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编码解码理论的日本影视文化探骊——以《入殓师》为例论文_张鸿

基于编码解码理论的日本影视文化探骊——以《入殓师》为例论文_张鸿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日本影视文化以其独有的风格在世界的影坛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尝试将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运用到日本影视文化的分析之中,并以《入殓师》为例,揭示日本影视传播以及其文化对影视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编码解码;日本电影;入殓师

一.霍尔“编码/解码”理论

斯图亚特•霍尔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四个环节将电视话语的生产流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电视话语意义,亦即所谓的编码阶段,在这一阶段编码者以其意志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但会受到职业观念、制度知识、定义和设想以及有关观众的设想等等影响。第二是成品阶段,霍尔认为电视作品一旦完成,意义被注入话语之后,占主导地位的便是赋予电视作品意义的语言和话语规则。第三阶段是最重要的的观众的解码阶段,由观众的意识形态占据主导。观众面对的不是社会的原始事件,而是经过加工的“译本”。观众必须能够解码,才能获得“译本”的意义。[1]

二.《入殓师》的编码及影响因素

(一).《入殓师》符码分析

影片的主人公小林首先作为一个大提琴手出现,乐团的突然变故让他不得不卖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昂贵大提琴,预示着小林的生活始偏离了作为一个乐手的预设的轨道,而大提琴也开始作为一个具象物将整篇故事串联起来。大提琴在小林回到乡下后的出现是在小林对新工作畏惧、厌恶之后,他找到了儿时练习用的大提琴,拉动琴弦,伴随着悠扬的琴声,小林沉入了回忆之中。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大提琴的演奏成为了小林生活的一部分。大提琴至此已不再仅是一个具象符号,大提琴成为了盛放情感的容器,而大提琴略显深厚的音律也拉扯着灵魂,给生命带来了张力。作为声音符码,影片中音乐的应用也给这部电影带来了厚重感。久石让的《Memory》贯彻在影片中间那段蒙太奇之中,它跟旷野上的风一起超越了时间,将小林内心的温柔毫无保留地宣泄了出来,整理着每一次入殓背后的一个个人生。影片中的声音符码除了悠扬的大提琴声,还有被放大的细微的声音带来的一种静默感所表现的入殓师的温柔细腻以及对于往者的敬重。诸如小林在为澡堂老板娘入殓时指尖与寿衣绸缎犹如游丝般的摩擦声。再诸如完成工作之后对炸鸡大快朵颐的声音,这是小林已经能够正确审视生死和自己工作的信号。

(二).影响编码的因素

在生产关系和技术基础这些客观存在的条件下,编码者在对节目的建构过程不仅要受到自身知识框架的影响,编码者对“有意义话语节目”的构建也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影响。[2]作为一部具有极具日影风格的电影,《入殓师》的日本文化立场也将日本文化融入到了这部电影之中。叶渭渠先生在其所著的《日本文学思潮史》中,将物哀解释为“对所感之对象表现一种爱怜和同情混成的心绪”,这个对象可以是人或物,也可扩大为社会世相。简而言之,物哀是一种由情景交融而引起的深沉的哲理般的感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究其字面,物哀是由“物”与“哀”组成,“物”是人对所感之对象,“哀”则代表着人的一种最真实的感动,也许是对死亡的感动。影片中小林为一位死者入殓,那人看上去是一个女人,但小林却在为死者擦拭身体的时候发现了男人的体征,他不知道要给死者化男妆还是女妆,最后听从了母亲的意见为死者化上了女妆。事后,父亲向小林与社长道了谢并表达了他对儿子一直以来不理解的愧疚。也许当面对逝者,理解才真正开始,所以才有了怅然和不舍,死亡触动了人类天性中美好的一面,生命可以不复存在,但人世间的真情永存,这正是死亡中所蕴含的美。生命按照自然规律的运行,生而复灭,万物如此。逆流而上的鲑鱼也会因为对于出生地方的眷恋慷慨赴死。影片中的“死”被演绎得犹如宗教仪式般精美严谨,令人在缓慢凝重的仪式中逐渐消解对死亡的惧恐,感悟生命与死亡。[4]入殓师帮助死者留下了在世间最后的美好记忆,让更多人得到了圆满。

三.对《入殓师》的解码

信息接受者在进行解码时有三种模式:一是主导—霸权模式,即解码者对编码者预先设定的解读方式对编码的内容照单全收;二是协商接受式模式,解码者既接受编码者的特殊地位和身份的合法性,同时又依据文本做出自己的解读;三是对抗模式,解码者完全采用与编码者相对立的方式来对文本做出解读。[5]在《入殓师》中,处于主导—霸权模式的解码者完全接受了电影所要表达的生死哲学。死并非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生的另一种延续方式,它鼓励活着的人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当死亡成为为死者走向另一段旅程的践行仪式,人们更能平静面对死亡,理性看待生命。处于协商接受式模式的解码者也许接受了电影文本所想表达的生死观,也可能也从电影中解读出了一种匠人精神。结尾的石信或许代表着父亲灵

魂的寄托,与生和死相关,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它又与入殓师这份职业也是相通的,石头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但是送的人却将真心赋予其中,使其具有了意义。一份工作当是如此,付出的努力和真心会使本身看似简单而枯燥的工作得到升华,这或许就是匠人精神所在。在对抗模式中,电影中的生死观在处于此模式的解码者看来矫揉造作,死亡只是指生物的一切生命特征的丧失且永久性的终止。它并没有繁芜的意义,它只是是自然流通链中的一个环节,是世界变化中的必然。

四.小结

日本电影《入殓师》以“死亡”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入殓师逐渐成长的故事。该片通过唯美的画面、充满温情的配乐以及影片蕴含的浓浓人情味,让人们在直面各种死亡的同时,领略到日本人对生死的崇高敬意。本文运用了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结合日本文化的影响对电影符码的编码进行分析,试图探寻深层次的日本影视文化特征,并此外,本文还从解码者的三个不同立场出发,证明了解码者的主观性对电影文本意义的解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3(1):12-16.

[2]倪梅.李安电影编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尤忠民.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物哀[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11(6):48-51.

[4]张琳.从《入殓师》解读日本人的生死美学意识[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8):42-43.

[5]斯图亚特•霍尔(英).编码/解码[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王广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8-77.

论文作者:张鸿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基于编码解码理论的日本影视文化探骊——以《入殓师》为例论文_张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