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010-0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风险管理对于小儿手术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指导临床选择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于观察组的50例手术患儿,采用风险管理[而对于对照组的50例研究对象,则使用常规管理。与此同时,观察记录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临床护理效果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为患儿提供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即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相比,其疗效更为显著。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小儿手术护理中,利用风险管理可以获得更显著的护理质量,以及较低的护理风险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小儿手术;护理质量;风险管理;常规护理;对比【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riskmanagementforpediatricsurgicalnursingquality,andtoguidetheclinicalselectionofthebestnursingmethod.Methods:50casesoftheobservationgroup,theuseofriskmanagement;andforthecontrolgroupof50subjects,theuseofconventionalmanagement.Atthesametime,theclinicalefficacyofthepatientsinthenursingperiodwasobservedandrecordedallthepatientsservedasthestudyobject.Results:accordingtoclinicalnursingeffectofthestatisticaldataanalysisshowsthatforthechildrentoprovideriskmanagementcanreducetheincidenceofriskand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theobservationgroupofclinicalefficacyandcontrolgroupofnursingeffectcompared,theeffectismoresignificant.Theclinicalefficacyofthetwogroups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p<0.05),thestudy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scussion:inpediatricsurgery,theuseofriskmanagementcangetamoresignificantqualityofcare,aswellaslowerriskofnursing,soitisworthpromotinginclinicalnursing.【Keywords】pediatricoperation;nursingquality;riskmanagement;routinenursing;comparison;
为探究出针对小儿手术护理的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1],我院随机抽取100例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护理期间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诊治的100例手术小儿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介于3岁至13岁之间,平均年龄(6.8±2.6)岁。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给予观察组患者风险管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管理。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管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我院手术的常规护理方式。
1.2.2观察组:对观察组的手术患儿采用风险管理方法[2]。主要措施:1.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服务意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学习,规范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护理行为;护士长每天进行护理行为监督检查,及时寻找出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2.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医院方面定期为医护人员组织培训,选聘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医护人员最新的护理进展,要求其掌握护理方面的各项技能,以给予患者更加优良的护理服务。
3.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科室护士长可以在相关方面密切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以及各项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合理地安排值班班次,实施人性化的管理。
1.3观察指标[3]: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诊治的100例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0例患者进行管理疗效对比。将被选中的所有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儿手术中由直接因素或是间接因素导致的护理风险,并对我院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且对结果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例数(例) 护理风险(率) 护理质量
观察组50 1(2%) 100.35±0.18
对照组50 3(6%) 93.23±3.24
对比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发生护理风险1例,即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发生护理风险3例,即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儿中护理质量为100.35±0.18,对照组的患儿的护理质量为93.23±3.24,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3讨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风险护理已经获得更深层次的了解,逐步了解到风险管理在小儿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因此,对于小儿手术的护理也获得了巨大的进展。小儿由于其身体的特殊性,在手术中常常比成人更加容易发生护理风险,因此,在手术护理中,医护人员要密切注意患儿的各项指标状况,积极学习并使用各种风险管理办法,将其投入到本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中,提升我院的护理质量[4]。
现阶段我院致力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研究,这对于提升我国、甚至于世界的小儿手术护理质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5]。根据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研究对象的临床护理效果也可以看出,如果给予患儿风险管理,它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是远远低于给予常规管理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的。因此,笔者认为,在护理手术患儿时,适当参考本次研究观察组的风险管理办法,护理人员重视在患儿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切风险,并提供积极的预防的措施,防止问题或是风险的发生;针对患儿的以及患儿家属的消极情绪,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给予其适当的人文关怀,降低其焦躁情绪的发生可能性。这样就可以在临床护理中行之有效的防止风险的发生,并获得事半功倍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儿手术护理中,利用风险管理可以获得更显著的护理质量,以及较低的护理风险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1]朱小宁.小儿手术麻醉期间的护理方法探讨[C].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国际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09:1437.1438.[2]HuLing,WuJiuju,ChenJingqi,etal.Applicationofriskmanagementinpediatricsurgery[J].contemporarynurse(ComprehensiveEdition),2010(9):33.34.[3]万丽.循证护理在小儿五官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4):2653.2654.[4]魏革,胡玲,林华,等术中护理记录与“举证责任倒置”的新思维[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2):71—72[5]杜合英,谢卫珊,李美清“零缺陷”服务管理理念在小儿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6,5(5):64
论文作者:袁仕平 杨 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4
标签:手术论文; 风险论文; 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