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春青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麻店镇中学 25170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理念,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选取了大量的资料,创设不少的问题情境,表面看来学生动起来了,热闹非凡,气氛活跃。但课后反馈却不知所学或一知半解。究其原因:有的问题情境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真实性;有的问题情境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无法达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还有的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活动而活动……在这些课堂中,学生对活动所呈现的“问题情境”理解不透,体验不深,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开拓思路,激活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注意设问的效度,提高设问的针对性
问题设计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设计问题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但目前不少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过于随意,偏离教学目标,使设问成为课堂点缀。如“这图片让你想到什么”、“看了这组图片你的感受是什么”等等,这一类问题过于宽泛,使学生犹如“雾里看花”、无所适从,降低了设问的有效度。因此,课堂问题情境的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要能巧妙地将教学目的与要求告诉学生,引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进而引发思考。如我在执教八上《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时,我利用同学们都熟知的“4.28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导入新课,并设疑:乘客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相关责任人受到法律制裁说明了什么?面对图片和材料,你还想说什么?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指向性明确,激发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通过对问题交流,达成认识:生命健康权是重要的,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这样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又吸引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为展开整个课堂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的目的。
二、注意设问的梯度,提高设问的层次性
所谓梯度,就是在设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入求知的高度。另外,教师在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上,要做到因题而异,因生而异。将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差的学生,将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基础好的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参与交流中体验,在感悟中提高。教师提问后,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有呼应,学生回答对的应加以肯定,给予鼓励;错的应予以指导,不完整的予以补充,有独到见解的应加以赞扬。这样才能发挥提问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在执教七上《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中“情绪的产生和变化”这一知识时,我选取了“温哥华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赛,中国队经历悲喜两重天,神奇夺冠”的案例,设计了两个问题:
1.最初判决韩国队获得冠军的时候,两国选手、教练的情绪怎样?这种情绪的产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改判以后,人们的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造成这种情绪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设计的这两个问题,我认为,较好地体现了梯度性:两个问题的第一问学生都可以通过视频得到结论,(后进生回答)在此基础上小组共同交流探讨“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这个时候,优秀生的作用得以更好地体现:组织讨论,开拓思路,总结发言。使得问题的探讨解决更为有效。
三、注意设问的广度,提高设问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不应停留在“我问你答,一问一答”的浅层次上,更不应该成为优秀生的“独舞”。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一定的广度,既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考虑设问的开放性,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课堂提问的设计要做到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发散点,从一个目标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既得信息,进行多角度分析,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共同交流与探究中,使其思维处于积极开放的状态,让学生不断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如有位老师在执教《我们向往公平》时运用了这样一则案例:2009年7月,受金融危机影响,上海嘉定区某公司停产,包括丽娜叔叔在内的34名农民工工资、保险共计55万元被拖欠,他们几次到公司讨要得不到解决。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农民工受到公平对待了吗?猜想34位农民工可能会怎么办?
对于第一设问,学生结合材料能很容易得出结论:公司的做法对农民工不公平。对于第二设问“猜想34位农民工可能会怎么办?” 就注重了设问的广度,体现了问题设计的开放性。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公司不公平的做法,农民工可能会怎样维权,维护社会公平?”学生探究的思路被打开:学生甲认为会打击报复公司领导来发泄心中怒火;学生乙认为会到法院去起诉,通过法律来维权;学生丙认为可能会到当地政府寻求帮助。这样该问题的设计既实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这一预设的生成,同时又突破了“维护社会公平的主体”这一问题。总之,此类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同时,更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使得课堂有了更大的张力。
四、注意设问的次数要适度,提高设问的实效性
问题情境并非多多益善,问题的设计的次数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要掌握一个度。过多,学生易紧张而来不及思考;过少,则缺乏必要的启发,学生听课容易懈怠。1.课堂设问要把握时机,根据课时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同时分析学生的特点,在适当时候设疑质问;2.在把握设问时机的同时,教师要关注问题的数量。
论文作者:赵春青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设问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课堂论文; 情绪论文; 农民工论文; 思维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