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及其动力机制研究_国际分工论文

东亚的区域内贸易发展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区域内论文,机制论文,动力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东亚国家间贸易结合度提高,区域内贸易成为东亚贸易的核心

1.东亚在世界贸易中地位迅速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国家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无不与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相关。而且在大多数国家,这一进程始终同跨国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跨国公司将其所有权优势和东亚国家的区位优势相结合,使该地区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变成了现实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著上升。以东亚的发展中国家为例,(注:本文中的东亚主要指东盟五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NIEs4(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只有日本一国为发达国家。)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比率由1980年的7.4%提高到2002年的18.5%,同一期间进口的这一比率也由7.6%上升到16.4%。在NAFTA和EU等世界主要一体化区域的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率均有显著提高,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如今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占到日本进出口贸易的近四成(见表1)。

表1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在各地区进出口贸易中东亚发展中国家所占比率,%)

年份

世界NAFTAEU 日本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1980 7.4  7.6  —

2.8  2.3  19.8 25.7

1985 9.9  9.9  12.7 8.6  3.0  3.1  24.3 24.1

1990 11.8 11.9 15.3 11.3 4.2  3.5  25.8 29.6

1995 17.0 17.7 18.4 14.0 6.3  5.7  33.7 42.1

2000 18.2 16.2 16.6 11.2 7.7  4.6  38.1 39.8

2002 18.5 16.4 16.9 11.3 7.3  4.7  40.0 41.6

资料来源:IMF,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various issues。

2.区域内贸易主导了东亚贸易发展。在东亚国家的起飞过程中,对美国市场一贯的高度依赖,一直是挥之不去的“肋痛”,因此“脆弱性”、“对外依附性”成为了批判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时常用的关键词。然而,最近二十多年来真正推动东亚贸易发展的驱动力量却来自东亚内部。东亚区域内贸易比率1980年仅为33.6%,到2002年上升到51.8%,这一比率虽然低于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EU(2002年EU的域内贸易比率为62.5%),但已高出NAFTA6个百分点。对于东亚来说,东亚地区已成为最大的进出口市场(见表2)。东亚的区域内贸易比率进口高于出口,体现了东亚作为世界性出口加工基地的特征。

表2 东亚进出口贸易的地区结构变化(%)

年份

出口 进口

 东亚 NAFTA EU 世界  东亚 NAFTA EU  世界

1980 42.8 —

15.1 100.0 45.0 —

10.9 100.0

1985 43.2 30.9 10.8 100.0 49.1 15.1 10.9 100.0

1990 47.5 25.1 15.7 100.0 53.0 14.8 12.6 100.0

1995 52.2 21.8 13.7 100.0 58.1 13.1 12.7 100.0

2000 49.4 23.5 14.7 100.0 59.5 12.7 9.9  100.0

2002 50.7 22.4 13.7 100.0 60.7 11.5 10.4 100.0

资料来源:同表1。

3.东亚国家间贸易结合度显著提高。贸易结合度反映国家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贸易结合度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贸易结合度=(A国对B国的出口额/A国出口额)/(B国进口额/世界进口总额)。贸易结合度以1为平均值,比值越大,说明两国间的贸易结合越紧密。从表3中可以发现,自1990年以来,东亚国家和地区同美国的贸易结合度普遍下降,与之相反,同区域内各国间贸易结合度则显著上升。在东亚,ASEAN成员国间贸易结合度在1991年后上升幅度普遍较高,这同地理上相互接近、签署AFTA以及跨国公司加强了域内分工网络等有密切关系。此外,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日本相互间以及NIEs和部分ASEAN成员国间贸易结合度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同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生产转移有直接关联。

表3 东亚国家(地区)的贸易结合度矩阵(出口)

 泰国 马来西亚 印尼 菲律宾 新加坡 韩国 台湾 香港 中国 日本 美国

泰国

 2002年 —

3.43

 4.68 3.01

4.63

0.92 1.72 1.77 1.22 3.05 1.11

 1991年 —

2.60

 1.38 1.00

4.56

0.79 0.99 1.66 0.66 2.97 1.49

马来西亚 2002年 4.66 —3.70 2.33

9.80

1.53 2.26 1.87 1.33 2.37 1.14

 1991年 3.44 —2.62 2.39

13.10  2.18 1.63 1.18 1.05 2.64 1.19

印尼

 2002年 2.35 2.96

 —

2.22

5.37

3.26 2.18 0.81 1.20 4.43 0.75

 1991年 0.99 1.28

 —

1.57

4.64

3.31 2.17 0.85 2.31 6.14 0.85

菲律宾

2002年 3.37 3.90

 1.12 —

 4.03

1.73 4.26 2.20 0.91 3.16 1.53

 1991年 2.69 1.52

 0.85 —

 1.46

1.28 1.43 1.57 0.82 3.33 1.62

新加坡

2002年 5.31 14.14  3.65

 1.60 2.61 2.80 1.22 1.44 0.87

 1991年 6.74 16.25  3.14

 1.16 2.13 2.55 0.73 1.51 1.39

韩国

 2002年 1.58 1.66

 3.73 2.98

1.50

2.48 2.07 3.49 1.97 1.16

 1991年 2.00 2.11

 3.37 2.57

2.11

1.34 2.35 0.79 2.86 1.83

台湾

 2002年 1.92 2.00

 2.15 2.46

1.92

1.34 —

7.77 1.80 1.93 1.16

 1991年 2.04 2.10

 2.84 3.04

1.77

0.84 —

5.78 0.00 2.07 2.07

香港

 2002年 1.18 0.83

 0.83 1.88

1.16

0.89 1.34 —

9.32 1.13 1.21

 1991年 1.17 0.79

 1.28 2.51

1.53

1.06 2.41 —

15.3 0.90 1.61

中国

 2002年 1.00 1.27

 2.02 1.02

1.23

2.16 1.22 5.90 —

3.13 1.22

 1991年 1.27 0.80

 1.20 0.96

1.57

1.50 0.50 15.81 —

2.37 0.61

日本

 2002年 3.47 2.20

 2.87 3.31

1.95

3.12 3.81 2.01 2.27 —

1.63

 1991年 3.23 2.60

 3.19 2.32

2.18

3.16 3.48 1.84 1.55 —

2.07

注:表中深颜色的部分表示在1991年至2002年间,贸易结合度提高了0.7个百分点以上。

资料来源:IMF, 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台湾财政部《进出口贸易统计月报》,转引自渡利夫编『东ァジァ经济连携の时代』P25,东洋经济新报社,2004年。

4.IT关联产品的区域内贸易成为东亚贸易发展的原动力。IT关联产品已成为东亚贸易的主导产品。(注:本文中的IT关联产品包括:①计算机及附属设备(包括部件);②办公用设备;③通信设备;④半导体等电子部件;⑤其他电子部件;⑥影像设备;⑦音响设备;⑧检测仪及其电子部件。)据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的统计,2003年IT关联产品在东亚出口和进口贸易中所占比率分别达33.6%和28.8%,在世界同一产品贸易中所占比率分别高达58.9%和48.5%。东亚发展中国家的IT产业主要是作为跨国公司的离岸生产基地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发展的初期主要依赖于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但最近十多年间,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区域内各国间围绕着中间品建立起互补性的生产网络,因而形成了与区域外出口相连动区域内贸易迅速扩大的局面。从1999年到2002年的三年间,东亚发展中国家的IT关联产品的区域内出口比率从39.7%增加到47.8%,区域内进口比率从51.9%提高到69.9%,如果加上日本,2002年区域内出口和进口比率分别高达55.4%和85.5%。从电子产品贸易的区域内完结度来看,这是世界各大区域中最高的比率。

值得关注的是,中间品和中国在东亚IT关联产品贸易中发挥了关键性的驱动作用。如果把IT关联产品分为终极品和中间品,那么中间品就占东亚IT关联产品区域内贸易的四分之三(2003年)。从1999—2003年的四年间,IT关联中间品的区域内贸易比率提高了近11个百分点,在所有的商品中上升幅度最大(终极品上升6个百分点)。终极品出口主要依赖区域外市场,而中间品出口则主要靠区域内市场的这一格局,是东亚国家共同的特征。从国家的角度看,中国成为推动IT关联产品区域内贸易发展的最强大的驱动力。从1999到2002年的三年间,中国的IT终极品出口扩大了2.5倍,在东亚终极品出口中所占比率从15.3%提高到26.5%,居东亚首位。同时,中国也成为东亚最大的中间品进口国。中国吸收的中间品中来自东亚的比率从1999年的17.0%上升到28.6%。由此可见,在中国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终极品供给者的过程中, 区域内其他国家则成为了中间品的供应者。事实上,除了韩国和新加坡,区域内其他国家的对华IT产品贸易中,中间品已占到八~九成。

二、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动力机制

鉴于近几年东亚区域内贸易主要以电子产业和IT产业开展,并以中间品贸易为中心发展的事实,本文试图从工程间国际分工、模块化以及跨国公司等三个角度诠释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动力机制。

1.基于区域内部互补性的工程间国际分工推动了东亚区域内贸易联系的发展。工程间分工理论(fragmentation theory)(也有学者称之为垂直的产业内分工或产品内分工)认为,原本在一个区位进行的一体化的产品生产活动,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生产工程(production block),并按最优区位的原则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区位,终级产品是这些分散区位的各个工程的集合结果(见图1)。把生产过程从技术上和区位上相互分离的理由在于,即使属于同一产业的内部,也有相对劳动密集的作业工序工程和相对资本密集的作业工程,把这些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的作业工程分别区位于要素禀赋有差异的不同国家互相贸易,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成本竞争力和增进贸易成员国的福利水平。

附图

图1 工程间分工模式图

资料来源:木村(2003)。

对于工程间国际分工的发展来说,将分散区位的各个工程相互连接起来的“服务连接成本(service link cost)”具有重要意义。服务连接成本包括运费、通讯费以及抽象意义上的协调费用。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对稳定企业间契约至关重要的法制和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种规制的相继放宽等,均有助于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专业化生产者之间的协调费用,进而推动工程间分工的深入发展。工程间分工一旦开展,会促进中间品的世界市场形成,使得中间品生产实现规模经济,生产成本因而会进一步降低,进而再一次促进工程间分工的发展。东亚国家地理上相互邻近、各国间要素禀赋差异显著、产业结构间互补性强、各国竞相设立出口加工区发展加工贸易等,为跨国公司构建精致的工程间分工创造了极其有利的环境。这是东亚有别于NAFTA和EU的独特之处。

2.模块化推动了产品生产的垂直分离,东亚发展中国家因而获得了参与贸易的机会。上述工程间国际分工并不是均匀地发生在所有产业,事实上工程间国际分工程度在不同产业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在全球IT关联产品市场中东亚的份额迅速提高、特别是与之相连动着中间品的区域内贸易迅速扩大,得益于模块化这一重大的技术变革。

按模块理论的解释,产品依据设计思想可分为整合型和模块型两种类型。整合型产品指构成系统的各部件之间相互关系复杂、高度依赖,因而各部件不仅在设计上需要相互调整,而且每个部件设计必须要最优化才能实现产品整体功能,最典型的整合型产品为汽车。而模块型产品则指产品可分解为若干个具有某种特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模块,模块之间通过标准的界面结构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连接而形成产品整体功能。模块型产品再根据界面的标准化程度划分为封闭型模块产品和开放型模块产品,如果界面标准化仅限于在企业内部的属于前者,而界面在业界水平上实现标准化则属于后者。工程间国际分工程度最高的是开放型模块产品。最典型的开放型模块产品为家用电脑。在家用电脑领域,中央处理器(CPU)、操作系统(OS)等核心机能作为模块独立出来,内存、硬盘驱动器、光驱、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可以以单独的模块分别设计和生产。这样一来,即使未掌握产品整体技术,只要掌握其中的某一部分工程技术也可以进入该产业领域。然而进入壁垒的降低,大大缩小了产品的差别化空间,导致竞争重心向价格、服务和流通渠道转移。于是出现了品牌企业集中控制附加值高的价值链两端——上游的R&D和下游的营销活动,附加值低的中游的生产制造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品牌厂商退出产品的生产制造领域,为东亚企业以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原始设备制造)和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原始设计制造)方式开拓国际市场以及美国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电子制造服务)企业进入东亚设立全球性供应据点创造了机会。图2表示的是开始进入模块化阶段的笔记本电脑的国际分工格局,不难看出,东亚的大多数国家已编入到美、日等跨国品牌企业组织的工程间国际分工网络之中。

附图

图2 笔记本电脑的国际分工模式

注:a前工程在美国,后工程在马来西亚

总之,模块化加速了价值链的垂直分解和分散区位,而且各模块之间的整合成本——服务连接成本——也因界面的标准化而大幅度地下降。因此可以说,模块化是推动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技术基础。

3.跨国公司成为了区域内贸易联系的组织者。1980年以来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同跨国公司实施的全球网络化战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跨国公司的战略中,东亚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生产基地而定位的。在东亚, 跨国公司尤其来自东亚内部的跨国公司不仅是最为主要的贸易主体,而且是区域内贸易的组织者。按照本文的逻辑,跨国公司是模块的分解者和整合者,因而也是东亚工程间分工的组织者。

80年代中期以后,NIEs的跨国公司母国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推动了东亚跨国公司母国的多元化和东道国的多元化,从而为跨国公司构建区域内分工体系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如今,向先进工业国迈进的NIEs已成为ASEAN国家和中国最为主要的投资来源地。在ASEAN各国吸收的FDI(实际投资额)累积额中(1985—2002年),NIEs居首位,达1045亿美元,其次为日本(943亿美元),而美国为445亿美元。再如中国,在总计4452亿美元的FDI累积额中,来自NIEs的达2735亿美元,占总额的61.4%。而投资于中国的NIEs企业,多从事加工贸易,即进口机械设备和中间品, 加工后的终极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中国的贸易收支的地区结构最能反映这一特性。以2002年为例,NIEs占中国进口额的49.9%,但出口中的比率仅为26.9%,中国呈赤字。随着中国作为终极产品的出口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增强,投资于ASEAN国家的日本和NIEs企业加强了对中国的中间品供应(主要在跨国公司体系内部发生)。因此,近些年中国和ASEAN国家的贸易中中国的赤字增幅较大。相反,中国同美、日、EU等发达国家(终极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间的贸易则长期呈黑字。

跨国公司在母国、目标市场国、中国和东盟生产加工基地之间建立国际分工网络的情况,也可以从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区域性贸易中心近些年在东亚贸易中所起的作用中略见一斑。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出口中,再出口占很高比率。2003年,香港的再出口额高达2094亿美元,占香港出口总额的九成,其中的六成是面向东亚国家的。再如新加坡,同年新加坡的再出口额达645亿美元,占新加坡出口总额的近五成,其中六成以上是面向东亚国家的。这一特征同跨国公司把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采购中心的定位相关。以全球分工网络和区域内分工程度最高的IT产品贸易为例,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再出口中,终极产品和中间品流向呈相反方向:终极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均占五成以上),而中间产品的主要目的地在香港为中国,在新加坡为东南亚(以马来西亚为主)。(注:香港和新加坡的转口贸易的扩大,也是东亚区域内贸易额迅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有了转口贸易,区域内贸易就会重复统计。)

总而言之,在东亚多元化的投资国与多元化的东道国之间围绕着跨国公司母公司—海外子公司—东道国民族企业形成了多重的投资—贸易循环扩大结构。

三、促进终极产品的区域内贸易,实现供需两方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滞后,东亚各国抓住全球IT景气、跨国公司构建企业内及企业间精致的国际分工网络的机遇,配合以积极的出口激励政策,在区域内部贸易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正如本文所述,在东亚区域内部贸易网络中流动的主要商品是IT关联设备生产所需要的中间品,网络的末端同区域外发达国家的市场相连。在东亚形成的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同区域外终极产品出口高度相连的贸易格局中,区域外终极产品的需求是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原动力。

为了吸引外资和鼓励出口,东亚国家采取了倾斜的贸易政策——免除出口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品和生产设备等资本品的进口关税,以此增强作为跨国公司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从此意义上说,基于工程间分工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性质上属于供给方面的一体化。贸易流主要是作为生产系统发挥了作用。

很显然,仅仅供给方面的一体化,难以保证东亚贸易的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也是不牢固的。在东亚,以消费品为中心的市场需求方面的一体化,由于较高的关税水平和较小的市场规模而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从关税来看,东亚国家为保护国内民族产业和实现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对家用电器、办公设备、汽车等终极产品设有较高的关税,(注:在IT产品领域,由于WTO推行的ITA(信息技术协定)而使东亚各国相继降低关税水平。但家电产品的关税在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大体保持30%水平,印尼、台湾地区、菲律宾在15%左右,韩国为8%水平。而汽车的关税水平则更高。)从而阻碍了终极产品的区域内贸易发展。市场规模小,是阻碍区域内终极产品贸易发展的另一个制约因素。以信息设备和家电产品为例,2002年东亚(不包括日本)的人均销售额信息设备为28美元、家电为9美元,大大低于EU(信息设备214美元,家电60美元)和NAFTA(分别为280美元和81美元)的水平。东亚在世界信息设备和家电销售额中所占比率均不足15%。

从实现东亚贸易自律发展的战略目标来看,有必要深入探讨扩大终极产品的区域内贸易问题。应该看到近年来由于中国加入WTO、区域内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迅速上升、区域内国家间签订多种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等,东亚发展终极品贸易的条件正在得到改善。但是由于东亚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大、产业竞争力相差悬殊,短时期内大幅度地开放国内市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鉴于此,本文就近期东亚扩大终极产品的区域内贸易提出以下三点设想。第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日本和NIEs率先向区域内发展中国家的终极产品开放国内市场,并且加大生产转移和技术转移的力度,以促进东亚国家的产业升级。这对相互之间围绕要素密集度不同的终极品开展产业内贸易极其必要,而且对加快国内产业创新也有积极意义。第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资源禀赋相似的中国和ASEAN国家间逐步降低终极产品的关税水平。这对于克服国内市场小、实现规模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会促使各国有意识地向更加细分化的产品领域差异化。第三,积极利用跨国公司对贸易的贡献作用,继续创造FDI与贸易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此不仅继续鼓励日本、NIEs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FDI,也要为发展中国家企业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NIEs和日本开展FDI创造条件。通过开展跨国的R&D活动、建立海外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等,带动消费品等终极产品的出口。区域内终极产品市场的扩大,反过来也会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工程间分工向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发展,进而间接地带动中间品的区域内贸易。

总之,终极产品市场的一体化,会促使跨国公司调整区域内各子单位的定位,也会促成各国政府重新评价各自的比较优势,致力于差异化发展。从长期的效果来看,这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从而奠定区域经济整体稳定发展的基础。

标签:;  ;  ;  ;  

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及其动力机制研究_国际分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