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形态加工研究
伍 洋1,翟 舒1,谭 爽2
(1.东北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 二语词汇的形态是二语词汇习得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中词汇的一个重要变量。二语词汇的视觉信息加工过程非常复杂,不同的词汇形态会导致不同的加工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形态效应广泛存在于二语词汇习得中,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作用各不相同。二语词汇形态的相似处、派生词与屈折词的加工等方面都是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热点。除了二语词汇本身是一个多水平变量,二语词汇学习的效果也受到语言学习本身的综合影响,因此,词频、词汇输入的增显、单词象形等其他因素在词汇研究中也是重点研究的对象,词汇的多模态输入也会影响到二语词汇形态的加工。
关键词: 二语词汇;形态效应;形态加工;词频效应;词汇输入加工
一、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研究背景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词汇习得研究逐渐成为L2领域的研究热点,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词汇习得的研究予以重视,并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Meara[1]指出,早年针对词汇的研究大多不具备理论性和系统性,研究不够深入,不能为L2词汇习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强调词汇的研究应从传统的词汇教学转移到词汇习得上来。
80年代中期以后,L2词汇的性质、词汇习得、词汇储存、词汇提取以及习得策略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2]。进入90年代,L2词汇的研究更注重深入探讨词汇习得的过程,研究方法也趋于规范化,许多学者制定了量表和调查问卷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Wenden和Rubin[3]对学习者策略进行了分类,O’Malley和Chamot[4]将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策略三大类,Laufer和Nation[5]制定了词汇频率量表,Joe[6]对词汇知识等级进行了区分。
两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经相关术后治疗后,均连续进行肠外营养治疗。以常规治疗为对照:采用糖脂比为3:2的肠外营养液进行治疗,分别由20%-30% 的脂肪乳以及5%-50% 的葡糖糖溶液提供,每天的能量供给量为每千克20-25千焦;(2)单的供给量为每天为每千克0.2克。
L2词汇习得实证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学技术等无创伤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先进的研究技术。进入本世纪之后,结合语料库研究法、心理实验法和神经实验法的L2词汇习得研究激增。从2004年到2013年这十年间L2词汇习得的论文发表情况来看[7],国外的实证研究比例占总发表数量的88.4%,国内比例为69.7%,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影响L2词汇习得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L2词汇习得的深度与广度、L2词汇知识与其他L2技能之间的关系、双语心理词库、附带性L2词汇习得、L2词汇知识或词汇能力发展等。
近两年,L2词汇习得在研究深度上的迅速发展对进一步探讨L2词汇习得的加工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研究进展可观,但涉及到的变量错综复杂,尚未形成体系,许多理论仍需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词汇形态是L2词汇习得的主要信息输入来源之一,对词汇习得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在实证研究中,词汇的信息输入模态对整个实验设计来说也至关重要。
二、 L2词汇形态的加工原则
在与词汇意义相关联的视觉呈现方式上,呈现与词汇意义相关联的图片能够促进词汇学习,图片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和学习中。除了图片呈现方式,在词汇意义上的分类也是L2词汇习得研究中的变量水平之一,Tinkham[31]按词汇的语义及其相互联系将词汇分为主题聚类和语义聚类两大类,王新朋和束定芳[32]研究发现主题聚类和语义聚类两种呈现方式在不同的维度上各有优势,语义聚类的词汇呈现方式在语法功能、句法搭配及语义联系三个维度的产出性词汇知识的习得效果上显著优于主题聚类呈现方式,而主题聚类组在词义上的习得效果优于语义聚类组,因此认为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决定着采用何种词汇呈现方式。
近年来,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处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成功查处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案要案,5次受到国家总局表彰,8次受到省局表彰,稽查工作在全国位居前列。央视《焦点访谈》先后2次进行专题报道,该处被群众赞誉为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钢刀利剑”。
L2词汇习得的研究一般不仅研究词汇习得的形态,也会涉及到其他的变量。
搜救国协调权并不专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同时任何一国也不会无故从国际法上获取更多的协调权以对其他国家合理从事救助活动而进行不正当的干涉。然而,基于平等状态下的搜救国之间可能会在执行某项具体的救助任务而同时行使这一协调权时产生一定的竞合。基于协调权权源的差别,这种竞合可以分化于3个范畴。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当代L2词汇习得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书面教材到录音机、MP3播放器,再到多媒体,如今又掀起了手机学习的热潮,L2词汇习得的方式不再单一。近两年L2词汇习得研究对移动设备上的L2词汇学习也进行了关注,张悦[27]、陈雪[28]、李云鸽[29]重点研究了以“百词斩”为媒介的词汇学习效果,发现与传统的英语词汇学习方式相比,“百词斩”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王峥[30]对目前的主流记单词软件在英语词汇学习深度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指出了这些软件的优势与不足。
三、 L2词汇形态研究中常涉及的其他变量
此外,L2词汇习得还受词汇形态相似度的影响。张鹏和朱虹[11]研究了中国日语学习者的动词形态加工机制,发现形态变化规则性与词形相似度都是影响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动词形态加工的重要因素,非规则变化动词的词形相似度高,则其词位层次上的形态阻遏效应会抑制语素加工机制,使学习者倾向于选择基于联想记忆的整词加工方式。韩百敬和薛芬[12]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un-V-able格式结构性歧义词的解读偏向,发现被试明显倾向于采取un-和-V-able的组合方式进行解读,说明英语学习者并未习得完整的形态表征系统,因而在偏向语境中不能够灵活用un-V-与-able的组合方式进行解读,在初级学习者中表现得尤为困难。
新媒体有一个独有的优势特点,那就是 “即时反馈”,对于新闻爆点能做到根据相应的点击率、转发量、评论数等,快速地判断出某条新闻线索有无报道的价值,大大避免了错漏,或者看似平常却在网上引发很大关注的事件。当然,相对于传统的纸媒来说,新媒体发布的消息易流于片面、媚俗、猎奇、标题党、主观,甚至是虚假的现象。因此,传统纸媒在新媒体上寻求爆点时不能一味追求点击量、评论量、关注度等,对于报纸编辑要切实具有去伪存真的眼光,披沙拣金的能力,不能过于为了博人眼球而放弃职业操守,这点正是很多媒体欠缺的原因所在。
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的形态会导致不同的词汇加工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形态效应广泛存在于母语及L2词汇习得中,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所起的作用也存在着差异。在汉字形态特征的研究上,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展了以信息加工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为基础的汉语词汇结构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9],发现汉字笔画的多少和汉字的部件以及部件的位置对汉字识别都有影响,汉字的部件在文字加工中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的加工单元,在视觉加工的早期阶段可能起作用。官群等[10]研究了字形对儿童和成人的L2词汇习得的统计学习熟悉度的影响,发现字形对儿童的促进作用显著,对成人不但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反而可能还会产生干扰效应。李伟伟[8]的研究还发现,词汇的形态透明度与学习者词汇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交互效应,形态透明度对低水平学习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词频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变量,在L2词汇习得研究中对材料的选取一般都会考虑到词频。词频效应在词汇理解和词汇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表现为词汇输入频率决定词汇习得顺序,一般认为在词汇理解过程中,高频词比低频词加工快、正确率高[25]。此外,在词汇频率的选取上,存在语料库不同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陈士法等[22-24]的研究结果表明词频对不同词汇的加工无显著影响,与药盼盼等[15]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出入。除了实验的手段、过程、对象等方面的差异,陈士法等[22]指出,语料库的不同也可能导致结果差异。因此,就词频这一变量而言,语料库的选择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词汇形态的变式在L2词汇的教学和学习中逐渐兴起。为了强调词汇在篇章中的重要性,在L2词汇的学习素材中不乏以高亮、下划线、加粗、斜体等方式来突显词汇[26],从而达到对该词进行重点关注的效果,能起到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程丽霞[26]进一步研究发现,词汇输入的增显形式可以引起学习者对词汇形式的注意,对其习得有积极作用。除此以外,词汇教学中除了词汇表这一传统的素材,在词汇文字的视觉表现形式上也会想方设法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当代流行的一款记单词软件“百词斩”中对词汇的原始字母进行了改造,如capture一词的呈现中,除了发音、中英文释义、例句、词根、图片等内容,百词斩以象形的方式呈现了该词:。
由此可见,L2词汇的视觉信息加工过程非常复杂,除了L2词汇本身是多水平变量,L2词汇习得也受到L2其他语言技能习得的影响,此外,学习者个体的差异、外部环境的刺激等使得L2词汇习得的实验研究更为复杂,因此得到的结论往往不同。就L2词汇习得的视觉信息加工而言,针对词汇的形态这一变量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因而L2词汇习得的加工研究任重而道远。在后续研究中,研究者应从实验目的出发,在实验设计上巧妙运用词汇本身的特点来设计实验。
词汇的形态结构是词汇呈现的重要方式,其结构方式决定了词汇的识别。对于词汇学习者来说,形态结构越复杂,需要的加工时间就越长,在识记和应用上的难度就越大,而形态结构清晰的词汇学起来则容易许多。李伟伟[8]研究了英语词汇的形态透明度与学习者词汇知识水平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推理的影响,发现形态透明度对L2词汇推理影响显著,形态透明的词汇比形态模糊的词汇更容易推测,而且更加准确。
L2学习者不但可以在词根的基础上生成它的屈折形式或派生形式,而且在习得中可以解构一个带有词缀的词[13]。目前有关词汇通达表征的模型有整词存储、分解存储、混合存储三种[14],在派生词和屈折词的加工机制的实证研究上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研究发现。从近几年国内的研究结果来看,药盼盼等[15]研究发现,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L2加工机制中,词根频率对屈折词和派生词的处理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词根频率高,两种英语词汇的加工方式都呈现为分解表征,词根频率低则呈现为整词表征,因此该结果支持混合存储;朱婷[16]进行了针对中国大学生中的熟练英语使用者对派生词的视觉识别的研究,认为派生词的识别过程主要以靠词法的分解形式;李俊敏等[17]研究了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派生词和屈折词加工方式上的差异,发现屈折词比派生词更难识别,对屈折词的加工方式为分解表征,而派生词的分解表征不明显,原因在于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英语水平的差异;李俊敏等[18]又研究了屈折词和派生词的视觉识别过程在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中的差异,发现这些学习者比较依赖于视觉加工信息策略,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词素的加工过程为自动分解加工,屈折词的分解程度大于派生词;张北镇[19]研究了英语学习者对不同熟悉度的复杂词的加工方式,结果发现,对相对熟悉度高的派生词,英语学习者的表现呈整体加工,熟悉度低则表现为分解加工,因此他认为L2学习者对复杂词的处理模式可以视为一个由分解存储向整词存储的转变过程;张北镇[20]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词干在派生词的加工中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且该效应不受英语学习者对该词的熟悉程度的影响,他认为与母语加工一样,L2复杂词的形态对其加工机制产生了影响,存在着形态分解,并进一步指出,相对于整词特征,构成复杂词的词素特征才是影响复杂词加工机制的主要因素;在后续研究中,张北镇[21]认为,L2复杂词的加工受到相同的形态分解机制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受英语学习者本身采取的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陈士法等[22-23]认为,在英语的派生词和屈折词加工中,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处理机制,词基频率不影响复杂词的加工,对屈折词的加工方式表现为混合存储;陈士法等[24]通过对比分析中级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加工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其派生名词、派生动词和派生形容词的脑电数据,发现被试对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派生词和词基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也不存在词基频率效应,但对于中级水平的学习者,三类派生词的表征方式与它们对应的词基的处理机制一致,都是整词加工机制,派生词的加工方式则不受词基频率的影响。
在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中,各地创造出许多侵蚀沟治理技术,如黑龙江拜泉县连续式柳跌水治沟、吉林省东部多类型谷坊群综合治沟、辽宁省兴城市石质山区多功能治沟、内蒙古山丘区植物立体封沟、黑龙江农垦秸秆填沟等。通过推广筛选,总结出多种行之有效、地域特点明显的侵蚀沟防治模式,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的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词汇的初步习得通常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因此在L2词汇习得的词形研究中,除了词形和词义,词汇的语音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兴起的多模态学习强调利用多种模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L2词汇并不是以单独的某种形式呈现,因此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其他的输入形式来设计实验,以达到最佳实验目的。
小结
L2词汇习得过程的复杂性使得L2词汇研究错综复杂,L2词汇的输入方式主要有音、形、义三个变量,每个变量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诸多水平,此外还受到学习者本身以及环境变量等影响因素。在研究过程中,为达到最佳实验效果,研究者应注意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来控制变量的水平。
参考文献
[1]Meara P.Vocabulary Acquisition: A Neglected Aspect of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Teaching,1980,13(3-4):221-246.
[2]陈万会.国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发展综述[J].民族论坛,2006(12):54-55.
[3]庄智象,束定芳.外语学习者策略研究与外语教学[J].现代外语,1994(03):28-32.
[4]O'Malley J M. Chamot A 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Laufer B, Nation P.Vocabulary Size and Use: Lexical Richness in L2 Written Produc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3):307-322.
[6]Joe A.What Effects Do Text-Based Tasks Promoting Generation Have on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8,19(3):357-377.
[7]赵蔚,陈永捷,陆伟忠.近十年中外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比较——基于14种语言类期刊的比较分析( 2004-2013)[J].外语界,2014(4):39-46.
[8]Li Weiwei.The Effects of Morphological Transparency and Vocabulary Knowledge on Lexical Inferencing for Chinese Non-English Majors in English Reading[D].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3.
[9]彭聃龄.汉语信息加工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20年研究工作的回顾[J].当代语言学,2004(04):302-320.
[10]官群,赵建蓉,刘梅娟.字形输入能促进二语词汇的统计学习吗?——来自5岁儿童与成人的实证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07):74-80.
[11]张鹏,朱虹.中国日语学习者动词形态表征方式研究——基于跨通道启动范式实验的证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05):49-53.
[12]韩百敬,薛芬.中国英语学习者对un-V-able格式结构性歧义词的解读偏向——形态表征的不完整性[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01):17-22.
[13]马广惠.二语词汇知识理论框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23-24.
[14]王春茂,彭聃龄.合成词加工中的词频、词素频率及语义透明度[J].心理学报,1999(03):266-273.
[15]药盼盼,李妮,陈宝国.词根频率对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和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05):694-705.
[16]朱婷.熟练英语学习者对派生词法单词的视觉识别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17]李俊敏,李德高,马博森.英语学习者英语屈折词和派生词识别加工中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06):901-914.
[18]李俊敏,李德高.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英语派生词和屈折词记忆加工差异[J].心理学探新,2016(04):324-329.
[19]张北镇.中国英语学习者派生词加工研究[J].现代外语,2014,37(2):221-230.
[20]张北镇.二语词汇加工中的形态分解[J].现代外语,2015(02):238-247.
[21]张北镇.二语词汇表征与加工中的形态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06):70-77.
[22]陈士法,杨连瑞,崔涛涛,等.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屈折词表征方式的ERP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23(1):76-79.
[23]陈士法,彭玉乐,赵兰,等.英语二语派生词与屈折词加工差异的ERP证据[J].外语教学,2017,38(2):20-26.
[24]陈士法,刘佳,杜玲,等.中级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派生词表征方式的ERP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8(6):61-69.
[25]李黎.基于七对研究焦点的词频效应理论评析[J].外语教学,2012(02):53-56.
[26]程丽霞.输入多模态、输入增显与词汇附带习得[J].外语教育研究,2015(03):31-34.
[27]张悦.基于多媒体呈现方式的词汇学习研究——以百词斩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8]陈雪.《百词斩》中多媒体注释对英语词汇习得有效性的实证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93.
[29]Li Yunge.A Stuf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Mobile-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Mode to Senior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Take the Software "Bai Ci Zhan" as An Example[D].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2018.
[30]王峥.基于移动端的英语词汇深度学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31]Tinkham T.The effects of semantic and thematic clustering on the learning of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7,13(2):138-163.
[32] 王新朋,束定芳.词汇呈现方式对多维词汇知识习得的影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06):25-31.
Study of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of L 2Vocabulary Learning
Wu Yang1, Zhai Shu1, Tan Shuang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China)
Abstract :The morphology of L2 vocabular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 and an essential variate in L2 vocabulary learning. The processing of visual input information of L2 vocabulary is quite complex. Differences of lexical morphology lead to various processing methods, giving rise to diverse learning effects. Morphological effect exists widely in L2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plays different roles for learners at varied levels. The focus of L2 lexical study lies in the morphological resemblance of L2 vocabulary, the processing of derived and inflected words and so forth.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L2 vocabulary, a multilevel variate, are influenced by comprehensive factors of language learning. Thus, lexical frequency, input elaboration, hieroglyphic and many other factors become the key study objects in lexical research. In addition, multi-modal input of vocabulary will also affect the processing of L2 morphology.
Key words :L2 vocabulary; morphological effect;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frequency effect; vocabulary input processing
作者简介: 伍洋,硕士,东北林业大学。
通讯作者: 翟舒,硕士,副教授,东北林业大学。
谭爽,硕士,副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 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号:DGY2017-27)。
文章编号: 2096-3874(2019)04-0139-05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Class No .:H319
Document Mark: A
(责任编辑:蔡雪岚)
标签:二语词汇论文; 形态效应论文; 形态加工论文; 词频效应论文; 词汇输入加工论文;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