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锦州 12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发展迅速,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作,必须确保继电保护模块的可靠性、稳定性运作,有效解决继电保护系统工作中的故障问题。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方案的不断更新,各类电力技术、电力系统故障排除技术等不断得到应用,这为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实现了继电保护智能化网络体系的不断优化,有利于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文章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因素展开分析,进行相关解决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解决措施
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处于运行状态的电网系统,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依赖的是继电保护装置,在切断电力传输路线抑或是发送电力运行异常信号的基础上,继电保护装置是可以在地理系统超负荷运行或者出现安全故障的时候,较为迅速地将保护动作做出来的,从而也就能够将出现故障的部分从电网当中隔离出来,以免在系统中出现连锁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其他设备造成的负面影响。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稳定性和电网运行安全性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是较为密切的,所以说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概述
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
首先,微机继电保护设备元件的稳定性较好,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所以可靠性能优越。其次,微机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性能较高,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机电保护设备也向着自动化趋势发展,这就使得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成为现实,进而增强了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能。继电保护装置兼容性的实现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缩小继电保护设备的尺寸,其次要依靠其辅助功能的实现而扩大使用范围。
1.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借助功能型设备,利用最短的时间将运行异常的设备切除,对电力异常进行有效控制。安装有继电保护设备后,电力系统的故障率降低,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基于现代科技的智能化电力系统,在继电保护子系统的辅助下,能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其优越功能的发挥得到保障。
2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因素
2.1硬件因素
硬件装置是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客观环境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硬件模块故障问题的产生,容易导致继电保护不稳定性现象的出现,这需要从装置接口、通道、通信、继电保护辅助装置、二次回路、继电保护装置等方面展开分析。继电保护装置起到保护系统元件的核心性作用,在系统故障中,其将被保护元件及时性的进行切除,确保剩余元件的稳定性工作,这装置系统由中央处理模块、数字量模块、模拟量模块、电源供应模块等构成。辅助装置是促进继电保护体系稳定运作的重要条件,常见的有交流电压切换箱、继电箱等装置,通过对辅助装置的应用,可以为继电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继电器箱又分为分相操作继电器箱、三相操作继电器箱。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导致继电保护故障的因素诸多。比如二次回路绝缘问题、产源故障问题、隐形故障问题等。二次回路绝缘老化问题是最常见的故障现象,在这个环节中,装置接口、通道也是影响继电保护正常运行的因素。比如光纤通信接口、高频保护收发信机等容易出现通信阻断状况,从而不利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性运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软件方面
在电力产业中,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被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中。然而,在这些应用程序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计不合理或者编程错误,这将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是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在继电器保护系统中,不管是继电保护设备上的设计程序出错,还是装置的控制系统软件有误,都会使得继电器保护发生误动或拒动,不能起到预期的保护作用。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系统的软件需求分析不够全面和准确,使得软件设计不合理甚至出现编码错误,这些都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不稳定的几个重要因素。
2.3人为因素
整体来看,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程序尚不健全,其尚未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在一些设备安装及维护模块,依旧需要展开人工操作。但在实践工作中,我国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难以实现复杂设备及技术问题的解决。比如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不能按照工程标准展开操作,导致设备工作中的接线错误问题,不利于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使用。
3继电保护事故解决方案
3.1人为因素故障处理方法
通常来说,借助计算机能够将大多数简单的故障进行排除,在这个环节中计算机发挥中重要作用,但是要想达到最佳的检查效果就需要专业技能过硬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对继电保护装置故障进行分析,有时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而短路装置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就导致故障不能第一时间反馈到工作人员面前,进而影响到故障类型的判断。所以,工作人员需要选择最佳的办法来检测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对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要及时进行解决。让实时检测系统与人工操作高度融合,两者共同工作,进而实现准确快速的故障判断与故障处理。
3.2硬软件故障处理方法
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检测环节与排查环节的协调,在故障解决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的发现故障点,就需要将电力系统中的二次回路先行拆除,然后重新进行组装,实现对系统故障点的及时性定位,实现设备组件安装顺序的协调。置换方法是硬件故障处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电保护设备检查过程中,如果某一设备出现问题,可以采用同等型号的设备进行置换,在置换过程中,需要确保所用设备状态的良好性,从而进行疑似故障元件故障问题的判断,通过对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范围,降低事故检查时间。在参照对比法故障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相同规格、型号的技术参数的数据检查报告当作事故检查的参考依据,将故障设备与正常设备进行参考及比较,但两者型号不一致性,说明继电保护系统存在故障问题。为了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继电保护防干扰装置的安装。在继电保护软件故障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设备故障监控信息的分析,根据故障状况的相关记录,比如故障记录波形态、设备过载情况图等,进行继电保护事故原因的判断及分析,确保绝缘监测环节、保护性能检查环节、定值检查环节等的协调性运作。
3.3采用正确的故障检查方法
在电力系统中,当继电保护不稳定或者发生故障时,为了提高事故的检查和处理效率,往往需要选择合适的故障检查方法。其中,顺序检查法、逆序检查法和整组试验法是最常见的三种检查方法。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不断得到应用,通过对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性方案的优化,实现继电保护体系内部各个程序的协调,为继电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作。
参考文献
[1]徐世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9+52.
[2]陈星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隐藏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方法[D].重庆大学,2015.
[3]王同文,谢民,孙月琴,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6):58-66.
论文作者:韩静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继电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