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论文_杨光涛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论文_杨光涛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利用 BIM 技术在建筑的整个周期中都可以进行良好的应用,这样才有效的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建筑物的质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该技术大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在 BIM 的广泛应用下,大多数的建筑企业直接利用 BIM 带来的优势进行图纸的设计与研发,减少了对专业人员的培养,这对传统的建筑师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同时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 BIM 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对建筑师以及 BIM 技术进行了混淆,没有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建筑企业在后续的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必须坚持人才为主,只有发挥 BIM 的辅助功能才可以迅速的提高他们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BIM技术;运用

1 BIM 技术的特点

1.1 可视性

可视性是安全施工作业的保障。BIM 技术采用的是三维模拟技术,传统的建筑设计图,都是采用二维图纸,有时图纸上的设计构造,并不能反映现场施工情况,设计者不一定能全部考虑到位,BIM 技术可以在建筑施工前对建筑进行一个三维立体设计,在建筑物的各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增加数据信息的可视度,现场作业的人员可以参考设计者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对作业进行实时分析,这样不仅能遵从设计师设计理念,又能防止工地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前发现风险,预防风险,解决现场事故问题。

1.2 动态模拟

BIM 技术采用以模拟对象的相关数据源为基础,对数据的整合,以此为数学模型,通过更改任意类别参数,与之相关的数据随之更改,彼此建立相关性,这样工地现场的作业情况每天都不同,指导人员可以随时上传该情况到服务器终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都可以看到该情况,信息流通性强,动态性的施工情况有利于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评估,同时,作业人员可以及时看到作业信息,避免现场事故的发生。

1.3 信息协调性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一个建筑的建设都不是在一两天或一两人完成,每个建筑的建设都需要各个方面的团队共同努力,那么,信息沟通就尤其重要,如果错误的信息被传递,不仅会造成质量损失,而且也会造成建设进度的拖延。然而 BIM 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信息流通问题,因为BIM 技术是施工情况共享,在服务器上,每个参与人员都能看到施工进度,这样更利于团队之间的信息交流,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在工作指令上更容易交接,这样一来,不仅消除信息不流畅的情况,更方便大家作业,管理人员也能更好地对现场进行关注和实时观察。

1.4 预算管理

BIM 技术对现场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实时了解。BIM 技术通过对建筑的建设方案的各个阶段分类管理,与施工预算的资金情况建立相关性,管理者在某个阶段建造情况完成后,BIM 模型会与相应的资金建立链接,管理人员能够看到是否超出预算,尽快采取措施调整资金情况,如果大大低于预算资金,可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防止后续安全事故的产生等。实际上,这也是对安全评估的一个方面。

1.5优化性和可出图性

优化性指的就是对于施工方案的修改和优化。优化性主要是通过试验分析报告以及各种模拟以后来实现的。出图性指的是经过修改以后的图,可以通过该软件进行图形整理以后进行打印,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的对设计的图形进行研究,提高了工作效率。

2 BIM 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 危害因素识别

施工安全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针对潜在性的隐患、安全影响因素等,做出良好的识别处理,从而提前做好各项工作准备,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上[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 技术能够将建筑各个构件的信息、施工进度计划等,有效的纳入到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当中。进度计划包含的信息较多,完全可以通过 BIM 技术的操作,形成 4D 模型,这样就能够针对各种危害因素,做出全面的识别分析。例如,在当代的研究当中,研究者提出了给予 RFID 的危害识别系统,该系统在操作过程中比较简便,能够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做出有效的巩固,在事故的规避上,也有较高水平的进步。

2.2 危险区域划分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在占地面积上不断的提升,在空间建设上也持续的扩大,不能再应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区域划分。BIM 技术在落实过程中,可以将危险区域做出详细的划分,在多个层面上了解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次重点等,而后执行有效的手段进行分析,观察其是否会出现强烈的安全隐患,加强防护措施和相关的防护设备体系,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能够对各项不良因素做出全面的掌控。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BIM 技术在危险区域的划分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通过开展动态施工模拟,结合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将危险区域做出划分处理,这样执行的好处在于,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工程的安全程度,并且告别了单纯理论研究带来的影响;②在危险区域划分过程中,会采用红橙黄绿 4 种颜色来做出标识,从而根据颜色的等级,对危险区域执行的手段也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2.3场地的立体规划

现在建筑物越来越多,这样就严重的制约了后续建筑的施工空间。对办公区、生活区等区域的规划有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面积上绘制出符合现代生活潮流的建筑蓝图成为了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时候 BIM 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对需要新建的工程进行设计以后测量出需要的地理尺寸,然后将周围建筑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最后将这些数据输入到 BIM 技术系统中,这样就会对各类信息进行整体,形成一个三维的模型。管理人员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三维模型中不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以及留下的空隙进行场地的布设,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反应出建筑物的空间位置,保证最够的安全距离,同时还可以减少施工材料的搬运次数,提高经济性。同时合理的对空间布局进行构建,还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2.4数字化安全培训

虽然很多工作都可以借助较多的设备、技术来完成,但如果施工人员本身的安全技能、安全理念表现不足,则有很大的概率出现操作失误现象,表现出的安全隐患是非常强烈的。因此,利用BIM 技术开展数字化安全培训,具有较高的必要性。由于 BIM 具有信息完备性和可视化的特点,将其作为数字化安全培训的数据库,施工人员在这种多维数值模拟环境中认识、学习、掌握,特种工序施工方法、现场用电安全培训以及建筑项目中大型机械使用等,实现不同于传统方式的数字化安全培训。这不仅会提高安全培训的效果,还会提高安全培训的效率,减少因培训低效所产生的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对于一些复杂的现场施工效果更为显著。

结束语

文章对 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以现有的工作来看,BIM 技术所能够提供的帮助较多,创造了较高的价值。今后,需要在 BIM 技术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与探讨,利用 BIM 技术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健全,从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姚佳梦,徐照,胡阳,鄢雨生,段斐然,陈营利.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安全标识管理方法研究[J].江苏建筑,2016,01:61-66.

[2]尚世宇,李娟芳.BIM技术在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6,2302:267-269.

[3]张冰磊.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24:100-101.

[4]徐克强.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中华建设,2016,08:114-115.

[5]车连成.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27:60-62.

论文作者:杨光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论文_杨光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