks”的格式进行保存,得到有效文章441篇。运用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将有效文献的数据转换成CiteSpace可以识别的441条。将441条数据导入CiteSpace建立以“语用模糊”为主题的数据处理项目,时间跨度(Time Slicing)为1993-2018年,共26年,时间分区为1年。整体技术路线图1:

图1 语用模糊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技术路线图

二、结果分析

(一)年度发文量分布

某领域期刊论文的数量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1]64。本文对语用模糊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做全面统计发现,2001年之前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都在5篇以内,到2002年开始急剧上升,2010年达到第一个高峰至47篇,两年后论文数量下降至33篇,2013年上升至42篇后呈下降趋势,但尽管如此,2013年以后的年均发文量都在10篇以上,由此说明语用模糊研究依然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二)作者及合作机构分析

将转换后的数据导入CiteSpace,时间跨度(Time Slicing)设为1993-2018年,共26年;时间分区(Years Per Slice)设为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选择作者(Author)和机构(Institution);采用寻径算法(Pathfinder)。结果发现发文最多的作者是苏则坤(5篇),其次为席晓青、张慧芳、俞东明等。最多的研究机构为绥化学院和黄冈师范学院(各4篇),其次为杭州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其中发文较多的研究者中仅郭亚银和路东平有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固定的同领域合作研究者。研究机构及研究者彼此间的节点连线不明显,表明研究者多限于同校间不同院系或同区域院校间的合作,跨区域性合作研究不足。

(三)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是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分析关键词可知某个领域的研究热点[2]。通过对1993年—2018年国内语用模糊领域研究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居于前几位的研究热点有交际过程、模糊语言、语用策略、模糊、语用学、顺应理论。语用模糊研究较多以顺应论、合作原则、关联理论、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且研究对象需放在交际过程、语境中去研究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功能和策略。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和定性分析,发现国内语用模糊领域研究在以下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四)前沿术语分析

在研究领域上,语用模糊不仅仅局限于理论语言学范围内,在2008年还出现了在翻译领域、认知领域对语用模糊进行的研究。总体而言,语用模糊的研究越来越注重人们在生活中的应用,由文学材料分析到真实语料提取,由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且运用的理论基础以及选取的研究角度更加多元化。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与邻里效应均会对农户的行为产生影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户的参保行为与生产要素的购买行为。

在语料选择上,早期研究中较多关注的是文学作品、法律语言的模糊性,随着人们意识到语言模糊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2013年开始兴起交际策略、话语角色、会话结构等语言交际方面的模糊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2014年开始关注网络语言的模糊。

在研究对象上,由最开始停留在理论层面对模糊性界定评述,至2005年开始出现语用模糊的生成机制、动态语境研究,以及在实践层面上开始关注语用模糊的语用功能和模糊策略。

在理论基础上,2005年之前出现的术语中关联理论是热点,2006年出现了以顺应论、合作原则研究语用模糊的趋势,2007年礼貌原则开始兴起,直至今日在语用学领域,礼貌人际也是研究热点之一。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关于语用模糊的44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语用模糊领域的研究趋势、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得出的结论表明,国内对语用模糊的研究近年来发文量虽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关研究以区域性研究为主,跨地区研究者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主题呈现很强的聚集性,涉及语用功能、顺应理论、关联理论、礼貌原则等多个方面,其中语用模糊策略和功能以及顺应理论是该领域研究前沿。

将转换后的数据导入CiteSpace,时间跨度(Time Slicing)设为1993-2018年,共26年;时间分区(Years Per Slice)设为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选择关键词(Keyword)和术语(Term);进行时间区域可视化(TimeZone View),发现结果如下: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果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传奇”——饮马河,记录着人类的文明,流淌着历史的印迹,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荡涤着每一个热爱它的人的灵魂。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将饮马河的起源娓娓道来,其间或引经据典或有感而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的、丰满的、有情怀的大河印象。饮马河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无不激励着它的每一个子民热爱母亲河、建设母亲河的激情,也时刻提醒着大河儿女“不可一味向大自然索取”。大河已馈赠了我们许多,接下来是不是到了我们回馈的时刻了?

(二)存在问题

在分析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本文又利用CiteSpace进行了突现关键词探究。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较多或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被称为突现词,学界通常以此来判断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与趋势[3]10。结果显示,御用模糊研究前沿与趋势和上文的聚类分析基本一致,说明热点问题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第二,研究内容局限。通过关键词和术语分析发现,虽然现有研究关注文学作品和日常交际用语的模糊性,但是例如政治话语、媒体语篇等的语用模糊研究明显不足,且研究的理论支撑多为顺应理论、关联理论、礼貌原则等,其他视角的研究还较为欠缺,例如批评话语分析视角、批评语用学视角等。

首先,关注度下滑。通过发文量可知2008-2013年间是语用模糊的快速发展期,而近些年对其关注度明显下降。实际上,由于语境呈现动态性,语用模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逐一对其进行分析,但是无论是正式语言和非正式语言、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都存在语言使用上的模糊现象,而模糊的方式和意图正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第三,研究深度不够。现有研究局限在研究语用模糊的形式和功能上,而语用模糊背后反应的个人心理、社会文化、民族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还没有深度挖掘。理论上,人们总是认为语言表达就要追求明晰、准确,让对方清楚明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然而,人们又经常刻意或无意地使用模糊语言,这正是被人们忽视的研究角落,更需要深入挖掘与关注。

在此次研究当中,所有入组对象都需要分别接受经阴道二维腔内超声检查与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以看出,虽然三维超声确诊的例数要稍多于经阴道二维腔内超声,但是两种检查方式的数据对比后无差异存在,经阴道二维腔内超声确诊例数十分贴近三维超声检查。从此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经阴道二维腔内超声检查对于女性产后耻骨直肠肌损伤存在明显优势。

(三)研究展望

通过分析我国语用模糊相关文献,并结合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对语用模糊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其次,扩展研究角度和理论支撑;最后,加强研究深度,例如可以从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语用学视域研究政治话语中模糊背后的权力操控或是意识形态的差异等,这也是研究者后续会关注的问题。总之,语用模糊需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该领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希望本文为语用模糊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5.进行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确定评价等级。将各级指标的权重和模糊判断矩阵加权求和,依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归一化向量中最大值作为评价等级。并通过对模糊矩阵的分析,厘清该门课程哪些方面较好,哪些方面不足,从而可以提出针对性意见促使提升。

内分泌失调是临床女性常见生理现象,由环境、生理及营养等方面因素引起。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及家庭对女性造成的压力急剧上升,导致内分泌失调发生率增加。内分泌出现失调后,患者极易出现痤疮、肥胖、不育及妇科、乳房等表现和疾病,对其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立即对其实施对应治疗,确保其健康。本研究选取300例内分泌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50例采用克罗米芬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绝经促性腺激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参 考 文 献]

[1]岳秀丽,靳宏博.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科技查新研究状况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1): 64-67.

[2]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3]王娟,陈世超,王林丽,杨现民.基于CiteSpace的教育大数据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6,(2): 5-13.

[作者简介] 刘诗宇(1991-),女,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5823( 2019) 07- 0084- 02

[收稿日期] 2019- 04- 18

[责任编辑:白彩霞]

标签:;  ;  ;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语用模糊研究可视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