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论文_杨周,常凤梅

浅析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论文_杨周,常凤梅

菏泽市公路管理局工程四处 山东 菏泽 274000

摘要:软土地基是公路施工过成长常见的地质类型,该种地基具有含水量高、土质缝隙大的特点,对于公路的耐压性能具有不利的影响,假如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效处理软土地基,有可能造成公路裂缝、变形等不良的结果。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和分析软土地基的相关处理技术,并根据具体的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在软土地基地质条件下的公路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软土地基破坏公路的几种主要形式,并对影响软土地基处理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建设高质量公路工程时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地质条件存在较大差异,这必然会对公路建设带来不少挑战,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即是其中一种。该种地基具有含水量高、土质缝隙大的特点,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公路断裂变形等严重后果,给公路的性能与安全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公路的维护费用,造成财政资金的严重浪费。因此,对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软土地基破坏的主要形式

2.1.1浸水下沉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产生大量的废水,但由于软土地基本身并不具备强大的排水功能,所以其遭受废水浸没的现象比较常见。如果是未经合理处理浸水地基上建成的公路,若承载压力太大,即会引发其最为薄弱的部位下沉,轻则导致路面不平,重则路面完全断裂,给行人和交通带来极大的隐患。

1.2拉伸断裂

在软土地基上建成的公路,由于长期受到路面行驶车辆的振动及其自重的影响,可能造成地基下沉或道路边坡土体隆起现象,不仅会使路基的整体强度遭到破坏,还可能会导致路基滑坡情况的发生,从而造成路面断裂,且因为裂缝彼此之间的拉伸,最终形成贯穿路面的断裂带。

2.影响软土地基处理客观因素

2.1土质因素

根据地基土质的不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差异性处理方法。实践证明,压实法对粘性土质地基的处理是极为有效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机械对土体的振动;砂性土质的地基则可以选择砂桩法,但对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液化砂土要进行及时合理的处理,也可选择压实法,其操作要点与粘性地基相似,尽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此外,若软土层厚度较薄,应首先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主要方法是填筑砂石等材料来改善地基结构。若软土层的厚度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则可采用排水法使其自然沉淀固化,从而提高软土层的牢固性。

2.2设计因素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及对公路的要求都不尽相同,因此对其建设质量及等级也存在较大差异。毋庸置疑,若设计时即定义为高级公路,其工程建设质量会要求很高,路面的平整度也要达到相当的标准,那么为了确保公路有一个稳固的基础,对软土地基的沉淀处理是不可或缺的程序之一,只有沉降到一定标准,后续的铺设方可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反,若设计时即定义为乡村公路等级别较低的,则先进行简易的路面铺设,等到地基自然沉降结束,再进行正常的路面铺设的方法是可行的,不只能够节余一定的资金,也会使施工进度大大提前。同时,影响软土地基的施工因素中还包含公路的形状,若路堤较宽、海拔较低,可采用置换法有效控制路堤的局部变形和开裂。若设计等级高,同时土质较差,则需要采用压重法加固软土地基,从而保证公路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2.3外部环境因素

众所周知,公路施工是纯粹的露天施工,因此,气候及周围环境都会在施工作业中产生重要影响,如施工机械的振动幅度、噪声大小和地下水位的变化等等。所以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软土地基所处的客观环境,若路堤高且路基软,则要将对周边建筑及居民的影响考虑其中,尽最大可能避免在人口密集区施工,从整体上权衡和把握软土地基的沉降水平,避免拉伸断裂现象的发生。

3.相应的应对方法及措施

3.1强夯法及强夯置换法

在我国长期的公路施工实践中,强夯法成为大多数施工单位处理软土地基的首选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地基强度,且设备相对简单、工程进度快,即能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因此,该方法受到了很多施工单位的青睐。但并不是所有的软土地基的土质都完全相同,如果属于粘性土质,那么采用强夯置换法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方法与强夯法的操作原理大体一致,但在处理粘性的软土地基工程中,该方法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2表层处理法

准确来讲,该方法针对不同的土质及土层厚度可分为两方面内容,一是排水,二是铺垫材料。按照不同的情况,前者主要应用在土质较好且土层达到了一定的厚度,但含水量较大的地基处理过程中,利用挖设沟槽排出其中的水;后者则适用于土质较差而且软土层较薄的地基处理过程中,利用铺设砂石料或者粉尘等材料,从而使地基的土层更厚更牢,但在铺设粉尘时需要时刻注意地基表面的排水情况,确保排水情况良好。

3.3喷射注浆法

该方法是指将固化浆液装入机械中,并通过带有高压喷射嘴的注浆管将其和泥土充分混合,实现快速凝固,从而达到加固和改善软土地基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普遍适用于各种土质的软土地基,无论在何种地质条件下都可以适用;其劣势在于成本较高,且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我国并没有得到推广和普及。

3.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发挥公路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加强对公路施工质量的管理。在公路施工的具体实践中,经常会面对软土地基的地质条件,能否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所以,全面了解软土地基常出现的危害形式,掌握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并且充分考虑土质、公路设计和施工环境等因素,运用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坚固程度,为高质量的公路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杰. 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要点探析[J]. 黑龙江科学,2014,06:89.

[2]岩立斌.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剖析[J]. 江西建材,2016,03:218.

[3]陈风.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其主要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3:170.

[4]魏兆耀. 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要点探析[J]. 科技与企业,2015,08:145.

[5]贾晓峰.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3:139-140.

论文作者:杨周,常凤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浅析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论文_杨周,常凤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