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教学刍议论文_罗盼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教学刍议论文_罗盼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堡面前中心小学,湖南省 邵阳市 422831)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强化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探究热情的培养,能够实现知识内容的形象化、生动化呈现,也能够实现学习重点难点的有效突破。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融合教学

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实施课堂导入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难以保持有效注意力的长时间聚焦,而且他们的认识非常感性,感兴趣、喜欢的内容会一下子抓住他们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就注重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应用实现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有效聚焦,强化课堂教学情景的有效创设,将学生的带入到良好的学习与思考情景之中,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内容的学习认知。比如,在《乌鸦与狐狸》一文的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体验与把握,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出问题:“狐狸之所以能够一次一次地将乌鸦嘴里的肉骗走,完全是因为狐狸的狡猾吗?”在学生们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与该故事有关的内容制作成动画片并为学生们进行播放,这样在直观的画面之下,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入有效地理解文章的主题主旨和情感表达。这个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采取交流讨论的方式,并对学习的进度进行自主掌握,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实现了课堂教学质量效率的提升。可见,一个非常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的设置就能够实现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激引,帮助和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探索之中,而且很多学生将自身基于语文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日常生活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了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与教学的内容与主题紧密贴近,课堂更为流畅、自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语文的价值能够深切体验。

二、以信息技术应用强化教学情景创设

小学阶段的学生爱想、爱动、爱思考,感性认知较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色、形、音一体化的集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知识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渗透,实现课堂氛围的创设与渲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更加热爱学习、乐于学习,对文章知识内容进行全面体验感悟。信息技术可以运用多种渠道、借助多个角度、从多个层次对学生的感官器官进行刺激,将课堂的氛围充分调起来,实现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实现学生视野的拓宽。而且信息技术能够将那些相对抽象、晦涩、枯燥的内容变得具象、简单、趣味化,将知识灵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地对文章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对文章的内涵和情感进行认知与把握。比如,在进行《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了解较少,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抗日英雄王二小的事迹。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王二小的故事进行播放,借助动听的喉咙和优美的旋律进行课堂氛围的创设,将王二小伟大的形象充分衬托和彰显出来,让学生更加敬佩王二小、学习王二小。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视频和图片的观赏中,身临其境地认知和感知王二小,借助歌曲实现了课文内容的再现,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以微课视频应用引领直观想象

从一个人思维现状来看,前面的多是形象思维,之后才会出现抽象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感性认知较强,他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对直观事物的观察,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够被充分调动。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将实物、图片等充分应用其中,将静态和动态充分结合起来,借助趣味性、生动化的画面实现抽象知识内容向具象呈现方式的转变,这样能够助力小学生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进行《三峡之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进行教学的实施,可以提前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分类摘取文章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可以从网上搜索一段三峡景色的相关视频。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身对该节点对应的文章段落进行回答,学生可以反复进行微课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的高速运转。这样的微课视频应用在动与静的结合中实现了形象的充分演绎,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动手参与中实现了各种感官器官的协同调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容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而且能够强化学生基于文章知识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基于段落中心思想的掌握,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四、以交互电子白板强化师生交流

交互电子白板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互动性功能非常强大,而且操作过程中也相对简便,目前已经演绎称为一种适应新时期教学特点的辅助工具和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助力灵动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强化对交互电子白板批注、拖拽、聚光灯功能的使用,将多姿多彩的互动情境设计出来,以交互电子白板为师生交流的实施搭建起良好的平台,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对电子白板进行亲身接触、亲手操作使用进行探索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将学生全面置于课堂主体地位、凸显主体价值,而且助力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高质量语文课堂的构建。比如,在《点金术》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金钱不是万能的”这一概念阐释给学生,之后发现学生对这样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疑虑和困惑,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他们之间就这一观点进行充分的辩论,并且借助电子白板进行全面、细致的记录,教师再对学生辩论中提出的观点和论据进行点评,对不当之处进行纠正和引导。此时,教师可以对电子白板中的辩论计时软件进行启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节省教师操作秒表时间,而且可以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有效互动。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要强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融合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实施课堂导入,以信息技术应用强化教学情景创设,以微课视频应用引领直观想象,以交互电子白板强化师生交流。

参考文献

[1]潘燕芬.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融合[J].知识文库,2018(4).

[2]陈小秀.刍议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3).

[3]闫玉龙.“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新课程(上),2019(2).

[4]石侠明.“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合浅谈[J].教育革新,2018(5).

论文作者:罗盼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教学刍议论文_罗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