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邓昇

房建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邓昇

南昌大学基建处 江西南昌 330031

摘要: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工业化水平比较高、施工周期较短,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施工能耗,节约施工成本,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中。对此,本文首先对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以某房建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房建工程;地基;预应力管桩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房建工程施工中逐渐涌现出很多新技术,其中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将其应用于房建工程施工中,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但是,在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中,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桩身倾斜甚至断裂等质量问题,因此,对该项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详细探究至关重要。

一、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

1.1 压桩机械选择。施工人员在选择压桩机械时,设备的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次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最终明确设备的吨位与机型。一般而言,根据管桩的1.5倍极限承载力进行有效取值。在本次施工中经过综合权衡后选取全液压680型抱压式桩机。桩机夹具应能满足桩身的垂直度的相关需求。考虑到若采取长夹具在夹桩时桩身部位的侧压力会随之减小,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可将压桩速度控制为1.8m/min。

1.2 压桩顺序。在此项工程中主要采取逐排打桩的方式进行,考虑到桩入土深度的不断增加也会加大土层的密实度,因此,沉桩压力应进行严格控制。压桩应按照单向行进的方式逐一进行打桩,这样可确保各桩所受的压力和阻力处于平衡状态。采用逐排打桩时,在沉桩挤密过程中,地基土体可向任意方向扩展,这样,一方面可避免地基土上溢所引发的地表抬升问题,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桩身倾斜现象的发生。

2.施工工艺流程

2.1 桩位放样。按照设计的布点图进行桩位放样工作,首先使用钢钎向下打入400~500mm的深度;其次打入的区域内倒入灰粉,进行捣实处理;最后使用竹签对灰桩中心进行锁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确保桩点放样准确。此外,施工人员还应注意在每日打桩前对桩位进行复测,将误差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待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2.2 吊桩喂桩。施工人员在吊桩前应事先检查钢丝绳是否捆扎牢固,如不稳定会对后续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接着借助桩机上的吊车将管桩吊起,将管桩以缓慢的速度放入夹持箱中。待管桩下放到与地面10cm左右时进行二次加压,以保证管桩中心与地面放置的钢筋模具中心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经检测合格后采取十字桩尖焊接的方式进行作业。

3 压桩

3.1 众所周知,第一节桩的压桩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压桩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应提高认识,在首节桩压桩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作业,确保管桩的角度满足要求,提高压桩的质量。在进行压桩作业时,施工人员首先应使用压桩机的水平仪进行调节,并将经纬仪及吊线锤等安装在桩机的正、侧两面。管桩压入时应与水平面保持垂直,若误差过大,则应将管桩抽出,重新调整水平度后再进行压桩作业。

3.2 根据施工所需对管节的长短进行有效划分,以避免接桩时桩尖触碰持力层,引发变形现象。此外,还应注意管桩接头数应控制在3个以下,若在同一个承台上则接头应交错设置。

3.3 考虑到全风化岩面变化幅度较大、难以控制,会造成已压入的管桩截桩或超送现象,因此,应将高于地面的管桩进行截桩处理,低于水平面40cm左右即可,有效保护管桩免受外力的损伤。对于超送桩的处理,可在土方开挖后进行接桩,按照接桩的实际长度选取合适的截桩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在压桩过程中,要按照实际桩长、压桩时间等数据明确桩的承载力;还应对压桩中所施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在监测中若发生不良现象,则应中止施压作业,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加以改进,尽可能地避免断桩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4 接桩

4.1 本工程的桩接头部位主要采取的是气体保护焊,借助焊件与焊件之间所产生的电弧来融化金属,达到焊接的目的。气体能够在桩接头产生一定的保护层,可提高焊缝质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焊缝机械性能,杜绝气孔现象的发生,焊料纯度应进行严格控制。此外,还应在焊接工作区域内做好防风措施。

4.2 为了确保接桩焊接操作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将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高出水平面一定距离。在管桩对接时应对上下端坡口部位进行处理,使其呈现出一定的金属光泽。上下节桩段中心对准,错位偏差值应处于可控范围内。

二、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注意事项

在进行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试桩,通过试桩,能够掌握施工区域地质情况以及桩体受力情况,从而确定桩基的长度和间距,同时,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设计方案中的施工参数进行调节,保证施工质量。

在沉桩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桩顶发生位移,应该注意禁止对桩基进行开挖施工,沉桩完成2周后才可以进行桩基开挖施工。在进行桩基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排水措施,同时还应该注意留置边坡,禁止将开挖土方随意堆放。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分层开挖方法,合理确定桩基行车路线,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桩顶发生位移,保证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桩身倾斜的问题,对此,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如果施工场地的平整度比较差,则还应该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在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可以将垫木铺在打桩机行走路线上,这样能够有效保证在打桩机实际运行过程中,其底盘能够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除此以外,还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施工场地地质为软土地基,则首先需要对地基进行换填和压实处理,这样才能够保证打桩施工中,施工机械设备不会发生沉陷。

众所周知,第一节桩的压桩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整根压桩的质量,所以应对第一根桩的垂直度做出严格的要求,比如可采取十字交叉方式检测桩的垂直度。如桩的垂直度出现偏差等不良现象时,绝对不能直接将其扳回原样,而应首先将管桩从桩点部位拔出,重新进行回填后再进行施工,这样可防止管桩断裂等不良现象发生。施工人员还应注意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实时观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并做好记录,为后期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若桩尖焊接不牢固的话,则会引发裂纹等现象,应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提高桩尖焊接的稳固性。

在对管桩的桩尖进行焊接作业时,单纯进行点焊是不能满足相关要求的,而应采取满焊的方式进行施工,焊接完成后要在自然状态下冷却几分钟后,待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后即可进行施打,以确保桩尖焊接的稳定与可靠。由于施工中管桩顶部的桩芯内必须填筑一定的混凝土材料,并且需将管桩深入到承台内部,所以应事先预留足够长度的锚筋。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在施工中土石等杂物掉落到管芯内,给后期清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施工人员可在压桩工作完成后及时使用木板将管道进行遮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建工程地基施工中采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不仅施工效率较高,而且能够有利于提升地基施工质量。在预应力管桩施工中,首先需要结合工程设计方案做好桩位放样,然后进行预应力打桩施工,打桩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复压和截桩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桩体倾斜、桩顶位移等问题,对此,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监测,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节,保证施工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求会,潘寿宁.建筑工程建设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13,10(6):59-61.

[2]孙科,孙垚.浅谈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5,37(7):89-92.

[3]陈天丰.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和常见问题的处理[J].福建建筑,2014,24(2):47-50.

论文作者:邓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房建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邓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