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高峰[1]2004年在《保险需求及消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对相关经济学分析和社会学、心理学分析理论的梳理的基础上,综合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保险的需求与消费规律进行探讨。以往我国对保险的研究偏重于对保险市场的主体之一的保险公司进行研究,包括保险产品的设计、开发、公司管理、业务创新、市场监管、资金运用等方面,而忽略了对保险市场的另一主体消费者的研究。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分别从各自的理论出发,对市场上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与消费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是作为保险这一种特殊的商品,消费者对其有着不同于一般物品的需求动机与消费心理。由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各自的学科发展逻辑,决定了各学科之间相互割裂、相互漠视的现实,这种现实也限制了对需求与消费理论的深入研究,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也缺乏科学的解释力。比如,消费心理学注重消费者个体因素对消费的需求动机和实际消费行为的影响,并且置自身于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框架之内;经济学则始终把保险的需求及消费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来分析,强调“工具理性”和充分信息;社会学突出制度、阶层、文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本文试图打破学科界限,融合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保险的需求与消费为重点,对影响保险需求动机与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行跨学科的分析。 导论部分主要对风险、保险需求与消费等概念以及研究的意义作了讨论,为多学科之间的对话、综合提供了概念和方法上的支持。保险需求动机与消费心理的研究,对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保险市场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以及认识影响影响居民保险需求与消费的主、客观条件和宏观、微观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保险经营主体调整销售策略,转变经营观念也有一定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第一章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第二章对以往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跨学科对需求动机与消费心理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各学科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存在的不足之处。第叁章着重探讨了保险需求与消费的理论基础,重点讨论了经济人与社会人、需求与供给的社会制定以及经济理性人等理论观点的片面性和不足之处。第四、五、六章,分别对影响保险需求动机与消费心理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影响保险需求与消费的因素是多重的、复杂的,居民的保险消费选择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保险需求与消费心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对保险产品的需要及满足的心理状态,是联系外部坏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内部因素(需求动机与态度、个人偏好等因素)与保险消费行为的桥梁。保险的需求与消费不仅仅是与利润有函数关系的经济行为,而且是在经济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与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综合影响下的复杂的行为取向。研究居民的保险需求与消费,必须首先将其置入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之中,考察作为特定的文化的接受者与传递者的人,如何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制约下,受其个体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消费行为。第七章对本研究的贡献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简要的总结。
丁元昊[2]2012年在《巨灾保险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灾难层出不穷,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些自然和人为灾难构成了一个又一个损失触目惊心的巨灾事件。科学的进步似乎并没有使人们摆脱灾难带来的厄运,反而显得我们更加脆弱和不堪一击。如何应对损失数量级别越来越高的巨灾挑战,采用何种风险管理措施转移人类社会面临的巨灾风险,成为各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作为风险管理常用手段之一的保险,集中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无论是政府、行业、社会团体、企业还是专家、学者、个人,都开始认真研究巨灾保险相关议题。另一方面,建基于传统经济学假设之上的保险研究,其结果及对实践的指导效力受到了心理学、行为学及相关实践的质疑,尤其随着行为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壮大,个体行为人的有限理性、异质性等特征被纳入应用经济学研究,对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人们发现,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事实上我们已向我们的感知投降、向我们心智投降。结合以上两方面的背景,人们开始反思,为何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下的结论与事实不符?是什么影响了巨灾保险需求行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巨灾保险需求不足?为此,本文围绕以下几部分内容对上述问题展开思考与论证: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解决巨灾保险需求的基本概念、范畴与理论解释。包括第一章导论,对研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总体概括及既有文献与理论的回顾和展望,本章认为:对巨灾保险需求的研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意义,为此确立了本文采用基础理论研究、多层次对比、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对国内外巨灾保险需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视角相关文献的回顾,提出范式改变、跨学科综合、内容和结论叁点可能的创新及几点不足。第二章巨灾保险需求的一般分析,对巨灾风险、巨灾保险、巨灾保险需求进行概念阐述与边界界定,并对巨灾保险需求运用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展开理论解释,本章认为:巨灾风险具有多重特点因而值得各方关注,主要的巨灾风险包括地震、台风、洪水与泥石流,本文研究的巨灾保险/需求具有独特性,不同于一般保险/需求,在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下,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证明了巨灾保险需求会受到经济因素与心理因素的影响,进而确立了本文的两个分析维度分别是购买能力与需求行为。第二部分,需求研究部分,这部分主要分析巨灾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影响效力。包括:第叁章巨灾保险购买能力分析,对巨灾保险购买能力的含义、构成、影响条件、传导路径进行分析,本章认为:巨灾保险的购买能力包括巨灾风险的可保性与巨灾保险的可负担性,受到价格、收入财富的影响,通过不同路径传导至巨灾保险需求。第四章巨灾保险需求行为分析,在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基于风险感知和风险沟通理论对巨灾保险需求行为进行研究,本章认为:巨灾保险需求行为受到未知因子、恐惧因子、信任、态度的影响,通过使个体行为人产生认知与行为偏差传导至巨灾保险需求。第五章巨灾保险需求行为:风险感知的佐证,对巨灾保险需求行为从风险感知角度提供实证,本章认为:地震风险是目前我国公众最担心的巨灾风险,比较适合作为巨灾保险推广的优先试点项目,相对于巨灾保险,人们更愿意为其他风险管理措施付费,说明保险业的形象可能存在问题,风险感知显着影响巨灾保险需求,现阶段在我国实施巨灾保险计划有现实基础;人们存在启发式偏差与过度自信的特点,会对巨灾保险需求形成不利影响。第六章巨灾保险需求行为:风险沟通的佐证,对巨灾保险需求行为从风险沟通角度提供佐证,本章认为:地震风险沟通现状不理想,公众对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畅通性、及地震知识掌握上存在不满;地震风险沟通主体中的政府和地震局尚值得信任,说明相关部门的沟通策略存在改进空间;公众虽然认可保险的功能,却对保险业持相对负面的态度,我国的保险行业需要下大力气改善自身形象;人们存在框架效应和风险社会放大效应等认知和行为偏差,会对巨灾保险需求行为不利影响。第叁部分,现状分析部分,这部分主要研究我国巨灾保险需求的历史与现状、国外巨灾保险需求的经验教训、提升巨灾保险需求的政策启示。包括第七章巨灾保险需求的现实比对,对国内外不同地区、我国巨灾保险发展不同阶段的对比,本章认为:国际巨灾保险制度的经验表明,强制参与巨灾保险是提升巨灾保险需求的捷径,同时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会缓和强制措施带来的不满、理性化公众的风险行为,我国过去的巨灾保险试点经验可贵然则没有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造成如今供需双向不足的局面;第八章提升中国巨灾保险需求的政策主张,对不同模式下提升我国巨灾保险需求提出政策建议,本章认为:我国当前巨灾保险需求的环境正逐步改善,然则现行“举国体制’的救灾制度不利于巨灾保险需求的培育,进而提出了叁种巨灾保险模式下提升需求的政策主张;第九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基本结论的概括并提出研究展望,本章认为:巨灾保险需求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虽然本文的方法论与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前瞻性,然而仍存在许多不足有待下一步研究发展并完善。通过以上叁部分内容的研究,笔者认为本文取得了以下叁个创新点:首先是范式的改变。要了解人们的经济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意识,这已成为许多经济学家的共识,也是行为经济学获得长足发展的源泉。正如阿克洛夫所指出的,基于心理、认知、思维、意识等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研究正成为战后经济学研究的趋势……建立在心理观察和社会观察的基础上的现实假设,更容易解释诸多宏观经济现象,解释人的行为为什么总是建立在认知偏差、平等、正义、从众心理等基础上。阿克洛夫的陈述代表着现在主流经济学研究开始往行为与心理研究上靠拢,向真实世界的异质性靠拢。正如新古典经济学对数学和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吸收并发展壮大一样,经济学只有继续保持对范式的开放性接纳态度,才能与时俱进。在国内以往的保险需求文献中,范式转变的苗头已经显现,但新古典假设的痕迹仍随处可见,人们还是在传统范式下借助新理论或者新方法或者对新问题展开讨论。本文正是基于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与国内空白的大背景下,对传统保险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改进与创新,吸收心理学、社会学研究范式,利用前景理论、扩展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理论、风险沟通理论对巨灾保险需求做出解释。这既是本文的创新点,也是重点与特色所在。其次是跨学科的综合。需求是经济学现象,是人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是人有意识的活动,而人又生活在多元化、复杂的社会形态当中,每个人的个体在生理、心理以及物理特征上都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对巨灾保险需求的研究,首先会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从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又会涉及到心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与结论。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就决定了研究方法的独创性与综合性,是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种综合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在既有研究领域内的深化,相反,是全面系统地综合,是对各学科一般方法与具体方法的综合;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或缺乏针对性的泛化,而是持续、广泛而深入地掌握背景知识下的综合,因而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创新,是跨学科综合方法的创新。最后是内容和结论的创新。米塞斯认为,人类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是意志施行后转化为行动,是有目标的,是行为人对外界刺激和环境状况的有意识的反应,是行为人针对能够决定其生存的事物状态进行的有意识的调整。从这个认识出发,基于行为视角的巨灾保险需求从内容上看就是一种创新。特别地,本文利用扩展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借鉴风险感知理论、风险沟通理论的研究方法与知识结构,通过收集一手的心理、社会学量表数据,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巨灾保险需求进行研究。目前为止,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屈指可数。在结论方面,过往很多文献将影响(巨灾)保险需求的心理和文化因素归结为保险意识、传统观念等无法量化的指标,笔者认为这些认识不够深入和透彻,本文通过严密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我国巨灾保险需求的心理和文化因素属于风险感知与风险沟通范畴,进一步明确了该变量集的边界与效力,是本文又一亮点。
周志刚[3]2014年在《地震保险购买意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全球共发生308次灾难事故,包括150次自然巨灾和158次人为灾难,共造成26000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400亿美元。而保险业承担了大约450亿美元的巨灾损失,其中82.2%的保险损失为自然巨灾所造成的、18.8%的是人为灾难造成的。1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传媒资讯的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我们的现代化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其变得越发脆弱。核能的发展利用在带来清洁能源的同时亦使得泄露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基因技术在改善优化遗传密码的同时带来的未知影响遭到公众的抵制,地震灾害等自然巨灾带来人身财产伤亡的同时产生的群体性恐慌造成了灾后管理的困难。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哪怕是再微量的致害因子都可以被检测出来,于是影响人们的风险评估与决策的因素越来越归因于信息等沟通因素上。公众对于风险的主观评估和感知与专家又有着显着地区别,基于工具理性或概率预测的风险判断并不能促使公众采取灾害预防手段。对于信息来源的信任与否、信息包含内容的不同对于缺乏灾害知识的公众的影响亦不可小觑。传统经济学研究资源稀缺约束下人们的“选择”问题,对于“选择”背后的“偏好”问题亦是关注的焦点。随着理性经济人假设遭遇现实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于“偏好”背后的决策黑箱问题,认知神经学、神经经济学或者脑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兴未艾。气象灾害频发、地质灾害严重、恐怖事件盛行、核泄露威胁等巨灾冲击着脆弱的“理性经济人”,个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反应、应对行为等成为风险社会中的关键议题。危险是客观存在的,而风险是社会建构的。风险感知则是个体对存在于外界各种客观风险的主观感受与认识。在遭受巨灾冲击后,个体的应对行为特别是风险决策将会因风险感知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这在心理学、社会学领域通过实验或问卷调查得到证实,而对个体经济行为特别是保险需求的研究较少。随着经典期望效用理论下对于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体经济行为决策的预测能力的示弱,本文以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视角切入,在有限理性学说的基础上探究个体在极小概率极大损失事件的经济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首先通过对风险定义的归纳与梳理,分析了风险的客观属性和社会属性,在风险社会放大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以风险传播的介质、载体与渠道为内涵的风险传播机理。从风险信息的单向传输到不同组织间的互动,风险沟通在重塑风险感知和地震灾害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信任作为有效风险沟通的基础、信息作为风险传播的载体,两者是如何重塑和影响个体的地震风险水平以及感知因子亦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之一。本文同时也研究了公众对信息提供主体的信任、信息内容的偏好等因素对地震风险感知的影响。个体对风险的评价不仅与突发事件和巨灾风险的客观属性有关,如概率的大小、损失程度的高低等,个体的情绪状态、先前经验、风险知识以及沟通程度同样会影响对风险的感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影响风险感知的维度、因素等。作为应对行为认知的一部分,本文紧接着研究了个体对保险的认知、保险接触渠道以及可靠性的主观判断等对保险购买意愿水平的影响。地震风险感知是个体对地震灾害的主观评估和判断,是链接客观威胁和应对行为的枢纽,本文在前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借鉴灾害应对行为模型,分析构建地震风险感知与保险购买意愿的传导机制,并通过理论模型、微观调查和宏观数据等实证方式对此路径进行证实。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的第0章针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技术路线图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和阐述,并总结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章主要针对地震风险感知和地震保险购买意愿的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主要从风险感知及其维度、风险沟通与地震风险感知、地震风险感知与灾害应对行为、地震保险需求以及灾害应对行为模型进行了综述。第2章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本章列出了不同学科领域对风险的定义、分类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风险客观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从风险的二重属性方面定义了本文所关注的风险的概念范围,并探讨了风险传播的介质、载体和渠道等风险传播机理。阐释了地震风险感知的内涵并比较了其与一般风险感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界定了凤霞沟通和保险购买意愿的概念。接下来的一部分列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学说,包括有限理性学说、行为经济学、风险沟通和风险感知理论以及风险管理论等。第3章地震风险感知分析。本章利用均值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均值差异性检验、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被试距离地震中心的距离、地震经历、地震财产损失以及人口统计变量等对地震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了被试地震风险感知的四个维度,即概率因子、恐惧因子、控制因子和影响因子,并构建了地震风险感知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恐惧因子对于地震风险感知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概率因子和影响因子具有相同的影响结果但程度稍弱,控制因子对地震风险感知具有负向的影响关系。第4章风险沟通与地震风险感知。本章通过不同地震信息供给主体、信息的客观程度、信息来源渠道以及关注地震信息内容的偏好等的调查结果发现被试对地震专家和政府部门的信任偏低、对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媒体的信任较高,同时也认为地震专家和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倾向于保守、亲戚朋友和网络媒体的信息倾向于夸大。将因子分析法抽取的叁个信任维度加入到上一章的地震风险感知结构方程模型中,模型拟合结果发现权威信任和传媒信任对风险感知水平有负向影响关系、而关系信任有正的影响关系。关于信息关注度与地震风险感知的研究与本章的其他部分一致,对地震信息需求强烈的被试具有较高的感知水平,关注正面信息将会降低感知水平而负面信息则会提高感知水平。第5章地震风险感知与地震保险购买意愿传导机制。本章在总结应对行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震灾害冲击、地震风险感知与保险购买意愿的传导路径。在此路径中,巨灾冲击发生后在个体经历、群体交流以及风险社会放大机制下,在信任与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对风险感知的四个维度引导与重塑个体地震风险感知水平,经由风险感知的链接与解读使个体做出购买保险应对地震灾害的行为意愿水平。在提出地震风险感知影响保险购买意愿的传导路径后,借助数学工具理论证明了地震风险感知的变化同向影响保险需求的假设。第6章地震风险感知与地震保险购买意愿—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通过第5章构建的地震风险感知与保险购买意愿传导机制,本章在分析不同灾害应对行为模型的特点和共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具体的影响路径,利用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保险认知因素、地震经历、财产损失以及保险购买情况等因素对地震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构建的PTC保险购买意愿模型中,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地震风险感知对保险购买意愿具有正的影响路径系数,权威信任和保险认知对保险购买意愿同样具有正向的影响路径系数,而关系信任对保险购买意愿具有负的影响关系。在控制了保险认知因素后的PT模型实证结果同样发现地震风险感知和权威信任对保险购买意愿具有正的影响路径系数,关系信任对保险购买意愿具有负的影响路径系数。最后通过仅包含地震风险感知与购买意愿的PW结构方程模型同样得到了与前两个模型相同的结论。结合叁个逐步限制条件的模型可以得出地震风险感知对保险购买意愿正向影响的稳健结论。第7章地震风险感知与地震保险购买意愿—基于宏观数据的实证。本章以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省级样本数据进一步证实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结论。在没有地震保险保费收入数据的限制下,本文以财产保险保费作为公众保险需求变化的替代变量,用距离、地震经历等客观数据描述公众风险感知的变化,以寻求巨灾发生后给社会及人群带来的实体和心理冲击产生的风险感知变化引起的风险行为决策的变化。本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了与前一章一致的结论:巨灾冲击引起的地震风险感知水平高的样本内公众增加了对财产保险的需求。第8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总结了前几章的研究结论,并在研究结论和实证结果的基础,针对风险沟通、风险感知以及地震保险购买意愿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如对于权威主体的信任缺失问题加强双向沟通、针对保险购买渠道信任危机和保险认知缺失方面提出的针对性建议等。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学说、借鉴心理学研究范式、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个体地震风险感知维度、研究风险沟通对风险感知的重塑与影响、构建感知到决策的传导机制、发现风险感知与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首先本文创新性的将行为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到地震保险购买意愿的研究中,可以更加深刻地分析影响保险需求的内在因素。在风险社会的环境中,风险沟通对风险感知的重塑和影响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有效的风险沟通不仅仅有助于个体形成客观理性的风险感知水平更有助于个体、组织、社会的风险管理。而信任是有效的风险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在个体对风险缺少知识和认识时,本文的研究创新性的发现了权威信任、媒体信任和关系信任叁个信任维度对感知的影响。再者本文从心理学、社会学等的视角以行为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探讨个体在非完全理性的前提下的决策机制。创新性的构建了风险感知与购买意愿的传导机制,并通过理论证明、微观调查和宏观数据等多种方法证明和证实了本文构建的影响路径。
万晴瑶[4]2010年在《中国保险服务供求与价值创造研究》文中指出近30年来,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及加入WTO后保险市场的开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回避的事实,保险业在经济产出和就业增长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保险行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的潜在保险服务需求巨大而保险服务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保险服务价值创造成效有待提升,这是攸关保险行业和保险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保险业相关规律特别是保险业如何实现高效增长的研究已变得相当迫切和必要;与此同时,保险企业的管理者也在寻求推动本企业快速发展和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方法。价值创造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服务价值创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维度来分析研究,对服务价值创造与创新研究的深入就是对服务本质的探寻过程,总结已有研究不难发现,人们对服务价值创造与创新本质含义的理解是逐步加深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研究比较薄弱,实践的发展急需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持。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保险服务理论研究薄弱、实务问题较多的现状,选择《中国保险服务供求与价值创造研究》作为主题,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服务与服务经济及其相关理论、供求与供求均衡理论,保险与金融及其服务理论、价值创造与创新理论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成果,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演绎与归纳方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在研究保险服务及其供求基础上探讨保险服务价值相关问题,并研究如何通过保险服务创新实现保险服务价值的创造,针对中国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创新模式和内容,从管理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中国保险服务创新的对策建议。有了保险,才有保险服务。保险价值的实现依托于保险服务的提供,保险服务是保险机制运行的载体及其运行的反映。保险服务的本质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保险服务的供求及其均衡决定了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价值创造模式发生了变革,创新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创新是一个企业、产业和国家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保险服务创新是保险行业和保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是实现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途径。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服务的创新密不可分,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发展必然有创新。本文由导论和九章内容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分述如下:导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有关保险服务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同时对保险、保险服务、保险服务需求与保险服务供给、保险服务价值创造、服务创新等基本概念予以界定,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对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也予以总结,为后续分析做了理论铺垫。第一章主要介绍分析保险服务及其价值创造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理论对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研究的适用性。第二章主要分析保险服务本质属性与特征。分析探讨了保险服务的内涵与外延,保险服务的本质职能及其与保险本质职能的关系,分析比较了一般工商企业服务、银行服务和保险服务的共性和差异性特征。通过探讨提出,由于保险是一种商品,所以保险服务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保险价值的实现依托于保险服务的提供,保险服务是保险机制运行的载体及其运行的反映。第叁章主要分析保险服务的需求。首先分析保险服务需求的内容及影响因素。其次简要介绍了中国保险服务需求的演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再次对美国、日本等保险服务发达国家的保险服务需求的演进与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国外保险服务需求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第四章主要分析保险服务的供给。首先分析保险服务供给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其次简要介绍了中国保险服务供给的演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再次对美国、日本等保险服务发达国家的保险服务供给的演进与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国外保险服务供给发展和创新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主要分析保险服务的供求均衡。首先分析保险服务供求均衡的实现条件与均衡效应,其次基于保险公司,以及环境和制度角度分析了我国保险服务供求存在的矛盾与成因,以及对相关方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实现保险服务均衡对我国具有的特别意义,尤其是对促进我国社会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及支持金融体制改革,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六章主要分析保险服务的价值创造。首先分析探讨了保险服务价值的含义和表现形态,分析归纳了各相关方以及保险服务供求均衡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其次探讨建立保险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再次,分析探讨了保险服务价值创造模式的构建,根据价值创造理论,阐释了价值创造模式及各要素尤其是创新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总结分析了目前我国保险服务价值创造与创新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本章的分析在保险服务供求与价值创造和创新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七章主要分析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途径:创新。首先通过分析保险服务创新的内涵、外延、内容、特性以及战略,明确了保险服务创新是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主要途径。中国保险服务创新应紧密围绕影响我国保险服务供求的因素,需要通过创新在争夺现有价值空间的同时,不断地创造新的顾客价值引领市场需求,从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现阶段我国开展保险服务创新具有必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根据保险服务创新的驱动力来源,提出应着力通过政府和监管部门,以及保险企业为保险服务创新提供内外部保障和支持,并提出了具体建议。第八章对如何构建我国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创新体系进行了具体化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首先提出我国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创新体系的框架设计的原则、目标和内容。其次具体阐释了新保险产品开发的基本要素、过程和模式,并就开展保险服务的产品创新、保险服务技术与过程创新、保险服务形式化创新、以及保险服务组织与专门化创新等提出具体的建议,特别是对实施保险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进行认真的论述并提出笔者的建议。结语。保险服务创新实现保险服务价值创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一)从逻辑上构建了保险服务供求与价值创造的研究框架。本文总结分析了相关研究文献和理论基础,围绕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目标,通过分析研究价值载体——保险服务本身及服务供求与均衡,研究保险服务供求均衡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借鉴国外保险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演进及保险服务创新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现状,研究探讨了我国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途径,从逻辑上构建了保险服务供求与价值创造的研究框架。该研究框架较新颖,以保险服务供求及其均衡分析作为逻辑起点,以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目标为终点,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二)从理论上系统分析讨论了保险服务供求与价值创造等相关问题。本文立足保险服务研究的薄弱问题,着力于保险服务的学术研究,丰富保险服务的理论认识和升华,有利于指导保险服务实践。本文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成果、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演绎与归纳方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的保险服务、服务供求与均衡、价值创造与创新等相关问题,丰富了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研究的理论工具和基础。服务经济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表明,保险业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其发展趋势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必然遵循服务经济的基本规律。保险服务供求均衡的实现有助于发挥保险服务的各项职能,实现对社会就业以及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贡献,创造价值;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及供求均衡理论为保险服务供求与均衡分析及保险服务价值创造提供了基本理论基础:WTO协议有关保险业开放的内容为分析保险服务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挑战提供了素材和依据;内部营销理论为构建中国保险服务价值创造体系尤其是围绕价值创造目标所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核心理论基础;价值创造和创新理论直击价值创造的核心内容,价值创造始终是企业的终极目标这一结论,以及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创新是价值创造的主要方式等结论使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研究得以升华。(叁)深度挖掘了我国保险服务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从保险服务价值创造视角来分析保险服务供求及其均衡问题,提出保险服务是保险服务价值的载体,保险服务价值的质与量建立在保险服务供给方所提供的保险服务质与量的基础上。并基于保险公司角度和环境与制度角度,剖析我国保险服务供求矛盾与成因,探索如何通过保险服务创新实现价值创造。基于保险企业角度,保险服务供求矛盾的成因主要是存在部分保险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约束力不强,缺乏保险服务创新的战略和管理制度,创新滞后于市场发展需要,保险服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诚信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保险服务运营管理支持系统需要完善等。基于环境与制度角度,保险服务供求矛盾的成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的影响,保险市场开放的影响,国民保险意识淡薄,消费者对保险服务的信任度不高,保险业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保险理论创新仍需突破等。(四)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诸多有一定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学术观点。论文通过研究分析与对问题的剖析,提出了诸多观点,如:提出了保险服务作为一种产品或者产品的一部分的含义,为保险服务创造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保险服务的特征以及与保险产品的关系;保险服务可以创造价值;保险服务价值创造的内容和途径,为保险服务改善提供了政策建议。提出保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运用内部营销理论,以发挥员工在保险服务创新中具有的独特关键作用。提出开展保险服务形式化创新,实施保险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由于本文侧重于从保险服务供给主体保险企业的角度研究保险服务供求与价值创造问题,对监管部门、顾客等外部主体如何推动保险服务价值创造与创新留待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受制于服务创新测度的困难性,保险服务创新的实证研究也有待继续探索:随着伴随高科技的发展,在保险服务技术的创新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期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全球化的今天,让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保险服务,为我国开展保险服务创新实现价值创造提供保障支持,更好地发挥保险服务在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保险事业的发展进步。
孙蓉[5]2003年在《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机制设计与政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资源稀缺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因而,资源配置也就成为任何经济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自古典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的研究可以说始终都没有脱离资源配置这一主题,只是研究思路及方法不同,观点各异,进而导致了理论和政策上的差异。商业保险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商业保险的资源配置问题。保险业也存在资源的稀缺性问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生存,并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合理、高效地配置商业保险资源。那么,中国商业保险的资源配置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有哪些因素阻碍着中国商业保险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怎样才能改变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和深入的分析。然而,中国的商业保险资源配置问题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几乎没有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研究商业保险。入世后,随着中国保险业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市场竞争将会加剧,保险业能否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问题将更加明显且影响深远。本文试图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对中国保险业的制度变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纳入WTO的框架下,从制度创新及市场创新的视角进行研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商业保险资源配置的战略体系,这对于综合治理商业保险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缓解甚至减少商业保险资源配置中的短期行为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长期地、更充分地发挥保险的职能作用,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前瞻性;同时,也希望能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规范保险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及政策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商业保险和资源配置的现有研究成果的理论及政策主张方面的贡献,对研究商业保险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及政策取向等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路径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将商业保险理论与一般的经济学理论相融合,立足于中国国情,力求用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选择新的研究路径进行研究,对中国商业保险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地探讨。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将制度分析、市场分析等分析方法与保险专业分析相结合;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采用比较分析法,将历史分析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将借鉴与创新相结合;以经济学理论及研究方法为基础,进行了一定程度地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从研究的主要思路来看,本文将探讨性的初步建立商业保险资源配置理论,初步总结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的历史,初步设计商业保险资源配置机制的框架,初步分析商业保险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及制度条件。论文的主要内容共有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这一部分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及逻辑体系、论文的理论创新程度及实际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商业保险资源配置: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这一部分汇集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西方经济理论中有关商业保险的论述,说明了商业保险的内涵,并在回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分析资源配置的内涵基础上,初步界定了商业保险资源配置的内涵,探讨了商业保险资源配置在社会总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叁部分,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一部分在描述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变迁的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个层面,说明了中国商业保险的资源配置是以制度变迁为
费友海[6]2009年在《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度变迁和制度演化一直是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演化经济学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范式,提供了一个解释经济增长源泉的动态制度演化框架和技术变迁范式。制度构成了演化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创新、新奇、学习、选择、变异构成了演化经济学的制度演化框架的基础,而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的产生及其发展夯实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借助这些分析工具,演化经济学对制度动态演化、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制度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作出了更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农业保险既具备制度的基本特征,也具备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关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动力、路径及其机理,却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系统的研究,运用演化理论系统研究农业保险制度,至今还仍然是空白。关于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要么仍然遵循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范式,要么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于交易成本的比较静态分析范式。关于农业保险制度的研究,更多的是关于法律制度、监管制度等单项制度安排的分析和机制构建分析,却忽略了对农业保险制度系统以及制度系统与制度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研究。由于缺乏一个动态演化的理论框架,现有的农业保险理论还难以对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提供更为系统、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和阐释,现有理论体系的缺陷和研究方法论的滞后致使其难以为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和中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厚实的理论支撑。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人们已经熟悉和习惯运用经济学的传统分析工具、分析范式来研究农业保险,但这种熟知、认知惯性却局限了人们的视野,无法跳出现有理论体系的窠臼,以获得对农业保险新的认识。因此,跳出现有分析范式的局限和限制,从一个新的视角,或许能获得对农业保险及其制度全新的认识。因此,本文从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制度演化切入,将制度演化与农业保险有机结合,运用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等演化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分析工具,探究和分析中国农业保险演化的轨迹、动力机制、路径和趋势,阐释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机理,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开拓性、前瞻性研究,推动农业保险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保险试点和未来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发挥理论前瞻性的导向作用和建设作用。本文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二元社会经济背景,以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制度为分析单位,以制度演化为研究切入点,综合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保险学等学科理论,基于跨学科的分析视野,从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行为决策层面,探究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和演化的过程、本质和机理,以获得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演化的系统、全面的认知和理解。本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这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价值,农业保险制度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框架结构,论文的创新、研究难点和不足之处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相关理论。本部分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如制度演化理论、自组织理论、演化博弈论、农业保险理论等,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从而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叁部分,中外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轨迹。本部分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了中外农业保险制度形成、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轨迹。运用变迁的关键节点、演化的分叉点,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历程划分几个前后递进、相互关联的历史阶段,探讨不同历史阶段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方式的差异,以及制度分叉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非平衡的、曲折的演化轨迹的影响。并对中外农业保险制度演化轨迹进行比较,探析农业保险演化轨迹形成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均衡、非均衡及其演化。本部分运用制度均衡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从制度供给一需求的角度,对农业保险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深入探析了供求互动下的制度均衡到非均衡的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机理;阐析了农业保险制度与制度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农业保险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互动是如何影响农业保险制度演化、变迁的,并探讨了农业保险制度路径依赖的产生原因和形成机理。第五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自组织过程。本部分运用演化经济学重要分析工具——自组织理论,从系统自组织视角,研究了农业保险制度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和自组织演化本质,对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阶段、自组织性、演化机制、动力和过程等做了详尽的分析。第六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本部分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主体间重复博弈过程,深入研究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微观行为机制,探析了具有学习能力和适应性特征的制度主体的认知、行为决策和战略的不断调整和改变是如何影响动态重复博弈的均衡结果——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即主体间的重复博弈是如何影响农业保险制度动态演化的轨迹、路径的。第七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实践:以沪、苏、湘、川四省市的试点为例。本部分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江苏、湖南、四川四省(市)农业保险制度试点实践为例,管中窥豹,通过对四省市农业保险制度创新、演化的实践的分析来透视和把握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全貌。第八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路径。本部分分析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路径和演化规律,探讨了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在形成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路径中的作用。探析了创新一扩散机制作用下,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过程和演化路径的形成。第九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及其演化趋势。本部分在前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保障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沿着高绩效轨道演化的创新机制、创新路径进行了探析,并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未来的演化趋势和发展走向进行初步分析、预测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制度演化的视角,基于跨学科的融会贯通与综合分析,尝试性地初步构建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理论体系;从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主体决策层面,运用自组织理论和演化博弈论等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前沿分析工具对农业保险制度演化过程及其本质进行了分析,将历史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从一个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辨证及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机理;在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轨迹、动力、过程、路径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大胆预测了其未来的演化趋势与发展走向。第二,本文首次从农户、保险公司、政府叁者的风险认知、行为选择、政策导向入手,分析了农户、保险公司、政府等制度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风险认知、行为选择、政策安排与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关系,即从内因——制度主体和外因——政策导向、制度环境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动力、路径和机理,深入地探析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微观行为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把握了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内因—外因”双因素论,深化了对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过程及其机理的认识,为后面的政策分析和制度建构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叁,在对农户的认知特征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后,笔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农户的行为特征不是完全理性,也不是有限理性,而是制度理性。农民行为是嵌入到制度环境中的,制度在不断地型塑着农民的心理、认知和行为,农民的行为也在不断创造和改变着制度,形成了人与制度相互影响、相互适应、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农户的风险认知、投保行为、风险决策都是基于特定制度环境下的理性决策,即农民的行为与制度是相适应的,农民具有制度理性,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农民决策都是理性的,导致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制度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业保险制度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农业保险制度主体内部、制度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制度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彼此之间的相互复杂关系决定了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呈现出自组织演化的不可预测性、稳态性与偶然性、渐进性与突变性、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线性性与非线性性等特征;农业保险制度演化是多维空间上展开的复杂性活动,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方向、路径是多样的、不确定的,农业保险可能会沿着高效路径发展,即制度进化,也可能锁定于低效甚至无效的路径上,即制度锁定、制度退化;农业保险制度的内因——制度主体,即政府、农民、保险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行为互动是决定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过程的动力,而农业保险制度的外因——制度环境通过对农业保险制度主体的作用、影响,而构成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重要外部约束,制度主体以及制度主体与制度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影响着农业保险制度自组织演化的轨迹、路径和方向。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整体制度安排、制度环境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制度环境的变化,制度主体权力结构、目标函数、偏好特征及其博弈地位的变化,创新周期的波动,对未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化趋势和发展走向产生更复杂、更深远的影响。
张文竞[7]2006年在《我国寿险业有效需求研究》文中指出自1982年新中国恢复经营寿险业务以来,我国的寿险业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发展历程。相应的,寿险供给主体在数量上也获得了较大的增长。随着寿险供给主体的迅猛增长,我国寿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保险诚信缺失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于是,“如何随着寿险供给主体的不断增加,合理挖掘和扩展市场容量,使得我国寿险业始终保持积极、有序的良性竞争格局”,成了摆在我国寿险行业及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我国寿险业的有效需求到底有多大?”基于此,本文将论题确定在了我国寿险业有效需求研究上。文章由五部分组成: 一、引言。对论文的选题意义和背景加以阐述,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简要介绍一下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文献综述及创新。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综述,找出优点和不足,从而确定自己的写作重点。 叁、影响寿险业有效需求的一般因素分析。将影响寿险业有效需求的因素分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社会因素叁部分分别加以研究,从理论上确定各影响因素对寿险业有效需求的影响。 四、我国寿险业有效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对我国寿险业有效需求的结构与总量变化情况及相应影响因素分别加以研究。 五、我国寿险业未来5-15年有效需求研究。本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首先,分别建立我国保障型与投资型寿险保费收入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将相应影响因素未来某年的预测值带入模型就得出了该年保障型与投资型寿险保费收入的预测值,分别将相应年份的保障型与投资型寿险保费收入预测值相加就得到了该年(2010年与2020年)总的寿险保费收入预测值。其次,通过对我国寿险保费收入预测值与现值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了本文的结论:我国寿险业有效需求潜力巨大且结构日趋合理,未来5-15年是我国各寿险公司、乃至整个寿险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盛敏[8]2006年在《我国保险消费选择行为的经济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保险业得到快速发展且呈加速增长态势,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加强。但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人寿保险市场发展失衡,一方面是供给市场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消费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基本上是一种供给导向型。了解和把握我国目前寿险市场消费者的行为倾向和困绕保险消费者选择决策的行为习惯及真实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主要是对我国保险消费选择行为的有限理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保险经营企业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的政策建议。首先对有限理性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评价;对消费选择行为的主要模式及其决策标准进行了探讨;对不确定性决策的发展进行了消费选择决策角度的讨论和评价;对保险消费选择行为的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保险及其消费的本质作了明确的界定,提出了保险消费选择决策是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决策;其次运用传统经济学的期望效用理论系统分析了理性的保险消费决策模式;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保险消费的有限理性行为;从现实的保险消费行为特征与理性的保险消费模式的反差,提出我国保险消费选择行为有限理性的假设。在文献研究和调查汇总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消费者的保险风险认知和消费决策存在着经验性偏差;提出我国保险消费选择行为存在着偏好逆转;提出我国消费者保险消费选择行为决策存在着银行储蓄框架效应的假设;运用行为经济学中关于有限理性的几个着名实验原理设计了保险风险认知和选择的经验性偏差实验;保险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偏好逆转实验;保险消费选择行为决策的储蓄框架实验;并通过实验检验论证了理论分析推导提出的假设。最后对保险消费行为有限理性的成因和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着重分析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制度文化对保险消费行为有限理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保险企业的营销发展提出了“理性引导和感性服务”营销构想;对政府提出了“培育市场和政策扶持”的政策建议;让保险为提升我国民众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马艳丽[9]2008年在《局部均衡法在中国汽车保险定价中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汽车保险是以汽车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利益为保险标的多项保险业务的统称。它对稳定社会生产生活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局部均衡方法运用到中国汽车保险定价中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保险的现状:我国于80年代恢复保险业,汽车保险发展飞速,2007年车险保费收入占财险保费收入的74.3%,但目前车险市场处于以降价争市场的恶性竞争状态,所以对我国汽车保险市场的价格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其次,本文以西方经济学中的局部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汽车保险需求和供给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及需求供给的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民收入、车险费率水平、教育水平等因素对汽车保险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很大。另外,本文建立一个保险需求供给的微观理论模型—保险需求和供给与收入、费率与保险费之间关系的模型,并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采用我国1985年-2006年机动车辆险保费收入和保险金额、国民收入、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我国国民收入、车险费率、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的汽车保险需求和供给的回归模型和对数回归模型。并预测2007年中国汽车保险的平均费率是0.011407。而我国2006年车险市场的平均费率是0.0082。预计2007年的车险市场平均费率比0.0082低,说明恶性竞争使得车险市场的实际平均费率偏低。另一方面,实证表明:中国汽车保险需求和供给的收入边际倾向是0.00377和0.002901。中国汽车保险需求和供给的国民收入弹性是1.480236和1.517905,供给的费率弹性是-0.672519。需求和供给对国民收入都是富有弹性的,供给对汽车保险费率是缺乏弹性的。说明经济发展对我国车险影响巨大。最后,提出包括加强保险宣传、争取相关的税收优惠和及时推行强制保险的需求推动措施和包括加强保险业的资本总量、提高保险业经营效率以及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拉动措施。
邹珺[10]2003年在《合作医疗的制度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机制,合作医疗是研究的主要部分。研究包括理论部分和经验部分。如果加以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本研究的经验研究对象是中国江苏省两个地区的两个乡镇90年代以来的合作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变迁和运行。这两个地区的合作医疗,一个地方有最悠久的传统并一直坚持下来:另一个地方80年代中断之后,在90年代重新举办。从现象上看,两地90年代的情况,前者更像诱致性制度变迁,后者更像强制性制度变迁,然而,同样都面临着危机。 在研究两地的具体情况之前,我们首先“飞到高处片刻以便更清楚地观察社会世界的某个事情。” “高处”有各种似乎相关的理论和研究,但是没有一种成型的农村医疗保障的社会学理论。要系统地解释调查显现的合作医疗的制度变迁和运作,有时不得不借鉴经济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概念和理论。如果把“社会学”的特点看作是综合性、实证性,本研究是一项社会学研究。 如果按照博弈论的说法,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是在特定制度环境中,参与各方重复博弈的结果。我们因此对参与的主要叁方(农村居民、乡村医生、合管所)分别进行调查。因为现有的合作医疗多少讲究“自愿原则”,经验研究的重点放在需方的调查研究上;然后,在供方的制度环境和治理机制的约束下,给出一个制度实施状况的博弈论分析。相对而言,供方的分析份量轻一些。理论上,也相应做了这样的调整。 这个论题涉及的领域很多,但是,研究聚焦于社会保障(保险)方面,其他方面则是背景,或者解释项。本文将90年代江苏的合作医疗看作一种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初级形式,首先从制度分析和医疗社会保险的理论研究出发,为分析医疗保障制度做准备;在考察农民、保险和农村保险、医疗保险的需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分析合作医疗的基本观点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需求的决策模型(包括经验主义理性预期观点、风险剩余假设、交易成本假设、替代效应假设和挤出效应假设)。这样就从各个角度逼近我们的主题。然后,在一个合作医疗制度的总体分析框架下,一方面描述和分析两个地方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检验我们提出的观点和假设。 研究和写作的特点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经验、从制度到行为。 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动态、目的、方法、可能的意义,实质是开题报告基础之上的增补、修改。第二章,介绍研究的问题、分析的概念基础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分析框架,这形成了这项研究的总体框架。第叁章,制度分析的基本理论研究,试图将制度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和社会学结合起来,为分析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服务。这一章费力最多,但可能问题还是最大。第四章,研究社会保险的原理、沿革、运行条件,从社会保险角度看合作医疗,将之看作一种应该具备社会保险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其中对社会保险的社会性、强制性、充分性的看法,有一定的新意。第五章,研究医疗保险的需求原理,将之与农民的行为特点结合起来,提出四个基本的分析观点和农民医疗保险决策的投资模型。 以上主要是理论和资料部分,下面章节是经验研究。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研究了盐都县大冈镇(朱杨村)和常熟市东张镇的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和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对前文的观点和假设的检验做出解释,这就是本文的第八章。其中,对合作医疗制度的博弈分析颇有新意。
参考文献:
[1]. 保险需求及消费分析[D]. 刘高峰. 郑州大学. 2004
[2]. 巨灾保险需求研究[D]. 丁元昊.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3]. 地震保险购买意愿研究[D]. 周志刚. 西南财经大学. 2014
[4]. 中国保险服务供求与价值创造研究[D]. 万晴瑶.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5]. 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机制设计与政策分析[D]. 孙蓉.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6].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D]. 费友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7]. 我国寿险业有效需求研究[D]. 张文竞. 山东大学. 2006
[8]. 我国保险消费选择行为的经济分析及实验研究[D]. 盛敏. 同济大学. 2006
[9]. 局部均衡法在中国汽车保险定价中的实证分析[D]. 马艳丽. 湖南大学. 2008
[10]. 合作医疗的制度分析[D]. 邹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标签:保险论文; 投资论文; 巨灾保险论文; 风险社会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感知风险论文; 保险价值论文; 感知中国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沟通管理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商业保险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供求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商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