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高危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高危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潘凌亚[1]1993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高危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年来,妇科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下降,而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异位症)成为生育期妇女最重要的妇科常见病之一。该症病因至今不明。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探讨异位症发病的高危因素。 研究收集了北京协和医院及北京妇产医院1987—1989年经病理或腹腔镜下穿刺确诊的盆腔异位症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北京市城郊正式户口,共203例。本研究首次采用人群对照,系依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年龄与病例相差±1岁,并与之居住在同一街道办事处(或乡)的不同居委会(或村),经盆检及阴道B超确认无妇科盆腔疾患,共406例。调查内容包括可能与异位发病有关的各种因素。应用统一表格,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和录音,并由研究人员复听核对。所得资料系采用PECAN程序作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因素的相对危险度(RR)和其95%的可信限,并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了调整。 分析结果表明:1)月经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初潮年龄早(≤12岁),平均行经时间长(≥8天),以及痛经程度重,发病的相对危险度均有增加。平均月经周期>35天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下降。经期运动也与异位症的发病相关。2)生殖活动可能减少异位症的发生。有过一次足月产即可使RR值下降为0.34;两次以上者的RR降至0.08。对孕次进行统计,亦可观察到类似的趋势。当孕产次共同进入分析时,产次与发病的负相关性仍能得到稳定的发挥,孕次的这一特性不复存在。提示妊娠对于异位症具有的保护或预防作用主要来自全期妊娠。初孕年龄晚不增加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不孕者的RR值可高达15.35。人工流产与发病亦无明显关系。3)平均年经济收入及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病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高等教育者发生异位症的RR为1.84。对个人疾病史进行分析,病例组中既往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史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史者均高于对照组。有乳腺增生病史者发生异位症的RR也为1.83。ABO血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别,病例组中A血型多于对照组。有异位症及妇科盆腔良性肿瘤家族史者发生异位症的RR值均明显增高。 研究结果提示,经血倒流量增加的发生异位症的重要条件。能否发病

崔丹[2]2013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內异症患者及其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为病例分析研究。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和长春是妇产医院住院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2年内复发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选取2年内未复发60例作为对照组。整理分析两组EM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病例,经核查将合格的原始资料输入Excel2003表,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库转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管理和统计。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相关因素,计数资料行X2检验行组间单因素的比较,确定两组之间有差异因素。并将其纳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从而确定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的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研究结果1、病例组和对照组中,36-45岁为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发及复发年龄段。经方差分析得出(P>0.05),EM复发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分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病例组:腹腔镜手术40例(66.67%),开腹手术20例(33.33%)。对照组:腹腔镜手术26例(43.33%),开腹手术34例(56.67%)。腹腔镜组术后复发率高于开腹组术后复发率,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术前有痛经的患者46例(76.67%),无痛经的14例(23.33%),对照组术前有痛经的患者34例(53.33%),无痛经的26例(46.67%),病例组有痛经病史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痛经病史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照内异囊肿发生的侧别分别分为3组,病变发生在左侧卵巢(a组),右侧卵巢(b组),双侧卵巢(c组),病例组三组例数分别为:28(46.67%),14(23.33%),18(30.00%);对照组三组例数分别为:25(41.67%),16(26.67%),19(31.66%),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侧别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并无明显相关性。5、病例组:I-II期32例(53.33%),III-IV期28例(46.67%),对照组:I-II期43例(73.33%),III-IV期17例(26.67%),表明I-II期术后复发率较III-IV期复发率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病例组:有后穹窿痛性结节48例(80.00%),无后穹窿痛性结节12例(20.00%),对照组:有后穹窿痛性结节31例(51.67%),无后穹窿痛性结节29例(48.33%),有后穹窿痛性结节的复发率明显高于无后穹窿痛性结节的复发率,表明有后穹窿痛性结节者较无差痛性结节更易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将所有患者按照术后辅助用药不同分为3组,A组为:术后联合应用GnRH-a;B组:术后服用孕三烯酮;C组术后未用任何药物。A、B、C三组疗效及复发比较:三组资料均术后随访2年,病例组三组例数分别为:24(40.00%),7(11.67%),29(48.33%);对照组三组例数分别为:39(65.00%),12(20.00%),9(15.00%)。术后联合应用GnRH-a和孕三烯酮的两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未用药物组,术后用药可明显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病例组组间相比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病例组既往有宫腔操作史的患者24例(40.00%),无宫腔操作史36例(60.00%),对照组:分别为29(48.33%)和31例(51.67%),对照组有宫腔操作史例数高于病例组有宫腔操作史例数,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前宫腔操作史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无明显相关性。9、内异症的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妇科疾病,对两组资料相比较,合并盆腔炎、子宫腺肌病者的病例组复发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复发率,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表明伴有盆腔炎、子宫腺肌病者是内异症的复发的相关因素;而在子宫肌瘤和宫颈炎方面(P>0.05),两组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在复发组病例中,术后2年内妊娠的有5例(8.33%):未妊娠者55例。而在对照组:术后妊娠者16例(26.67%)均孕足月分娩,44例未妊娠。两组相比,对照组妊娠例数明显高于病例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以上数据统计和分析,有以上7项因素入组,且P值均<0.05,故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术前痛经、手术分期、后穹窿痛性结节、合并盆腔炎、子宫腺肌病的0R值均>1,说明上述因素是内异症复发的危险因素,结合各因素的回归系数β>O(正相关),可知术前有痛经史、手术分期较晚、后穹窿有触痛结节、合并盆腔炎、子宫腺肌病者易使内异症复发。术后药物治疗和术后孕次0R值<1,结合回归系数B<0(负相关),说明可能是内异症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1.36~45岁年龄段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病或复发的高峰段,对于此年龄段的内异症患者术后应密切随访。2. EM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痛经、手术分期、后穹窿痛性结节、术后药物治疗、盆腔炎、子宫腺肌病和术后孕次。对于有上述相关因素的内异症患者应术后加强随访及药物辅助治疗。3.术前痛经史、手术分期较晚(III-IV期)、后穹窿有触痛结节、合并盆腔炎、子宫腺肌病是内异症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药物治疗和术后孕次可能是内异症复发的保护因素。4.对保守性手术术后,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内异症的复发,GnRHa和孕三烯酮在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方面无明显差别。对有生育要求者,术后可积极受孕。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时,应根据病人的痛经史、手术分期、后穹窿触痛结节、盆腔炎、子宫腺肌病和是否有生育要求等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复发。

周霞[3]2011年在《女性体质、生活方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MS)是妇科临床常见疑难病症之一,多发生于育龄期的妇女,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该病是引起育龄期妇女盆腔疼痛及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患病女性的生活质量。本病虽为一种良性疾病,但它表现的细胞增生、侵润和复发性,使之成为难治之症,临床实践证明,应用现代手术和药物疗法很难彻底治愈内异症。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从流行病学方面探讨其病因和可能的发病高危因素,为EMS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证据。中医临床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对患者的个体特征十分重视。所以探讨内异症患者的体质特征和生活方式,研究内异症发病相关因素与体质相关联系,不仅为更好的进行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能进一步规范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充分体现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质类型、生活方式等相关影响因素与其发病的可能相关性,为不同体质类型的健康女性、疾病状况人群提供有效的预防指导方案。方法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创制的中医体质量表和我院治未病中心提供的个人生活方式调查表,结合与内异症发生相关的高危因素,制订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关因素调查表》及《体质调查表》,对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门诊、住院部内异症患者和治未病中心健康女性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职业、身高、体重、月经婚育史、生活方式、体质等,共调查150例,100例为内异症患者(病例组),50例为健康女性(对照组)。利用SPSS 17.0系统,进行统计学检验。研究内异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内异症相关影响因素与内异症的发病及易感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1.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病例组中血瘀质发病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体质,占36%,其次为阳虚质,占16%,其余体质分布依次为气虚质(10%)>气郁质(9%)>湿热质(8%)、平和质(8%)>阴虚质(5%)>特禀质(4%)、痰湿质(4%);对照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依次为:平和质(36%)>湿热质(22%)>气郁质(14%)>气虚质(12%)>血瘀质(4%)、阳虚质(4%)>阴虚质(2%)、特禀质(2%)>痰湿质(0%)。两组间血瘀质、阳虚质、湿热质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瘀质、阳虚质与内异症发病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瘀质、阳虚质是本病的发病危险体质。2.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年龄:内异症的高发年龄段是25岁—40岁,该年龄段的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69%。两组间年龄分布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身高、体重指数:内异症患者的身高集中在156-165cm之间,占病例组的72%,按照中国成年女性的标准体重指数,72%的患者低于标准体重。劳动性质:病例组脑力劳动占77%,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0%,年收入在2万以上者占60%,两组间分别比较劳动性质、文化程度、年收入有显著差异(P<0.05)。月经情况:病例组平均初潮年龄13.32±1.73岁,月经先期者占36%,月经量多者占42%,经期延长者占24%,对照组分别为13.40±1.57岁,14%、18%、4%,两组间分别比较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有显著差异(P<0.05)。痛经:病例组痛经发病率为73%,中度以上痛经占73.9%,对照组分别为60%,20%。两组间痛经程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妊娠情况:病例组平均初次性交年龄为22.41±3.38岁,有妊娠史的占66%,对照组分别为23.45±3.12岁,40%。两组间比较妊娠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情况:病例组有流产史(负压吸引流产、药物流产、自然流产)者达47%,与对照组26%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盆腔手术史:病例组中有盆腔重大手术史占45%,高于对照组的12%,两组间人流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分别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期不当行为:病例组占66%,高于对照组的48%。两组比较,经期剧烈运动、经期穿紧身内衣有显著差异(P<0.05)。饮食习惯:病例组嗜食辛辣者占40%,高于对照组26%,不吃少吃早餐者占27%,高于对照组12%,两组间饮食口味和饮食习惯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情志因素:病例组时常多怒者为82例,占总人数的82%,其次为多忧者81例,占81%,多思、易惊恐、易悲者,分别占60%、21%、60%。与对照组情志比较,两组间多怒和多忧者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生活习惯:病例组时常运动者占40%,对照组为6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不良生活习惯中喝酒、咖啡、饮凉茶情况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内异症患者一般情况、生活方式等与其发病的相关性年龄、妊娠次数、运动与本病发病呈负相关;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年收入、痛经程度、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期穿紧身衣、经期剧烈运动、人流史、通液术、造影术、时常熬夜、平素情志多怒、多忧、饮食习惯、喝咖啡、喝凉茶与本病发病呈正相关。进一步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痛经程度、经期延长、人流术、通液术、造影术、喝咖啡、饮凉茶与内异症发病相关性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内异症患者一般情况、生活方式等与其好发体质的相关性年龄、体重指数、痛经程度、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期剧烈运动和穿紧身内衣、情志多怒、多忧、辛辣煎炸饮食等与血瘀质呈正相关,其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劳动性质、文化程度、年收入、平素嗜食生冷、时常熬夜、少运动等与阳虚质呈正相关,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内异症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好发体质为血瘀质、阳虚质。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中度以上痛经、经期延长、人流术、通液术、造影术、经常喝咖啡、饮凉茶等因素为内异症发病危险因素。3.年龄、体重指数、痛经程度、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期剧烈运动和穿紧身内衣、情志多怒、多忧、嗜食肥甘厚腻、辛辣煎炸饮食等易致内异症患者血瘀体质的形成;劳动性质、文化程度、年收入、平素嗜食生冷、时常熬夜、少运动等易致内异症患者阳虚体质的形成。4.偏颇体质的形成与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性,偏颇体质具有一定的可调性,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调整偏颇体质,并进一步预防内异症的发生或病后复发,指导内异症的调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孟志新[4]2006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高危因素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有关的因素,为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科学依据和寻求可能的防范措施。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52例为病例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2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月经史、生育史、个人生活习惯,分析相关因素,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关的因素有痛经、月经量过多、喜着紧身衣、经期参加体育运动、IgA水平升高等。结论:子宫内膜内异症发病与个人生活习惯、月经史及免疫功能均有显著相关性。

林佳静[5]2007年在《痛经发病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候学的调查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痛经是指妇女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痛经,主要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二者同为异位子宫内膜引起的疾病。三者因其高发病率,已成为妇科常见病,给妇女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历代医家都把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称为痛经。古代中医学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的记载。表现为腹中包块有形可征,经行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同归属中医“癥瘕”、“痛经”、“无子”及“月经不调”的范畴。认为其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多数报道认为痛经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两亏和肝肾虚损五个证型。本研究采用非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了痛经发病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目的:探讨痛经发生的相关因素和痛经的常见的中医证候。方法:采用统一的表格询问被纳入者包括年龄、民族、身高、体重、职业、教育程度、避孕措施、手术史等;同时对进行被纳入者的生存质量等问卷调查,以了解痛经患者的生存质量。将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检验。结论:原发性痛经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压力大,嗜食辛辣,痛经家族史、无分娩史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与经量多,痛经史,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压力大,嗜食辛辣,不孕相关。痛经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痛经患者以实证、寒证多见;痛经妇女多为瘀血体质;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合并气滞的几率增多;原发性痛经以寒凝血瘀证型为主,继发性痛经以寒凝气滞血瘀型为主。

张颖[6]2017年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恶变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总结卵巢EMs恶变的临床特征,探索影响卵巢EMs恶变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旨在发现卵巢EMs恶变的前瞻性和预后判断标志,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以2010年-2015年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收治的564例卵巢EM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13例卵巢EMs恶变患者为研究组,451例卵巢EMs未恶变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以多因素分析阐明EMs恶变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对照组大、首次性生活平均年龄较对照组大、平均结婚年龄较对照组大、平均病程较对照组长、平均BMI指数较对照组大、脑力劳动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体力劳动者比例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绝经、痛经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流产次数较对照组多、剖宫产比例较对照组高、顺产比例较对照组低、生产次数较对照组少。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婚年龄、生产次数、病程、BMI指数是影响卵巢EMs恶变的4个主要因素。2、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表现中腹部胀痛发生率最高,其他依次为腹部触及包块,性交痛,不孕,阴道不规律出血,无自觉症状。研究组患者腹部胀痛、腹部触及包块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癌症临床分期,将Ⅰ、Ⅱ期作为轻度组(87例),Ⅲ、Ⅳ期作为重度组(26例)。重度组患者腹部胀痛、性交痛、不孕的发生率较轻度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患者包块以囊实混合性最多(40.7%),包块直径≥8cm者占34.5%,50.4%患者半年内包块迅速增大,所有标本均检出异位内膜腺上皮不典型或核异型性改变。对照组患者包块90%以上为囊性,包块直径≥8cm者占17.7%,14.4%患者半年内包块迅速增大,其中28例出现不典型或核异型性改变。4、研究组患者HE4、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CA125、CA199在Ⅰ、Ⅱ、Ⅲ、Ⅳ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所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HE4、CA199、CA125的水平升高。而HE4、CA125及CA199在不同组织病理分型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研究组术后平均随访37.6个月(6-72个月)。术后1年内复发2例,3年内复发11例,5年内复发26例,死亡7例,其中5例死于术后复发。1年存活率99.4%,3年存活率96.8%,5年存活率92.8%。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化疗是影响恶变EMs患者术后预后的3个主要因素。结论:1、卵巢EMs患者以育龄妇女多见,恶变患者出现症状比例和症状复杂程度较未恶变患者高,且与临床分期有关,临床分期越高,症状越明显越复杂。2、结婚年龄晚、生产次数少、病程长、BMI指数大4个因素是卵巢EMs恶变的危险因素。3、综合临床症状、病史、病理检查、血清HE4、CA125、CA199和影像学检查等能有效提高卵巢EMs恶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和化疗是影响恶变EM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赵婕宇[7]2017年在《子宫内膜息肉患病高危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息肉(EPs)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级预防及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昆明市延安医院妇科,经阴道超声检查考虑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及诊断性刮宫术患者6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病检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415例患者纳入病例组,术后病检诊断为非子宫内膜息肉良性的18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统计患者所有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生育史、绝经与否、绝经年限、妇科合并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息肉、息肉复发)、避孕情况(具有子宫内避孕装置、口服避孕药)、内科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免疫系统疾病)等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病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年龄分布:EPs多发于30-49岁妇女,绝经后EPs的发病率降低。病例组415例,平均年龄41.34±8.59岁,其中绝经患者30例,平均绝经年限7.23士5.84年;对照组188例,平均年龄43.21±10.65岁,其中绝经患者38例,平均绝经年限6.24±6.76年。②临床表现:病例组222例(53.49%)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93例(46.51%) 伴有相应临床症状;对照组85例(45.21%)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03例(54.79%)伴有相应临床症状。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宫颈息肉、既往患有子宫内膜息肉、高血压、糖尿病、炎症、肥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绝经、患有免疫系统疾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子宫内膜息肉的保护因素。④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OR 为 3.798, 95%CI 为 1.401 ~10.294, P<0.01 )、宫颈息肉(OR 为 2.226,95%CI为1.039~4.768, P<0.05)是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绝经(OR为0.311, 95%CI为0.163-0.593, P<0.01)是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好于30-49岁妇女,绝经后EPs的发病率降低,53.49%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常伴有月经的改变;经阴道超声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准确率,可应用于EPs疾病的初筛。高血压、宫颈息肉是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绝经是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的保护因素。年龄、不孕、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息肉复发、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具有子宫内避孕装置(普通子宫内避孕装置,除外LNG-IUS)、子宫内膜炎症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下一步将扩大样本量,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以明确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的危险因素。

姚玲[8]2009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育龄年龄的妇女,具有侵蚀性强、广泛种植、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文献研究表明,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关于患者体质特征也没有明确定论。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该病取得较大进展,但主要是专方专药以及中医证候的研究。中医临床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对患者的个体特征十分重视。所以探讨内异症患者的体质特征,为研究内异症发病相关因素与体质相关联系,更好的进行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能进一步规范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目的:探讨内异症患者的体质类型和分布特点,研究内异症的常见体质类型与好发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医药的优势采取更优化的防治措施。方法:共调查225例,150例为内异症患者(病例组),75例为健康女性(对照组)。以王琦教授创制的中医体质量表为基础,结合与内异症发生相关的高危因素,制订了《内异症调查表》及《体质调查表》。采用自填式问卷,结合病案资料,对内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生活习惯、家族史、既往病史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利用SPSS系统,进行统计学检验。研究患者体质特征与好发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内异症的高发年龄段是25岁—35岁,该年龄段的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64%;2.病例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74%,脑力劳动是67.3%,对照组分别为42.7%、4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饮食习惯方面病例组嗜食辛辣者为59.33%,对照组为14.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病例组有流产史(负压吸引流产、药物流产、自然流产)者达56%,与对照组36%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5.情志因素中,病例组多怒者为61例,占总人数的40.7%,其次为多忧者24例,占16%,易惊恐、易悲者,分别占10%、11.3%。与对照组情志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6.病例组的不良生活习惯占46.6%,高于对照组的22.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7.经期不当行为病例组占88.7%,高于对照组的38.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8.病例组中有盆腔手术史的患者140例,占总人数的93.3%,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9.瘀血质是内异症的多发体质,占调查人数的54.7%,其次是气虚体质,占24.7%,在内异症患者的体质类型中,瘀血质明显高于其他体质;10.内异症常见证型中,以气滞血瘀型多见,占40.7%,其次为气虚血瘀型占22.0%,寒凝血瘀型占18.7%。结论:1.内异症的高发年龄段为中青年女性,好发体质为瘀血质、气虚质。2.瘀血质多发证型为气滞血瘀,其次为寒凝血瘀;气虚质多发证型为气虚血瘀,其次为气滞血瘀。内异症证型与体质类型分布两者存在相关性,体质决定患者的证侯类型。3.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对工作性质、文化程度、饮食偏好、流产次数、情志因素、家族史、生活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经期不当行为、妇科手术史等10个可能导致内异症发生的因素进行差异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内异症的发病与以上因素密切相关。并分析出以上因素与体质的相关性。4.临床调查表明,瘀血体质是内异症的易感体质。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具有可调性,故可期望通过调整体质偏颇来预防内异症的发生或病后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陈彦辛[9]2013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候分布研究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文中提出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endometriosis, EMs)是妇科常见疑难病,其导致的痛经、不孕症等严重影响女性健康。本病发病机制认识包括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遗传学说等,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诊疗标准仍需完善:西医治疗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手术的创伤,使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学认为EMs属“血瘀”为患,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初步证实中医药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深入研究。目前,对EMs中医证候的认识主要以总结专家经验及文献资料为主,缺乏对本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大样本研究,且中医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因此本研究通过对EMs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辨证治疗的整体疗效提供依据,为本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建立稳定的EMs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今后深入探索中医药治疗EMs的作用机理提供科学工具。目的临床研究方面: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探索EMs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手术r-AFS评分、生育指数、输卵管评分、实验室指标等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制定不同证型的EMs中医诊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以更好地为干预性治疗及辨证调护提供指导,为开展中医病证结合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基于中医病因病机及EMs发病机制学说,建立肾虚血瘀证EMs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并通过观察模型的宏观表征和检测模型的微观指标,对该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为EMs基础研究提供稳定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临床研究方面: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资料,填写病例观察表,主要观察中医证型、一般资料、主要症状及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手术情况及r-AFS分期、输卵管评分、生育指数评分、治疗方式等资料。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应用羟基脲灌胃结合自体移植法建立肾虚血瘀证EMs大鼠模型,通过对一般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性激素水平及妊娠大鼠胚胎数等指标进行观察。对以上收集的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果一、临床研究方面:本研究共收集300例住院手术治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且病理确诊为EMs的患者,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证候分型以气滞血瘀型最多,其次分别为肾虚血瘀型、脾肾两虚血瘀型、脾虚湿瘀互结型、气虚血瘀型。2.300例EMs患者患病年龄段多在25岁~44岁,符合EMs多发于育龄期妇女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其中医证候分布上有显著差异,气滞血瘀型以30岁~34岁年龄段居多,肾虚血瘀型以40岁~44岁居多。3.本研究术前行血清CA125检查其浓度与手术r-AFS分期成正相关,随着r-AFS分期升高血清CA125改变明显,r-AFS分期Ⅰ期血清CA125浓度最低,随着AFS分期逐渐升高血清CA125数值增高,Ⅳ期血清CA125浓度最高,CA125结果阴性不能排除EMs可能。4.不同证候的EMs患者手术r-AFS分期无明显不同。5.EMs属气滞血瘀型及肾虚血瘀型的患者血清CA125浓度异常比例因手术r-AFS分期而不同。6.研究发现EMs不孕患者行LF及EFI评分低者主要以气滞血瘀型为主。7.本组数据中,术后辅助用药以孕三烯酮为主。二、动物实验研究方面:本研究采取羟基脲灌胃结合自体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EMs模型。研究结果如下:造模后剖腹观察移植物生长情况,体积增大,观察到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及肾虚血瘀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的肠系膜处均出现液体积聚的囊肿,周围可见血管形成,腹壁种植处未见典型的内异症病灶。羟基脲灌胃后大鼠出现被毛蓬松、硬、凌乱,拱背少动、扎堆怕冷、大便稀溏等;尾部自尖至根出现不同程度皮下瘀紫或青斑、眼球转为黯红;后肢多见行动艰难迟缓等。造模后大鼠体重变轻,肾虚血瘀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流变指标:①肾虚血瘀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全血还原黏度低切、聚集指数增高,病症结合模型组基本符合血瘀证表现。②肾虚血瘀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相比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及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增高,其中两者的聚集指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过自体内膜移植法在结合羟基脲灌胃后加重其“血瘀”;③肾虚血瘀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值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动物模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的状态,仍然存在模型的不稳定。性激素指标:肾虚模型对照组FSH水平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组LH水平差与肾虚血瘀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组比较、肾虚模型对照组LH水平差与肾虚血瘀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妊娠大鼠胚胎情况:造模后妊娠大鼠的胚胎数目各组差别不显著。结论一、临床研究方面:1.瘀血阻滞冲任、胞宫是EMs的基本病机,气滞血瘀型是最常见的证型,其次为肾虚血瘀型、脾肾两虚血瘀型、脾虚湿瘀互结型、气虚血瘀型,其中典型的寒凝血瘀型比率最少。2.EMs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其中医证候分布上显著不同,辨证分型时注重年龄的分布差异,治疗用药方面应各有侧重,或加强疏肝理气、行气活血的力度,或重视补肾益气、行气活血的作用。3.血清CA125浓度与手术r-AFS分期呈正相关关系,根据准确的辨证分型及血清CA125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准确地预测患者的盆腔状态,充分发挥中医在围手术期的特色,为术前评估手术风险提供理论依据。4.对于EMs不孕患者,腹腔镜下进行r-AFS分期、EFI及LF评分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医介入治疗时应参考评分指数,对于评分指数低者一方面注意加强心理情绪疏导,另一方面治疗上注重疏肝行气药物的使用。二、动物实验研究方面:本研究针对EMs的肾虚血瘀病机,应用羟基脲灌胃结合自体内膜移植法建立了肾虚血瘀EMs大鼠模型,通过观察模型的宏观表征和检测模型的微观指标,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病灶特征、体重等一般情况、性激素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等方面具备EMs“肾虚血瘀”的特征,可以为EMs生殖障碍的基础研究提供科学客观的动物实验研究模型。

侯晓[10]2009年在《子宫腺肌病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临床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子宫腺肌病发病相关因素,并对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及健康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本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同时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本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辨证特点。结果:1.通过x~2检验和t检验,找出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将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处于育龄期、长期从事脑力劳动、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崩漏、原发性痛经史、妊娠次数多、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多次宫腔操作史、子宫肌瘤病史及情志异常等,保护因素为月经后期或闭经。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子宫腺肌病分为气滞血瘀、热蕴血瘀、痰瘀互结、肾虚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六大证型。结论:1.总结了子宫腺肌病的10种发病危险因素和1种保护性因素。2.运用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中医基本证型进行分类是有帮助的。3.当前开展子宫腺肌病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流调工作对指导临床有一定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高危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 潘凌亚.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3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D]. 崔丹. 吉林大学. 2013

[3]. 女性体质、生活方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 周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4].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高危因素调查研究[J]. 孟志新. 临床误诊误治. 2006

[5]. 痛经发病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候学的调查及分析[D]. 林佳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6].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D]. 张颖. 天津医科大学. 2017

[7]. 子宫内膜息肉患病高危因素分析[D]. 赵婕宇. 昆明医科大学. 2017

[8].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D]. 姚玲. 湖北中医学院. 2009

[9]. 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候分布研究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D]. 陈彦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10]. 子宫腺肌病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临床调查研究[D]. 侯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高危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