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春梅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9月接收心血管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分成两组不同处理组,即:对照组(心血管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治疗),治疗后对疾病效果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病症缓解45例,缓解率为90.0%,和对照组68.0%的相比较高,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行冠脉介入疗法作用显著,可减轻疾病疼痛度,提高总体效果,值得借鉴. 【关键词】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诊断;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35-01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多发性的临床疾病,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临床针对此疾病患者均行药物处理,以控制病情发展,但预后效果不满足患者需求,甚至加大经济负担,降低生活质量[1].故而,临床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探究有效的疗法意义重大.为了进一步的探究患者治疗效果,本文将我院接收者作为对象: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9月接收心血管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分成两组不同处理组,研究组50例,男女性例数比30:20,年龄段45-71岁,平均(62.4±1.4)岁;疾病史1-5年,平均(3.1±0.1)年;其中,20例稳定型心绞痛,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各8例;对照组50例,男女性例数比31:19,年龄段46-72岁, 平均(62.5±1.5)岁;疾病史1-6年,平均(3.2±0.2)年;其中,21例稳定型心绞痛,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各7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无区别,可进行评定(P>0.05).
1.2 方法 临床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性的心血管科疗法,如:根据患者病情行降糖、降压、抗凝、溶栓等对症处理;研究组患者则实施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疗法,操作:手术前2-3天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药物,手术操作期间将患者股动脉作为穿刺起点,于大腿根部行局部麻醉处理,麻醉结束后将患者的球囊、心脏导管、腹动脉等送至冠脉开口,找寻冠脉狭窄部位,于透视环境下引导导管植入冠脉导丝,充气加压后扩张狭窄部位,并植入冠脉支架. 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前植入肝素钠,剂量10000.0U,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3 评定项目 临床治疗结束后评定患者疾病效果,标准:症状消退,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表明疾病控制;症状减少,实验室检查结果开始恢复表明疾病缓解;症状未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仍处于治疗前状态,且病情恶化表明疾病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疾病效果为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预后疾病缓解率有区别(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数据详见下表.
表1 临床效果评定 (n,%)
3 讨论心血管疾病作为临床的常见性疾病,病发率相对较高,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并加大社会负担.研究报告显示,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较多,如:高血压.高血压病症可增厚患者脑动脉血管壁,一旦血压指标持续升高,将引发脑出血疾病;随着高血压病症的加重,将加快动脉硬化进度,损伤动脉内皮细胞,给血栓的形成提供条件,最终引发心血管疾病;血液粘稠.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间接导致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2].再加上长时间的摄入酒精、有毒气体的侵入等,均会减慢机体新陈代谢速度,致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血液黏度升高,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将诱发冠心病、血栓等病症;吸烟.吸烟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升高,
促使血小板凝聚, 长此以往诱发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血管疾病早期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提高误诊、漏诊率,故而,临床需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以控制病情的恶化[3].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来说,方法相对较多,如:心电图、CT、血压、血脂指标的检测等,通过和疾病症状诊断的结合,可明确诊断效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提高总体效果[4]. 以往,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均行内科药物处理,便于控制疾病症状, 预防病情恶化,延缓病情进展.但是,此疗法无法从根本上根治病症,且效果不满足患者需求.近年来,通过临床对此病症的研究发现,介入疗法问世,并于患者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效.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疗法属于临床微创技术, 通过人体结构的利用,对人体股动脉行穿刺处理,可开辟一个相对较小的通道,将介入诊疗中所用到的球囊、导管送至相应血管组织,以实现最终的临床效果,具有创伤小、康复进度快速、病死率低的临床特点,是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主要手段[5].本调查结果显示,临床研究组患者经由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疗法后发现,预后病症得以缓解45例,缓解率为90.0%;而单纯性的心血管内科对照组患者缓解34例,缓解率为68.0%,两者有区别(P<0.05). 说明:临床借助冠脉介入性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效果显著,和李君等[6]成就相似.
此外,李君等报告还显示,临床除实施针对性的疗法进行处理外, 还需做好疾病预防护理,包括:控制胆固醇摄入总量.减少蛋黄、动物内脏等摄入,禁食动物油,可多吃花生油、芝麻油等植物油;减少糖分的摄入量,可适当食用玉米、西红柿等食物,因为,玉米中脂肪含量高,便于维持机体脂肪的正常和胆固醇的代谢,减少胆固醇的沉积量;西红柿中所含有的芦丁成分具有提高氧化功能,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可预防血栓病症.同时,还需增加纤维类食物总量,如:干豆、海带、水果等,可降低血液浓度;保持愉悦心情.临床疾病的病发和自身精神状态、心理状态密不可分,这就需要积极缓解自身情绪,可适当参加社交活动,亦或通过听音乐、广播等缓解,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综上,临床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行冠脉介入疗法作用显著,可减轻疾病疼痛度,提高总体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1] 王雪芹.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 2012,10(2):1656-1657. 2] 韩雅玲,姚天明.心血管内科专业新进展及展望[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0,4(5):355-359. 3] ZhangFurong,TaoQianmin,ChenJunzhu,etal.EarlyidentificationandeGmergencytreatmentofacutecardiacarrhythmiasinpatients with [J].[ ChineseJournalofcardiacarrhythmia,2010,1(9):17-20. 4] 古拜热木o艾买尔,布哈力其o尼亚孜.心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处方药,2014,4(11):104-105. [5] 张延玲,熊鉴然,王浩,等.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的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2012,4(6):46-48. [6] 李君,李丹丹,彭碧云,等.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1):1929-1929.
论文作者:洪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血管论文; 疾病论文; 内科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疗法论文; 病症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