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外固定架;骨科;四肢骨折;并发症
四肢骨折可随着我国建筑业和交通业的飞速发展,病发率呈上升趋势,属于骨科常见病,为了控制病情恶化,常运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包括内固定、外固定两种,其中内固定能够通过钢板或金属螺钉连接断骨,但此类手术可造成二次伤害,术后感染率较高;外固定手术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肢固定效果好等优势,更适应多平面需求,有效防止外支架断裂 [1]。而本文进一步探索外固定作用性以及在四肢骨折中疗效,如下文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20例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抓阄随机化分组,分为两组,此次试验均在2017年10月22日至2018年10月22日期间完成。入选标准:(1)患者年龄≥18岁,<70岁;(2)患者有明确创伤史;(3)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4)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四肢骨折,且无神经血管损伤合并现象。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2)排除伴有骨质疏松患者;(3)排除病理性骨折患者。
观察组33例男性,27例女性,受伤至手术时间(4.19±1.27)小时,平均年龄(53.44±4.07)岁;骨折部位:18例肱骨,17例胫腓骨,25例股骨;致伤原因:19例因跌落伤所致,41例因交通事故伤。对照组34例男性,26例女性,受伤至手术时间(4.53±1.56)小时,平均年龄(53.31±4.12)岁;骨折部位:17例肱骨,16例胫腓骨,27例股骨;致伤原因:18例因跌落伤所致,42例因交通事故伤。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为了固定好断骨,还需借助金属螺钉和骨板,对于难以操作者,需借用X线辅助复位,确定复位良好后,使用克氏针固定。
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手术前进行骨牵引,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使用两枚固定螺钉分别在骨折远端和近端实施复位,并在复位良好后,安装外固定架(型号:WGD III;由江苏双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根据患者耐受性和具体恢复情况,合理调节压力,做好伤口缝合、清创。并在术后加强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良率。
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优秀 [2]: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未发生畸形、感染症状,骨折完全愈合;良好:大部分关节能够正常活动,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畸形,肢体缩短<1厘米;较差:肢体功能恢复较差,生活受限,肢体出现畸形。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SPSS22.0软件统计学处理,当P<0.05时代表统计存在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对比手术效果
观察组血管神经损伤、螺钉处感染、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对比并发症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对比优良率
3 讨论
四肢骨折早期表现为肢体肿胀、局部疼痛、皮肤缺损,若治疗不及时,可对肢体周围神经造成损伤,引发肢体畸形,甚至出现瘫痪、肢体功能障碍,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疼痛感,还需首选手术,从而矫正移位,固定创伤部位,恢复原本肢体功能。
内固定手术虽能够完成固定,有效将异物置入,但需剥离软组织,可增加感染风险,引发二次损伤,因此不可作为首推方式。外固定手术可帮助骨折快速复位,增强应力刺激,避免切开复位引起的血运破坏和感染问题,且固定效果显著,对骨折端能够起到加压作用,减少关节肢体功能障碍、强直等并发症,有效促进骨折端愈合 [3]。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外固定手术更利于肢体功能恢复,且安全性更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总而言之,外固定架手术更具有独特优越性,用于四肢骨折患者中,可加速肢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优良率。
参考文献:
[1]石万.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9,23(12):192-193.
[2]孙夫超.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22):57-59.
[3]贾军岩.使用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8):65-66.
论文作者:朱华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手术论文; 肢体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骨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创伤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