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中的运用与效果分析论文_廖诗慧,周华,巫杰,宋佳,余美娜,廖蝶,汪玲,

(乐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脑卒中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护,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统计比较显示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调护的护理方法与常规的护理方法相比较而言,辨证调护的方法 更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预后极其生活质量,可作为优势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护;脑卒中;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043-02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及多发病。缺血性脑卒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出血性脑卒中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两种卒中均可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及相应的肢体功能障碍,其具有发病突然、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显著性特点。科学对症的临床治疗及优质全面的一系列护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关键性作用[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现将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四届)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2],且经MRI或头颅CT 等影像学确诊。其中男患者46例,女患者34例,患者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0.99±6.89)岁。其中脑血栓形成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脑出血18例,脑栓塞15例,腔隙性梗死及分水岭梗死7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组间并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营造舒适、温馨、安静、安全的病区环境,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及神志瞳孔肌力、肌张力和皮肤情况,做好基础护理及各管道的观察护理,加强膳食指导,用药指导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给予脑卒中相关的健康宣教。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因此辨证施护对疾病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开窍的效果;阳闭证患者予以安宫牛黄丸鼻饲,以达到清热涤痰熄风,醒神开窍的效果;脏腑脱证患者予以参附汤,以达到益气回阳,扶正固脱的效果。(1)情志护理:护士可利用共情原理跟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耐心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对待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嘱患者慎起居,调情志,通过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病因病理,让患者了解认识疾病,并告知治疗成功的病例,组织病房同类病友相互交流,说明乐观豁达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及预后,鼓励支持患者,让患者重塑战胜病魔的信心,以恢复脏腑功能,气血调和,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2)饮食指导:嘱患者保持低盐、低脂肪的清淡饮食,多食瓜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急性期应严格遵循祛湿散瘀、清热化痰的治疗原则,禁止食用荤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恢复期应严格遵循健脾调胃、养阴清热的基本原则,禁止食用羊肉、鸡肉等肥甘厚味的食物。禁止嗜烟酗酒。(3)康复护理:对于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可变换手法按摩颈肩部的相应穴位,针灸太冲、曲池、内关、三阴交等穴位;对于康复去的脑卒中患者,可配合中药方剂内服、穴位注射、中药热奄、耳穴埋豆、艾灸、针刺和电针、按摩、拔火罐等特色的中医理疗综合治疗。中风是由于内伤积损因素不节情志过极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所致,故中老年人应重视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气功、散步等。

1.3 临床疗效评价

1个月后对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治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肢体肌力恢复正常,可独立生活、工作;有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消失,肢体肌力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基本实现生活自理,可独立完成部分工作和学习;无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颈、肢体功能无变化,甚至病情持续加重或死亡[3]。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统计学SPSS20.0版本,临床疗效以(%)描述并予以χ2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7.5%、87.5%,两组统计学对比得出结论: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统计比较[n(%)]

 

3.讨论

中医认为,脑卒中属“中风”范畴,病机为血瘀气滞、脉络不通,治疗时应以化瘀活血、补血益气、解郁疏肝、通络疏经为主[4]。对脑卒中患者而言,辨证施护极为重要,根据不同的辨证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提前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中医辨证施护较常规护理方法优势在于:(1)基于中医辨证理论,明确患者的辨证分型,分别从调理情志,指导膳食、注重康复理疗等诸多方面对患者施以一系列全方位而个性化的护理;(2)根据辨证分型,分别在患者急性期及康复期相应的穴位实施按摩及针灸,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明显起到恢复气血畅通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活血通络、解郁疏肝、安神助眠等功效,显著改善神经、肢体功能及睡眠状况,继而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卒中后生活质量;(3)根据患者病情及辨证施治类型为其搭配科学膳食指导,可做到辨证调护,促进膳食营养有效吸收,提高自身抵抗力、减少并发症进而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5]。

根据患者病情辨证类型,实施个性化的辨证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政治及体征,延缓病情进展,甚至恶化,缩短康复时间从而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患者住院费用,特色化的中医护理技术,如针灸、艾灸、穴位按摩等理疗可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根据病情辨证膳食和康复指导等,对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临床价值。由本次实验得到的结果,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对比,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王明朵,卢小玲等人[6]在有关研究中也得到了与本文相似的临床结论。这足以说明中医辨证施护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学娟,张玉琴.105 例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4):71-72.

[2]张桂凤,张丽丽.辨证施护、健康教育对中风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5,32(13):113-114,115.

[3]孙秀梅.中医辨证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46(2):279-281.

[4]张伟,王媛博,李晓华,等.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6):3948-3950.

[5]苏曼莉,童玲,饶琴文,等.辨证施护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2):2324-2325.

[6]王明朵,卢小玲.中医辨证护理应用于脑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内蒙古中医药,2015,58(5):176-176.

论文作者:廖诗慧,周华,巫杰,宋佳,余美娜,廖蝶,汪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施护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中的运用与效果分析论文_廖诗慧,周华,巫杰,宋佳,余美娜,廖蝶,汪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