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莹[1]2004年在《民族意识的表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夏加尔(1887-1985年)是20世纪最伟大的犹太艺术家,他成名于现代主义盛期,与众多现代艺术流派有关,但却有效地保持了自身的民族传统,将犹太精神、个人经验和现代艺术成功地结合在一起。 当代艺术史和犹太文化研究普遍关注夏加尔积极参与现代艺术运动和犹太民族艺术复兴的早期阶段,认为他晚期制作的大量委托性质的艺术品在图像上缺乏创新。但依笔者之见:恰恰是在经历了现代艺术运动、民族艺术复兴、种族灭绝和民族国家重生等重大历史事件后的夏加尔才可能在更为深刻的精神层面上反思个人的文化身份、民族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而这些思考又必定折射在他的艺术创作之中。1948年以后,夏加尔的艺术创作步入纪念性和更加成熟的阶段,利用以犹太经验为基础创造的图式和圣经符号建构了个人图像库,将兴趣点从风格样式的创新转向对材料的可塑性的探索,并承接了许多规模宏大、具有社会意义的委托项目以实践自己的艺术理想。 本文将从民族和身份的视角出发,广泛利用国外最新资料,借鉴社会学、文学研究和犹太文化研究成果,以夏加尔的民族意识为线索,通过大量的图像分析,揭示民族意识在艺术家前后期(以1948年为界)作品中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和转变的原因。
吴依阳[2]2018年在《基于释梦论的马克·夏加尔绘画研究》文中指出在高更、毕加索、马蒂斯这些声名卓着的艺术家的光环笼罩下,马克·夏加尔这位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似乎并没有在我国得到足够的重视,他画面中那种浓郁的梦幻气氛和神秘的叙事不仅有着深刻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着画家本人鲜明的情感个性。在夏加尔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几乎都在描绘相同的事物,动物、小提琴手、恋人、杂技演员、漂浮的人等形象构成了夏加尔独有的艺术领地。为什么这些形象会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夏加尔的绘画中?夏加尔通过这些形象又想向我们传达什么?夏加尔笔下在空中飞翔或漂浮的人、倒立或飞走的头颅、绿色的人脸等等让我们看到了自由在绘画中所具有的一切可能性,恰如潜意识引发的一场梦。错乱的时间、割裂的空间、对立而共存的主题、纯粹的形象……潜意识的这些特征在夏加尔的梦幻绘画中表现地非常明显。本文立足于弗洛伊德的释梦论以及作为其基础的潜意识理论,以夏加尔作品所具有的“梦幻”特征为线索,在尽可能搜集其绘画作品集、文字书籍资料以及研读相关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对夏加尔的绘画艺术进行一种新的解读,揭示其潜意识世界的表现形态,分析其带有个人风格的绘画语言的选取和形成过程及其与画家自我内心景象的关联,从而进一步深入和把握夏加尔隐秘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本文对夏加尔的绘画进行具体的个案分析,为全面解读夏加尔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潜意识与艺术创作、心理真实与现实真实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邹轶泓[3]2017年在《趋同和差异 巴黎画派与决澜社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黎画派和决澜社是20世纪中西绘画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画派和群体。在艺术主张方面,他们的诠释更多的是指向现代艺术和民族精神的彰显,指向画家艺术个性的张扬和凸显。在艺术追求方面两者有着非常相近的共同特点,在强调绘画本体语言表现力的追求上,总体上趋于相同。而在审美追求的某些相似的同时,两个画派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集中体现在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和画家所处环境的差异,趋同与差异正是他们鲜明的特点。巴黎画派主要是指当时居住在巴黎的一群外国艺术家,没有统一的主张和纲领,所谓巴黎画派,就是艺术评论家对这群画家艺术活动和成就的称谓。在巴黎当时流行的众多艺术流派中,以犹太艺术家为主的巴黎画派并没有像立体主义、野兽派那样激进的艺术主张,加上他们的犹太身份,他们并没有占据引领者的地位,大部分画家生活在贫困之中,而致力于探索着绘画本身所能带来的艺术表现力;决澜社则是一群志同道合,有着共同艺术主张和追求的画家群体。决澜社的艺术家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改造艺术而改造中国的文化,最终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他们始终坚持将艺术置于艺术的领域内,反对无视艺术准则的行为。巴黎画派和决澜社对艺术本体和艺术个性的重视,致使他们虽然有着相近的艺术追求,却没有统一的艺术风格,然而,正是由此而形成的丰富的绘画语言,使他们的艺术探索具有了超越时代局限的价值。强调绘画的本体语言、强调绘画的多样性、强调艺术家的个性正是巴黎画派和决澜社的一个显着的共同特点。他们将目光投向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新”之融合;同时又尤其重视每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都倾向于一种直抒情感的画风,或唯美或表现,并且始终与画面走向抽象保持着距离。由于生存环境、个体遭遇、性格等原因,他们的画面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忧郁的特质。他们画面所呈现出的面貌,他们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对我们今天的油画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民族意识的表象[D]. 沈莹. 中央美术学院. 2004
[2]. 基于释梦论的马克·夏加尔绘画研究[D]. 吴依阳. 浙江大学. 2018
[3]. 趋同和差异 巴黎画派与决澜社比较研究[D]. 邹轶泓. 南京艺术学院.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