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和院感控制的护理探讨论文_郭平

郭平

隆昌县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并探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型仪VIPEK2检测患儿的致病菌类型。同时,在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院感控制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2例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为:肺炎克雷伯菌51.39%、大肠埃希菌31.9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5%、鲍曼不动杆菌1.39%、铜绿假单胞菌1.3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39%。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未及时隔离,患者病区环境消毒护理不完善,患者细菌传播源控制不足,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患者住院时间过长;院感控制护理措施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及时隔离;患儿病区环境消毒护理;控制感染患者细菌传播源;护理人员加强自身手卫生护理;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加强易感人群护理。结论:在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院感控制护理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小儿;医院感染;控制护理

【中图分类号】R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349-02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alysis and nursing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in children a sense of control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for the control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 hospital infection. Methods: 72 cases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in childre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our hospital,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type automatic microbial typing for VIPEK2 detection in children.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 hospital, establish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Results: 72 cases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distribution: 51.39% Klebsiella pneumonia, Escherichia coli 31.94%, 12.5%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Bauman Acinetobacter, Pseudomonas aeruginosa, 1.39% 1.39%, 1.39% resistan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Risk factors include: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nosocomial infection patients not timely isolated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patient ward environment disinfection is not perfect,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propagation source control deficiencies, nursing staff hand hygiene awareness is weak, long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patients;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nursing measures Shi Baokuo: children timely isolated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in ward environment disinfection; care; infection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propagation source; nursing staff to strengthen its hand hygiene nursing; shorten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strengthen susceptible nursing.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 hospital, establish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children;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of nursing

抗生素作为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在临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良好的药用价值。然而,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事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广谱抗菌药物的研制开发和广泛应用,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多重耐药菌(MDRO)的产生及流行,其所引发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给医院感染防控和患者的临床治疗都带来极大的挑战。临床上,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耐药菌的监测,并予以针对性的院感控制护理措施是提高院感控制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我院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监测患儿主要耐药菌的基础上探讨了院感控制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39例。年龄30d-12岁,平均(10.3 ±1 .4)岁。

1.2方法

1.2.1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

分别收集本组72例患儿细菌检测标本,标本来源包括:血液、尿液、痰液、分泌物等。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对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后,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型仪VIPEK2对标本进行细菌鉴定,监测本组72例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其中,MDRO判定标准为:分离菌株对用于治疗该细菌感染的3种以上(含3种)不同类抗菌药产生的耐药菌株[2]。

1.2.2院感控制护理措施制定

根据患儿细菌监测结果,在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院感控制护理措施。

2 结果

2.1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本组72例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为:肺炎克雷伯菌51.39%、大肠埃希菌31.9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5%、鲍曼不动杆菌1.39%、铜绿假单胞菌1.3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39%。

2.2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2.2.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未及时隔离

卫生部发布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中明确要求医院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引发医院感染。然而,目前国内报道的多起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均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未及时隔离有关[3]。

2.2.2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区环境消毒护理不完善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区传染源众多,加强患者病区环境的消毒护理是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然而,据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感染病区环境消毒护理不完善、消毒护理措施不彻底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4]。

2.2.3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细菌传播源控制不足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自身的唾液、痰液及日常用具、用品等是细菌传染的重要源头。而在住院期间,许多患儿因自身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意识的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随地吐痰,将未经消毒的日常用具、用品暴露在公共区域,这些都是导致细菌传播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2.4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能成为接触多重耐药菌最多的人群,成为传播者。因此,消除护理人员细菌定植是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部分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前后未及时进行手消毒,这是导致多重耐药菌传播及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4]。

2.2.5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过长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菌传播的机会越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

2.3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

2.3.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及时隔离

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跟进感染患儿的细菌监测动态,一旦发现感染患者出现多重耐药时,配合临床医师立刻向感染管理办公室进行汇报。并加强患儿病史采集,了解该患者病情进展、抗生素应用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以便为后期医院感染的控制护理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于患儿隔离之前,向患儿家属耐心、详细的讲解患儿的感染病情及隔离的目前、意义和重要性,取得患儿及家属的隔离配合。然后,将患儿及家属安置于单人间,或将带有同类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同时,保证与患儿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血压计、听诊器、输液架、体温表等要专人专用。

2.3.2患儿病区环境消毒护理

为控制多重耐药菌院内暴风流行,护理人员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病区环境的消毒护理:(1)病房开窗通风一次,并行臭氧消毒,2次/d, 30min/次。(2)病房地板每日用消毒液清洁拖扫;床架、床垫、床头灯、门窗、墙壁、物品柜等每日消毒;洗手池、大小便器每天用0.5%速消净擦洗;病床单于患儿离院后要进行终末消毒,棉被、枕头定期消毒(太阳暴晒),有污染严重的要随时拆洗,被褥服装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3)隔离患者用过的听诊器、血压计等采用消毒液擦拭,同时,上述器械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浸泡在含氯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4)注射器使用后将针头取下浸泡于消毒液(健之素或洗消净)中,取血注射器、各种器械分别浸泡在消毒溶液中。

2.3.3控制感染患者细菌传播源

护理人员主动加强对患儿及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详细讲解多重耐药菌院内暴风流行的危险,让患儿及家属掌握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常识,促进患儿及家属了解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害和细菌传播方式,鼓励患儿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并叮嘱患儿(年龄较小者由家属配合看护)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卫生纸捂住口鼻,并用纸巾将痰液包好按医疗废物处理。同时,不要近距离面对他人大声说话。另外,对患儿所用的物品在未经消毒处理前,不得随意带出,更不能给他人使用。从而尽可能地控制感染患者细菌传播源,控制医院感染[5]。

2.3.4护理人员加强自身手卫生护理

护理人员在予以多重耐药菌患儿临床护理的各环节中,均是接触感染菌、导致感染菌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自身手卫生的护理,严格执行洗手制度,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6]。

2.3.5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加强易感人群护理。

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儿,临床上除选择抗菌效果更好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并降低多重耐药菌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的重要环节。因此,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感染疾病的综合护理,尽可能的促进患儿尽早治愈,从而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同时,针对医院其他多重耐药菌易感人群,应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护理人群,护理人员应提高警惕,对易感目标人群加强平衡膳食指导与营养搭配,提高这类人群的自身防御机制,以降低易感人群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7]。

3 讨论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是医院感染危害的集中体现,也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2014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首份“全球抗生素耐药报告”表示,抗生素耐药已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而耐药性细菌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与流行,不仅给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严重的困难,同时其传播快、范围广、传播途径多等相关因素,导致医院感染呈现出复杂性、难治性的特点,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控制难度。这都有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恐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是控制医院感染风险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本研究中,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致病菌的监测,在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院感控制护理措施。结果显示本组72例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格兰氏杆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与文献报道的小儿多重耐药菌感染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同时,经分析得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未及时隔离,患者病区环境消毒护理不完善,患者细菌传播源控制不足,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患者住院时间过长。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制定出针对性的院感控制护理措施,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及时隔离;患儿病区环境消毒护理;控制感染患者细菌传播源;护理人员加强自身手卫生护理;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加强易感人群护理。

综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是当前世界医疗机构关注的热点,控制护理工作中在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院感控制护理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娟,许渝. 2012年某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分析[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03):7:2-273.

[2]王丽芳,成翠红. 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分析及应对措施[J]. 临床医药实践, 2014,23(01):67-69.

[3]孙丽辉,赵艳梅,周晓杰. 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27):5758.

[4]毕媛,郑焱,喻小芳.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分析与控制措施[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7):15-16.

[5]朱艳萍. 2012年我院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的分析及干预[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08):31-32.

[6]晋国蓉,蔡鑫,任祝惠,等.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防控[J]. 云南医药,2013,12(06):553-555.

[7]杜明梅,邢玉斌,索继江,等.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实时监测与预防控制[J]. 中国医院,2013,17(03):3-5.

作者简介:

郭平,1969年12月06,女.汉族,内江市隆昌县,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论文作者:郭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小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和院感控制的护理探讨论文_郭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