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谈中国现代化与香港“1997”_霍英东论文

霍英东谈中国现代化与香港“1997”_霍英东论文

霍英东谈:中国的现代化与香港“九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中国论文,化与论文,霍英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篇振聋发聩的演讲:

中国强大时,给了世界什么?

中国衰落时,外国列强给了我们什么?

中国无路可退,唯有义无反顾地走向现代化,才会回到世界发展的主流。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在本质上,还不是市场经济。中国如不发展市场经济,中国的现代化未必能实现。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比任何改朝换代都更深刻、更困难、而又更有深远意义的转变。

香港的回归,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不可缺的一部分。

前不久,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来到大连,并于凯伦饭店接受了记者采访。采访结束后,霍英东先生的秘书、霍英东集团的副总经理何建立先生再次谈到霍英东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振兴民族经济的殷殷之情,他把霍先生的一篇题为《中国的现代化与香港“九七”》的文章送给笔者,这是霍英东先生在前不久《欧洲华人学会第八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稿,这篇演讲针对近年西方某些别有用心者对中国散布的种种奇谈怪论,义正辞严地予以驳斥,并以自己亲身感受,阐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若干令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海外华人中引起强烈反响。

现将霍先生演讲中的部分观点整理如下,希望帮助读者在一个全新的角度上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

中国走向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我是一个长期在香港生活的商人,一个亲身感受现代中国种种大灾难和大变革的普通中国人。我觉得,中国走向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在大约二三百年前的1000多年间,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繁荣、最富裕、最文明的国家之一。13世纪末的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威尼斯时,把中国当作天堂来介绍,使十四五世纪的欧洲人大开眼界。然而作为一个大陆国家,自15世纪世界几个主要国家开始进入“海洋时代”之后,中国至少在国家形态上有过稳健和保守。当时的大明帝国为了加强皇朝的专政统治,其政治本位、官本位、权力本位、保守性愈来愈强,而西方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开辟新路,使经济本位、商业本位、财富本位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从此,中西方的距离拉大了。至16世纪后期,中国虽一度开放海禁,但在殖民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很快退回到闭关锁国的大陆环境中。当乾隆以“文治武功”、“天下古今第一人”进行自我炫耀之时,却不知盛世的骄奢早起,吏治的腐败已严重,八旗子弟开始变质,加上人口压力大增,边乱频繁,天灾人祸,一个曾以文明、繁荣著称世界过千年、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家,匆匆四五十年间,竟至一落千丈,落入百年挨打的屈辱深渊,受尽各大小国欺侮,人类古今之耻,实以此为最!

回想本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人生自侮,然后人侮之”,封闭、落后、腐败必然遭损。今天,无论是思想家、企业家、政治家都一致认为,中国已无路可退,唯有排除一切险阻,义无反顾地走向现代化,才会回到世界发展的主流。这样,只要中国自己不出问题,世界再没有力量可以阻挡她的前进。

现代政治学成果说明: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愈高,政治会愈开明,社会愈稳定,文化愈开放,经济愈繁荣。赤贫国家的暴力事件,是富裕国家的4倍。

对中国能否走向现代化之路,如果还有一点忧虑的话,那就是中国人自己了。我以为,中国人的失误之一,就是不仅迟迟未真正认识到现代化是无可避免的历史选择,而且未能认识到现代化是包括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制度化、民主化以及民众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一个有机整体。很难想象,任何单一方面的发展,可以导致现代化的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是相辅而行的。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现代化的物质文明,现代化的精神文明建立不起来;没有现代化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就会停滞、倒退,甚至崩溃!古埃及、罗马、波斯以及我国汉、唐盛世,其灰飞烟灭的历史可为后人殷鉴!

中国如不发展市场经济中国的现代化未必能实现

历史的必然是一回事,历史的事实又是一回事。一个历史必然的东西,往往会因为另一个历史事实而被延误几百年。作为历史必然的中国现代化,未必能保证在我们这一两代人之间实现。

以我的观察,到目前为止,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还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障碍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子就是政企不分,众多的有权人士不肯转换角色,不肯放弃可以猎取经济利益的机会。市场经济的基础在于公平竞争,一有权力插手,公平就没有了,竞争也没有了,市场更无从说起,至于权力如何导致腐败,已是学生的常识了。

中国历来“重农抑商”,而过去科举成名后,往往是又当官,又当地主。当官时用各种特权掠夺财富,越多越好;两袖清风回家的官,必定是“窝囊种”。所以,贪污腐化成了旧官僚的一种本能。更严重的是,因为是回家当地主,首要的事情自然不是投资经商扩大再生产,而是购田置物、显富比贵,从颐和园至苏州园林,莫不穷奢极侈,国家也始终无法完成资本积累,无法进入世界市场。直到现在,在中国一些不久前还是苦不堪言的地方,一些刚刚小富起来的人把大多数辛苦钱仍用来摆富比阔,一些官员利用职权大肆挥霍。其实,这就是历史上在一种闭塞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地主心态的表现。这对发展生产、搞活经济非常不利。

资本主义社会是严禁官员经商的。而且以保护私人商业、促进民间企业发展为基本国策。西方就出了很多有才能的企业家,并且非常敬业而俭朴。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登过硅谷一位风云人物乔布斯的照片,38岁仍穿着工作服,自己骑摩托车上班,其私人住宅内还是空空如也。但那时他已是世界500首富之一了。

从革命转向搞经济,从自然的农业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既放手发展个体经济,又坚决扶持国营企业,这条路是不好走的。但必须探索,走出一条中国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是比任何改朝换代都更深刻、更困难、而又更有深远意义的转变。为此,政府必须明确转变职能,政企分开,政府不应插手经济活动,而应健全法制,保持有利于促进市场化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稳定政策,严禁“官商”。现在中国有些人一有机会就千方百计去吃国家、吃外商、吃群众,而真正的企业家却往往被弄得寸步难行。

如果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土壤上不能有效地扼止“官商”,不能让私人企业自主经营,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公平竞争和市场发育,也就不可能与世界经济接轨。

香港回归,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香港的历史,是与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一起开始的。但侵略者的意愿是一回事,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一回事。

今天的香港已与好几个“世界第一”、好几个“世界中心”的荣誉连在一起。有些国家很少人知道,但香港很少人不知道。世界近百年兴起的城市中,没有一个能与香港相比。香港已经名振天下。

过去的港英政府对工商贸易采取“积极的不干预”政策,只管法律、税收和公共事务,推行经济自由主义,放手私人经济、保护私有财产,严禁官员介入经济事务。其中最大本事是放手让大家发财,政府把好税收关口。港英政府的这些管理办法是有效的。去年香港的税务收入几达2000亿港元。

但说到底,香港的成就主要靠广东人的勤劳和智慧,靠整个中国大陆的支持。所以,今天的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及整个广东的经济,已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一点,跟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努力关系极大。在中国新一轮追求现代化的努力中,香港不仅为内地提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和国际信息,而且成为大陆与国际接轨的枢纽,特别是成为3000多万华人与大陆交往的主要关口。而这数千万海外华人,据说掌握着2 万亿美元的资产,这比目前中国大陆的国家总资产大约高四五倍。

回想中国近百年追求现代化艰难而惨痛的历史,可以知道,一个如此庞大、如此僵化的国家,没有外来能量的输入,是难以有什么变化的。所以,香港在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政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时常想,俄罗斯与东欧的改革,困难重重,成果不大,重要之点是因为他们缺少一个“香港”。因此,我更加觉得中国一再宣布“九七”之后,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政策50年不变,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发挥香港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努力中独特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香港目前的问题确实出自港英政府,港英政府好象是在努力制造大变乱的局面。

香港什么时候有过民主?近年忽然借民主的口号,生出种种奇怪的事端:政制大变,立法局要揽权,新界传统的村庄又忽然发起女权运动。而政府的高地价政策,使房地产10年间升值10倍,成为大害。现在,较好的商业铺每英尺上百元租金,即使普通商铺,也要几十元一英尺的租金,结果是通胀高企,成本标升,失业猛增,七家酒店改营别业,几家大百货公司被迫关闭,不少大集团在册迁或变相册迁。香港的竞争力在迅速减弱,香港市民的信心大受打击,百业呆滞,购物天堂渐失去其优异地位。

政治、社会如此,环境亦如此。机场、公路、码头、港口,破坏性“发展”随处可见,维多利亚港已变成“维多利亚渠”。而这一切,观察家说,还不过是“冰山一角”。我真不明白,港英政府在此管治的最后日子里究竟想做什么!

不过,相信大家都明白,今天的中国确实不再是第一位港督“石本甸乍时代”的中国了。中国改革开放,走现代化之路及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横逆,都改变不了12亿人民的希望。我相信,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日渐兴旺的珠江三角洲,是香港安全繁荣的最大保证。而香港的回归,又必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注入巨大生机和活力。

香港仍旧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香港仍旧是中国大陆与世界经济往来的窗口。

香港的未来将与中国的现代化共同辉煌。

标签:;  ;  ;  ;  

霍英东谈中国现代化与香港“1997”_霍英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