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_产业增加值论文

云南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文化产业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0X(2007)03-0031-13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新中国社会事业主要部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公众文化需求的增长以及国际文化产业市场挑战的加剧,中国文化开始向产业化迈进,逐步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并迅速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

文化产业是国际社会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数据,200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共有从业人员99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①。无论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支柱产业。

云南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虽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如果说地域的隔离和封闭的自然环境制约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恰恰是这种隔离和封闭造就了云南文化的丰厚积淀,从人类童年时期开始到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形态得以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且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云南文化艺术宝库,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云南省委、省政府立足于云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立足于云南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并结合党的十六大精神,明确提出要像当年抓烟草、抓旅游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证,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云南模式”。全省上下关注文化产业,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全社会兴办文化产业的态势基本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热正在云南各地蓬勃兴起。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界定和范围

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反映和表现。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公众消费需求的演化决定的。当前,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表述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国家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表述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其特征是以产业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经营,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统一文化产业统计口径,200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此分类根据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将文化产业划分为文化服务(主体产业)和相关文化服务(相关产业)两个部分;根据文化产业所包括的范围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个层次;根据部门管理需要和文化活动的特点划分为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9个大类(云南将体育产业包含其中,为10个大类),再分为24个中类,80个小类。

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主要特点

云南文化产业起步较早,且作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发展初始就体现出极强的地域特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独具云南特色的发展模式——“云南模式”。形成了以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民族民间工艺制品、演出演艺业、文化旅游业、广告会展业、体育服务业等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推行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依托于迅猛发展的旅游产业平台,云南文化产业成效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经济普查资料及云南文化产业统计结果②看,我省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产业发展已具规模,支柱地位初步确立

云南文化产业统计资料(见表1③)显示,2004年我省文化产业单位9232个,占全省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5.19%;文化产业活动共有从业人员14.14万人,占全省城镇就业人员的4.82%;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96.24亿元,实现增加值134.08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④(1040.96亿元)的12.88%。

表1 2001-2005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2005年,云南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单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72亿元,比上年增长40.16%;完成增加值183.58亿元,增长36.57%,占全省GDP的5.29%。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33万人,其中,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15万人,增长6.14%⑤。文化产业已成为云南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二)主体产业地位突出,核心层效益明显

从统计资料看(表2⑥),主体产业在我省文化产业中占突出地位。2004年主体产业实现增加值57.02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的74.49%。其中,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主体产业“核心层”地位突出,2004年实现增加值32.97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3.08%,占全省GDP的1.11%;2004年云南文化产业实现营业利润5.89亿元⑦,其中核心层完成营业利润5.36亿元,占各行业营业利润比重的91.03%;表明主体产业对整个文化产业整体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

(三)优势行业贡献较大,新兴行业势头强劲

从云南文化产业包含的十个行业看,2004年位居前三位的是出版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以及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三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分别是29.1亿元、16.48亿元、9.89亿元,三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我省文化产业比重达72.46%,从业人员占55.7%,三个行业两项指标各占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之首,无论是产业规模或对社会的贡献率都较大,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

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孕育而生的新兴文化产业,构成了以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会展等行业为主的“外围层”,2004年从业人员达4.23万人,占行业从业人员的29.92%,创造增加值24.04亿元,增加值占文化产业比重达到31.41%,发展较为迅速。其中文化休闲服务行业创造增加值和吸纳就业人员的比重分别占21.52%和21.78%,发展势头强劲,与我省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相符。

(四)国有单位仍占主体,多元格局正在形成

2005年,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构成中,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贡献率为57.00%,个体经济占43.00%。投资单位构成中,内资企业资产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的77.57%,单位数占98.92%,从业人员的91.17%;港澳台商投资及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资产数的15.63%、6.80%,单位数的0.64%、0.44%,从业人员的5.86%和2.96%。内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82.46%,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11.45%和6.09%⑧。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法人单位主要以内资企业为主,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五)试点地区发展较快,区域特色优势明显

从增加值分布情况看,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地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较快。在丽江、大理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新增昆明、曲靖、保山、楚雄、红河、迪庆等6个试点州、市及石林县、鹤庆县、香格里拉县、景洪市、五华区等25个县(市、区)为试点。2005年,8个试点州、市实现增加值135.96亿元,占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74.06%;25个试点县(市、区)实现增加值39.80亿元,占全省的21.68%。

各试点地区立足本地实际,打造特色品牌,突出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出现了以《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印象丽江》、《纳西古乐》等艺术精品,鹤庆新华村白族铜银工艺品、大理周城扎染、剑川白族木雕、彝族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品和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建筑遗存为代表的著名文化品牌,不仅实现了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使当地群众得到了实惠,也丰富了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成为当地旅游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的特色文化品牌,正成为文化市场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云南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由于受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仍显得力不从心,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与全国发达省区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也还有一定距离。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产业规模总量偏小,内部结构亟待优化

2004年,云南文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24亿元,增加值134.0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53%,虽高于全国2.15%的水平,但与全国发达省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全国范围看,近年来,以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为龙头,文化产业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北京的文化产业正在被打造为继高新技术之后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上海建立了一批文化产业实体,正探索着走建立各类发展基金和多元主体投资的发展新路。2004年,广东、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占全国同行业全部收入的72%;六省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均超过50万人,占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56%;广东、北京、山东、浙江、上海等九省市实现增加值超过100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3%⑨。从增加值来看,2004年,北京、上海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28.7亿元和445.73亿元,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绝对量比北京少194.62亿元,比上海少311.65亿元⑩。此外,我省14.14万人的从业人员数(不包括个体经营户),与全国900余万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相比,差距显然很大。

从产业结构来看,2004年云南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的比例为43:31:26,全国为25:23:52。云南文化产业结构与全国有明显差异,表现在以传统意义的文化产业为内容的核心层比重较高,相关层增长不足;虽然我省外围层结构比例比全国稍高,但2004年全国以网络服务、休闲娱乐、广告会展为主构成的新兴文化产业外围层有从业人员422万人,超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等文化产业核心层(223万人)近一倍,创造的价值(835亿元)已接近传统的几个产业部门(884亿元);从事文化用品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相关层从业人员(629万人)超出外围层近三成,实现增加值(1858亿元)远高于核心层和外围层的总和(11)。2005年我省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兴文化产业外围层增加值比重不升反降,相关层比重虽有增加,但增速不大。外围层和相关层在整个文化产业结构中比例不高,对文化产业的贡献力度不够,产业发展空间拓展明显不足,显然,这与我省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建设和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

(二)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主体缺位

集约化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占我省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数98.92%的内资企业,资产占有量为77.57%。可见,云南文化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小型企业居多,资源分散。除已组建的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等行业外,其他行业缺少大型现代文化企业,特别是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规模小,效益低,难以适应强势市场竞争的要求和需要。

我国文化发展的主体——宣传文化系统的事业单位或一些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集中了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绝大多数的生产要素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其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近年来,尽管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新进展,体制创新迈出了新步伐,但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还拘泥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体制的制约,严重束缚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也使一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改企步伐缓慢,国有文化生产单位缺乏活力。以我省国有县级艺术表演团体为例(12),随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丽江、大理、昭通等地相继撤销、整合了部分县级艺术表演团体,全省16个州市现有县级剧团(不包括民营)74个,从业人员1946人,2005年共完成演出5218场,平均每团演出场次达74场,其中公益性演出3916场,占总演出场次的74%,非公益性演出1302场,占总演出的26%。全年演出收入73.54万元,有2/3以上的剧团无演出收入,平均每个剧团仅1.14万元,全年人均演出收入仅417.84元。显然,这样的效益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此外,部分主要文化生产单位没有完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一些已由事业单位转制的文化企业单位,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缺乏市场运营能力和竞争力。文化市场主体缺失,严重制约了我省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资源发掘力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

与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云南文化产业特别是主体产业的核心层无论在产业规模、资金投入还是产品技术含量、市场需求等方面,都不具竞争优势和竞争实力,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云南是被公认的我国文化资源最具多样性的省份之一。作为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云南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170万年前人类远祖之一的“元谋猿人”,就从这里蹒跚起步;以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为代表的滇池青铜文化曾让世人叹为观止;堪称“南碑瑰宝”、“神品第一”的爨碑在中国碑刻和书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风格迥异的滇池文化、洱海文化、爨文化、东巴文化、毕摩文化、贝叶文化、南诏文化,各领风骚数百年,稚拙纯真的沧源岩画,美轮美奂的南昭大理国画卷,造型奇绝的民族民间工艺,浩如烟海的民族神话史诗、民间传说,神奇美妙的民族音乐、舞蹈、戏剧艺术,古朴神秘的乡风民俗……有如珠玑遍布,丰饶似海。伴随着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出现了以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为基础的《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印象丽江》、《纳西古乐》,以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为主的鹤庆新华村白族铜银工艺品、大理周城扎染、剑川白族木雕、彝族刺绣,和以民族文化遗存为内容的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松赞林寺等一批著名文化品牌,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的特色文化产业和著名文化品牌,既丰富了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成为旅游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活跃了文化市场,成为各地文化市场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然而,相对于云南多样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文化艺术宝库,已进行产业化开发的文化资源是极为有限的,且产品较为单一。以艺术产品为例,随着《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纳西古乐》等品牌的成功推出,云南各州市相继倾力打造了一批以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为主要内容的颇具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产品,如楚雄的《太阳女》、玉溪的《古滇梦·花腰情》、香格里拉的《香格里拉诗画》、文山的《七乡鼓舞》……诚然,对各地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不应有非议,但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因这些州市基本缺乏支撑这类艺术产品的市场和观众群,使得这些舞台艺术作品在完成应时应景的演出后,大多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结局。

到目前为止,云南民族民间文化可供产业开发的资源近千种,但已进行产业开发的不过100多种,且主要集中在传统工艺(如服饰、织染、银器、木雕等)、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以及民居建筑和古迹的开发利用上,而蕴藏量极为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除上世纪改编成电影的《阿诗玛》等作品外,其余涉及旅游景点的仅作为导游的解说词或广告宣传的部分内容,未纳入产业开发的视野,更没有列入各地的产业发展规划。此外,云南集各民族文化艺术精华的傣、壮、白、彝等民族戏剧、独具魅力的傩戏、民间美术及相当一部分民族民间艺术、风格各异的民族节日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医药文化等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产业化开发。

与其他省区不同,云南正在建设的是“民族文化大省”,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基础,突出云南特色。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云南虽然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民族文化产业兴则民族文化大省立”的口号,但是,以本区域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产业化运作使文化资源拥有者和经营者获得利润,从而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经济文化互动活动——民族文化产业,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发展比较缓慢。云南目前的文化产业,似乎更重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报业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及部分已成气候的演出公司的发展,而对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体、能为少数民族群众带来直接利益的民族文化产业则关注不够。单就统计来看,现有的“文化产业”统计范围,有的未将涉及“民族文化产业”的内容纳入,有的则完全遗漏,更未将“民族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单独门类列出,进行数据统计和评估,故无论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的统计上都难以完整地反映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貌,也使我省文化产业资源和产业优势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区域发展不够均衡,地区差异较大

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文化产业基本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以大中城市和特色民族文化地区为主干的产业分布格局,形成了以国家级文化产业试点地区、省级文化产业试点单位以及一批规模化、连锁化经营的文化企业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支撑体系。从全省范围看,我省文化产业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大理、丽江、保山、红河、西双版纳、德宏等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较为便利、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然而,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存在较大差距。2005年,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94.91%的产业法人单位、95.56%的从业人员和95.83%的资产数分布在城镇,分布在农村的仅分别占5.09%、4.44%和4.17%。昆明市实现增加值约71.17亿元,占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38.76%;而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怒江州,增加值仅占0.08%(13)。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占我省人口比重71.9%的农村只拥有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4.44%、固定资产的4.17%、5.09%的产业法人单位。虽然各地政府大力倡导“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当地也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无论从产品的开发还是产业的规模上,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地区和边远落后山区,与我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显然,这对于提升全省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水平都极为不利。

(五)文化消费能力偏低,消费需求增长不足

一个完整的文化市场是由文化需求、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三位一体构成的。文化消费支出的大小,大多取决于消费者的经济收入和购买能力。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指标。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小,消费结构层次越高。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居于30%~40%之间。从我省来看,受经济水平的制约,文化消费能力不足。2004年,云南人均GDP为6733元,比全国人均GDP少3828元,位居全国第29位。占全省人口28.1%的城镇居民,全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871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864元。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42.4%,接近全国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4.0%,云南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40%~55%之间,(14)消费处于较低层次。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为725元和143.2元,仅占消费性支出的10.60%和9.12%,文化消费需求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长期形成的先生产、后生活、多积累、少消费的观念和习惯,制约了我省居民文化消费市场需求,消费不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开发和释放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更好地发挥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四、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席卷全球,经济与文化加快融合,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增强,文化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新的发展态势。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目的在于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拥有众多发展极不平衡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与东部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近年来,云南克服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群众文化消费能力低等发展文化产业“先天不足”的因素,依托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突出特色,通过与旅游等行业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符合云南实际、与东部地区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然而,从总体上看,我省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资金实力、科技水平、市场运作、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先进国家及国内发达省区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不足;与西部各省区相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多彩贵州”,充分发挥其文化特色和后发优势,成效显著,在今年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有58个项目成功签约,资金额达70亿元,签约项目、资金数在各省区市代表团中位居前列(15);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以巴蜀文化为依托,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底,从业人员达30余万,总收入突破300亿元(16),超过我省同期水平,发展规模居西部首位;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陕西,在打造西安古都文化、陕北红色文化、黄土风情文化等特色文化的同时,借助其西部第一的现代科技实力,积极建设陕西现代文化。

针对“东部强势,西部特色”的双重压力和严峻形势,云南文化产业要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必须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宏伟蓝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理念为先导,以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多元投资为保障,以人才队伍为支撑,突出特色优势,立足跨越式发展,以便推动云南文化产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一)转变职能,调整导向,统筹兼顾,营造环境,构建新型文化管理和运营体系,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践行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高度重视并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做好总体科学规划,改善宏观管理,完善产业政策,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1.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要突破旧有观念的桎梏,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不是行业的文化产业,而是全社会的文化产业,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战略目标、总量、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同时,要兼顾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使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2.深化改革,创新制度,加快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宏观管理体制,加快职能转变,即从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从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逐步使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状态转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状态,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建立大文化管理体制,逐步改变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状况,强化政府大文化产业管理职能。

文化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产业的进程,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运营机制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内部活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产业发展。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遵循“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打破原有管理体制中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端,逐步把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制为现代文化企业,建立和健全现代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真正把文化企业办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增强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政府还应该运用必要的和规范的政府采购、专项拨款、评优奖励、税收优惠等经济杠杆,积极引导、规范和扶持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化事业的发展,充分认识到只有文化事业的发展才能涵养文化产业,只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反哺文化事业,必须“两手抓,两加强”,真正做到“政府应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尽快实施管办分离,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文化市场的不断开放促进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17)

3.完善政策法规,健全产业政策,营造发展环境。为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我省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若干政策”,制订并实施了《云南省文化产业统计报表制度》,通过财政、税收、工商、投融资、土地、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鉴于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行业众多,要使这些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相关配套法规的支持和保证。对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如文化资源、设施的管理、保护、开发、利用等,纳入立法范畴。

此外,实行政务公开,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精简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文化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培育、规范文化市场,通过举办重大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引导群众文化消费,努力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扩大文化市场需求;建立和扶持文化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管理、协调、组织、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壮大实力,多元发展,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

要实现我省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其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增强产业竞争力。鉴于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应重点解决存量调整,抓好资产重组。

首先,整合大型国有文化单位为主的文化资源,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形成规模化生产,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应该对文化产业相关单位各文化生产要素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统一规划,整体调配,扭转国有资产运营分散、投资单一的状况;整合文化基础设施、文化生产设备、文艺创作演出等资源,形成文化企业集团,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鼓励规模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促进文化产业各行业之间形成适应自身发展特点的组织机构,鼓励打破地区、部门分割和垄断,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规模化产业集团。

其次,合理规划,整合全省文化产业资源。调整我省功能雷同、分布零散、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的各类文化单位的布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闲置浪费、使用经营效率低等问题,优化全省文化产业结构,打造文化产业链,明确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目标及重点,落实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努力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再次,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快多元化发展。加快文化产业领域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开放,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民营文化单位和文化中介机构的准入门槛,鼓励、引导外资、民营、集体等非国有资本以独资、合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联营等多种形式投资文化领域,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建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通过合作经营、中外合资、贴息贷款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同时,筹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机构等多元化投资主体,以弥补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巨大资本缺口。鼓励企业赞助、合作开展文化活动,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投资方向,想方设法把闲置的社会资本吸引到文化产业中来。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新格局,形成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龙头、中小型文化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组织体系,推进文化产业经营主体的集约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整合产业生产要素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立足省情,突出优势,打造品牌,拓展市场,力促特色文化产业成为新的产业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重要依托,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基础。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旅游、演艺等形式,云南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造就了以东巴文化为内涵的丽江古城、以藏文化为基础的香格里拉、以民间原生态歌舞为内容的《云南映象》等一批著名文化品牌,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凸显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也为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和参照。

1.整合资源,突出优势。云南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是文化资源不是产品,更不是产业,仅仅是可供开发或具有开发潜力的物质或非物质性存在,如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民俗、建筑、工艺、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故事传说、音乐舞蹈等等,尽管具有很高的产品开发价值,但在未开发之前,仍然只是历史的结晶,不具有产品的性质。云南文化资源优势要转化为产业优势,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根据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不同特点,为各类资源寻找适合于各自表现形式的载体,对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艺术再加工,加入新创意,为这些静态的文化资源注入当代精神的价值要素,使之与当代人的精神形成,从而实现其经济价值。

《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众多歌舞艺术品牌的出现,得益于云南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优势。云南民族艺术包含了戏剧、音乐、舞蹈、器乐、美术、杂技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门类。就戏剧艺术来说,云南共有17个剧种,除广泛流行于汉族地区的滇剧、花灯外,还有白剧、傣剧、壮剧、彝剧以及傣族章哈剧、佤族清戏、苗剧,以及原始古朴的大词戏、杀戏、香童戏、关索戏、端公戏等等。云南民族民间舞蹈蕴藏量居全国之首,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就搜集了云南各民族民间舞蹈1255个,套路7818个,舞曲6950首,民间舞蹈传说故事570多个,文字资料540多万字。其中搜集到的彝族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90多个县,有110多个舞种,1220多套;仅流传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烟盒舞》一个舞种,就有100多套动作。已付梓印刷的《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云南卷》,搜集了云南26个民族的民歌近3000首。吹遍祖国大江南北的傣族乐器葫芦丝,也仅只是云南300多种民族乐器之一。从这些尚未完全统计的数据中,足够我们去体味云南“艺术的殿堂”、“歌舞的海洋”的真正含义。

云南拥有我国一个省区内数量最多的民族节日。据初步统计,云南各民族传统节日有200多个,但由于民族的分布以及交通等因素的制约,这些节日无论从规模到影响力,都是极为有限的。能否整合资源,做大做强节日文化产业,打造节日文化品牌,如能否尝试把傣族“泼水节”打造成具有东方魅力的“狂欢节”?在资源整合、开发过程中,应根据资源特点、根据文化产品的特点,在保护的前提下,寻求恰当的途径和载体,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2.打造品牌,提高竞争力。文化产业也是“创意产业”,任何文化遗产或文化资源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能成为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云南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再创造提供无限的空间和潜力。根据云南彝族撒尼人同名叙事长诗改编的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故事片《阿诗玛》,以其优美的音乐风光、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演员出色的表演风靡海内外,成为难得的艺术精品和云南的著名品牌。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云南再未出现过与之匹敌的电影作品。虽然,云南有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有各民族多彩的生活实践、有打造世界级影视基地的条件,却缺少有震撼力的作品,这不能不算是个缺憾。云南应建立鼓励再创造的机制,大力培养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3.借助旅游平台,拓展市场空间。虽然云南社会经济基础较弱,群众文化消费能力较低,但是,得益于迅猛发展的旅游业搭建的良好平台,云南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旅游业是“不出家门的对外贸易”,它将大量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带到了旅游目的地,在当地完成了消费和服务。云南必须继续借助旅游业带来的巨大市场和良好商机,发展以外向型为主的文化产业和产品,借助外力增强消费的拉动能力。以文化促经济,以经济强文化,增强我省的综合竞争力。

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是实现文化消费的重要环节。必须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产品的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准切入点,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4.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云南文化产业要“走出去”,必须扩大对省外及国外的文化产业交流。借助云南特有的区位优势、借助WTO提供的全球文化市场平台,抓住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抓住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通过品牌经营,加强对周边国家的文化输出和产业扩张;利用文化亲和力,协助国家和地区外交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已经产生一定影响的产业品牌和有实力的企业,要支持并鼓励他们参与国际竞争,组建跨地区、跨国界产业集团,实行资本扩张,创立国际品牌。

(四)运用高新技术,实施人才战略,为云南文化产业的腾飞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科技和人才是实现文化产业腾飞的两翼。当今文化产业已迈入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内容为王”阶段,必须借助高科技成果,提升产品科技附加值;积极推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鼓励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在数字化装备、网络化系统、多媒体技术等领域加以突破,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广电等主体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经济量;同时,运用高智能技术,开发文化产业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的整体规模。

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必须树立开放的人才观,在更多范围、更高层次上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为云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1.建立科学人才机制,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顺应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坚持开发现有人才和引进急需人才并重的方针。加强文艺创作表演、文化经营管理、科技开发、策划与中介服务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建立文化产业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人才储量、需求等预测分析。

2.加大对民族民间文化产业人才的保护和培养力度。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的传承多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然而,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年青人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化,很少有人愿意固守祖辈的传统,而许多老艺人年事已高,处于人亡艺失的濒危境地,许多珍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民族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人才的保护与培养就显得尤为紧迫。首先要保护好传承人,我省已命名了461位各类民间艺术大师、民间艺术师和民间艺人,并给予了一定生活补贴;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大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使这些宝贵的财富后继有人,为民族文化及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建立文化信息服务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文化产业涉及范围广,涉及行业众多,从资源、产品到人才、市场,都需要一系列信息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必须建立标准化的文化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统计评估体系和文化产业信息库,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区域文化发展监控与评估系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多年来,云南省、地、县各级文化部门收集了大量文化艺术资料。如民族民间文学资料、民间文化艺术资料等;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全国重点科研项目十大文艺集成编纂工作的开展,云南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收集整理了大批珍贵的文字、录音、图片资料,但由于管理及保护技术等原因,有的已流失,有的正逐步消亡。云南已被列入全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综合试点省份之一,因此,应结合保护工程的实施,对全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普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既便于资料的有效保护,又使之作用于文化艺术决策和建设,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作用,实现其相应的经济价值。

随着全省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实施,从2004年起,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开始有了权威的数据支持。同时,还应建立相关的评估体系,通过有关指标的分析和评价,使决策部门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存在的关键问题、政策的正确性与时效性等信息,为相关部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收稿日期:2007-05-09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发布2004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http://www.xinhua.com。

②因云南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未将文化产业单列,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本课题主要采用2006年云南省统计局编印的《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资料中《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数据,部分数据来自云南省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云南文化产业统计数据。

③表1,见“省统计局昨日公布统计数据表明文产业已成我省经济新增长点”2006年4月26日云南日报网http://www.yndaily.com。

④《“十五”时期云南经济和社会取得辉煌成就》,见《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006年云南省统计局编印。

⑤云南省统计局2005年云南省文化产业统计数据。

⑥表2,根据《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与2005年云南省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制成。

*“新闻服务”◇包括——新华通讯社;——各新闻单位派驻的记者站的活动;——国外新闻机构驻我国境内办事处、联络处、中心等的活动。◆不包括:——报社、杂志社的新闻活动,列入8822(报纸出版)、8823(期刊出版);——广播、电视的新闻活动,列入8910(广播)、8920(电视)。

“#”号的行业是国家未列入文化产业而云政办发[2004]85号文件规定应纳入我省文化产业统计范围的行业。

“—”号表中未报财务状况表或已在上级单位统一报送,在总数中已按增加值率测算在内。

⑦见《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表3,《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006年云南省统计局编印。

⑧云南省统计局2005年云南省文化产业统计数据。

⑨国家统计局发布2004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http://www.xinhua.com。

⑩2004年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状况http://www.bjstats.gov.cn/Idcxxt/tjfx/tjbg/。

(11)《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P.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云南省文化厅关于云南省县级剧团生存状况及发展思路调研报告》云文艺[2006]18号。

(13)云南省统计局2005年云南省文化产业统计数据。

(14)《“十五”期间云南省工业化进程评估报告》,自《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006年云南省统计局编印。

(15)“第二届文博会”深圳政府在线2006年5月22日。

(16)“四川打造中国文化强省的思考”,四川新闻网http://www.newssc.org。

(17)孟晓驷《2005:中国文化的三个命题》,载2005年2月25日《光明日报》。

标签:;  ;  ;  ;  ;  ;  

云南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_产业增加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