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唯物主义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06)01-0040-03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全面生产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思想,蕴含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
一、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即关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广义的生产,也被马克思称作“全面生产”,即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人类的全部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全面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考察社会生产矛盾及其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对于全面生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明确阐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① (P273)。马克思还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① (P298)在这里,马克思不仅区分了“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提出了“全面的”生产,以区别“片面的”生产,而且明确地表明生产不只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的生产(家庭)、精神生产(宗教、法、道德、科学、艺术)和社会关系的生产(社会、国家)。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全面生产作了具体的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原初的”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② (P78),因此,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维持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② (P79);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② (P80)第四种关系指无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人类自身的生产都“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② (P80)同时,“人还具有‘意识’”② (P80)。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生产看作是多重矛盾的统一体。在社会物质生产这个统一体中,生产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也是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物质生产是自然的关系,也是社会的关系;社会物质生产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又是在意识指导下的能动的活动;社会物质生产是继承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社会物质生产既是个体的、分类的活动,又是总体的、集体的活动,是分工和协作的过程;社会物质生产是连续的活动,又是阶段性的活动,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物质生产所包含的多重矛盾关系是同一生产的不同方面、不同因素的表现,社会生产或人类社会生活是一个系统的整体。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生产多重矛盾的分析,把生产中体现的多重关系归纳为“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② (P83),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思想)。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类社会有机结构,构成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这三个方面,生产力主要反映生产中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体现了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思想关系包括属于思想意识以及以一定的思想意识为指导的政治、法律生活方面的关系,即上层建筑。生产力中,人与自然物之间矛盾关系的解决依赖于人与生产资料之间矛盾关系的解决,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统一体中的核心或本质,它决定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体现着现实的人们之间最本质的社会关系。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根本的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起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又决定其社会的思想关系即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生产关系是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中介,它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构成了两对矛盾、两条规律,这两条规律的共同作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围绕分工展开了生产中的各种矛盾,正是在这些矛盾展开的过程中阐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揭示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及其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思想史上的变革,修正和超越了以往的社会发展理论。它既看到社会中物的进步,又看社会中人的发展;既看到社会中的个体,还看到社会总体;既看到的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也看到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历史唯物主义要求社会应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最高目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全面生产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些社会发展思想构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理论基础,它直接规定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规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质。
二、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种社会发展思想有其充分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内在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生产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生产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也是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自身生产的物质基础,“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社会生产,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② (P79)人类自身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延续的前提,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③ (P2)因此,社会发展既要兼顾物的方面,又要兼顾人的方面,而且人是更重要的。
社会生产是自然的关系,也是社会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前提,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人类社会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永远不能完全脱离自然界。人类要合理利用自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社会关系是任何生产得以进行的社会条件,人们只有从事生产才形成社会,而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从事生产。社会生产的内容和存在方式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所以,社会发展应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生产是继承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是连续的活动,又是阶段性的活动,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统一。社会生产是继承的过程,每一代人从事社会生产的条件都是先在的,预先规定的,每一时期的社会生产都在以前各代遗留下的生产条件下进行,“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② (P88);另一方面,由于人的能动本性,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是简单的继承和重复,人们在生产中不断形成新的利益、目的、需要,不断超越历史的限定,创造新的物质和关系,“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② (P88)正是生产中这种世代继承、积累和创新,才有人类历史的延续和发展。社会生产是历史的、具体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在一定历史阶段所从事的活动,每一阶段的生产受当时社会生产条件的限制;同时,社会生产又是连续不断、世代依次交替的。不管每一时代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其生产都是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在前一阶段创造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的延续,又为后一阶段生产创造新的条件。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明确的阐述,“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生产的条件同时也就是再生产的条件。”④ (P621)我们在社会生产中就要注重创新、发展,同时,也要求我们关注社会生产的持久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生产既是个体的、分类的活动,又是总体的、集体的活动,是分工和协作的过程。社会物质生产是个体的活动。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个体是社会生产的最基本单位,社会生产是由个体的活动构成的,由不同个体分担、进行的活动。社会生产又是分类的活动。生产总是一个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如从大的部类看,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又包括农业、畜牧业、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等等。社会物质生产又是总体的、集体的活动。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个体的生产都不能离开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中进行,在由各生产部门组成的总体中活动。社会生产是由不同的个人分担的个体的活动,不同的个人之间具有分工,分工首先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同时,社会生产又是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不同个人之间又需要合作,分工又是一种人与人的组合。社会生产是各部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结,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过程。社会生产的这种特性要求我们应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国外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全面生产理论为理论基础,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实践经验成就、反思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实践的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这一发展观,在继承以往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质,它面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新现象、新问题,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深化了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建立在全面生产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飞跃。
长期以来,人们遵循的是传统的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以单一经济增长为核心,以向自然开战、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为基本观念。在这种传统的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道路。1987年,针对人类生存危机而提出来的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以持续的和长远的获利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观。我国也曾受传统的以单一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受利益的驱使,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在资源、环境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顺应时代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思想,并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可持续发展提到党的指导思想,提到发展观的高度,反映了我们党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上的进步。
在我国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曾经犯过强调社会生产中某方面的关系而忽视其他关系的错误。如强调人的社会关系,忽视物质生产,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或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人的社会关系,或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或注重生产中积累,或发展经济忽视了思想教育等现象都是这些错误思想的反映。又如我们在发展中不注重平衡,倾斜发展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城市优先于农村、工业优先于农业、经济发展优先于社会发展、发展优先于治理等现象都是这种不平衡思想的表现。这些错误的思想或做法影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加剧了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国外的关系,确立共同发展、平等发展的原则,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谐平衡稳定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了现实的需要和历史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目前,从国内看,我国现代化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从国际上看,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个重要阶段,我国要想继续保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要完成这些历史任务,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展指导思想,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科学发展观为我国今后一个阶段历史任务的实现,为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为完成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
从改革前的一个阶段我们曾围绕阶级斗争谈社会发展,到20世纪80-90年代我们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现在,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说明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越来越准确,也反映了我们党的成熟和进步。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