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朱美金

北京通用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房建土建工程是建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加强对土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讨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为满足市场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土建施工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在土建工程的有效应用,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施工技术的完善和提升,同时使得工程总体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施工质量。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为土建施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随着建筑工程建设标准的提高和建筑难度的加大,土建工程施工将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土建施工技术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应用时,不仅落实难度大,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现有的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高支模施工技术对工程整体质量具有影响,它居于工程施工重要位置,在房建土建施工中应用较多,因此,探究该技术的有效运用以及改良策略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必须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对现有的土建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应用发展,以期为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全面提升打下基础。在土建工程技术之中,高支模技术是当前应用较为较多的一项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的进度,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我国的房屋建筑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基于此,本文针对的土建工程中,采用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为土建施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随着建筑工程建设标准的提高和建筑难度的加大,土建工程施工将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土建施工技术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应用时,不仅落实难度大,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现有的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对现有的土建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应用发展,以期为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全面提升打下基础。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指的是支模高度在 5m 以上的支模作业方式,另外,对于混凝土结构跨度在 18m 以上,并且相关辅助在 8m 以上的支模作业方式,也可成为高支模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比较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求明确土建项目设计方案以及高支模施工技术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组织施工,促进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对于各项施工环节,都应采取有效施工工艺控制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安全隐患。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流程如图 1 所示。

2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

在一定范围内按照要求搭设支撑性模板,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有提升的施工技术,就是人们所说的高支模施工技术。通过长期的应用得知,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其呈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危险性高。由于这一施工技术是一种高空作业的施工技术,所以其不仅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场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审核,保证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施工。(2)施工难度大。由于应用这一施工技术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施工中如果安全管理落实出现误差,就会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应用这一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水平方向混凝土模板的支撑高度大于 8.0m,同时横向跨度与垂直方向所搭建的独立支撑的高度必须超过 18.0m 以及 6.0m,才能确保房屋土建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3房建土建工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房建土建工程中施工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的逐步增多,使得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建设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在科技的支撑下应运而生,实现了传统施工技术不能实现的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和普及,不仅使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赋予了建筑物更加稳定、坚固的结构,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实现对建筑物外形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从而满足人们对建筑施工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工程整体投入。但需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所以施工前应对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间的跨度及模板材料的荷载能力、整体质量展开全面分析和评估,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在施工过程当中,要严格遵循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流程及有关设计规范,进而让施工技术在严格标的准和规范的约束下安全高效的进行。

4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流程

高支模施工技术虽然在房建土建工程中是一种辅助施工技术,但在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整体性能方面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应用较为广泛,该技术是通过在高空中搭建模板而建立起支撑性的体系,增加施工对象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该技术的应用规模在逐步提升,整体施工跨度可达 18m 以上,水平混凝土模板构件实际支撑高度达到8m左右,在实际施工时,对施工人员来说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必须保证操作的规范性,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在施工之前需通过在高支模旁边设置支撑点的方式来保证高支模支架的平衡。然后依次是测量放线、搭建龙骨、安装模板完成搭建支撑性模板的搭建,完成模板搭建后利用钢筋对模板进行绑扎固定、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强度符合拆除标准时实施模板拆除。

5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5.1高支模施工体系安装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顺利运用需借助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有效安装,实现高支模施工体系的有效安装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房建土建工程的作用效果。随着建筑功工程高度的增加及建筑规模的增大,高支模施工设计和安装将会面临巨大的难度与挑战,同时增加了施工的危险性。因此在实施高支模施工体系安装时,首先要对各安装环节的相应施工数据进行精确计算,来为搭建工作的顺利提供可靠依据,确保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高支模支架的搭建在经过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精确的计算和施工技术的分析后,方可进入正式安装环节。目前高支模施工体系常用的模板材料为松木板,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松木板自身特性及施工中的承载能力,模板之间的缝隙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力等,都需参照具体施工方案来完成。在进行模板安装时,重点做好模板之间的有效连接,从而确保整个高支模体系具有稳定的结构。为了充分发挥出高支模体系在后期的应用效果,两边的模板相互之间要留有合理的空隙,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模板的承载能力。

5.2外圈框架柱梁施工

外圈框架梁主梁一般密度较大,因此施工自然层的高度也就相应的较高。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时,应该采取先浇柱、后浇梁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比如,施工房屋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屋顶采取的是井格梁的结构方式的话,施工人员应该按照全框架梁轮的要求选择支撑体系,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全框架与周边框架柱梁之间的稳定性与刚度。另外,施工人员在进行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时,应该将水平剪力支撑设置于脚手架的两端或者中间位置,按照先插入钢筋后进行柱梁下端纵向水平杆安装的顺序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外墙框架梁柱的施工质量符合房屋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5.3浇筑施工技术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的房屋土建工程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一般采取的都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方式,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运输混凝土施工材料时,必须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首先,在运输混凝土这一建材时,一定要采用专用的运输车,运输到现场后,再使用泵车将混凝土材料输送至路面顶端的施工位置,接下来再由施工人员进行平整与铺展的施工。其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桩的均匀性,同时还应严格的按照要求控制混凝土桩的高度,避免因为混凝土桩的高度不符合要求,而影响到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此外,作为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浇筑,要及时的振捣,才能在排出混凝土中气泡,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如果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要及时处理,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5.4楼面安装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楼面安装运用时,重点是做好支撑设置,确保支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因高支模模板变形造成的体系失稳现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行业规定的施工流程来完成对楼面模板的安装。在安装楼面支顶时,需提前对楼面安装中涉及到的轴线和梁防线进行测量,以此确保楼面高度和水平度的精确性。然后沿着纵向横梁方向进行脚手架的安装和固定,要充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水平程度。脚手架的安装方式根据脚手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对于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在将脚手架两端进行锁紧固定的基础上,确保脚手架足够稳定的前提下再在两侧方向上安装,同时要确保上层脚手架与下层脚手架处于同一垂线上,并且两侧的立柱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5.5 高支模体系拆除

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经过检查,如果确认不在需要高支模支撑系统的话,则应该及时的安排施工人员进行高支模拆除。进行高支模支撑体系拆除时,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拆除。(1)拆除时间。施工人员必须在做完混凝土试压报告且相关质检单位潜在盖章确认后,才能进行承重模板的拆除作业。(2)拆除顺序。施工人员在拆除高支模支撑体系时,必须按照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的顺序施工。如果支撑体系拆除之中,梁底模跨度过大,就需要先拆除跨度中间的模板,然后再拆除跨度两端模板。(3)拆除方法。由于房屋土建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着连续高支模与支顶整体稳定结构体系,因此施工人员在拆除高支模支撑体系时,必须按照由高到低一次性拆除的方法施工。

6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实例

6.1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土建项目为研究对象,该工程项目是由 2# 楼、4# 楼、6# 楼以及地下工程所组成的,总建筑面积为 88877.72m2。该工程项目地上结构第一层为商铺,层高的最高位置为 6.4m 高度,在架梁施工中,最大跨度为 5.5m,梁体截面积分别为 250×600mm 和 250×500mm。对于本工程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脚手架。在该工程项目施工中,以地上结构第一层为研究对象,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6.2模板体系

在该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材料是由两种板拼接制作而成的,即厚夹板以及松木板。对于梁侧板,可采用厚夹板及松木板制作而成,厚度为19mm,另外,侧板的制作方式与梁底板相同,两类板的面积为 65mm×45mm。对于柱侧板高度,应去除梁高,即 5.8m。在该建筑工程柱侧板拼装施工过程中,对于两板之间,需要预留错缝,对于错缝的宽度,应控制在45cm 左右,二者之间不能保持对齐。另外,在柱箍安装施工中,对于柱箍,可采用 75mm×75mm 的木仿,对于各个柱箍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45cm 左右。在模板拼装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模板的干湿度进行检测。如果模板材料保存管理不当,则容易发生变形或者破损,对此,在模板拼接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其使用性能。

6.3楼面支顶安装

在该建筑工程模板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相关施工规范。在施工前,首先对楼面标高进行测量,确定楼面支架位置并组织安装,然后在纵梁上进行测量放样,并进行脚手架安装施工。需要注意,在脚手架安装施工前,首先需要对脚手架的水平位置以及垂直度进行检查,同时同步进行脚手架两侧安装施工、除此以外,还应注意,对于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对于其立柱,均应控制在一条中心线上,并加强立柱垂直方向牢固性控制。

6.4外圈框架柱梁分层施工

在该建筑工程外围施工中,采用框架柱梁施工方案。结构梁柱筋的密集程度比较强,并且需进行高层施工,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柱浇筑施工,然后再进行梁板浇筑施工。另外,在井格梁屋盖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首先对梁柱与满堂排架支撑进行固定处理,直至外层的支撑结构以及梁柱安装完成,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支撑结构以及梁柱的稳固性以及刚度。

6.5混凝土浇筑

在本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采用商品混凝土,通过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在混凝土浇筑振捣中,采用混凝土泵以及汽车泵输送方式,具体的浇筑振捣方式如下:从梁的中间位置向两端同步推进,将混凝土高度控制在 145mm 以内,注意均匀堆放。在工程用泵运输至施工场地后,应快速平铺,在混凝土浇筑中,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振捣,注意保持振捣速度的均匀性,避免振捣不合格问题。

6.6高支模验收及拆除

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发挥支撑作用,便于施工人员实施高空作业,因此,必须保证高支模施工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在高支模搭建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不仅需要对高支模整体性能进行检查,同时还需要对各个支架进行检查,确保各个支架能够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支架体系。高支模安装施工复杂程度较高,同时在拆除中工作量也比较大。在完成建筑工程主体施工后,即可进行高支模拆除,但是,如果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依然需要应用高支模,则还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组装,以循环利用。在高支模拆除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一定的拆除顺序,对于先安装的构件,应最后拆除,而最后安装的构件则应首先拆除,注意从上而下逐一拆除。在高支模拆除前,对其进行全面清理,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加强安全防范。在高支模拆除后,还需进行妥善管理,对于各个构件以及模板进行质量检查,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则应及时更换,并做好记录。

结束语

总之,高支模施工技术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目前,广泛应用于房建土建工程中,是当代建筑企业必须掌握的施工技术。但现阶段在应用该技术时仍存在些许不足,增加了施工安全隐患,为此,建筑企业应当制定该技术运用制度,规范技术运用流程,提高施工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培训力度,保障施工质量,促进企业发展。房建工程土建施工中,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一定要根据规定,对其进行检查、安装、验收以及拆除,才能确保高支模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促进房屋土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同时,作为高支模施工的工作人员而言,如果施工中出现一些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避免由于操作原因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有效的发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根铜.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52):29.

[2]荣存堂.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36):246-247.

[3]付振宇.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112.

[4]满兴旺.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J].居舍,2017(35):32.

[5]谢荣荣.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9):45.

[6]吕宗伟.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149.

[7]赵海涛.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简述[J].四川水泥,2017(10):231.

论文作者:朱美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朱美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