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的教学方式一经出现,就在数学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能够体现情境的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教师在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能够根据书本上面的知识引进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例子,把数学中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公式,图形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孩子们面前,这样使得小学生更容易的理解这一个知识点。该文章主要是针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情景化创设和一些策略的建立,主要是建设悬念型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设计合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强调教学模式转变,改善课堂学习、改进课堂练习,设计新型练习情境等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情境
前言: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小学生们了解到这个知识点,并且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有满满的求知欲,使得教学效果更加完善,教师也可以把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到孩子们在生活中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教师更好的掌握课堂的效果。
一、建设悬念型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
学习小学数学知识主要的方式就是探索,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小学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建设悬念型情境从而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建设悬念型情境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教师可以准备100颗小星星,把这些作为初次见面的礼物,问孩子们每个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这样在开始上课之前就设立了悬念型情境,使得小学生对于教师和学习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的好奇心能够极大的驱使学生们产生兴趣,带着疑问跟随教师的脚步来亲身的探索下面的问题 ,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实物来进行教授,比如在算加法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苹果,比如说3+2就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操作,三个苹果在加上两个苹果是几个?减法就可以5个苹果被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小学生的记忆程度,并且能够带动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合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设置比较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天生就是比较喜欢玩耍的性格,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这一个特点,把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游戏的场景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们对于该知识点的了解和认识,再来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的磨合,加强师生关系。
例如有一节课程是关于比数字大小的课程。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可以真实的带领小学生去果园里面摘果子,然后通过比较谁摘得果子比较多,谁摘得最多,谁摘得果子最少,获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游戏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这个知识点,并且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小学生感觉到更加的有兴趣,更加的原意参与其中。同时这样的方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强调教学模式转变,改善课堂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的教学场景。面对时代的变化,教师应该不断的转变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的环境来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
例如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有一个课程是关于“认识图形”,教学可以安排一些折叠手工课,小学生可以通过撕一撕,剪一剪,折一折的方式来让学生在实体的操作中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撕一撕这个环节能够让小学生们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剪一剪的环节能够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比较简短的小故事来带入教学中,转变教学模式,使其不再是生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教师也不仅是简单传授知识的环节,小学生也不仅是一味的知识的接受着,更多的是加深两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断地进行磨合,找到最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
例如,有一个课程是关于“解决问题”,在古代有的国家为了庆祝丰收都会排练一些歌舞来表达欣喜,对于选拔上来的人们要进行排队,其中一共是需要2个方阵,每一个方阵有6行,每行有8个人,那么这次的排练一共会有多少人呐?教师利用这样的小故事,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真实的扮演跳舞的人儿,让小学生真实的了解这个知识点,从而引导小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方便小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并且喜欢这个课程。
四、改进课堂练习,设计新型练习情境
情境无处不在,在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对于小学生的课堂练习,设计更加新颖的联系情境。当学生对于一个新知不是很了解的时候,教师应该不断地先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场景,鼓励小学生的思维的创新。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个比较的好的问题,用问题的方式来调动小学生的兴趣,是的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这个是最优的效果。我们都知道学习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自己的时间操作,这样对于小学生来说,记忆力成层度是对深刻的。
例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一课《升》,教师 可以让学生收集和准备熟悉的饮料瓶,让他们自己观察这些容器在装水、油、饮料等用什么单位,让他们真实的了解到1升是多少?
例如在《找规律》中,利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个游戏—剪刀、石头、布,这样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一些学生只出石头,另外找一个同学分别出剪刀、石头、布,让小学生们自己思考一共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
在教学《混合运算》中,创设一个比较和小学生生活接近的情景,可以提前给学生们透露一些信息,例如教师和同学一共是30人,然后做客车每个人交5块钱的话,做船的话每一个人交6块钱,哪种的方式更便宜,一共便宜多少钱?情景化的教学方式更多的素材是取于生活,这样能够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加强对于同学课上和课下的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于课堂的情景化教学模式的改善,让孩子们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感兴趣,愿意在这个教学方式中不断的探索未知才是最重要的。
结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和情境化教学的方式相结合,这样能够使得教材上面的只是更加的有趣的展示到小学生的面前,作为教师来说,应该对于小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应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特点进行情境化教学,这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对于学习的热爱,引导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情境式的教学方式作为一个常用的教学手段已经不断地深入到各个学科里面,尤其是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情境化教学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小学生数学的情境化教学中,提出创建故事的情境,游戏的情境等等,一则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团队合作的意义,二则能够不断地激发小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究,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课堂的教学场景完善,教学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程雷.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种策略[J].数学的学习与研究,2018(10).
[2]谢红平.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创设有效学习情境[J].工作研究2016.
[3]陈君.数学情境式教学探究[J].教学前沿,2015.
[4]宋平.小学数学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 [J].数学的学习与研究,2015.
[5]刘丽军.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几种策略[J].数学的学习与研究,2016.
论文作者:潘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小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兴趣论文; 学生们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